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7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销魂教教主司马奔,57岁,长安城人,精通铁砂掌;长安王派;

幽冥教教主左丘黄,50岁,江南九华山人,暗通淮南节度使弘农王杨隆演;

太阳教教主钟离必发,54岁,苏州人,精通紫砂(沙)掌;独树一帜。

耶律阿保机一气看完这二十九位武林人物,不由暗吸了一口冷气,道:“这些人物,都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肯投靠本王!真是他妈啦巴子活腻了!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为我大举进攻中原扫平障碍!”

“当然!当然!”法深大师随即说道:“榜上有名者,我们要全歼不剩!”

然而,耶律阿保机又担心地说道:“本王要的沃野万里、十万江山,更需要的是时间!可要杀掉这么多的武林人物,尤其是四大帮主和十八教主,不用一年半载的时间,谈何容易?本王可等不及了!”

“国主不必忧虑。”法深大师胸有成竹地说道:“消灭它(他)们,老衲自有妙计使其各各击破。但这还需要借助‘四大法轮’的力量!”

“大师有何妙计?”

“借刀杀人,令他们自相残杀。”

很快,江湖上罗刹令出,武林惨案接连而至。黑道高手、红道高手、黄道高手、白道高手、绿道高手互有劫杀伤亡,武林各道、各派整日惶惶不安、不得安生。但是,这场武林大乱至今虽然又掀起一个高峰,而且是乱不可收,可其中的主使之人,以及死亡帐目,却是井井有条、历历可数。

就说这次法深大师利用“借刀杀人”之计,搅得“四大帮主”和“十八教主”火力相拼。在短短十天之间,除了莲花教主郭子清、金花教主金泰北两人之外,其余“四大帮主”和“十六教主”全部命丧疆场。可叹!这么多的江湖豪客竟在别人设下的“毒计、陷井、圈套”之下付之一炬!至此,死亡人物之数已增至74名。

等到耶无害从沉睡之中醒来,这场武林大乱的高潮已趋于平静。他所知道的一些情况,以至后来又继接上《乱世英魂》的章节,也只是同僚好友慕容山水、神太极等人向他讲述的几宗惨案,这当然是后话,在此仅是略提一下。至于这次武林大乱再起潮的真正内因,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耶无害缓缓走至窗前,他发现桌案上他所书写的《乱世英魂》卷宗依然安放于初。他终于又开始抚案追忆如烟的往事。时至今日,已是大梁开平三年即长安安庆三年(909年)正月十六日,江湖武林再次萌生大乱,其中的起因、发展和众多惨案,都需要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弥补上新的篇章。他终于感觉到,他这场人生的恶梦,充满着仇恨、阴险、狡诈的恶梦,必须从今日彻底觉醒了。据东侠东方不败所言:不读金、古、柳,枉在世上走;不读乱世魂,白在世上魂。巧合之至,他这部《乱世英魂》正是再现了一个个乱世英雄如何一个个地走向乱世魂的结局。但是要写好它,还须用自己的脑力去回忆如梦如风如云如烟的往事:

回忆往事,那却正是——

往事如云烟,昨日梦已远。

无需长思念,无需泪涟涟。

前程路漫漫,天高皇帝远。

谁人挽狂澜,谁人列国览?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面对纷繁芜杂外界,一定要小心上当!但是做人要不怕失败和冷嘲热讽,因为失败会使人变得更加成熟、卓越和不凡。拥有许多的失败,也是一种富有。如果你的失败愈多,那么,你接近成功的希望也就愈大。丢失的东西以及宝贵的时间已很难再找寻,但要充分利用它“丢失的价值”。成功者和胜利者的脚下总是布满了泥泞和荆棘,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也正是这个永恒的意思。

他心里知道,沉默是金,沉默会使人更稳重、更成熟,百忍则成金。对于世事,不论是爱情还是战争,都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知道,宽容是水,是和平的象征,是仁者无敌于天下。一个男子汉若没有一定的气度,对什么事都计较不宁,则会令人瞧不起。所谓“忍一步天高地厚,让一分海阔天空”;“世事如棋让一招不为亏,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要“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在能容人的同时,还要奉献出自己的无私爱心!世上的人哪,何时能做到这些呢?

