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中年人端着两杯茶出来,道:“家里也没有什么好茶,只请两位多担待一二。”说着将茶杯递给两人,这才看到商毅还拿着礼盒,然后又问罗远斌道:“远斌,这一位是……”

罗远斌这才道:“孙先生,这位就是这几天力守兖州城,击败流寇的青州府穆陵关千总,商毅大人,特意让我领路,来拜访先生。”

那中年人也大吃了一惊,因为这几天来,商毅的名字在兖州城里以是如雷贯耳,谁都知道。不过他吃惊虽然吃惊,但也没有显出多少手足失措的样子来,忙向商毅躬身一揖,道:“原来是千总大人,孙某这厢有礼,不知大人专程来见孙某,所为何事?”

商毅忙道:“孙先生不必多礼。请问孙先生的令尊是否就是故佥都御史、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大人。”

那中年人怔了一怔,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在下的先父。”

原来这中年人叫做孙和鼎,是孙元化的长子。

在崇祯四年(1631年)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接收了原镇守皮岛的大将毛文龙的旧部,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人的投奔。

但在是年八月,孔有德等人受毛文龙旧部李九成之子李应元的煽动,在吴桥发动叛变,史称“吴桥兵变”。倒戈杀回山东半岛,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崇祯五年(1632)一月登州失陷。总兵张可大自杀,孙元化自杀未成,为叛军所擒,后来孔有德等人欲渡海降后金,念孙元化对自己有收留之恩,因此并未加杀害,将孙元化放走。

而在兵变发生之后,朝中多言孙元化已反,因此在崇祯五年三月孙元化、余大成等人被逮至京师镇抚司,为政敌余应桂、李梦辰、路振飞等人所陷害,在狱中曾遭严刑。而当时的首辅周延儒欲免元化死罪,又有徐光启以全家性命担保孙元化无反,但有温体仁为了扳到周延儒,暗中煽风点火,及力诬陷孙元化,因此终于还是无法挽回。于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日(1632年)孙元化与张焘同被朝廷处死。

孙元化在临死之前,托人转告三子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不要因为自己被冤杀而去抱怨朝廷,以后也不要当官,只是要把自己的遗作整理出来,报效国家。果然在孙元化死后,三子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整理他的遗作上。他的一些旧部,多次邀请他们出来做官,都被拒绝。

而罗远斌所说的会制做火铳的人,就是孙和鼎。

商毅当然知道,孙元化不仅是明末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同时还协助徐光启完成《勾股义》的编写。又独立撰写《泰西算要》、《几何用法》、《几何体论》、《西学杂着》等科学著作。并着有《西法神机》二卷,《经武全书》十卷,介绍西洋铸炮、制火药、筑炮台等方面的军事科技,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用兵之道。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全面的科学家。

按罗远斌的说法,显然孙元化的几个儿子也受了他的熏陶,精通火器的制做,如果把他们几个人请到穆陵关去,一定可以快速帮自己建立起一支火枪队来。因此商毅才让罗远斌带自己来请孙家兄弟。

听孙和鼎问自己,商毅立刻道:“我听罗远斌说孙先生精通火枪的制造之术,我在穆陵关正好要铸造一批火枪,以抵御关外满清鞑子,因此想聘请先生相助。”

那知孙和鼎听了商毅的来意之后,立刻摇了摇头,道:“先父临终前曾有遗命,令我们兄弟终身不得出仕为官。在下实在不敢有违先父遗命,故此不能从命,还请千总大人见谅。”

第一卷 野望篇 第八十七章 人材(下)

虽然孙和鼎一口拒绝,但商毅当然不会就这么放弃,接着又道:“孙先生误会了,我并不是想请先生出头作官。这次我只是想请先生出山,帮我监造一批火枪火炮而己。而且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千总,又能够给先生什么官职。”

孙和鼎听了,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冒失了,道:“是在下失言了,不过就是监造一批火枪火炮,下才智浅薄,恐怕也帮不上大人。”

商毅见他的话己不像刚才那么坚决了,心中暗喜,继续道:“今年十月,满清鞑子以经再次入关侵势,如今以经打到河间府,不日即可打到山东,孙先生想必也应该知道了吧?”

