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紧邻前线地带的我军后勤机构的工作,理应单独加以叙述。说实在的,后勤机构往往与前线人员进行的是同一工作,即英勇地与敌人搏斗。例如,在敌人炮火下的运输就是这样。白海——奥涅加航运局不得不在敌航空兵不断突击下,从麦德韦日那戈尔斯克、彼得罗扎沃茨克、波韦涅茨、舒尼加、康多波加后送人员和物资。当马里英斯克水系的船闸不能使用时,奥涅加湖和奥涅加河的船只就通过威捷格腊为舍克斯纳航运局转运物资。它们经威捷格腊进入伏尔加流域水系。拉多加湖上的水运工作人员是在极端繁重和危险的条件下行动的。敌人的飞机对他们轰炸,德军的远程火炮对他们轰击,他们要克服比海上还要猛烈的拉多加风暴,以及1941年秋季特别狂暴的汹涌波涛。我们光荣的水运工作人员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英勇地履行了自己的公民天职。
  通信人员的工作也是优异的。大家都知道拉多加湖上的列宁格勒生命之路,但是,能有多少人知道,1941年底投入使用的莫斯科——列宁格勒迂回电报电话干线,也是穿过拉多加湖呢?不能忘记同样完成了最复杂任务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工作人员。
  从提赫文滚出去
  赤手空拳的后勤。如何组织防御?掩护通往沃洛格达的道路。痛苦的经验。实施反突击。半包围圈中的提赫文。没有发挥主动性。强攻城市。列车驰向拉多加。
  提赫文座落在芬兰湾以东一百八十公里处。在提赫文附近粉碎了德军,是列宁格勒保卫者英雄历史中的光荣一页。关于列宁格勒保卫战和列宁格勒人在被围困条件下的生活,人们已经写了很多。我在这里只是想回忆一下1941年11—12月我军在提赫文附近的战斗行动,因此提赫文是敌人企图使列宁格勒失去穿过拉多加湖的最后几条交通线,从而与全国完全隔绝起来的地方。提赫文附近的战斗行动,还标志着主动权转入我军手中,在西北方向上开始出现了转折。
  1941年9 月,三十余万德军从南和东南包围了列宁格勒,芬军则从卡累利阿方向上形成威胁,并前出至斯维里河。列宁格勒居民、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红旗舰队,都处在十分艰难的境地。拉多加湖及其南岸地区成了与国家后方联系的唯一道路。
  尽管处境极端困难,列宁格勒保卫者不仅打退了敌人的全部攻击,而且还迫使敌人转入防御。当时,德国法西斯统帅部决定从列宁格勒东南面向纵深迂回,以便与芬军在拉多加以东会师,形成第二道包围圈,切断列宁格勒与国家后方的一切联系,迫使它投降。
  为了完成这项计划,德军将多达三个军的兵力投入战斗。他们派出直接与芬军会师的是,第39摩托化军。该军刚刚补充完毕、编有两个坦克师(四百五十辆坦克)、两个摩托化师及一些独立部队,行动时有航空兵掩护和支援。同时,德军第1 军的三个师开始沿沃尔霍夫河两岸向沃尔霍夫斯特罗伊方向进攻,第38军各兵团则向小维谢拉方向进攻。
  在格鲁济诺地域,敌军突破了我军防线并强渡过沃尔霍夫河。11月初,德军坦克进到了提赫文的近接近地。丢掉提赫文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通往拉多加湖东南岸的最后一条铁路,而这条铁路却是经沃洛格达供应列宁格勒的大动脉。
