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布告已下,我们刑部对此也毫无办法啊!”高亚平而露难色地回应道。

“哼!什么招安?简直是成心胡闹!”陈田中依旧是怒不可遏地说道,“这肯定又是那耶无害出的馊主意!”

“丞相言之有理!”刑部第三长官“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与所说的“江湖郎中”也就是江湖行医者不同!与“中郎将”也是不同的官职!)司徒军说道,“不然,皇上怎么会派耶无害去督办?”

“这也未必!”刑部第二长官“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却不以为然,说道:“君命难违!皇上要派谁就是谁,也不一定就是督办人的主意!”

“崔侍郎!你还不了解内情!”只见高亚平冲着崔天雷说道,“有很多事情都是天子与耶无害商议之后才作出的决定。相信如此重大之事也必有耶无害之意!”

“高尚书!”刑部第四长官“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处长)孔令军上前说道,“如今皇令已下,看来我也不必率领捕快去缉拿这些贼王了。”

“这也未必!”陈田中接着说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你们刑部与耶无害方面各司其职,为何要受他们的影响呢?”

“丞相!”此时的刑部尚书高亚平神情紧张地说道,“这岂不是违抗君命?”

陈田中闻听此言,立即怒气燃燃地说道:“总之招安这些贼子是混淆黑白,难以服众。我马上招集三省六部,联名上书请天子收回圣命,阻止他们前去招安!”

“丞相!”刑部第三长官“郎中”司徒军说道,“此次招安是耶无害和兵部尚书朱元帅二人协办,要联名上书,恐怕至少有兵部不会与我们合作!”

“缺他也无妨!”陈田中甩了一下胳膊,说道:“他一只胳膊,总不会拧过我们众人之腿。”

这时,只见刑部第二长官“侍郎”崔天雷心有疑意地说道,“丞相!耶无害深得天子信任,而且兵部、十八太保及御林将士都与他关系甚密,更何况天子站在他们一边,恐怕我们全员联名上书也难以阻挡住他一个耶无害!”

“哼!耶无害!耶无害!他算个什么东西?”此时的陈田中终于气急败坏地喝斥道,“三省是三省,六部是六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由吏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由户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由礼部;管军事由兵部;管司法刑狱由刑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由工部;一切决策、审议、执行由三省。他耶无害只不过是个武状元,一个小小的武官,三省六部里哪有他的立足之地?他休想在我朝之中横行霸道!”——

“耶状元!”只见大内第二太保“天皇密使”司徒一敏向耶无害说道,“此次任务关系重大,你我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嗯!二太保所言甚是!”耶无害郑重地说道,“所以要想顺利办好此事,千万不能弄巧成拙,反误了国家大事!”

司徒一敏闻听此言,感觉耶无害话中有话,便随即问道:“耶状元的意思是……”

于是,耶无害直言不讳地解释道:“我们是去渭北安陵招安盗墓贼,而不是去围剿他们,所以我们不能带大队人马前去安陵,以免遭其贼心怀疑而闻风逃窜!”

“嗯!耶状元言之有理!”司徒一敏不禁倍感钦佩地说道,“如此说来,我们切不可让‘讨贼王’大元帅朱卫登率众前去,以免弄巧成拙‘鸡飞蛋打一场空’!”

“不错!”耶无害接着说道,“我们要想不辱使命,只要各派人手到黄河南北的各大陵墓张贴布告;到聚集招安之日,你我两人只要携带圣旨前去安陵足矣!”

闻听此言,司徒一敏缓缓地说道:“你是说仅你我两人前去安陵赴会,如有不测,这岂不是陷入狼窝虎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耶无害神情严肃地说道,“此次纵是刀山火海,你我也要不辞艰险前去赴会。”

“很好!”司徒一敏表示赞同,说道:“耶状元既是信心百倍,我身为‘天皇密使’,一定鼎力支持。而且我还要将此事禀奏皇上,请皇上不必再派朱元帅率军前去招安。相信皇上不仅准奏,而且皇上也一定会大加赞赏耶状元的聪明才智!”——

“好!朕准许你们双刀赴会!不过你和耶状元一起前去安陵也一定要见机行事,如有不测,你们立即返回!”天子程福贵向二太保司徒一敏刚刚说完,只见一位老太监进来含首施礼说道:“皇上!陈丞相有要事求见!”

