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玖 作者:春温一笑(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1正文完结)-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家父子半分不张扬,很低调。

    这并不容易做到,要有很好的涵养和定力才可以。

    杨首辅和裴阁老同席,对裴阁老格外客气周到。做为一名从政数十年的人,杨首辅很明白,裴阁老虽然请辞不准,可是他的仕途到此为止,不会再往上升。也就是说,他对自己这首辅形不成什么威胁。皇帝陛下器重裴阁老,可是,他不会让太子妃的祖父担任首辅,不会让太子妃的祖父成为文官当中第一人。

    再受信任的外戚,究竟还是外戚。

    内阁之中如今只有四人:杨首辅、余次辅、裴阁老、宋阁老。按理说,裴阁老的资历、能力比首辅和次辅都不差,甚至还要更强一些,可是他在内阁中的排名却始终靠后。因为这个,杨首辅和余次辅也一直和他表面友善,心中提防。直到裴阁老唯一的孙女被聘为太子妃,杨首辅和余次辅才开始松懈下来:裴锴成了外戚,陛下英明神武,哪会不防备外戚呢?

    余次辅笑着向裴阁老敬酒,却没说什么“贵府小外孙”这一类的恭维话。余次辅心里这个感慨呀,裴锴资历比我强,能力比我强,连人缘儿都比我好,圣眷我更是比不上,可是这几年来我就是比他排名靠前。为什么?大概是圣上早就决定了和裴家联姻吧。

    只有这一个原因,才能解释得通。

    “可笑我从前还以为自己得天独厚。”余次辅想起自己曾经的自大,汗颜。

    余次辅举目望去,见裴二爷正和一位中年官员温和的说着什么。那位中年官员穿着四品服饰,相貌俊雅不凡,和气度端凝的裴二爷一样,十分温文。“通政司倒是有两位人到中年的美男子,还都和皇家有亲。”余次辅看在眼里,微微笑了笑。

    和裴二爷说着话的,是通政司的右通政靳严,隆庆大长公主的独子。靳家书香门第,靳言这大长公主之子并不是恩荫出仕,而是正经八百的科举出身:甲子科进士。

    看着两位中年美男子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的谈话,余次辅虽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也觉赏心悦目。

    “靳通政倒是可以接替裴通政使的职位。”余次辅忽然心中一动。

    裴弭是皇太孙的外祖父,请辞是早晚的事。裴弭若请辞获批,通政使的职位空缺出来,当然要有人选补上。如此,靳通政岂不是最合适的人选?正途出身,向来稳健,又是隆庆大长公主的儿子。

    “若裴弭辞呈获批,是否可以推荐靳通政接任?”余次辅盘算起这件事。

    “咱们都是只有一个独养女儿,您已经做了外祖父,小女却还是个孩子。”靳通政微笑着,对裴二爷表示羡慕。

    “孩子会长的飞快。”裴二爷温和说道:“小女在我眼前嬉戏玩耍,仿佛就是昨天的事。转眼之间,她已出阁、生子,做了孩子娘。”

    “可见太子妃殿下是如何的聪明伶俐,令长辈疼爱。”靳通政微微躬身。

    她一定很招人待见,所以,做父亲的才会觉得“小女在我眼前嬉戏玩耍,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才会感慨,“孩子会长的飞快”。

    “孩子是自家的好。”裴二爷微笑。

    高内侍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他是皇帝身边得宠的内侍,很有些脸面,见了裴二爷和靳通政,却是点头哈腰的,一脸谄媚,“万岁爷说了,让裴大人这便上东宫去。还说,衣裳都给您准备好了,让您放心,只管过去。”

    靳通政听的云里雾里,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裴二爷微笑答应,“是,这便去。”高内侍传话的时候语气随和,没有用到“口谕”两个字,他也不用太正式,太正式了皇帝反倒不喜。

    裴二爷客气的告辞,跟着高内侍一起走了。裴二爷走了之后,靳通政还在想着“去东宫,准备衣裳”,这什么意思?