  法西斯宣传机构欢天喜地,向全世界吹嘘列宁之城的陷落已不可避免。德国报纸预言:“现在不需德国士兵流血,列宁格勒就会投降。”11月8 日,在苏军撤出提赫文的当天,希特勒在慕尼黑演说时洋洋得意地断定:“列宁格勒会自行举手投降,它迟早不可避免地要陷落。谁也不能逃脱,谁也突不破我们的包围。列宁格勒注定要因饥饿而死亡。”
  我没有能直接参加提赫文接近地上的防御战斗。在那里战斗的是B ·ф·雅科夫列夫将军指挥的第4 集团军。而我当时正指挥第7 集团军在斯维里河上对芬军进行防御。提赫文在我们的后方,而且由于德军突击的锋芒直指斯维里河。一旦德军突破第4 集团军的防线,我们就会遭到敌人从后方的突击。
  因此,我们不间断地注视着提赫文方向上的事态发展,极其注意阅读来自该地区的战报,自己也努力搜集情报。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预备队,并将其集中在敌人可能进攻的路上。我希望把在斯维里附近会战中学到的经验,很快应用到实践中去。但是,第7 集团军没有另外的预备队。我把一个坦克旅抽出来作预备队,将各种独立支队和已到达的补充人员组成一个步兵团、一个装备76毫米火炮的炮兵团、五个迫击炮营(82毫米迫击炮)。此外,我命令所有部队和居民都来参加构筑防御工事。这样就腾出来三个工作营。这就是集团军用于掩护突破的全部兵力。
  战斗行动向提赫文靠近,并构成了对我集团军后方的真正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但与第4 集团军没有通信联系。大本营也没有通报准确的情报。于是,我们决定自行查明,第4 集团军有无能力自行阻止德军继续推进,或者该集团军是否需要紧急支援。为此,我于11月5 日派第7 集团军参谋长A ·H ·克鲁季科夫少将前往第4 集团军战斗行动地区。大约在同时,由第4 集团军那里来的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T ·ф·什特科夫向我通报了提赫文附近的情况。什特科夫是组织列宁格勒粮食供应的。
  提赫文附近的情况,不说是危急,至少也是极端严重的。第4 集团军司令部遭到敌人突击,分成互不联系的小组向东退却。集团军的指挥被打乱了,各部队无组织地撤退。
  有关提赫文方向上的情况,我于11月7 日用电报向大本营作了报告。很快就接到命令,要我立即前往第4 集团军,临时负责指挥。而我所担负的第7 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也没有解除。给两个集团军规定的任务,仍然是在斯维里河上挡住芬军。阻止德军在提赫文地域的进攻,并将其粉碎。
  但是,到了第二天,列宁格勒方面军派在第4 集团军的代表п·A ·伊万诺夫少将用电话通我说:德军已占领提赫文并迅速向东,向沃洛格达方向推进。当日傍晚,我同M ·H ·泽连科夫师级政委、A ·A ·帕夫洛维奇少将、г·д·斯捷尔马赫旅长、以及其他同志,前往萨罗扎(在提赫文以北二十二公里处)。在我动身前下达了号令,要求由第7 集团军立即从自己编成内向提赫文地域派出一个坦克旅、一个步兵团、四个迫击炮营、两个工兵营、数部炊事车及储备的粮食。这几乎是我们的全部家当。
  黄昏时,我们到了萨罗扎。没有人接我们。一般说已经看不见人了。从背后传来了谁的声音。
  “我军没有放弃这个地区吗?”
  “我们到哪里去?”又一个人问了一句。
  “那里,那里”。我安慰着自己的同伴。我看到有一个穿着苏军军服的人快步向我们走来。看来,这是一位营长。他向我报告说,营正准备撤退。
  “你的营应继续执行任务。”我命令说。后来我问道,“你们的饭堂也准备撤退了?能给我们吃一顿晚饭吗?”
