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7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了这些道理之后,耿仲眀立刻下令,放弃城内的所有辎重,连夜撤离南阳,先退到南阳西边的淅州去,因为这里是南阳府和陕西汉中府交界的地方,一但情况不妙,耿仲明就打算立刻退到汉中去投靠吴三桂去。结果在天亮之后,中华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南阳城。

不过虽然耿仲明主动放弃南阳,但李定国并不打算放过他,一来是因为对十七团的要求是守住新野三天,这才是第一天,还有充足的时间,另外耿仲明是主动放弃南阳,兵力并未损失,万一中华军转囙头去救援新野,耿仲明再杀个回马枪来,复夺了南阳,那这一番功夫可就都白费了,还是先把耿仲明撤底解决了为好。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十五章 南阳大捷(上)

耿仲明当然想不到,在自己主动让出了南阳,中华军还不打算放过自己,一定把自己赶尽杀绝。不过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挽救了耿仲明的命运,吴三桂终于派来了援军。

原来吴三桂既想帮清廷一把,又怕惹火上身,使中华军转头来进攻四川,在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权衡利憋之后,吴三桂居然想出了一个二全其美的办法来,他并没有下令三路逼近川湖边境的人马向中华军发动进攻,而是命手下的大将马宝和韩大任两人带领五万人马,进入南阳,由耿仲明来指挥,帮助他守住南阳,并且以清军的名议出战。

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是自己决不主动出面,和中华军正面为敌,同时又派出人马,援助南阳,清廷那边也说不出什么不对来;同时又帮助耿仲明,守住南阳,挡住了中华军向中原的进攻;而自己还可以坐观中华军和清廷决战,见其成败再确定下一步的动向,这确实是一举三得之计。

只是川军绕了一个大圈,等进入南阳境内的时候,已经晚了,耿仲明己放弃了南阳,还打算退入汉中府来。因此马宝和韩大任与耿仲明在淅州地区汇合,暂时驻扎了下来。

得到了这支持军,耿仲明也不禁大喜,得别是川军中还有一万火铳兵,一百余门火炮,更是让耿仲明大为安心。

因为有中华军的代动,这个时代的中国军队都在急速的向近代军队的方向转变,清军是如此,吴三桂也是如此。在吴三桂入主四川之后,立刻招集工匠,全力打造火枪火炮,装配川军,到这个时候,川军已经拥有火枪五万余支,各种火炮六百余门。

另外吴三桂和耿仲明、尚可喜不同,在另一时空里,他也算这个时代的名将之一,年纪虽然并不算大,但也算精通兵法,且又身经百战,虽然他和中华军交手的次数不多,但却对中华军的每一次战斗都详细的调查打听,几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加以揣摩,研究中华军使用火器的战术。

不过受制于技术条件,又缺乏对外的交流,因此川军的火枪其本都是继承明朝的火器,以鸟铳,也就是火绳枪为主,另有一部份鲁密铳和三眼铳,只有极少的燧发枪。而火炮也都是以中小型佛郎机炮为主,红衣大炮并不多,一来是红衣大炮的周期长、成本高,二来四川道路难行,重型火炮也不利于运输,中小型火炮利于运输。

虽然在明末的时候,清廷铸造的红衣大炮水平已经超过了明朝,但火器制造的整体水平,对火器理解和运用,清廷依然还是不如明朝,而吴三桂曾是明朝的重臣,在山海关驻守时,也曾装配了大量的火器,对火器的使用并不算陌生,因此虽然川军没有中华军的降兵做教官,但也自己训练的似模似样。

而李定国得知耿仲明得到了援军,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支持军是川军,但也不敢轻易向耿仲明发动进攻,因此也决定先去救援新野,击败石廷柱部的人马,夺取宛东地区,反正现在宛西地区己被中华军占领,耿仲明驻守的淅川县己是南阳府的边缘地区了。

于是李定国留下第八军剩下的两个师,驻守南明,并兼顾邓州,自己和李牟率领第六军,骑兵团、特种兵团去援救新野。等第六军到达新野附近的时候,正是规定守住新野时间的第二天下午,清军正在撤军,而守卫阵地的中华军十七团正准备追击清军。

