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线救国-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故事即贴近群众又相当有真实感,所以十分受欢迎。
  在经过这样一番舆论准备之后,李富贵成立了一个新兵种宪兵,不过老百姓最初可不是这样称呼宪兵的,他们都管宪兵叫收大烟税的。这种称呼十分的自然,因为宪兵在成立初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那些抽鸦片的人筹措军饷,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一般只要被宪兵抓到就要收五两银子,还要记录下地址,以后每个月宪兵都会上们收取,当然名义是借,每一次收钱之后宪兵都会发给事主一张印刷精美的借票,声明只要他那一天不抽大烟了,或是抽大烟抽死了,那么就可以带着证明到富贵军的驻地要回这笔钱。这种抢劫在李富贵的刻意美化下竟然被宣传成了一种德政,李富贵曾召集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乡老来讨论这件事,在李富贵的口中这种行为是一种强制储蓄,李富贵痛陈吸食鸦片的坏处,自己抽死了也就罢了,最后还要卖儿卖女,把一家子都祸害了。所以李富贵才要强制他们储蓄一笔钱,这样如果他们能改过自新那么他们还有翻身的本钱,如果抽大烟抽死了那么他们的妻儿也还有安生立命之本,不至于沦落红尘,或者去做盗贼危害社会。这帮老先生们还真被李富贵这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给打动了,出去以后就满世界的替李富贵宣传他的德政。
  “好,现在已经下了两个管子了,让我来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插下管子。”李富贵坐在书房里喃喃自语,“外国人在鸦片贸易上应该也不是铁板一块吧,就算英国人恐怕也不是,当然不能指望那些鸦片贩子自己收山,不过如果利用舆论的力量让他们的政府不便出面那就好办多了。”
  虽然李富贵想对付鸦片贸易让我十分欣慰,但是我觉得他现在所想的无疑是与虎谋皮,让外国人自己放弃鸦片贸易,这太可笑了。
  “要是我的话,我就不对这些报什么指望,就算按照你的那种兵家思想来推论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嗯,完全消除当然不可能,不过我觉得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还是没问题的。你记不记得,好像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国会投票主站派只是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决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又怎么样。”
  “那又怎么样?那就意味着,如果当时林则徐禁烟的手法更灵活巧妙一些的话,这场战争有可能打不起来。”
  “怎么个灵活巧妙法?”
  “比如说,嗯,雇一些外国人倒英国去攻关,法国人美国人都可以,甚至我怀疑在英国人里也能找到代理人,你也知道有些洋鬼子也看不惯鸦片贸易。”
  “就算阻止了又怎么样,他们还会找其他的借口,我们在自己的国家禁鸦片还要给他们陪笑脸吗。”
  “是啊,中国如果保持闭关锁国的话,这一战迟早要打,有时候我真的希望鸦片战争只是一场普通的战争,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接受这场失败,然后我们就能走出这场失败。禁烟使我们有着无比正义的立场,可是我们还是被打败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小心的缘故,因为咱们打不过人家啊。”
  “当时如果我们能够团结一心的话,我们是不会被那几千英军打败的。”
  “不对,你的前提不成立啊,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总是梦想着中国人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转变,所以他们不遗余力的大声疾呼,不错,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只要他有足够的决心,他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虽然这很难,但是从总体来说指望一个民族的性格在一夜间发生突然转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其难度远大于改变这个国家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人不可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团结一心,那场战争从开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输了。”
