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道:“被逼到绝路了无可奈何,她只得如此。只是吕雉倒是放心,竟然将刘邦的死讯直接告知,看来他还是很相信寡人。”

“那齐王如何打算你呃?”在蒯彻看来,不管吕雉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刘邦是否确定死亡,齐国如果能参与其中。与汉梁两国一同对付越国的话,倒算是一件好事。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错过一次,绝对不能再错过第二次……

韩信道:“寡人也正在犹豫,荥阳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圈套?现在还难以决定。”

蒯彻道:“如果说刘邦真是被人刺杀身亡了,现在绝对是一个好机会。吕雉已经说的很清楚,将来刘盈是要向汉王称臣的。若是我国不为所动。汉国可就真的只有等死的份了。尹旭的动作委实太快,瞬间便攻破了汉国的渑池防线。而我们进攻河内郡的最好机会也错过了。出于平衡考虑,这个时候帮助汉国是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蒯彻就是想要鼓动韩信出兵,帮助汉国,解除荥阳之围。

韩信迟疑片刻,说道:“先生说的是,出兵吧!打探清楚消息,出兵荥阳,帮助汉国解围!”

听到韩信这样说,蒯彻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

尹旭依旧待在新安的大营里,攻克洛水防线的事情正在谋划之中,暂时没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今晨传来一则消息,让尹旭惊喜不已。蒲俊攻克襄阳城,已经向南阳一带进军。

因为粮草进城之前被越国劫走,致使襄阳城里眼中缺粮,引起了一些混乱。其中一些将士深感汉国前途渺茫,为了生存和荣华富贵,暗中投降蒲俊,里应外合,拿下了襄阳城。至于刘贾则战死沙场,追随汉王于地下了。

汉国在荆楚一带的门户便是襄阳,几乎南方所有的兵力都布置在这里。襄阳城破,致使汉国南方门户大开,根本无险可守。蒲俊立即率领大军北上,一路上势如破竹,向北方进发。尹旭得到消息,心情大为轻松。

如此一来算是断了汉国又一条臂膀,从此之后关中与江东就可以通过武关荆楚一线沟通,沔水水运也就可以良好利用了。最要紧的还是蒲俊调动北伐的六万大军,自己这边主力只有七万,略显兵力不足。蒲俊的到来,可以使汉军兵力达到十三万,兵力短缺的问题大大减少,可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

尹旭松了一口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破敌战略的考虑之中。就在此时,一封信函送到了新安大营。

“昔年形势所迫,不得已行刺尊驾,为此深表歉意。今日赠大礼一份与越王,补偿昔年愧疚!”对于这样的信函内容,尹旭很是诧异。不过当他看到后面的内容和署名时间,顿时惊的何不拢嘴!

汉王刘邦已被刺身亡!

至于末尾的署名则是——魏国龙阳君敬上!。。)

第六二二章形势复杂

大梁城外,青山绿水之间有一座墓地,从周遭的地形环境和规制来看,这应该是一个身份高贵之人的埋葬之所。百度搜索:看小说不过眼前的景象却是荒草凄凄,衰败不堪,与无人问津的乱葬岗没有什么区别。

一位身着青衣,穿戴整齐的老者,缓步而来,远远地便是一声叹息。老者走上前来,轻轻地拨开荒草,掩盖在其中的墓碑才显露出来。布满了尘土,墓碑上的自己已经不是很清楚,老者擦拭一番之后,依稀可见魏安厘王的字样。

彭越接管大梁之后,着意修缮祭祀的自然是信陵君墓,魏安厘王这里没有破坏已经算是不错了,自然不指望有什么修缮。多年来已经是无人问津了,唯一牵挂着前来的祭拜的也唯有他——龙阳君。

刺杀刘邦的人正是龙阳君,当日韩信破城之时,魏豹自刎,罗七拼死为龙阳君换取了逃生的机会。从此以后,龙阳君活下的意义就是为魏国报仇。蛰伏了很久,龙阳君潜入了荥阳城,等待许久之后,终于抓住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成功了,龙阳君亲手将那一剑刺进了刘邦的背后,他肯定刘邦必死无疑。