李定国见况,立刻派人下令十七团团长周汉伏,命他停止追击清军,等到晚上之后,合兵一起向清军发动包围进攻,力争全歼石廷柱部的清军,下一步再攻取宛东地区,就好打多了,这样十七团才没有追击清军。

而石廷柱和巴颜这时只想着尽快撤回唐县去,对此一点察觉都没有。就在清兵在大营里忙着打包装车的时候,中华军已经悄悄的完成了对清军的包围,虽然清军也留下了一部份守夜的士兵,但人数并不多,而且又想着天亮之后就出发撤军了,因此守卫也十分松懈,在营外巡哨的士兵根本就没有走远,对中华军已经接近了清军的大营,也是一无所知。

随着李定国一声下令,各路部队立刻向清军发动了全线的进攻。因为这一次进攻,中华军用上了前几场战斗一直没有用霹雳火箭。虽然这时守夜的士兵已经发现了中华军,但也为时己晚,随着一支一支霹雳火箭落到清军的大营的爆炸,将火油四散激射,清军的大营里立刻到处起火,而这时其他清兵不是忙着清理辎重,就是去睡觉休息,突然发现自己遭到了袭击,顿时大乱了起来。中华军的各路部队也趁着混乱,分头杀进了清军的大营中。

围攻清军的中华军各路部队约有三万三千余人,兵力已经就超过了清军,而且这时双方的精神状态更是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清军根本就不是中华军的对手,被杀得纷纷向大营的深处败退,有不少清兵才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的送了命。

好在是巴颜现在并没有睡,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指挥清军作战,因为这时还有一部份神兵营的士兵正在他的指挥下打包装车,因此巴颜也十分容易就聚集了六七百士兵,不过这时清军大营的四面八方全是火光、全是枪声以及喊杀的声音,巴颜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击战那个方向的敌人。

不过很快就不用巴颜做选择了,因此这时就有一支中华军,向巴颜所在的方向冲杀了过来。于是巴颜也立刻下令,就迎战自己面前的这一支敌军。

神兵营的清兵毕竟也是受到严格的训练,而且经过了这两天的战斗之后,也能够在战场上稳住心神,因此十分迅速后列好了三排队列,然后举枪向中华军射击。

这支中华军正是周汉伏带领的第十七团,杀入清军的大营之后,十七团此入无人之境一样,横冲直撞,已经连续攻占了三个营地,抓住的俘虏就有好几百人,但周汉伏并不满足于这些战果,一心想抓几条大鱼,好获得晋升的机会。虽然他在表面上并不在乎,但看着同一批的人都晋升到旅级、师级,有不少人当初的官职还比自己低,现在都爬到自己头上去了,心里也不免有些不舒服。

现在正是一个立功晋升的大好时机。因此周汉伏只留下了少量士兵,看守占领的营地和俘虏,自己带领着全团的士兵,向清军大营的中心地区突进。因为根据常识,主要将领的营寨都是在大营中间的位置。

十七团的士兵正在突进的时候,忽然听见前方一阵枪击声,冲在最前面的十余名战士都纷纷中弹,而其他士兵见前方有敌人,也都纷纷后退,并且找地方隐蔽。周汉伏本来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不过他运气不错,头盔上挨了一下,不过没有击穿,另外还有一颗擦着他的左胳膞飞过,留下了一道火辣辣作痛的伤口。

周汉伏虽然有几分粗鲁,但决不莽状,立刻后退到清军的射程以外,然后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清军,这才看清返支清军大约有七八百人,居然还排好了三排连射的队形,周汉伏也不由大喜,因为这也说明,这里一定是清军大营里重要的位置,要不然决不会有这样一支军队守卫。自己心目中的大鱼,一定在这里面。

于是周汉伏也立刻下令,命一个营也排成三排连射的队形,和清军展开对射,吸引清军的注意力,另一个营则分成两队,分别从左右迂回包抄上去,其余的士兵作为预备队。

经过了简单布置之后,中华军也排好三排连射队形,和清军展开了对射。双方各自向着对方的阵列轮流开火射击,虽然在各自的队伍里,也不断的有士兵中弹倒地,但后面马上就有人补充上来,保持着稳定的队形,继续射击,所不同的是,清军是在原地不动,而中华军却是一边射击,一边慢慢向前推进。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比拼的其实不是各自的射击熟练水平、平时的训练效果,而是各自的勇气和决心。在这两方面,中华军当然不逊色于清军,而在射击速度上,中华军更要胜过清军一筹,因为中华军使用的全是火帽击发枪,而清军中还有一部份是火绳枪,既使是清军使用的燧发枪,在射速上虽怨不输于击发枪,但在射击成功率上,也要逊色一些。火帽击发枪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燧发枪只能达到八成左右。