“噢?……他这么晚了来见朕,一定有急事!”程福贵一边想着,一边示意司徒一敏避开,然后又向前来禀告的老太监说道:“请陈丞相进见!”

“是!”老太监应声而去。

转瞬之间,便见左丞相陈田中手捧公函匆匆地走了进来。

“陈丞相这么急着来见朕,有何要事?”

“皇上!臣有本上奏!”陈田中手捧公文低首请示道。

“噢?!……呈上来!”

“是!”陈田中慢慢上前恭恭敬敬地递上了公文。

于是,天子接过了呈文。然而,未等他翻开观阅,只见陈田中有些紧张地说道:“皇上!这是文武大臣和三省六部抖胆联名所上之书,恳请皇上收回招安之命!”

“噢?”程福贵不禁微微一笑,道:“朕倒要看看三省六部里都有哪能官员签了大名。”

于是,程福贵慢慢掀开奏折,只见上面义正辞严地写道——

臣闻陛下欲以招安天下盗贼,窃以为此法万万不可!

自古及今,按安盗贼入朝纲,臣未所闻也。招贼入朝,犹引狼入室尔!其间必是善恶混杂、黑白不明,此乃一祸也;做贼作孽非但无罪不死,反而能入朝为官,岂不大笑天下,岂不令贼心四起而趋之若骛耶?此乃祸二也;若招安之贼明者为官暗者通贼作盗,正所谓“家贼难防,暗无天日”也。此乃祸之三也!仅此三祸,足可使民不安生、国无宁日,祸国殃民无以治也。

臣尝闻老子曾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由此观之,治国非用兵,以正治国而不可奇逆治之;招安之令一旦遍布天下,非但不可收拢盗贼,反而会使得贼人乘隙而入,正所谓弄巧成拙、招蜂引蝶也!此所谓“招安”一不可也;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今则本未稳正,而先正其末,此所谓“招安”二不可也;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治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今则贤直未举、诸枉未措,竟反其道而行之,招邪贼以治国,此所谓“招安”三不可也!是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何如混淆曲直、黑白而乱天下耶?

故谨请陛下收回圣命,三思而后行,臣等恭候,以忠君效命矣!

中书省(决策)左丞相陈田中

门下省(审议)右丞相王文远

尚书省(执行)御史大夫王庆春

吏部尚书范德印

吏部侍郎金振忠

户部尚书付天亮

户部侍郎陈延寿

礼部尚书张子强

礼部侍郎陈世忠

兵部尚书朱卫登

兵部侍郎杨义举

刑部尚书高亚平

刑部侍郎崔天雷

刑部郎中司徒军

刑部员外郎孔令军

工部尚书李德仁

工部尚书何方亮

“呵!……”天子终于一气观止了这措辞犀利的奏折,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朕没想到,三省六部的大官全全在此!难道你们竟没有一个理解与支持朕的这一举措?”

“皇上!”此时的左丞相陈田中郑重其辞地回答道,“臣等忠肝义胆,决无二心。为治国安民,臣等不辞黑夜联名上奏,望请皇上明晓黑白轻重,以正治国。臣在此冒死请圣上收回承命,勿要施行招安之举!”

话说之间,只见左丞相陈田中已双膝跪在了天子面前。

面对此情此景,对于这位敢于面君直谏的忠义之臣,虽然他的言语有触怒龙颜之处,可天子程福贵又如何忍心斥之以声呢?更勿需谈什么“赐之以死!”于是,程福贵急忙将陈田中搀扶而起,说道:“陈爱卿何必如此?朕知道你们是为国朝着想,你们是一片赤胆忠心,所以才联名上奏此书!其实,丞相所言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是治国安邦的可行之道。不过朕此次之所以要对天下大盗实行招安,就是要打破常规之道,希望能出现令人振奋的奇迹!因为朕非常相信,世界之所以如此奇云变幻,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奇迹在忽隐忽现!就好比说‘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人间美景尽在险峰伟岸之处。’这都可以说是人间奇迹,不能不说是以‘奇险再现了真善美正。’有道是‘反念之间祸换福,’‘以毒攻毒反为用,’招安盗贼来为国朝效力,这确是一个令常人难以接受和信籁的举措;但是,奇迹往往就是出现在这非常之间!不去大胆革新地尝试,又何以得知奇迹所在?又何以得知此举不可呢?”

