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林之洋马上就问道:“不知大人想要经营些什么?”

商毅道:“当然是丝绸。”

林之洋点点头,道:“海外生意最好做的,丝绸当然就是其中之一,少说也有六七倍的利润,那怕就是生丝,也能有二三倍。不过想做丝绸生意到不容易啊,苏丝织造局就占了其中的大半,虽然剩散户也有不少,但都被几家大户分瓜分,所剩无几,而且经营丝绸的几家大户也都在朝中各有靠山,难以插手其中。而且做丝绸,更难的还是要运往海外,因为现只有郑之龙的船队能运,其他的船只如果运丝绸,十有七八都会被海盗打劫。”

商毅也点点头,道:“这些事情,我到也略知一二,不过我想做丝绸生意,只不过是一个初步的想法,一切还要我收复了杭州府之后再说。不过现在,我到是有一些物资,想请两位帮我代购。”

林之洋道:“大人请说。”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一零四章 海商(下)

商毅给林之洋和李格非开出的购买物品清单是:粮食、生铁、硫磺、药材,水银等。不过都是长期收购,并不用急于一时购买大宗。

对于前面四项,林之洋和李格非到也能够理解,都是军需用品,商毅要长期收购,这也好理解,那是怕在短期内大量购买,导至价格上涨。只是不明白商毅要水银做什么?这个时代水银的最大用途其实就是防腐。不过商毅既然开出了单子,两人也不好多问,立刻保证,会帮商毅尽量购买。

商毅见两人答应下来,于是又谈了一会儿,这才起身告辞。

等商毅离开之后,林之洋对李格非道:“兄弟,你看商大人这是打算做什么?”

李格非道:“从他要买的这些东西来看,是想在浙江长期呆下去的意思,而且还想插手丝绸生意,如果在朝中没有极深厚的靠山,这两点都难以做到。莫非他真的有什么倚仗吗?”

林之洋道:“居我所知,虽然皇上对他颇为赏识,但在朝中并没有多深厚的基础,能够取得现在的地位,完全是靠军功升上来的。”

李格非点了点头,道:“不过他既然这么做,绝不会没有道理,因此我们还是先观望一下,看看他的做为再说吧。”

————————————

离开了莫愁湖之后,商毅并没有回到江宁,而是径直又进了南京城,直接来到了福威镖局里。黄德林和林承业两人把商毅一行人接进了镖局里,由林承业带着商毅,在一间内室落坐。把其他人都支开,而商毅的卫兵都在门外守着。

商毅这才问道:“怎么样,我托你们的事情,打听得怎么样了。”

林承业道:“大人放心,都打听清楚了。”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册子出束,递给商毅,道:“林家所有的资料,都在这里,请大人过目。”

原来经过几次接触,商毅也明显感觉到林之洋有向自己示好的意思。这到并不奇怪,像他们这样的商人,多结识一些官员,也是多多益善的,由其是现在商毅是浙江总兵了。而商毅同样也需要林之洋的帮助,因此双方正好可以互惠合作,各取所需。

不过商毅对林之洋的底细并不清楚,因此在目前仅仅只限于一般生意来往,不敢冒然深入合作内容。于是就委托福威镖局,打听林家的情况,而且是不管是那方面都行,越细越好。

林家在江浙一带也是豪富之家,虽然不敢说是数一数二,但也是大有名气,多数人都能听说一二,因此打听他们家里的基本情况并不难。而且毕竟只是商人之家,打听他们家里的情况,也不是多么违禁的事情。于是福威镖局也接下了商毅的第一笔业务。

商毅打开册子,仔细看着。原来林家还是一个大族,林之洋并不是林家的家主,林之洋的父亲,林老太爷林正朔还健在,今年以经六十六岁,不过身体还很好,只是不想为家族的生意锁事多操心,在六十岁之后就把家族的生意交由林之洋主要打理,自己安据家园,乐享晚年。

林之洋的兄弟还建在的共有五人,林之洋本行二,不过老大早夭拆,因此林家这一代以林之洋居长,今年四十六岁,在他下面还有老三林之海,四十一岁、老四林之江,三十九岁、老六林之湖,三十二岁和老七林之泊,二十七岁。另外还有三个妹妹,也己各自嫁人。