杀了刘邦,也算是对得起魏豹和罗七了。当然了,要说真正意义的报仇,那就需要灭掉汉国,还有那齐国韩信也在仇人的范围以内。可是多龙阳君而言,苍老的他已经做不到那么多了。唯有将这些寄托在别人身上,于是乎他及时送消息给越王尹旭。就是希望借尹旭之手灭掉汉国。

龙阳君轻松地从汉军追杀之中逃脱了,完成这一切之后,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已经是了无牵挂,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是时候去见挚爱的先王了。

龙阳君倚在已经有些倾斜的墓碑上,眼睛里流露出幸福,嘴角还带着几分笑意,看着他的表情,应该是在回忆昔年和魏安厘王之间的故事。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远远地见龙阳君一边饮着美酒,一边低声诉说着,似乎在倾诉多年离别之苦。说着说着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

拿出以免铜镜,对着铜镜整理衣冠。在昏黄地铜镜里,龙阳君苍老的眼睛逐渐变的迷离。夕阳下,山风徐徐。青衣飘飘,他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衣袂飘飘,眼眸流转,惊艳魏公的美男子……仿佛又看到了魏安厘王执子之手,宠幸有佳……

突然青衣之上滴落了几点殷红。如同雪中绽开的梅花,他记起了那年大雪之中寒梅绽放,君臣携手赏花的情景。殷红不断增加,梅花绽放的更多了。逐渐的全都是一片殷红,鲜血不断从龙阳君口中涌出。他显得很痛苦。嘴角却带着几分满足的笑容,这么多年过去了。总算是可以了无牵挂地去见魏安厘王。

龙阳君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坟头上,一双玉手渐渐垂落,没了气息,眼眸中的挚爱也逐渐的消散,取而代之的心满意足的笑容。名传千古的龙阳典故就这样划伤了句话,略微带着几分感伤。

夕阳、晚风、野草,泣血……无限凄美!

…………………………………………………………

新安越军大营,尹旭看着龙阳君送来的这封信函,惊愕不已。

他没想到龙阳君会给他写信,比这个更为震惊的是信函的内容。刘邦被刺杀身亡了?这个消息来的太过突然。写信的人是龙阳君,当年刘邦灭西魏国,魏豹自刎而死,龙阳君为其报仇刺杀刘邦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从常理上推断,这件事还是有谱的,有这个可能。

至于龙阳君为何送消息给自己,目的或许是为了借自己之手彻底摧毁汉国吧,这一点尹旭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心中所说的致歉,尹旭淡淡一笑,一桩谜案总算是解开了,原来当年在会稽山被刺杀是龙阳君所为,缘由应该还是李玉娘。时隔多年,尹旭已经淡忘,也不想再去追究。何况当年的事情还因祸得福,遇到了绿萝,如今女儿都已经好大了,应该说是因祸得福吧!这件事情尹旭差不多已经忘却了,也不打算再追究什么。

现在尹旭所关心的还是刘邦死亡的事情,若真是如此,其中蕴含的意义的契机着实不少。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巨大。

可关键是这件事情到底靠谱吗?

尹旭吩咐了苏岸,立即派飞影核实荥阳那边的情况。

消息很快就传回来了,苏岸禀报道:“大王,荥阳那边传来消息,刘邦前几日出城巡查军营,返回途中遇到刺杀。不过只说是受伤了,之后公开露面接受军民慰问。”

“公开露面?”英布诧异道:“那就是说刘邦只是受伤了,并未死亡?”

“可是龙阳君很确定,刘邦必死无疑!”尹旭淡淡说道。

英布道:“会不会是龙阳君搞错了?还是根本没有这件事情?”

尹旭轻轻摇头道熬:“寡人有理由相信这封韩信是龙阳君所写,他似乎没有必要欺骗我们?以其谨慎,刘邦的生死应该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龙阳君说刘邦死了,可事实上刘邦现身荥阳,这其中……总不会有两个刘邦吧?”苏岸很是诧异,已经有些迷惑。

“两个刘邦?”尹旭似乎受到了一丝启发,沉吟许久之后问道:“刘邦是什么场合之下露面的?”

苏岸道:“飞影的消息,说是在荥阳王府的楼上,接受臣民的慰问……”

“这么说刘邦只是远远出现,并不曾有人近距离见到刘邦对吗?”尹旭急忙追问。

苏岸点头道:“是的,从那日露面之后,刘邦便在养病,不曾外出。”

尹旭轻轻点头,微微一笑:“这就对了,刘邦或许真的死了!”