闻听天子这一席激昂慷慨而又有理有据的措辞,左丞相陈田中纵是有万般“理直气壮”之辞,又何以敢在此与天子据理相驳?更何况,天子所言之辞也并非毫无根据,而且如此“招安贼盗”也确实可以收到难以估料的效果。说不准,那“招安令”上所言的“安培定律”的确可以创造出一个“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的奇迹局面!“罢!罢!罢!忠言逆耳!还是由天子自行定夺吧!”基于此情此状,陈田中只好喃喃地说道:“皇上的这一举措确实非同凡响。不过无论如何,臣等还是请皇上三思!老臣告退!老臣告退!”

于是,陈田中缓缓退离了天子书房。

再说“天皇密使”,他虽然身避别室,但是,天子和左丞相的一言一行他早已聆听得一清二楚。此时,他见陈丞相已主动退离,便急忙走至天子身边,说道:“皇上!看来此次招安阻力甚大,不知皇上如何决定?”

“咳!……”天子叹了口气将奏折递给了“天皇密使”,苦笑道:“朕真没想到,三省六部的各大长官全不赞同这一举措。就连兵部尚书朱元帅也参在这联名上书的反对之列!”

“皇上不是曾想派朱元帅和我及耶无害一同去安陵抬安吗?他怎么也会首个站出来反对这一举措。不过,这也正合你我君臣之意。”司徒一敏转忧为喜道。

天子像是听出了司徒一敏的弦外之音,随即问道:“二太保的意思是……”

司徒太保笑了笑,解释道:“适才皇上恩准臣与耶无害前去安陵赴会,而不另派朱元帅率军前去督办,以免打草惊蛇,令贼盗闻风而藏!如今朱元帅既然也不赞同这一行动,正好顺其意而令他按兵不动。如若皇上恩准我俩秘密前去,此正所谓‘少一分牵挂,多办一件事’哪!”

“哈哈哈……”天子闻言,大笑道:“看来二太保的意思,还是坚决支持朕的这一举措啊!”

“正是!皇上!”司徒一敏继续解释道,“如今招安布告已下,联名上书于后,正所谓‘木已成舟,返原难矣。’如若我们逾期不赴招安大会,失信于民,则更会引起贼心怀疑我们是在搞阴谋;相形之下,我天朝更难以取信天下!”

“嗯!……”天子慢慢点头赞许,“二太保言之有理!你的一句话令朕顿开茅塞!如若不是你提起,朕几乎要把这重要的一环节给忘了!不错!招安令下,就似如‘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一样难以回收,愚笨之人恐怕也不会这样‘出尔反尔’。正因如此,所以‘招安令不可收’,朕意已决,按原计划行动!”——

十二月十三日辰初刻时,渭水北岸,安陵。

这个位于渭水、咸阳以北的陵邑,正是汉家王朝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的陵墓所在之地。自从西汉以来,它便和长、阳、平、茂四陵一并设有陵邑,并迭次迁徙天下豪富,繁荣邑地。那些豪富子弟终日斗鸡走马观花,作奸犯科,分明是些游手好闲、无才无能无德的纨裤子弟,正是被世人所称作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公子。这设有村邑的五大陵园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为五陵邑或是五陵原(园),而且这一名词也就随后代表了渭水以北的西汉九位皇帝的九座陵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正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所写下的诗句,正是对五陵公子的污形秽迹的真实写照!

然而,如今此时此地的安陵,却已作为“招安”黄河南北盗墓之贼的用武之地。在那陵墓前方的一片场地之中,早有如期如数的贼王贼首聚集而来。他们正是观阅了张在各大陵墓之处的《招安布告》之后,方才合议决定在此等待招安专员的到来。

“嗳!我说黄老大!”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