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参议,赵二是否真得自南北返,他不会是故布疑兵,自己早就到了雄州?”金使高庆裔受兀术之命,以重启和谈为名约见宋使,两人也得到个私下接触的机会。

“高大人,怎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江南到雄州千里迢迢,行舟起码得月余才能返京。昨rì我才见其亲笔自苏州批复的奏章,昼夜间便可到雄州岂不是真成了神仙!”秦桧轻笑着摇摇头说道。

“他确实还在苏州?”高庆裔从一个翻译一步步熬到现在的地步也不容易,办事自然小心。再次确认道。

“如何会错,奏章是苏州递铺转来的,有其押封,这是做不了假的!”秦桧说道。心中暗骂高庆裔,说起来两人都是汉人,区别不过一个是辽jiān,一个是汉jiān,都是一路货sè,看女真人的脸sè的,跟自己装什么大头蒜啊!

“那他在南边待得好好的,为何又匆匆北返,是不是与当前战事有关呢?”高庆裔又问道。

“诏书上确是如此所言,因为金国入寇。所以北返以防大变。但以我之见也不尽然!”秦桧卖了个关子说道。

“哦。其中还有内情?如果没有圣旨,想那些边将守臣也不敢如此动作,侵入金境啊!”高庆裔皱了下眉说道。但是忍着没有发作,秦桧是宗翰的红人,也是兀术的座上宾,在金国一度混的很好,大有超越前人之势,现在还跟自己拿腔拿调的怎不让人气闷。

“呵呵,据我所知,皇后和贵妃都以怀胎八月,下月便要待产,其匆匆返回不过是放心不下妻儿!”秦桧有些得意地说道。这种消息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其重兵压境,以我之见不过是虚张声势,想他在与党项人谈判时便用过的,只是想在谈判中多捞些好处罢了!”

“四太子正为此事心焦,何以见得是虚张声势呢?”高庆裔急切地问道。

“很简单,宋军出战的都是府军和州军,禁军却按兵不动,若是真打,赵二岂会只动用这些弱旅,而且四太子一到便迅速回军,没有动用禁军支援呢,所以说他不是要真打!”

“燕京府方面也许是佯攻,可西军却陈兵居庸关下,两军几次大战,禁军都出动了,不像是假的!”高庆裔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

“如今朝中李纲、宗泽之流皆是好战之徒,趁皇帝南巡授予他们机断之权的机会,擅起边衅,试图扩大事态,然后倒逼皇帝不得不应战!”秦桧悠悠地说道,“战事一起,我便急奏皇帝,讲明情况并请息战,皇帝准奏,还严旨令他们撤兵,否则河北两路人马岂会这么快退军,西北遥远,圣旨恐怕还在路上,待两rì便知结果!”

“哦,宋军退兵还有秦参议之功喽!”高清影院略带惊讶地说道。

“不敢,卑职只是牢记国相嘱托,为大金尽力,以报知遇之恩!”秦桧有模有样地向东北施礼,好像是恭谨之极。

“若是能息兵火,秦参议当居首功,只是在下不解,你是如何这么快获得赵二的想法的!”高庆裔心里冒火,这秦桧真是给他个梯子就上房,若不是四太子领兵前来,宋军哪里会这么快退兵呢!

“高大人有所不知,李纲刚愎自用,宗泽老迈执拗,两人自诩乃是两朝功臣,常常直谏胁迫圣上早rì出兵北伐迎回废帝,可他们也不想想废帝在我们手中,一旦将他救回,那让赵二如何自处,难道将皇位让出吗?只此一事便可断定赵二不会真心对大金用兵,但是他们二人权倾朝野,赵二在朝中根基不深,还有借助二人之力的地方,不得不给他们面子。”秦桧呲笑着说道。

“嗯,有些道理!”高庆裔咂摸咂摸也是,一山不容二虎,再把废帝弄回国南朝便有三个皇帝,赵二怎么会做这种傻事情呢!

