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线救国-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好,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话说。”
  “你记不记得,冒顿说过这样的话:任何宝物里没有比国土更宝贵的了,任何耻辱里没有比丧失国土更让人羞耻的了?”
  “原话不是这样,不过好象意思差不多,我记得是冒顿宰了他老爸继位以后,东胡很强大,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胡欺人太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给他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马与邻国失和。’东胡见匈奴软弱可欺,竟然向冒顿要一名妻妾。众将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却说:“给他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手,不久之后,又看中了与匈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沓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出你刚才那段话。于是,下令集合部队,大败东胡。”
  “那你觉得他这段话怎么样呢?”
  “虽然冒顿是个蛮族首领,可这话确实说的顶天立地,但这和你卖国宝有什么关系?”
  “如果国土可以用来做交易,那么不如国土的国宝是不是也可以呢?”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拿国土做过交易?我们一向是寸土不让的。”
  “不一定噢,你那一套是说给老百姓听的,就不说战败割地了,那种情况等于是被人抢去,不算是交易,就说我们建国后发生过多次边界领土冲突,改革以后呢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边界谈判,如果真是寸土不让那大家还谈个屁,既然是谈判那自然就得有讨价还价。”
  “那种情况的确可能有,但那是对等的谈判,我们不见得就会吃亏。”
  “中,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了,只要不吃亏!也就是说只要价码合适,就可以卖。”
  “可你说的那种谈判是土地对土地的谈判,不是用钱买。”
  “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钱。”
  “需要钱你为什么不去贩鸦片呢?”我在作最后的抵抗。
  “之所以不贩鸦片,是因为鸦片贸易不管怎么做我们都会吃亏,我是说中国会吃亏,所以我不做,放心,国宝我不会卖太多的,毕竟不管再好的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
  虽然李富贵很想分而治之,可这些老外坚持要坐在一起谈判,还美其名曰大家都是朋友可以无话不谈。等到谈判的时候麦莲提出利益均沾李富贵才恍然大悟,难怪这些孙子心这么齐。好吧,就算自己付出的东西可以让他们均沾,给自己的好处却也得一样不能少。
  首先李富贵向布尔布隆提出了低息贷款的请求,这个要求让布尔布隆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相对来说法国在远东的力量不如英国,可现在李富贵一开口就说到了法国的强项,通过贷款就可以控制这个军阀,那他当然高兴了。可等听到李富贵打算借一亿两白银的时候,布尔布隆的嘴裂的就更大了。
  “李将军,我很愿意帮助你,你要的数目实在是太大了,几百万两我们还可以讨论。”
  “几百万两啊,可这么小的数目文翰先生和麦莲先生都可以提供,那怎么体现法国这个金融大国的实力呢?”跟我这哭穷,我记得普法战争后你们赔了五十亿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几百万两可不是小数字,李将军的胃口实在太大了。不如这样吧出了贷款之外我还可以向帝国申请,无偿的支援将军一部分。”
  整整一天都在这种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度过,在这一天里那些洋人都对李富贵的顽强感到吃惊。不过最后的协议还是可以让这些洋人满意的,第一,在李富贵的控制区域内所有府一级的港口城市都向三国洋人开放,李富贵的军队将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李富贵的远东集团将尽力配合三国洋商在中国内地的销售和采购,根据本条协议,未来将争取架空海关,进出口的事务都交由远东集团,当然手续费要低于目前5%的关税;第三,在李富贵的控制区域三国商人有权申请开矿、修筑铁路,兴建工厂,当然必须向李富贵交钱。作为回报条件也同样很优厚,远东集团在海外从事商业活动将获得与三国商人同等的地位,三国将共同向银行担保为李富贵提供总额达一千万两白银的贷款,而且法国还无偿援助李富贵五十万两白银,英国将帮助李富贵建立一支以轮船为主力的长江水师,李富贵特别提出不要明轮船,至于美国嘛除了各种援助外,李富贵还提出自己需要留条后路,打算在美国西部置办产业,这一点麦莲自然是大开绿灯,不过他很奇怪李富贵是怎么看上那块不毛之地的。另外三国将会对远东集团的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C) 整理 
 