忍得一时,好在一世。但有时还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复杂的心思,就像这一样——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墙东。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据西方圣教所言,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天地昏暗!

他还依稀记得,他被法深老佛吮吸了精血,然后他在极度衰竭之中被救入万花宫。后来,天子又命神太极和秦天下将他接进皇宫大内,请太医为他细心调养。不觉日渐好转,他终于又重回到原来的他,原来的环境和居室。这里,正是他将要停泊和蓄养的港湾。他要重新追回所失去的时光,重新找回他所失去的生命,他要写尽这世界的是是非非、丑丑怪怪和善善恶恶。因为他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的一切,足可证实这世道的千奇百怪——他发现了许多鲜花簇拥之下的神秘,揭开过红牙粉帐之中的人生百态,甚至是阳光之下的罪恶,以及冠冕堂皇和衣冠楚楚之下的丑恶。

一部《乱世英魂》,终于在他的脑海和手笔之下油然而生。但此中所讲的故事,归根结底,揭开其中大秘之一,就是一个“真实、特殊的故事。”——

是爱情故事,水手长的故事,八哥的故事,或是他的故事,还是天下故事?

他也说不清,好象都是不该发生的故事,但却又不能够。

他只知道,周围的一切人、事、物、色,一切有可写价值、欣赏价值和保留价值的,

他全想将它们铭记在心。

但是,必须承认,

故事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一切都应该归附自然,

一切都应该从“O”开始,

就像混混圆圆的宇宙大世界尚未开天辟地一样。

然而,一部《乱世英魂》,真正的弥天大秘,它已横断历史和茫茫世界,成为无从设想的、北道天边“天字一号”军机绝密。真正知道这天下第一绝密的人物,那也许仅有“天皇密使”司徒一敏一人知道。至于是何等军机绝密,这位“天皇密使”又如何愿将之公然天下呢?如有可能,你可以去当面问一问他!

于是,耶无害在夜夜秋雨、孤灯夜下,挥撒出了一场迭宕起伏而又扯天盖地的《乱世英魂》。

但是,他那超前而又迟后的意识和笔杆,总还挡不住将要发生的一切:他希望世界和平安定,没有杀戮,没有战争,没有人心的狡诈,没有天下的混乱,没有道德的践踏;然而,希望犹如梦想,真正的世道又是怎样呢?

话说江湖再次大乱,罗刹令出,搅得四大帮主和十八教主互相猜疑,以至火力相拼,最后仅仅存活了莲花教教主郭子清和金花教老教主金泰北。短短的十天之内,这多帮、教组织竟还以为其中藏有试欲独霸武林、一统江湖的阴险人物在从中作祟,孰不知,这竟是法深大师所耍的“借刀杀人”之计向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奉献的特殊“礼品”。

然而,在这场大乱之中始终未动声色的人物也大有人在。江湖八大门派以及九九八十一门暂且不说,只说这亦正亦邪、亦黑亦白、既阴又阳的“中立教派”阴阳教和“日月神教”,就是两派势不两立而又高瞻天下的教派组织。但是,有人不禁要问,江湖中有十八教之说,为何不将这两教纳入“十八教”改称“二十教”呢?其实,这种说法也未为不可。只是江湖已成习惯,不必“强词夺理”,更何况这两教派既不正也不邪,很难与“十八教”并同一谈。而“十八教”则不同,其中又分为“十二花教(轿)”和“六大邪(斜)教”,是十八宗势均力敌的教派组织,故此江湖武林界将这十八派势力惯称“十八教主”以合“降龙十八掌”及“大内十八太保”之中的吉祥之数。

所谓大千世界,五花八门,岂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世道的纷繁复杂,已不是正与邪、善与恶、黑与白、美与丑的简单二元化对立的公式概念所能囊括得了的。至少从有史以来,人性就在向多元化发展,二元对立公式化概念的窠臼已成落后模式,根本跟不上人道发展的需要。真正、具体意义上的人性已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性风采,由此也就定性了各人所倡导的门派、教派组织的性质。试想,这世界“好人”也做事“坏事”,“坏人”也做“好事”;当然,好人必会做事,坏人必会做坏事;不然,何以对得起这样的称谓?而且这世上早有“叛徒”、“两面派”、“三面派”甚至是“多面派”的人物似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岂是“二元化”可以“二(贰)”得了、“三”得了的?连二、三都不分了,你说这人该“二(贰)”到什么程度了?像他那种眼神,以后也就看不清“手表”了,还是送人吧!