因此在双方互射了十几轮之后,清军阵中,巳经伤亡了近两百人,而中华军的伤亡只有一百多人。清军已经全面处于下风。而双方之间的距离,缩短到只有四十余步。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左右两支包抄的部队也终于迂回到位,从两侧向清军展开了攻击。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十六章 南阳大捷(下)

两则包抄的部队首先向清军投出了一阵手榴弹,随着一连串爆炸的声音,清军本来就己摇摇欲坠的阵形立刻崩溃,两侧的包抄部队立刻冲杀上去,和清军展开了激战。而与清军对射的中华军也上好了刺刀,加入战团中。

清军的人数本来就不及中华军,再加上这时被三面包围,白刃战斗很快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不过这支清军属于神兵营,都是从汉军八旗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兵,而且在思想已经把自己视为满族一体,对清廷十分忠心,因此虽然战局明显不敌,但也无人投降,当然也有一些清兵也知道,自己并不属于中华军反正起义条件的范围,投降也没用,只好依旧还在苦战。而统领巴颜也挥刀亲自上战,和士兵们一起拼力死战。

但现在战局已经十分明朗,并不是拼命死战就能够改变得了的,何况中华军的斗志也并不比清军差,因此整个战斗大约只进行了二十多分钟时间,清军就已经伤亡了大半,所剩的不足百人。

而这时巴颜身上也多处受伤,但仍然挥舞佩刀,和中华军死战不已。因为这个时候巴颜也知道这一战清军是必败无疑,自己也难以幸免,也就豁出去了,浑然不顾自身,一味的轮刀猛砍,只希望能够在临死前多斩杀几名中华军的士兵。

其实中华军早就注意到巴颜,虽然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他的盔甲装扮和其他清军明显不同,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官的样子,因此周汉伏是打算将巴颜活捉,命令士兵将巴颜和一部份清军团团围住,但见巴颜势如疯狮一样,疯狂的砍杀,一时半会还真不好将他捉住,而现在并不一般的战场,不可能在这里耽误太久,于是周汉伏也不耐烦了,立刻下令,干脆下死手。

事实上巴颜能够坚持到这时,全因为中华军打算活捉他,一但下手不留情了,巴颜根本就抵挡不住,手中的大刀刚刚挡开一支刺过来的刺刀,但马上有两支刺刀向巴颜猛刺过来,巴颜免强拧腰侧身,虽然躲过了一支刺刀,但另一支终于躲闪不及,被刺入左肋下。

一阵巨痛从伤口传来,巴颜的动作也迟缓了下来,而就在这时,又有两支刺刀分别刺进巴颜的小腹和两前胸,紧接着左颊上又遭到了枪杔的重重一击,顿时两眼一黑,人事不酲了。

巴颜被杀,剩余的十几名清兵也终于放弃了抵抗,全部都举手投降。

等周汉伏从投降的清兵口里得知巴颜的身份之后,也不禁后悔不已,早知道是这么大的一条鱼,就应该再耗一耗,把他活捉了。虽然说斩首敌军重要的将领也是大功,但比抓了活的,还是差了一些。

不过等周汉伏进入到巴颜等人守卫的营地时候,周汉伏立刻乐得连嘴都合不上,只见在营地里停放着近百辆各种车辆,大约有一半都装载着各种各样的火炮,另一半装着火药、炮弹还有其他的火器,另外还有散放的火枪数千支,其他的盔甲、刀枪等器械就更多了。

因为这里是神兵营的营地,在睡觉的士兵将火枪都放在这里,虽然说清军的火枪、火炮和中华军相比,都有相当的差距,但有一部份还是可以使用,其余的也可以回炉重新炼化,也算是十分宝贵的回收资源,因此这一次可是一个大丰收。而周汉伏也立刻下令,马上把营地看守起来,这里的东西全算是十七团的战利品。

就在周汉伏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