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国?”英布轻叹一声:“越国毕竟是在江东,隔着一条江呢!何况前段时间的事情,九江国和越国之间已经生出嫌隙来,只怕……”英布没有说下去,但是想起当年和尹旭在一起的亲密无间。不由的黯然伤神。感叹不已。

吴梅知道,这种事情自己只能说说而已。至于最后的结果,属于国家大事,不是她一个妇人可以随便参与的,还是要丈夫和那些大臣们来决断。但是不管丈夫做出什么样的决断,自己都表示理解。也会全力支持……

……

出使九江国的汉使叫做随何,是汉王刘邦的一名幕僚。

韩信建议出使九江国。离间九江和楚国的关系,继而策反英布叛楚的计策之后。随即派人前往六县。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随何接受重任来到九江。带了二十名随从,便来到了六县。

很巧合的事情,西楚国同样派使者前来九江,看来韩元帅说的没错,这个英布果真是关键。不过越是如此,想要说服九江王就越发的苦难,随何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都重了许多。

现在不单单是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问题,还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两国使都在九江,这无疑要英布立即做出一个决定来,必须做一个选来。接见了哪一国的使者,为了表现心意的坚定,另外一个使者可能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自己肩上的压力比楚国使臣要大的多,英布如果道最后两个人都不见,无疑还是自己失败了。这种情况下,英布只有杀了自己,若是让自己顺利离开,就等于是告诉项羽,他英布还在楚汉之间犹豫不决。依照项羽的性格,是绝对不能保证一个对自己不完全忠诚的诸侯身处后方的。

九江国的下场还是一样的,所以英布接见自己和汉国合作,要么直接杀了自己。随何可谓是危险重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呢?

随何很想尽快见到就见到九江王英布,他认为只要能见到英布,他就有信心说服九江王。可是现在,来到六县已经好几日时间了,九江国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没有丝毫失礼之处。至于拜见九江王的事情则是只字不提,英布更是称病不见。私下里打听,九江国现在一直躲在深宫之中,连处理朝政的事情都不在乎,似乎真是病得很重。

随何很是着急,但是他深深知道这一点,越是如此越是要沉稳,不能失去了汉国的体面,也要对九江国保持足够的诚意。而且一旦自己的着急流落出来,九江国和西楚国可能从中获取很多的信息,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表现的足够沉着。

不得不说,刘邦是选对人了。这次的使者并不是需要那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辩才。需要的正是随何这样,有智谋善于思考,沉稳自信的人。

想相比之下,西楚国的使者就不一样了,沉稳就不说了,却完全的没有随何的低调和谦逊,在无形之间就有些让人疏远的想法。

其实这也难怪,西楚国本来就是天下第一强国,前不久的彭城之失只是个意外,何况西楚霸王项羽又在很短的时间将彭城夺了回来。最近刚刚获得彭城之战的胜利,而且胜利的方式和结果都颇为震撼。中原诸侯纷纷在此倒戈向楚国,加之齐楚一带的战争也获得了很大胜利,西楚国再次威慑大震,心中难免有些骄傲。

加之九江王英布原来就出身于项羽麾下的将领。所以众人自然而然地有种感觉,认为西楚国地位似乎有高出九江国一等。所以楚国使者到达九江之后,表现出的完全是一副上国使臣前来视察的派头。

连续数日,英布不见自己,这让楚国使臣表现的很愤怒。他认为自己代表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英布竟然这么不给面子,楚国的使臣已经有些愤怒了。每日都在院落里骂骂咧咧,尤其是得知汉国的使臣也在这里之后,更是常常上门来闹事。

九江国显然是有意将两位使臣安排在一起的,汉国使臣前来九江的事情是绝对瞒不住的,项羽迟早会知道。索性不如让他知道,免得以为自己和刘邦之间有什么密谋反倒不好了,这样做也是光明磊落。同时也将实际情况借随何之口告诉刘邦,他英布夹在中间也颇为为难。

楚国使臣的谩骂,随何没有做任何的回应,徒逞口舌之利对谁都没有好处。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黯然坐在房屋之内静静等待。

果不其然,九江国的太宰大人接到消息,急忙劝慰。如果楚汉两国在九江国打起来,双方还有伤亡的话,对九江国的颜面将是个巨大的损伤。

安置好楚国使臣之后,太宰走进随何的房间致歉。

“随何先生,很抱歉啊!”