但是,这世间,经常是好人显不出好,坏人显不出坏!最多的还是“好坏掺杂的第三种人”!就说耶无害曾经在御史府身遭的一剑,那背后的刺客,就代表着这神奇莫测的第三种人!这第三种人,就是“有好有坏”以及“不好不坏”的人,一个“好坏掺杂”的“第三种人物”。至于什么是第一种人,什么是第二种人,这里可略作解说一下——纯粹的好人,就是第一种人;纯粹的坏人,就是第二种人。但是,必须声明,这两种人,在宇宙天地人海之中绝是难找,更可以肯定地说“根本没有!”所以,剩下的人,或者说“所有的人”都是情理之中的第三种人。这是对人对事的综合评价。然而,对于具体单独的一人、一事、一物的评价,这三种人物都存在。不过有时还要认清——有的人物是外表恭顺,心里却藏着背叛;有的人物是阳奉阴违,嘴上说着美丽的谎言,心底却满是阴险狡诈;有的人看不清就认为他很坏,这就是误解;有的人看不清却认为他很好,这也是一种误解。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正反、奇偶、阴阳、黑白、善恶、上下、内外可以互通互变,请君多加留神,切记要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此次江湖大乱,“四大帮”和“十八教”之间火力相拼,“阴阳教”和“日月神教”却能不动声色、安然无恙,其实此中不过是阴阳教教主和日月神教教主的老奸巨滑罢了。你可以放开肚皮地想一想,趁此武林大乱之机,谁不想消灭敌对势力、一统霸业呢?但是,阴阳教教主和日月神教教主各怀异心,居心叵测,深知此次大乱个中蹊跷,终于都将摇摇欲试的“教派令旗”安放于案,静观时局发展。当然,从阴阳教之中分裂出来的“四大法轮”已投靠北国契丹,故此他们所倡导的“法轮教”组织也未参战此次江湖大乱。更何况,这“四大法轮”投敌叛国,其自知罪孽深重,人人欲得而诛之。试想,他们还“有脸有胸”回国吗?不仅是“阴阳教”和长安丞相府,就是其他各教派、门派也在暗派武林高手诛杀此等叛贼,所以“四大法轮”这般“老鼠过街”一流的人物,哪还敢过问中原武林之事?它们只好“偷偷地”背着“猫”或者部分“能捉鼠的狗”去干点坏事!

事情已发展到这种地步,咱们有必要对这“阴阳教”和“日月神教”细作介绍一下:

先说说这阴阳教教主黄白黑,人近中年,五十上下,祖籍湖南岳州,炼就阴阳绝世真功,手下弟子八千,坐阵洞庭湖之中的洞庭山。这洞庭山,传说它也被叫成君山、虞山、湘山,还有许多人把它叫做二妃山、湘妃山。据传说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此处,还有的说秦始皇南巡停泊在此。二妃叫君妃,又叫湘妃,是尧帝的两位女儿,故名君山,又名湘山;舜帝又叫虞舜,故君山又叫虞山;而这个虞山与江苏常熟的虞山是同名不同地的两个地点,你可不要弄混淆了!

据说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虞舜时代,尧见舜德才兼美,便把帝位让与舜,并将娥皇、女英两女儿嫁给了他。婚后,夫妻恩爱,舜常外出巡视江河,治理山川,开拓疆土。一次,舜南巡到这洞庭湖君山,娥皇、女英见夫君久出未返,四处寻找,登上君山,忽闻虞帝死在苍梧之野,即死在九疑山,二妃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上,天长日久,竟变成了斑竹。后来,二妃因悲恸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