“是也,高大人回去告知四太子和国相,不必和赵二纠缠于废帝之事,其现在是个麻烦,宋国即可以此为借口随时北伐,也可让李纲、宗泽等人占据朝堂。而肯用废帝交换大太子,那么宋廷便没了用兵的理由,也让李纲等人失去了立足的根基,那时赵二孤掌难鸣,又陷皇位之争,哪里还有心思打仗,若是废帝能上位,大金想要什么还怕他不肯还不双手奉上吗?”秦桧得意洋洋地言道,仿佛事态全在其掌握之中。

“秦参议不愧是干臣,足智多谋,为国相和四太子器重,这确是一石二鸟之计!”听了秦桧一番高论,高庆裔被忽悠住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不敢,此事能否成功还需四太子的配合,同意交换废帝,赵二即使归京也不会受李纲等人的煽动出兵北伐,而我便可联络朝中同僚和士林大豪共同上书,与金息兵,迎回废帝,赵二的皇位本就是太上皇传位,不符礼仪,那时只要国相再予以支持,使废帝上位,南朝可图啊!”秦桧口舌生花为大金描绘了一幅美好未来,他知道自己是无法说动皇帝了,想要上位就得豁出去借助金国换马。

“秦参议,关于交换之事我自会禀报四太子,要紧的是先要阻止南朝北伐,摸清赵二的心思,以做出应对之策!”高庆裔这会儿有点明白了,他娘的秦桧是在忽悠自己呢,是他想当南朝的宰相,便鼓吹交换的好处,可你愿意,四太子和二太子还不愿意呢,好不容易确定下储位,夺了大权,再让大太子回去搅和啊,于是改口道。

“请告知四太子,赵二回京还需时rì,且并无旨意要对大金用兵,现在两军交战只是李纲等人弄权,不必过分忧心!”秦桧想了想又将自己的判断说了一遍,高庆裔看着也榨不出什么新东西来了,便回去复命。

兀术听了高庆裔的回报冷笑一声未置可否,如今吴乞买已经是中风卧床不起,现在要是把完颜宗磬换回来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即便吴乞买依约不将皇位传给他,可是那个十来岁的小皇帝也会让人起了觊觎之心,而吴乞买一系的人对传位之事一直是口服心不服,想要翻盘,宗罄回归不正给他们机会吗?

由此及彼,兀术对于赵柽迎回废帝之事心中也有了谱儿,自己怕宗罄回来捣乱,废帝回去的安置问题肯定也是件头疼的事情,不过兀术也做出了判断,此次宋军的进攻是佯攻。他分析赵二如此做不过是安抚朝中主战派,否则‘迎回辽王’岂不成了空话,此举正好即可以在谈判桌上挽回点面子,也能适应形势,借此维护自己坚决抗金的态度,给上下一个交代。

但是赵二一向是狡诈多端,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兀术当然也不敢掉以轻心,现在进攻燕京府的两路宋军皆退,只有居庸关处还在激战,他知道居庸关一失,燕京城危矣,也许这正如秦桧所言就是李纲等人想要将生米煮成熟饭,造成大胜的假象,逼赵二不得不全面进入战争。

想到此,兀术决定利用赵二在北返途中这段时间集中兵力将东进之敌击败,这样既能挫败李纲等人的‘yīn谋’,还能给自己捞取军功。于是兀术在范阳留下一个万人队以防万一,他带领平州援军连夜开往昌平,换回完颜宗辅驻守燕京城,至于秦桧的建议只能等待来rì了…

秦桧依然留在雄州,将赵柽北返的行程不断通报给女真人,同时接连给皇帝上书大言开战之弊,称只有和谈才能解决两国的问题,而且必要的让步可以换来持久的和平!他的主张赢得了朝中一小撮人的响应,不用问都是那些下野失意官员和不得意的皇亲贵族们,他们还盼望着‘辽王’的回归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

可正当秦桧每rì奋笔疾书声讨主战派,为和平四处奔走之际,‘讨金檄文’传到了雄州,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惊异之中他还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准备将信息传往金国时,却发现自己的住所已经被封锁,站岗的士兵也换成了虎翼军的士兵…

第一百八十一章登陆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十月十六日,大宋水军的登陆船队靠近了营州,皎洁的月光在不断涌起的波浪上留下片片粼光,可是此刻赵柽却无心欣赏,此刻他的心都提溜了起来,这毕竟是上万人的登陆作战,而且是在夜间,稍有差池那便是灭顶之灾啊!