  “未必吧,就算不能团结一心,也不能说一点赢的机会都没有。”
  “几乎是没有,这是双方的战略目的决定的。英国的战略目的并不是占领中国,它们只是需要使清廷遭到损失,直到清廷忍受不了与他们妥协为止,对清廷来说获胜的标志是歼灭这支英军,机会非常小,不是吗?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种情况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又要面对,那是六零年吧,好像是两万英法联军,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到那时我们可以阻挡他们进入北京,但是我们不能阻止它们对中国的攻击,除非我们一口吃掉它们。有些难度啊。”
  “话是这么说,可是你这样指责林则徐我觉得不公平。”
  “咦?我没有指责林则徐啊。就林则徐而言他当时做的已经算不错了。当事人当然不能象我们这样事后分析,实际上我几乎没有指责过什么人,清廷够腐败的了吧,可是我并不想指责他们,他本来就是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虽然表现得不好,可是如果你把他们和其他那些王朝放在一起的话,他们的表现也不算特别的差。就好像我不同意儒家的学说,可你看到我骂孔孟是禽兽了吗,实际上我非常尊重这些先贤,哪怕他们的观点是错的,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肯定会不断的走到岔路上,必须经过这样的摸索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你能说我们走的这些岔路没有价值吗?我刚才所做的只是因为既然我们吃了苦头,那么我们当然应该思考一下,在当时的环境下,怎么做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是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希望不要重蹈覆辙。” 
  2005年7月19日 21:42:56 星期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富贵的马车刚进淮阴的城门就被人拦了下来,如果不是马车在进城门的时候减了速一定会把这个从路边突然跑出来的老头碾死,车夫气得指着那个老头的鼻子破口大骂,副官也立刻跑下车查问是怎么一会事,不一会回来报告说那个老头要拦车告状。
  告状怎么告到我这了?也好,自己不是一直在树立一个青天的形象吗,再多弄这么几次李公案恐怕就真能写出来了。“好吧,带他回衙门,他有没有说要告什么人?”
  “他说要告洋人。”
  告洋人?这个家伙不会是老年痴呆吧,他到我这里来告洋人?这时车子的周围已经聚了不少人,李富贵觉得如果继续在这里纠缠恐怕不太好,只好要了摇头,“先把他带到衙门去吧。”
  回去以后李富贵急着处理这几天的公务,休息的时候老婆又跑进来和他玩闹了一会,就把那个怪老头给忘在脑后了。直到第三天副官来问他该如何处置那个老头李富贵才想了起来,“那个老头还没走吗?”
  “没有他一直吵着要您给他伸冤。”
  “算了,正好我这会没事,你把他带到偏厅去。”
  李富贵刚一进门那个老头就扑通一声跪下,“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啊。”
  李富贵也没理他,径直走到书案后坐好,“说说吧,你到底有什么冤枉。”
  “小老儿是上海县青浦人士,我家的老三以摆船为生,那天接了两个洋鬼子,不知为什么就惹怒了他们,把我儿子打的人事不醒,到现在还躺在床上,求老爷为我做主啊。”
  这帮鬼子真不让自己省心,自己还在这里又是编报纸又是演戏的想给他们弄个好名声,他们可到好,整天没事干就横行乡里,你让我这书怎么编的圆。
  “这案子你应该到上海县去告啊。”
  “小老儿去过,上海县一听说牵涉到洋人,马上吓的就不敢审了。”
  “那你也告不到我这里来啊,上面还有道、臬、抚台们呢。”
  “小老儿听人都说您是青天大老爷,所以就找到这里来了。”
  “他们就没说我点别的什么?”
  “没有,就说您断案如神,爱民如子。”
  这老头会不会是看透了我身为二鬼子反而不太方便明目张胆的袒护洋人,怎么说我在民间的名声还算不错,他不会这么聪明吧,可要不然他怎么回到我这里来告洋鬼子呢?李富贵满腹狐疑,“你知道那两个洋人现在在那里吗?”
  “不知道,他们是坐船的,打了人以后就走了。”
  “那你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吗?”
  “小人没有见过他们,听村里的二楞子说,他们长着高鼻子,眼睛好深,还是蓝的,胳膊上好多黄毛。”
  “洋人都长这个样,一句话,我要是派人去找,你们能把那两个家伙认出来吗?”
  “这个,恐怕,”
  “那你要我怎么查,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不在大清了。”李富贵没好气的问道。
  “大人替小民做主啊。”
  着下把李富贵气的也没办法了,这老家伙恐怕真的有点老年痴呆。
  “听着,我要是不给你做主,你还真以为我也像上海县那样怕了洋人,我让几个人带上你,你们出去找一个洋人暴打一顿,就算替你伸了冤,怎么样?”