林家的兄弟五人都以经各自娶妻生子,林之洋有两子一女,长子林旭升,今年二十六岁,以经是林之洋的得力帮手,现有一子林昊,五岁。次女林舞凤,今年十八岁,尚未婚配;幼子林旭进,今年十四岁。

虽然现在林家的生意由林之洋来主管,但林之海、林之江也都开始独当一面,各自都执掌着一部家族的生意,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林之洋不能干涉他们的事务,全家每年碰一次头,向林之洋交一份当年生意的帐目审核就行了。只有生意互相发生冲突时,才由林老太爷出面协调。

林家虽然世代经商,但与仕林一直保持来往,而且始终希望家族有人能考起科举,摆脱商人的身份,只不过他们家族虽有经商的天赋,但却似乎不是读书的料,几代努力,都无果而终。林老太爷年轻的时候也考过三次,可惜连个秀材都没考上。只到了林之洋这一代才有了一些改观,年纪最小的林之湖和林之泊是家族重点陪养的科考人选,林之湖首先考取了秀材,而林之泊更是在崇祯十三年(1639年)考中举人,次年进京,又考取了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进士。终于实现了林家几代人的希望。

而林老太爷也花钱在北京上下打点,运作门路,打算给林之泊运动一个好差事,但在崇祯十四年十月,林之泊的母亲故去,只好回家丁忧,一直到明年三月丁忧期才能满。

另外林之泊因为考中了进士,因此名声鹊起,回家丁忧之后,在浙江仕林中,也颇有交往,他在北京游学时,就拜了著名的东林党成员钱谦益为师,回家后在钱谦益的穿针引线之下,他和林之湖都加入了复社,和陈子龙、候方域、方以智等人来往近密。

商毅一边看着,一边道:“既然现在林老太爷退居台后,而林之洋也是实际的长子了,那林老太爷为什么不干脆把家主的位置让给林之洋,还要弄得这么麻烦。”

林承业笑道:“大人,这个原因其实许多人都知道。林之洋的生母其实并不是林老太爷的原配,也不是续弦,连妾室都不是。只是原耒家里的一个使唤侍女,有一天不知怎么被林老太爷看上,睡了一夜,不想这么就怀上了生孕,这样才被林老太爷纳为妾室,但一直不得宠,死得也早。林之海才是原配夫人所生,林之江是正式的妾室所生,而林之湖和林之泊都是续弦的正室夫人所生,因此林老太爷不愿把家产让林之洋接手。”

商毅点点头,这才有些明白,中国古代对嫡生,庶出的子女,区别还是很大的,因此又道:“那么林老太爷为什么又要让林之洋来主持林家的生意,直接交给林之海不更好吗?”

林承业道:“还不是因为林之海太没用了,连南京都知道,林家三爷是个没用的草包,要是他有林之洋一半本事,林老太爷早就把家主的位置传给他了。”

商毅也不禁笑了,看来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又道:“林之洋有个好朋友,叫李格非,你们清楚这个人吗?”

林承业道:“当然知道,他当初家境贫寒,父母死了都没钱下葬,是林之洋周济他安葬了父母,然后带着他做生意。他先是林之洋的帐房先生,后来当上了掌柜,再后来自立门户,专做海外生意,居说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都安了家。但林之洋却没有见怪,相反对他还十分扶植,还把儿子送给李格非当学徒。因此我们这里的人都夸林之洋为人仗义,够朋友。”

商毅又点了点头,福威镖局的调查确实十分详细,把林家的情况基本摸清楚了,从提供的这些情况来看,林家内部显然存在激烈的矛盾,林老太爷显然不想把家业传给一个侍女生的儿子,只是其他儿子,主要是嫡生的林之海太不争气,才只好这么拖着。而林老太爷的希望,显然是在林之湖身上。让林之湖加入复社,就是个信号,不过要把林之湖扶上位,恐怕还要好几年才行。

而林之洋肯定也明白这个情况,他的心里也一定很不甘,因此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这到不是说林之洋就一定要争家长这个位置。而是一但家长由林之海或林之湖继承了之后,林之洋就是自己单干,仍然可以保持现在的地位,因此他这才陪养出了李格非做为自己的同盟者,又叫儿子给李格非当学徒,而且还通过李格非,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设立了安居点,无非就是为自己留下了后路。