孙和鼎点点头,道:“这个在下也知道。”

商毅道:“鞑子入关侵袭,算来以是第五次了,而每次都要掳去我大明无数子民百姓,使得我大明无数人妻离子散,沦落异乡。说起来就令人扼腕叹息。”

孙和鼎听了,也不觉勾起了心事,孙元化被害的起因就是清军的第二次入关奔势,才策反了孔有徳等人,因此也苦笑了一下,道:“确实令人心痛。”

商毅趁机道:“我身千总,虽是一介小官,但亦有保境护民之责。然而鞑子弓马厉犀,凶残悍勇,且又人多势众。我大明官军唯有以火器胜之。然而在我的穆陵关内,却无人能制造火铳火炮。听闻先生家传渊博,精通西洋火器之技,故此才请先生出山相助,愿先生念及穆陵关一城生灵,不吝赐教。”说着商毅起身向孙和鼎深深一揖。

孙和鼎慌忙也起身,侧到一边,道:“大人,在下岂敢当大人如此大礼。实在是拆杀了和鼎。”

商毅道:“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出山相助呢?”

“这……”孙和鼎不禁也有些左右为难起来,不过显然比刚才断然拒绝的态度要强得多了。

商毅心里暗笑,他知道在孙元化死后,孙和鼎兄弟三人虽然并未在出仕为官,但却一直都对大明王朝保持着的忠诚。在后来清军入关,孙和斗还参与了保卫嘉定的战役,结果壮烈牺牲。而在清朝坐稳江山之后,孔有德被封为定南王,他念及孙元化昔日对自己有恩,也曾数次遣人问候,并邀请孙氏兄弟出仕清朝为官,但匀被孙氏兄弟所拒绝,一直到死,也甘愿做一个平民百姓。

因此商毅知道,如果拿报效朝廷,或是为国尽忠,不一定能够打动孙和鼎,但改用一顶为了百姓的大帽子,果然就使孙和鼎心里动摇了不少。

商毅接着道:“先生到了穆陵关,只是出任军器工坊监作,并非为官,因此也并没有违被令尊的遗命。而且制造火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抗击清军,还能救护一城的黎民百姓,实在是功德无量之举。还请孙先生不要推辞。恕我斗胆,试问若是令尊孙大人在世,今日会如何去做呢?”

罗远斌也道:“孙先生,我们兄弟都决定跟着商大人到穆陵关去抵抗满清鞑子,只愿先生能够念旧日情谊,帮一帮我们。”

孙和鼎也不禁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其实他的心里也活动了不少,而这几天来有关商毅的传闻,在兖州城里也传开了,包括他在清水村办民团起家的事情,都传出去了不少。虽然孙和鼎不知到这些传闻有多少可信度,但守住兖州却实实在在是全倚仗着商毅,而孙家也是受益的百姓之一,因此孙和鼎对商毅的印像还不错。

同时商毅的话也确实有一些打动了他,因为孙和鼎受孙元化的影响,对制造西洋火器十分感兴趣,并且跟着孙元化也参与过不少火炮的设计和铸造工作。而在孙元化死后,他整理父亲生前的文稿遗作,加上自己的研究,对火铳火炮的制做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只是苦于无法变成现实,也觉得甚是遗憾。因此遇到一个对西洋火器感兴趣的官员,还亲自上门来请自己,心里也颇有遇到知音之感。

而且正如商毅所说,监造火器,并非出仕为官,也没有违背父亲的遗嘱。另外,抗击鞑子和救护一城的黎民百姓这两顶大帽子也有不轻的份量,孙和鼎心里,也还是有一些抵抗外寇入侵和救助天下苍生的责任感。只是要他冒然一下就答应下来,又觉得一下子转不过这个弯来,因此也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房门又开了,只见有两人并肩走了进来,看见屋中有客人,两个人也都怔了一怔。

商毅看这两人,一人三十四五岁年纪,另一人三十左右岁,衣着都十分破旧,但相貌与孙和鼎有五六分相似。商毅心里估计,这两个人大概就是孙和斗和孙和京吧。

果然就听孙和鼎道:“大人,这是舍弟和斗、和京。”然后又对两个弟弟道:“这位就是守卫兖州的商千总商大人,你们快来见礼。”