    靳通政一向聪敏,不过,直到宴席结束,他也没想明白这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倒是他回到家之后跟妻子相氏谈起,相氏一听就懂了,“这还用想么?定是陛下让裴弭到东宫抱皇太孙,皇太孙常往他身上尿尿,故此才要备下衣裳,以防万一。”

    靳通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说穿了真是毫不稀奇。可是若没人告诉他,他却不会往这上头想。

    相氏比靳通政年轻几岁,肤色白皙,容貌秀雅,是一位仪态娴雅的美女。她和儒雅斯文的靳通政站在一起,真是一对璧人。

    “今天,我本来不想去的。”相氏眼圈微红,低声说道:“可是娘说,我一回不进宫,两回不进宫,回回都不去,好像对皇家心存不满似的。我不敢违逆娘,便跟着去了……相公,我心里很难受。”

    靳通政沉默片刻,柔声安慰,“无益之事,不必再回想。”

    相氏顺从的点点头。

    “爹,娘!”快活的小女孩儿声音响起。

    “安儿来了。”靳通政和相氏都露出愉悦的微笑。

    一个穿着赤霞粉衫裙的小姑娘走进来,乖巧的叫了爹娘,叽叽咕咕说起宴会上的见闻,“……我见到太子妃殿下了,她很神气,也很美丽,席上那么多人,就数她最好看了!还有皇太孙,那么小一点点,身穿龙袍,有趣极了……我认识了好几个姐姐呢,都比我大上一两岁、两三岁,可喜欢我了。还有几位公主殿下,也很喜欢我……”

    “我们安儿招人疼爱。”相氏宠溺的看着女儿,满目怜惜。

    “那当然。”安儿昂起头,小孔雀似的,很骄傲,“福寿公主邀请我常到她家玩耍呢!”

    相氏笑着夸了女儿两句,靳通政心中一动,叫过女儿细细询问,“福寿公主怎么跟你说的?”安儿便用夸耀的语气说了,福寿公主是怎么喜欢她,怎么夸她,末了还一再交代,让她莫见外,常到福寿公主府做客。

    靳通政微笑听女儿听着,目光中闪过丝锐利。

    相氏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靳通政听女儿说完话,哄她到花房折花,安儿高高兴兴的去了,“好啊好啊,我看着人采玫瑰花,拿来做饼!”

    安儿走后,靳通政脸上的微笑慢慢消失了。

    “相公,怎么了?”相氏惴惴不安的问道。

    “不许安儿常和哪位公主来往。”靳通政冷静的说道。

    相氏眼圈红了红,点头,“是,一定。”

    那家人,能少和他们来往,便少和他们来往。

    他家凌驾于世人之上,是世上最不可捉摸的一户人家。

    “太子妃殿下很神气,也很美丽?”靳通政怅然想道:“安儿,并不是所有的太子妃都会如此。在她之前,曾经有一位姓唐的美丽姑娘,也是二八芳年,嫁作太子妃;她成婚的那一年,也是仪式隆重,众人瞩目……”

    那又怎样呢?曾经那么风光的一位姑娘,如今还有谁记得她?

    世事无常。世事无常。

    

 第164章 终于

    相氏迟疑了一下;小声告诉靳通政;“我在席间听到有几位夫人恭维吹捧太子妃的母亲林氏,说她定会被封为一品夫人的。相公,你说这林氏;会不会……会不会推辞了不肯?她是林尚书的女儿呢,林家,好家风;好家教。”

    靳通政淡淡笑了笑;“推辞或推辞;都和咱们不相干。娘子,裴通政使是皇太孙的外祖父,他若在朝中任职,便是重臣;若陛下准了他的辞呈;不封侯也会封伯,总之少不了一个爵位。这个是一定的,都不用猜。”

    相氏咬咬唇,“他若高风亮节……”

    外戚辞让封爵的,又不是没有。什么功劳也没立下过,就因为他是皇太孙的外祖父,便和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建立奇功的将帅们一起成了公侯伯,有何公平可言?

    靳通政出神的想着什么,半晌,缓缓说道:“他若坦然接受,也是人之常情。”相氏面有不忿之色,靳通政低声而苦涩的补充了一句,“老师倒是高风亮节,固辞爵位,结果又有什么好了?”

    提起老师,夫妻二人均是恻然。学问那般渊博,品行那般高洁,却在女儿被册为太子妃之后固辞官职,也坚决不肯接受侯爵的爵位。他老人家确是志向高远,美誉遍天下,那又如何?在他去世多年之后,在太子妃唐氏被废之后,这世间还有谁会提到他,赞颂他?