  “难呐,不过我们试试,大将同志”。营长回答说。
  军官们得知我们到达的消息后,聚集到了我们去的饭堂里。开始谈话进行得并不顺利。和我们谈话的人们情绪低落。他们差不多都是经提赫文撤退下来的。但是,提赫文究竟是怎么丢的,谁也说不清楚。按他们的说法,提赫文是突然被占领的。在提赫文接近地上战斗的部队和分队,失去指挥后,到了城市没有停留就撤退了。敌人夺取城市后也没有停留,继续进攻,向北直扑斯维里河,向东沿公路和铁路直指沃洛格达。在这些方向上聚集着我撤退部队的主力。这就是傍晚我们在饭堂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当然是极不完整的,但我们毕竟知道了一个概貌。
  首先应当恢复第4 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之间遭到破坏的联系。为此,参谋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帮助建立指挥和通信联络。但是既没有参谋人员也没有指挥人员。随同我由第7 集团军前来的数名将军和军官对此是力不胜任的。我们决定前往部队撤离的主要方向上去寻找各兵团和部队的指挥员,就地把分散的分队和支队编在一起,并组织起对它们的指挥。这样做会稍许推迟组织反击敌人的时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唯一正确的途径。而且到了部队能够就地直接了解情况和熟悉指挥人员。这些对于我这个新任司令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天,我同A ·A ·帕夫洛维奇将军和我的副官M ·г·博罗达大尉,由萨罗扎向提赫文方向前进,走了五公里就幸运地遇到了两位兵团指挥员:步兵第44师师长п·A ·阿尔秋申科上校和步兵第191 师师长п·C ·维诺格拉多夫上校。我们是在一个不大的村庄偶尔遇到他们的。他们正站在村头一栋房子的台阶上争论着什么。原来,这两个兵团的部队都在向北撤退:第44师顺着大路直接向洛杰伊诺那波列(第7 集团军的中央)撤退,第191 师则沿稍偏东的乡村土路撤退。这样,在同一方向上就有了两名首长。由于和集团军司令部没有通信联系,他们就需要自己决定尔后如何行动了。他们看到面前是一位将军后,非常高兴,立即停止了争论。
  这个方向上的情况令人十分担心。进攻之敌几乎没有遭到任何阻挡。从两个师长的汇报中得知,两个师的人数不超过一个团的兵力。第44师各部队当时总共约七百人。该师是10月底从列宁格勒前线空运来的,既没有炮兵,也没有运输工具,只能使用步兵武器战斗。有一些分队是由师政委д·и·苏尔维洛率领的,撤退中经提赫文时就与主力脱离,现在正向东,向大德沃尔村方向撤退。步兵第191 师也大为削弱了。全师大约有一千人,而且是分散成很多单独的分队在活动,事实上没有统一的指挥。
  有时,这个师的分队与另一个师的分队混杂在一起。例如,第44师各部队就混杂有为数不少的第292 师的分队。而第292 师的主力却在九十公里外的另一侧,正向沃尔霍夫方向撤退。原来,德军在基里希附近突破防线后,第292 师就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了。坦克第60师的坦克极少,情况也是这样,该师的主力在提赫文以南防守,而与191 师各部队并肩战斗的一些分队,却向北撤退。
  我们开了个短会。大家都同意应当立即行动。但是从哪里着手呢?一位师长提议与战士们谈话,以便了解他们的情绪。我们就这样做了。战士们说话时很勉强,但十分直截了当,抱怨天太冷(冬季来得太早),可是他们穿的还是夏服,子弹都打光了,德军的飞机为所欲为,而我们的飞机却不见踪影,德军的坦克开来开去,而他们却连手榴弹也没有,我军的火炮一言不发……
  和战士们谈过话后,重新又提起老问题来:究竟从哪里着手呢?还是那位建议和战士们谈话的师长说:
  “红军战士离不开炊事车,我们就把炊事车作为集合地点吧。”
  我喜欢这项建议,但这里没有炊事车。于是我和第7 集团军联系,命令集团军航空兵把炊事车拆开运来。随后作出决定,把各师散在路上和森林里的部队集中起来,并由他们组织临时指挥机构。坚持要两位师长指定集合点,并在集合点布置好休息地点,准备好热食、医务人员、被服和弹药。来到集合点的官兵都给饭吃,发放御寒衣物,还供给弹药。为了加快集合的速度,在所有交叉路口都设置了指路的标兵,并派人在附近的村庄查找,把找到的士兵一律送往集合点。
  由第44和第191 师各部队组织起来的临时支队,应占领防御,按我的计算,11月10日应在朔穆什卡右岸占领防御,切断通往洛杰伊诺那波列的道路,阻止敌坦克向北开进。根据我的指示,第7 集团军的预备队也派到这里。来到这里的第4 集团军后勤部长波普科夫上校奉命负责保障部队的粮食和弹药。波普科夫上校是一名有经验的后勤供应人员,他很快就克服了由于集团军后勤部在后送从提赫文撤出的物资储备时的杂乱无章而造成的供应困难。后来,他较好地组织了对部队的各种物质保障。
  傍晚前,我们到了第44师。再次和战士们谈了话,了解到他们的需要和情绪,指定了防御地区并在现地给师长们指明防御地区的位置,规定了具体的任务。随后我们前往大德沃尔村,该处有第4 集团军向东撤退的另一股部队。伊万诺维奇将军留在博尔村,负责领导集合部队的工作,并组织防御和尔后的进攻。
  11月10日早晨,我们到了大德沃尔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