一支水军陆战队早已在之前登岸侦察敌情,情况果然如情报司事先报告,金军根本未料到宋军会走海路自其背后登陆。作为金军唯一抗登陆措施的巡岸兵丁还窝在屋里睡觉便做了冤死鬼,登陆点附近的渔村也被水军登陆部队悄无声息的包围,所有人得到了警告不得出门,违者杀无赦。

时间已经接近子时,潮水开始上涨,船队重新编组,十艘五百斛的小船在前开辟航路,水手们不断将铅坨沉入水中测量水深,然后放下点着蜡烛的浮标引导大船驶向岸边。几艘二千斛战船在距海岸百步后一字排开,将炮口对准了海岸布置了警戒线,以防意外。

因为涨潮的时间将持续到卯时后便将会逐渐退去。所以留给他们登陆的时间并不多。首先登岸的是三个陆战旅,除留下一旅负责开辟登陆场。担任警戒外,二旅和四旅立刻赶往榆关。趁金军还未发觉夺取关口。随后便是马步军登岸,登陆部队都经过转载训练,可还是不时有登岸的船只相碰撞,人员和装备落水的小意外发生,虽然造成的损失不大,但也让人心惊胆颤。

赵柽乘坐的巨舟由于吃水太深无法靠岸,只能转乘小舟登岸,好在他这个皇帝出身军旅,身手敏捷。否则还真不敢从那摇摆不定的绳梯上下到小船上,当他看着海面上点点灯火和如鲫过江的大小船只,听着水手们号子声及海浪冲岸的巨响,坐在如叶的小舟上真是有种迫切上岸的感觉,而更令他着急的是下边的战斗如何展开,敌情是否有了变化。

短短的几百步距离让赵柽感到从未有的漫长,因为前世的登陆作战中往往都会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才能在滩头建立阵地,无数的人血洒海滩,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赵柽做的梦往往都是枪炮声震天,士兵横尸滩头,海水都被染成赤色的场景。但今天他却感到无比的幸运,梦中的场面没有出现。甚至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敌人出现在现场,更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而损失只是来自己方的事故。

当赵柽的脚踏上海滩时。天已经蒙蒙亮,大部分的部队已经上岸。即使是战马也被蒙住了双眼被人牵着从跳板上慢慢上岸。而各军的工兵们已经开始自货船上卸载木料和工具,他们要在海滩到海中架设栈桥。以便搭建一个临时码头,以便等待潮水再次上涨时用以卸载货物和火炮等重型物资。

赵柽在一众军士的护送下匆匆穿过纷乱,喧闹的海滩进入临时的指挥所,这是一个临海的长城关隘,只有几排残破的营房和几座敌楼,以及高高的烽火台。但是这里的人除了他没有人知道这座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关隘便是后世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此刻这座成为万里长城名片的雄关还只是长城上一座名为‘大海关’的名不见经传,只是隶属于榆关的临海戍卫关隘,并不为人所重视,它的作用就是监视塞外游牧民族利用落潮的时候从海滩上越过长城防线偷袭中原。而如今长城南北在几百年间先属契丹,后被女真侵占,长城已经失去了它最根本的的作用,即便是榆关都已经没落,何况这个小关口呢!

赵柽没有时间凭吊思考古今,现在重要的是迅速占领榆关,控制通往关外要道上的冷口、界岭口、义院口等关口,隔断敌军退路,完成战役的大迂回。于此同时夺取平州和建立后勤补给基地。

“陛下,豹将一旅、二旅已经集结完毕,做好战斗准备!”赵柽刚刚走进指挥所,赵廉便匆匆走过来报告道。

“三旅和四旅呢?”赵柽皱了下眉问道。

“陛下,由于时间紧张,三旅和四旅的战马未能完成转载,只能等到今晚涨潮的时候了!”赵廉报告道。

“嗯,军情司的人联系上了吗?”赵柽点点头,事情有些意外,但是又有哪次战斗是按照剧本打得呢,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些小纰漏也是难免的,此时潮水渐退,大型船只开始随着潮水向深海退去,海面上只剩下一些小舟在海面上警戒巡航。

“陛下,军情司派出的情报员和向导都已经到了!”赵廉见皇帝没有追究,松了口气道。

“平州情况是否有变?”赵柽问道。

“禀陛下,平州一切如常,守军没有增加,只是警备有所加强!”赵廉答道。

“赵廉你立刻领豹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