  听到李青天居然出了这样一个主意,老头有点发傻,“这,这恐怕不行吧,随便打一个不是打错人了吗?”
  “怎么会打错人,你告的是洋人,我打的是洋人,何错之有。”
  老头一时转不过这个逻辑,站在那里继续发傻,想了一会猛地一跺脚,“好,找不到真凶,找一个洋人打一顿出口恶气也是好的,谁让他们平时总是欺负我们。”
  “那就这么办吧,明天我叫几个人带你去海州,哪里就有洋人。”
  看着这个老头千恩万谢的离去,李富贵在脑海里构造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村边的小茶摊上,几个大个子的洋人,也就是外国大力士正在作恶,可以是欺负店小儿,也可以是调戏经过的村姑,这是恰好有几个富贵军战士经过,一顿乱拳吧这些鬼子打的抱头鼠窜。或者在一些大城市的街头摆下了一个擂台,又是外国大力士在上面耀武扬威,又是一个富贵军战士挺身而出,三拳两脚把鬼子打趴下。嗯,这主意还真不错,下一次买奴隶一定要多买几个大个子,不过我最近是不是做秀做的太多了,好像有点走火入魔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是传出去这脸可丢大了,真的想做的话那可必须仔细的筹划筹划。不对,李富贵突然感到自己好像弄错了一个概念,作秀和作假是不是一回事,自己派人到欧洲去攻关那当然是作秀,可现在这个计划明显是作假,好像两者基建还是有些区别的。李富贵挠了挠头,这种微妙差别还真是不好掌握,总的来说作秀虽然有故意的成分但发生的事情还是真的,比如说我为了收买人心走上街头照顾残疾乞丐,这就是做秀,如果我害怕乞丐太脏就派人在这次活动中假扮乞丐那就是作假,没错,想当年好像有不少官员就分不清作秀和作假的区别,作假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有副作用啊。
  开春之后富贵军悄悄的向后收缩了一段,这个季节雨水渐渐的多了起来对富贵军的活动会造成不小的影响。所以不如后撤一点开始准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权选举,趁着农忙估计那些地主不会注意到这件事,就算注意到他们也不会想到这是有人正在策划夺权,要是他们真的在政治上有这么敏感中国也就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可是同样的那些城镇居民只怕也有些迟钝,到时候可先万不要冷场,李富贵为了让选举能搞得红红火火可花了不少的心思,在他影响力之下的几个戏班都已经开赴安徽了,再加上说书人的前期宣传,到正式开始选举的时候李富贵还会亲自到安徽坐镇。李富贵还亲自设计了选票的式样,这些印刷精美的选票分为两部分:正卷和附卷,分别印有相同的阿拉伯数字,正卷是用来打勾投票的,附卷则由投票人保留,等到选举结束凡是投对了人的就可以凭附卷去领奖,末等奖只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不过在那些土包子眼里应该还是蛮新鲜的。大奖非常诱人,总价值大概有好几百两银子,而且不需摇奖,只要有人能够把当选者全部猜出来就可以直接领奖。李福贵对中奖面作了一个大概的计算,在李富贵的这个民主体系里,议员是没有工资拿的,所以一个镇子大概可以选出十几名议员,候选人数并不固定,不过一般不能少于三十人,在李富贵看来这种统治,既解决了政权僵化的问题,也避免了机构臃肿,缺点是议员们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以权谋私,对此李富贵也没办法,只好从制度上尽量降低这种腐败的程度。李富贵计算了从三十人中准确猜中十人的几率,在中学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概率论的知识,所以只是做了一个大致的估算,联想到彩票里面有三十五选七的玩法和自己的选举有些类似,由此可见中大奖的几率还是很低的,所以李富贵很大方的把大奖金额升到了一千两。李富贵看着这些成捆的选票想道:有奖竞选,有意思,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不被这种小利所左右呢?
  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