 
 
  
 第四十三章
 
  在这里准备花点笔墨解释一下这两章出现的一些混乱,这种混乱主要是由于“我”再次在文章中出现而引起的。有的书友认为“我”是作者客串、插嘴,也有的在问“我”与李富贵的对话究竟“是独白?还是潜台词?还是题外话?还是话外之音?”其实都不是,本来随着向后阅读这个问题并不难弄清楚,不过考虑到这是一篇连载的小说,作者也没把握究竟会在什么时候揭开谜底,所以现在先这里做个解释。
  首先声明“我”不是作者,“我”是那个出现在小说开头的经过时空旅行来到清朝的那个主角,风华正茂,而作者则是一个每天不是对着电脑屏幕就是对着尿布发呆的年过三十的头顶有点微秃的胖子。“我”之所以会再次出现而引起这种混乱是由于在出卖国家利益的前夕主角由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人格分裂了,在以后我们会看到两个主角,一个是有些理想化主张凡事需要坚持原则的那个中学生,另一个则是老奸巨滑无时无刻不在计算利益得失的李富贵,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之间将会交织着争执,斗争和合作。
  ※       ※       ※
  李富贵满眼血丝的盯着这份协议,让他稍感欣慰的是这份协议上没有提到鸦片贸易,文翰曾经暗示过,不过李富贵用基督的名义把他顶了回去,表示对这个方面自己是不支持也不干涉。尽管如此可这剩下的三大款中自己只要做到一条那就是千古骂名。看着那几个家伙眼中露出期望的神情,李富贵突然心中一动把协议放到桌上说到:
  “对不起,各位先生,这份协议我不能签。”
  “什么?”几个老外立刻就炸了起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别看他们平时装模做样,可实际上他们都听得懂中文。
  “请听我解释,中国有句老话‘背主做窃,不可定期’,同样背主做窃又怎么可以留下字据,若是今日之事泄露,那我立刻就是满门抄斩,我们可以按照这些密约去做,但我不能签字。”其实李富贵倒不是害怕清廷,而是担心这样的协议如果大白天下那自己可真是毁了。
  “可是我们必须在协议的开始阶段给你提供很多援助,那你又怎么保证我们得到协议上写的后期利益呢?”文翰虽然理解了李富贵的忧虑可并不打算轻易放弃。
  “实力。”
  几个老外对望一眼,又开始嘀嘀咕咕了。
  “各位请想一想,我现在身居高位,手握兵权,与各位合作只是希望锦上添花,这种情况我怎么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上去?”
  “李,我们的友谊是万古不变的,你不用担心我们会泄漏这个秘密。”
  “我的确不担心我们的友谊,可我担心你们之间的友谊,比如说你们能不能保证过几年英法就不会开战,那时你们双方都攥着我的身家性命,那我该站在那一边呢?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不能接受我的提议那就当今天什么都没发生过,我们几个朋友只是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怎么样。”
  最终还是几个老外妥协了,这一点在李富贵意料之中,当今中国像李富贵这样的人那可是奇货可居啊,相信外国人在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傀儡了。
  敲定协议之后李富贵的上海之行还没有完,还有很多事需要他处理,首先是安排那些俘虏出洋,在各方的配合下事情还算比较顺利,唯一的麻烦是有些太平军一看要上船害怕得要命,死活不肯,相较而言他们似乎更愿意被砍头。最后找了几个洋兄弟来好言相劝才把他们安抚下来。