孙和斗和孙和京显然也大为意外,罗远斌他们到是认识,但不明白商毅怎么突然一下来到自己的大哥家里。但赶忙就给商毅见礼。而商毅也都还礼。

孙和鼎这才把商毅的来意对两个兄弟说了一遍,而商毅也把刚才劝说孙和鼎的那些话又重述了一遍,同时罗远斌也在一边帮腔。

孙和斗听完之后,立刻道:“大哥,我看您应该答应帮忙。我们兄弟虽然不能做官,但也应该为抗击鞑子尽一份力量。”

孙和京也道:“是啊大哥,就为了穆陵关一城百姓的安危,您也应该去帮这个忙,何况这也不违反父亲的遗命。”

他们兄弟毕竟比孙和鼎年轻得多,由其是孙和京,在孙元化死的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岁,虽然不敢违背父亲的遗命,出仕做官,但也有些不甘心这么沉寂下去,这一次商毅来请孙和鼎,两人也觉得是一个好机会,至少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孙和鼎本来就有些动心,见两个弟子也主张自已出山帮商毅监造火器,也就不再犹豫,立刻答应了下来。商毅自然十分高兴,又拿出十两纹银,让罗远斌去买一些酒莱,众人好好吃一顿。

孙氏兄弟虽然极力阻拦,但罗远斌接过了银子,就这刻出门去了。而商毅又劝了几句,只好作罢。

在等待罗远斌的时候,商毅才又和孙氏兄弟详谈,问孙和斗和孙和京会些什么?是否也会铸造火器。但两人都摇头表示,说铸造火器,并非他们的擅长。原来孙元化是一个全面的科学家,他们兄弟三人各自继承了孙元化的一些本事,孙和鼎善于制造火器,孙和斗则是继承了孙元化的兵法,还会一些武功,而孙和京主要钻研数学、几何等方面的知识。

商毅听了,也不由大喜,当时就表示对他们兄弟三人会都聘用,由孙和斗教导士兵们使用火器的方法,并且操演火器与其他兵种的配合。而孙和京却是付责在穆陵关教授孩子、少年士兵数学、几何知识。并开出了每人一月三十两白银的价格,并且保证,每年还有额外的奖励。

孙氏兄弟也都觉得十分意外,如果商毅聘用孙和斗指导使用火器,这还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聘请孙和京教授数学、几何知识。这就大出他们的意料了,尽管孙元化生前,也极力主张在大明推广《泰西算要》、《几何用法》、《几何体论》、《西学杂着》等著作知识,但朝廷注重的只是铸造火炮的技术,对其他并不感趣,更有不少士大夫理学家视这些数学、几何知识为奇淫巧技,傍门左道之术,不但不能推行,还应当加以制止。

而商毅这样的一介武夫,居然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还要在穆陵关里教授这些知识,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应付科考之外,顶多也就是再读一读史书而己,谁有兴趣来学数学几何知识。孙和鼎甚至在想,商毅是不是觉待在聘请了自己和二弟之后,却不聘请三弟,有些觉得过意不去,因此才拉孙和京去凑数的。

商毅见他们兄弟的表情,知道他们有些不理解,又进一步解释道:“铸造火炮,是一项综合技术,并非只靠一门技术就能完成,其中涉及铸铁,锻造、火药、数学、几何等等方面的内容。而其他方面,我穆陵关多少还有一些基础,唯有这数学几何,还是一无所能,而三先生精通此道,正是求之不得。教授给工匠士兵,无论是日后铸造还是使用火器,都会大有益。而且穆陵关里的孩子,日后未必能够各个考上科举,因此学习一些数学几何知识,日后也能计算丈量,有一技之长,也好混一口饭吃。”

因为在后世,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因此商毅的这一番见解,在现代社会中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在这个时代却算是罕有见解,即是是精通这些学术孙氏兄弟也未必有商毅看得这么深远。也对商毅感到由衷的佩服。同时也生出了货买识家的感慨来,觉得答应商毅出山帮助,到是走对了。

而商毅也察觉到他们兄弟对自己的态度大变,不仅是尊敬,还有几分遇到知音的心理。也知道自己以初步嬴得了他们的好感。也十分高兴,十七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材最重要。现在自己手下的军队己初雏形,缺少的是各方面的人材。

第一卷 野望篇 第八十八章 交易(上)

从孙家出来之后,商毅又马不停蹄赶到林之洋的家里去赴晚宴。一方面是他接到了林之洋的邀请,不好不去,另一方面是他还要和那两个老外商谈一下,购买火枪的事情。商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