“大王,你的意思是?”英布和苏岸多少有些诧异。

尹旭说道:“你们想想,刘邦对于汉国的作用何其重要,若是在这个紧要的当口上,传出刘邦的死讯,汉国会怎么样呢?”

“军心大乱,政局动荡!”英布有些反应过来。

尹旭点头道:“没错,汉国绝对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尤其是我们在一边虎视眈眈,汉国就更加心惊胆颤了。所以刘邦的死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敢发布出来,至于那个现身的刘邦,未必就是刘邦本人。昔年李斯先生可以找到一个替身骗过赵高,汉国就找不出一个人来冒充刘邦吗?”

如此一说,英布和苏岸都有些明白过,点头道:“说的有道理,只是在城楼上远远地出现,其中难免让人猜疑。”

“这就对了,龙阳春说的没错,刘邦可能真是死了,汉国为了稳住局面,秘不发丧。”尹旭做出了这样一个推断。

“如果刘邦真的死了,这可是一个好机会!”苏岸眼中多了闪烁的光芒,对此很是激动。

尹旭轻轻摇头道:“不见得,刘邦虽然死了,但是汉国政局未乱,军心未乱,想必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抵御我们的进攻。或许……你们以为汉国认定的凶手是什么人?”

“呃,该不会是……”苏岸有些嗔目结舌。

尹旭笑道:“或许汉国方面早已经认定是我们下的手,龙阳君把消息送给我们,我们无疑就要背这么一个黑锅!”

众人都相视一笑,这话说的不错,可能汉国方面早就认定了行刺是越国人的手笔。

“那怎么办?”苏岸问起了接下来的安排,总觉得这样的好机会错过了很不划算。

尹旭说道:“不可着急,先让飞影落实荥体情况,刘邦死了以后,汉国的权力问题倒是是怎么回事?看看其中是否有机会?尽快落实洛水防线的弱点,然后再从长计议。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强攻破防线没有问题,但是想要攻克荥阳可不大容易,最好是等蒲俊到达之后再动兵。”

事关重大,必须要确信无疑才能行动。说实在的,到了这个时候尹旭心里还在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最为担心的是这件事情若是刘邦那边做的局,等着引自己入彀中,要是轻易中计,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即便是尹旭心中倾向于相信龙阳君信函内容,也必须得谨慎小心。

“如此也好!”苏岸答应下来,立即去安排。

可是事情总是千变万化,出乎意料,就在越国调查刘邦死亡真相的时候。临淄那边传来了消息,让整个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的复杂。

不过不说,越国在天下各地布置的情报网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料敌预先便是最大的优势,有时候更加能够挽回不利局面,避免重大损失。

临淄这边侦查到齐国大军的异常调动,最为关键的方向竟然是大梁方向,亦或者更靠西面的荥阳。越王严令,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需要立即上报,于是乎消息迅速飞鸽传书到了新安中军大营。

韩信动兵了,接到消息,尹旭的心情陡然间沉重了许多。。。)

第六二三章兵锋对齐

齐国出兵,飞影迅速核实了这个消息。欢迎来到阅读'欢迎来到到xs阅读小说'

齐王韩信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西进,先经过大梁,最后的目的地是是荥阳。吕雉的韩信和蒯彻认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可以使齐国坐大的机会。

吕雉已经表示过了,只要韩信肯肯出兵,现在的汉太子,未来也是实际上的汉王刘盈会向齐国称臣。不管刘邦死还是没死,齐国二十万大军进入荥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汉国,风险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因此齐国出兵了。

不过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才刚刚过了定陶消息就一定送到了新安越军大营。

尹旭接到消息的时候,心情沉重了许多,如此一来形势就变得有些复杂了。之前好不容易才让韩信置身之外的,如今他也掺合进来,无疑是越国大军要面对汉齐梁三国联军,如此一来越军的压力就大了很多。

大好形势,陡然间发生了改变。如此似乎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国内部的变化,若是刘邦在,他能拉的下脸再去联合韩信吗?汉国到底是以什么诱惑或者代价来请动汉王的?从这一刻开始,北方这三家诸侯的主导将彻底变成齐国,韩信也将成为越国的主要敌人。xs=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