  看着运送俘虏的船队离开后,李富贵命令准备召开远东集团的高层会议来商讨未来集团的发展方向。说是商讨其实发展方向完全由李富贵来决定,那些高层的任务只是讨论如何实现这些发展。李富贵提出了几条方针:第一、洋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大力生产什么,目前的主要方向是丝绸、茶叶、陶瓷、煤、修船厂、奶牛场,这一点这些主管们很容易理解,商人根据顾客的要求来经营生产是经商的一条基本法则,可下面一条方针就让他们有点摸不着头脑了,第二、在保证有利润的前提下追求规模的最大化,就是说为了多卖货宁可少赚钱,在那个时代商业竞争并不算特别激烈,所以这些商人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倾销手段,为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李富贵又提出了第三条方针:机械化,根据李富贵所提出的这种机械化流水线生产随着规模变大成本会大大降低,不过李富贵也没过分的去逼他们开展机械化,因为现在机械方面的人才那几乎是根本没有,所以也只能慢慢的一步一步来,先从简单的机械开始;第四、发展远洋贸易,当然也是由近及远,就像大航海时代一样先组成小船队在附近几个国家转转,不过远洋大船还是要有那么一两艘,根据协议可以先租外国的船和水手,通过这种贸易航行来培养自己的人员;至于配合洋商销售就很简单了,直接丢给张文革去办,多用一些走私的方法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花点钱。
  看着李富贵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问他:“你真的打算让洋货泛滥中国吗?”
  “是,没有洋货的冲击我们拿那些封闭的小农经济毫无办法。”
  “可是这样会让很多人破产。”
  “这里头有个度的问题,有一些人破产未必是坏事,可以把他们逼到大市场中来,但是不能让太多人破产,那样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好掌握啊。我打算这样做,一方面用洋货逼他们,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给他们一些甜头引诱他们到市场经济中来。”
  “什么甜头?”
  “打个比方吧,我们的军队每天都有大量的牛肉消耗,将来还会更多,我们可以根据考察选择一个特别适合养牛的县,以后我们的牛肉采购都在这个县进行,这个县的牛肉价格就会上升,既然牛肉价格高销路好,大家自然就都养牛了,那么他们挣来的钱就必须拿来去买其它县生产的粮食、布匹等等商品,这样不就带动了物流和资金流吗,规模大了市场经济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政府采购?这倒是个办法,可我们那点军队的需求能带动多大市场?而且市场经济的话你就必须保证粮食供应的充足,否则一旦闹饥荒有钱买不到粮食那就麻烦了。”
  “我们的军队会越来越多的,而且你别忘了远东集团的采购能力。粮食紧缺倒是个问题,不过就江苏这个省来说,只要不向上面交钱粮,我相信不会有什么饥荒的。”
  “你说不交就不交了吗?”
  “哼,走着瞧好了,行了,你先回去,我有分寸的。”
  (C) 整理 
 
 
 
  
 第四十四章
 
  在会后李富贵把魏无极留下来,让他给自己做一个军事预算,现在富贵军的第二军团人已经招满了,正在苏北训练,随着这两次大捷,李富贵身价大涨,大大小小的地主、宗族都对他的招兵很感兴趣,再招个几万个棒小伙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也与第一军团的广告效应有关,看到很多泥腿子参军不到一年就当了官,而且还是很大的官,这不管对地主还是农民来说都是个很大的刺激。不过李富贵只打算在今年再增加两个军团的编制,如果发展顺利的话明年再招四个军团。魏无极就根据这个计划来计算,当李富贵把洋人的支援物资清单给魏无极看让他把这些从预算里扣除的时候着实把魏无极吓了一跳。
  “大人,洋人怎么会给咱们这么多东西?”
  “这你就别管了,反正这些东西都不用钱买,你也就不要加到预算里了。”
  大致算出来以后,李富贵对此十分的满意,明年的陆军军费预算不算太高,不必触动自己的商业利益,单靠灰色收入应该就可以做到了。可接下来的海军军费预算可把李富贵吓了一大跳。
  “这么多,我不过只是想组建一支三十条汽船组成的小型舰队,能花这么多钱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