随何笑道:“太宰大人客气了,不打紧!”

看到这位太宰大人的表情,随何知道,能否顺利见到刘邦,很大的希望救寄托在这位太宰大人身上。

随何叹道:“太宰大人,这这件事情我并不生气,楚人侮辱了汉国,汉军会在战场上讨会颜面。只是,楚人嚣张,表面上实在侮辱我等汉国使节,可这地方是九江国的,楚使做事情可是丝毫没将九江国放在眼里,我知道太宰大人您生气,不过……算了,还请您不要在意!”

太宰明知道随何这是激将法,但说的也是事实。刚才前去劝阻楚国使臣,可惜那楚使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言语之中对九江国也是多有轻视,让人很是愤怒。又被随何这样说,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随何续道:“这事情要是传出去可是有损于九江王的名誉?难道九江国真的怕了楚国?九江王不肯召见我们的,是否因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呢?要真的是这样,那就请九江王将我等押送到六县的闹市之中处斩,我等死而无憾!”

太宰不由的大惊,没想到看似温文尔雅的汉国使臣竟然如此强硬,用这种方式来逼迫自己和九江王。事已至此,有些事情已经不是拖延能解决的了,太宰认为自己有必要进王宫将此事禀报九江王。

看着太宰匆匆离去的背影,随何露出的一丝得意的笑容。

第四三三章联合反楚

接到太宰的转达,九江王英布苦笑不得,颇为无奈,看来这位汉国使者还必须得见见了。

现在这种局面,除了召见汉国使者,否则就是一刀将他杀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随何使用激将之法,英布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有些时候明知如此,还是得照做。夺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有些事情拖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尽早面对。

英布点点头,对太宰道:“去请汉国使臣进宫吧,暂时先保密,莫要让楚国人知道。”

“是!”臣会小心谨慎处理的。

之所以答应召见随何,并非是一时赌气或者单纯地爱面子,而是英布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慎重政治选择。

也许拖延了这几日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利益纠葛和自己的定位吧,继而需要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来。

得知英布召见的消息,随何很是激动,总算是熬到这一天了。高兴地同时,心中又略微整理了一些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做好应对的准备,他很有信心可以说服英布。

……

“汉国使臣随何参加九江王,代表汉王问候九江王!”王宫之中,随何见到了英布。

英布点点头:“汉王有心了,多谢!”

随即又问道:“你就是那个汉国的使臣,激将想要见寡人?”

随何笑道:“九江王见笑了!”

英布也不会多和他计较,沉声问道:“说吧,汉王派你来做什么?”

随何知道正题来了,回答道:“在下随汉王之命前来邀请九江王。一同伐楚!”

“寡人本来就与西楚霸王亲厚,为何要跟着汉王伐楚?”英布反问一声。

随何从容道:“九江王,请恕臣直言,九江与楚国果真亲厚吗?如果真是如此,那项羽伐齐之时。亲自率军出征的,当时有从九江国征调兵马。按理说您该率领九江国的全部兵力,出兵齐国,身先士卒才是啊!可是九江王您称病不往,仅仅派出了四千将士前往……此番汉王率领诸侯联军攻陷彭城。大王也该率领兵马前去救援的,可是大王按兵不动,以至于彭城陷落。凡此种种,臣并未看出九江与楚国亲厚。”

英布轻轻一笑,随何简单的几句话说的完全都是事实在,这也正是自己之前失误的地方。

随何续道:“大王,您和项羽都是反秦的功臣。现在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不因为诸侯国封地的大小,实力的强大和弱小而地位有差别。您现在这样对待西楚国,已经不像是诸侯间的平等关系,更像是一个臣子侍奉君王。

若真是如此天下人可能会误会大王。将九江当成是楚国的属地。如果大王承认,但之前不援救楚国,坐视楚汉开战,也不是一个臣子的作为,传出去对大王的名誉很是不利啊!”