这么看来,林之洋想结交自己,恐怕不直是为了林家,毕竟林家结交上东林党人,这个后台就足够硬了。大概是另有一番目地。当然这对商毅来说,也不是坏事,因为这样一来双方有深入合作的基础,如果自己能够帮助林之洋,把他扶上林家家主的位置,或者在林之洋单干之后,给予他大力的支持,扶植他作自己的代理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当然现在还不是和林之洋摊牌的时候,因为自己现在虽是浙江总兵,但明朝一行文尊武脾,武将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因此林之洋现在未必敢把宝都押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对林之洋的示好有所回应,也表示出自己对他的合作意向,同时找机会向他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一但让林之洋清楚,自己有帮他登上林家家主位置或者是让他自立门户的能力之后,相信林之洋会主动向你自表示投诚。而且商毅也知道,机会马上就会来了。

商毅又问道:“那么请你们帮忙找店铺的事呢?”

林承业道:“以经找好了,只请大人去看。”

尽管有了福威镖局做耳目,但在许多方面,福威镖局的作用十分有限,还是必需建立自己的谍报网络系统。南京是南方的中心,将来南明的首都,因此谍报网络首先就要从这里开始铺设。

商毅从侦察兵里挑选了几个精明强干的士兵,以开店铺做生意为名,安插在南京城内,成为自己的情报纟统的第一步开始。当然在开始的时候,还需要借助镖局的力量来打点各路人马,疏通关系。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一零五章 进攻杭州

商毅回到江宁的军营时候,以经是下午,这时军队的训练早己结束,但这时营地里却依然是人声鼎沸,十分热闹,还不时发出了喝釆的声音。不用问商毅也知道,一定是又有人在比武较量了。

商家军驻扎在江宁县,在一般情况下,士兵是严禁私人外出的,外籍雇佣兵有自己单独的营地,但也不列外。而士兵们绝大部份都是年轻人,火气暴,精力也旺盛,谁也不服谁,一言不合,就难免大打出手,而私下里比武较量,切磋一下,也就再所难免了。当然这不管是在那个时代的军队中,也都是难免的事情。

商毅当然知道,这种事情宜疏而不宜堵,如果加以引导,还会成为促使士兵刻苦训练的动力,因此索性就修了一座擂台,让想比武的士兵上台去较量,禁止私下比武。并且定下规据:上台之后,不分军官士兵,一率公平比武;无论有什么怨仇,都在台上解决,下台之后,不许再提;当然上台比武,只能空手较量,不能用武器,同时比武必须在军官的监督下进行,将对手击下擂台就算获胜,禁止下毒手、死手,而且在监督停止比武之后,禁止再动手等等。

比武的规定一出,立刻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由其是外籍雇佣兵们,因为老外的性格张扬,又喜欢出风头,受表现自己,而商家军的士兵中也不乏呈强好胜的人,因此在每天的训练结束之后,都会有不少士兵争着上台去比武较量。当然除了中外士兵内部的比武之外,也有不少是商家军的士兵和外籍雇佣兵之间的比武较量。而且这也是军队里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不过因为商家军的训练一向是重视整体作战,而不是个人的武技,再加上外籍雇佣兵普通都人高马大,在身高、臂展和力量上都占有优势,因此中外士兵的比武较量,商家军的士兵都是输多赢少。由其是有一个叫佛格茨的徳意志雇佣兵,身高有一米九五以上,体重超过了一百公斤,长得五大三粗,曾经创造了在擂台上连胜十一场的辉煌记录。其中打败了七名商家军的士兵,就连商家军里力量最大的童大勇也败在他手下。

这到是引起了商毅不小的兴趣,在穿越之前,在部队里和别人比武较量,可是商毅的家常便饭,也是部队里有名的搏击之王,因此有一次在佛格茨大获全胜之后,他也忍不住技痒,要亲自下场,和佛格茨较量了一回。

虽然佛格茨身高马大,力量十足,但商毅的徒手搏击技术可是后世通过电脑的精密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