    避之唯恐不及吧。

    谁都怕和废太子、废太子妃沾上干系。

    “母亲是先帝庶出的小妹,先帝生前,和母亲并不亲近。陛下待母亲,也不过是面子情。”靳通政轻声告诉妻子,“而我,是科举出身,并不靠恩荫。娘子,咱们无需和宫里、公主们走的太近,我靠自己本事便是。若我无用,大不了终生是个四品官,如此罢了。”

    相氏点头答应,“我心里有数。”

    婆婆活着一日,一家人便齐齐住在公主府中;若是不幸婆婆去了,相公能做到什么样的官职,靳家便过什么样的日子吧,有什么呢。

    过了半个月,福寿公主府宴客,给隆庆大长公主、相氏和安儿都下了贴子。大长公主身上不爽利,懒怠出门,相氏便留下安儿陪伴祖母。安儿很想去赴宴,又舍不得把祖母一个人抛在家里,几经挣扎,终于小大人儿一般慷慨表示,“您出门应酬,我在家中尽孝!”隆庆大长公主乐的合不拢嘴,相氏也把安儿好一通夸奖,施施然出了门。

    相氏到了福寿公主府,福寿公主见她一个人来的,没带安儿,有些失望,“姑祖母年纪大了,不敢劳烦,怎地安儿表妹也没来?”相氏微笑着,把女儿要留在家里孝顺祖母的话说了,“……我本来也该在家里侍候婆婆的,婆婆说,咱家接了贴子,若是一个人也不去,未免不恭敬,这么着,派了我来。我虽忧心家里,婆婆的命令,却不敢不听。”福寿公主听了,虽知道她说的是胡话,也只好一笑置之。

    孝顺?十岁的姑娘了,虽不急着说婆家,也该慢慢看着人家,谁家做娘的愿意自己姑娘在家孝顺祖母,不出门做客?“要么是故意的,想为安儿博个孝顺的美名;要么,就是不愿安儿来我家。”福寿公主心中忿忿。我是帝后爱女,皇太子的嫡亲姐姐,郑重其事的请客,特地给了你家贴子,你家这般不当做回事?

    福寿公主自有她的涵养,笑着夸奖安儿几句,“这么个年纪,有几个小姑娘不爱玩的?安儿表妹偏偏在家里坐得住,陪伴祖母,真真是难得的。”寒暄过后,命宫女带相氏去了宴席之上。

    因为安儿没来这件事,福寿公主颇有些不满,也有些意兴阑珊,特地跟大姐宁寿公主抱怨过,“安儿竟没来。”宁寿公主劝她,“一个小女孩儿罢了,来了怎样,不来又如何?不必放在心上。”福寿公主着急,“就是小女孩儿,才要紧呢!大姐,我这主意虽是才想出来不久,可是,这主意极好。”

    福寿公主本来也没把安儿这远房亲戚放在心上,不过,小正正才满月就被册封为皇太孙,她心中未免有些伤感。她当然也是喜欢和疼爱小正正的,那是她弟弟的亲生子,是她的亲侄子,她哪能不爱?她疼爱小正正,可她也疼爱废太子的两个儿子锬哥儿、锦哥儿,那不也是她的亲侄子么?她把小正正出生前后的待遇和锬哥儿、锦哥儿比一比,难受极了。同样是侄子,怎样差别如此之大?那两个跟着亲爹在受苦,小正正却是出尽了风头。福寿公主越想,心里越不舒服。

    福寿公主知道自己这身份、这能力,废立大事她是干涉不了的。皇太子该谁做,皇太孙该谁做,轮不到她插嘴。她再怎么心疼锬哥儿、锦哥儿也是没用,那两个孩子,这辈子算是毁了。

    这个不能做,那个管不了,她心里这个憋气,就别提了。她正窝火的时候,恰巧看到了阿玖矜持而优雅的笑脸,顿时,一股邪火,全引到了阿玖身上。“娇纵,不孝顺体贴婆婆,面子情,不把婆婆和大姑姐放在眼里,嫉妒不贤,小十和她成亲已一年有余,至今东宫只有她一人”,挑了阿玖一堆的毛病。

    “若是小十往后一直只有她一个,拿她当宝,把她的儿子捧上天,她眼里更没有婆婆和大姑姐了吧?”福寿公主愤愤。

    小十贵为皇太子,连个次妃妾侍都没有!

    是可忍孰不可忍。

    章皇后给小十的宫女全部被退回、给选的次妃全部倒了霉这些事,福寿公主当然也是知道的。她觉得吧,若想给小十的东宫添人,美貌宫女肯定不行,身份太低,寻常的官家女子也不行,和小十没情份,真到了阿玖这善妒的太子正妃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福寿公主看到天真可爱的安儿,起了念头:安儿和阿玖的性子有几分相像,应该是小十喜欢的那种。安儿长到最动人的年纪,阿玖应该已是人老珠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