英布点点他,知道这样情景完全就在预料之中。能够派来出使游说之人无疑都是的口才了得。才思敏捷之人。几句话就将自己绕到自己不仁不义的境地,英布不由的露出一丝苦笑来。

“如此来说,寡人为今之计难道只有跟汉王一道起兵反楚?但寡人听闻彭城之战后。中原诸侯全都背汉向楚,此事又该怎么说呢?”英布淡淡地反驳着。

随何摇头道:“彭城之战,项羽之胜不过是胜在军事上,是一时的胜利。即便他在强大,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杀害义帝的不义罪名永远都在。在道义上永远站不住脚。中原诸侯一时被其蒙蔽,想来九江王应该不会。

如今汉王退守荥阳。汉军驻守成皋,互为犄角。粮草兵员从巴蜀和关中源源不断运来,与楚军对峙中原。项羽想要反攻汉国,就得劳师远征,汉军以逸待劳,楚军怎么是对手呢?说实在的,中原诸侯是谁强大就倒向哪一方?时间久了,定然多多支持汉国,这种情况下强弱之势很明显。

到时候项羽必然要和天下诸侯为敌,即便是楚霸王有三头六臂,怕是也难以应付。大王是明智之人,何必把九江国的未来和项羽联系到一起呢?楚国可谓是危机重重,将来定然有危险,说到时候会联系到大王和九江国,与其如此,还不如考虑和汉国联盟,一同出兵反攻楚国。”

英布含笑听着,偶尔轻轻点点头,问道:“汉王的意思是请我一同进攻西楚国?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大王现在的九江王,九江国位于淮南,可是淮南之地并非尽数归于九江啊!”随何的意思很明显。也就是说事成之后,有可能将整个淮南封给自己。

“你很会说话,汉王派你出使是对的,回去告诉汉王,此事寡人答应了,与他一道出兵反攻楚国!”

英布的一句话便将这事情确定下来,随何顿时心huā怒放,别提有多高兴了。汉王交待重要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这就好,这就好!

英布心里很明白,之所以答应,并非自己被随何说动了。而是眼下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九江国已经面临这样一个境地,危机重重。有一点随何说的一点也不错,自己没有派兵前往齐国帮助项羽作战,赌气没有救援彭城,从这个时候九江和西楚国之间已经有了裂痕。项羽应该已经恨上自己了。

这次西楚国的使者到九江国来,更多的是责备自己,而并非是结盟和拉拢。可能项羽已经存了心思,已经容不下自己了,继续这样摇摆不定就等于是坐以待毙。还不如趁着机会拉拢一个盟友,一同对抗项羽。

即便是项羽不对自己出兵了,继续倒向楚国一方,这样还是没有多少自主权。还是要在项羽面前低声下气,九江国似乎就是个二等诸侯。相反刘邦这样拉拢自己,对自己奉为上宾,很是尊重。两种境遇完全不相同,这感觉上就差了很多。

当然了,英布也清楚刘邦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己,担心他会过河拆桥。但是现在这个局面之下,刘邦利用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利用刘邦呢?只希望此事能够给自己一些帮助,带给自己更多的利益。

唉,在夹缝之中求生存就是这么难!

英布道:“随何啊,汉国和九江国结盟的事情还是先保密吧,出其不意也好给楚国致命一击。”

“是!”随何连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很清楚英布的心思,但会不会具体实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回到驿馆,随何立即道:“走,去见见西楚国的使臣去!”

“随何先生,去找他们做什么?您不是说了吗?不必与他们一般计较吗?”随行的人员并不是很理解随何用意。

随何笑道:“走,我们前去告诉他们,让他们没必要等了,九江国不会见他们。还要告诉他们,我们与九江王已经结盟的事情。”

“也好,气死他们!”随从随即意识到的事情并非如此,赶忙道:“随何先生,不能这样,您刚才已经答应了九江王了。九江王要求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