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写这本小说并不是为了找麻烦,只是在美国文坛刷存在感而已,争议他不怕,只有真正有价值的小说才会有争议。

但若是因此得罪了基督教,那就得不偿失了。

林子轩在写作的过程中和赛珍珠不断的探讨,他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不深,不怎么清楚那些地方需要避讳,所以照搬原文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这部小说不是《乱世佳人》那种通俗小说,对翻译的文笔要求很高。

这是他找赛珍珠合作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想要找一位精通中文的外国人并不容易,赛珍珠能用中文写作,文笔还不错。

她后来甚至翻译了《水浒传》。

《水浒传》有不少外文译本,如《发生在水边的故事》和《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

其中,翻译内容最为准确的就是赛珍珠的版本,叫做《四海之内皆兄弟》。

林子轩觉得以后写的外国小说都可以找赛珍珠翻译,最后无论他们两人谁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都是世界文坛的一段佳话。

至于赛珍珠担心销量不好,他倒是无所谓。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是《乱世佳人》那种通俗小说,不可能一开始就畅销,那不科学。

文艺类的小说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一点不能急,相对于销量,林子轩更关心文学评论家的意见。

再说,如果他想写畅销小说,有很多题材可以选择。

第一百七十九章关东大地震

林子轩写完《麦田里的守望者》,接下来就是赛珍珠翻译的事情了。

这是让赛珍珠颇为奇怪的一件事,林子轩写作的速度非常快,每天能写大概八千字,整部小说完成也不过用了二十天的时间。

这不难理解,有些作家一旦灵感来了,会废寝忘食的写作,从而一气呵成。

据说,林子轩写作《乱世佳人》的时候就很快,三个月写了将近百万字,这可以证明林子轩很有写作天赋。

但让赛珍珠不理解的是他写完之后就不修改了。

两人会一起探讨这个故事,赛珍珠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意见,可除了一些美国的习俗和俚语外,林子轩坚持不修改情节。

或者说他压根没想过要修改,他认为这样子就可以直接出版了。

很多作家的作品为了精益求精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修改,甚至是数易其稿。

赛珍珠自己也是如此,所以说写作是个艰难的过程。

相对而言,林子轩的这种做法就显得奇怪了,这难道就是大师级作家的自信?

也可能是林子轩根本没有把这本小说当回事,只是他度假中的一篇练习之作,否则也不会如此的轻慢和草率了。

赛珍珠认为创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就提醒林子轩要认真对待。

林子轩颇为无语。

我只是抄袭啊,你让我改什么,这种世界级的名著,万一被我毁掉谁负责?

面对态度严肃的赛珍珠,林子轩只好把稿子拿回来,装作认真的看了一遍,然后告诉赛珍珠,真的不用改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版本了。

“我绝对没有敷衍了事,而是非常认真的写了这本小说。”林子轩保证道,“我是那种一旦有了灵感就会把心里的想法全部写出来的人,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天赋。”

于是,赛珍珠相信了林子轩。

毕竟,这个世界总是有一些天才存在的,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他们。

他们两人颇为奇怪,林子轩作为一个中国人写美国的故事,而赛珍珠作为一个美国人却在写中国的故事。

到了八月中旬,赛珍珠和丈夫要回到金陵大学讲课,大家准备离开庐山。

这时候,林子轩接到电报。

这个夏天上海酷热,接近40度,已经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瘟疫蔓延。

租界内华人和日侨已有十余人死于霍乱,医院里更是人满为患,不少大户人家都回乡下躲避疫病去了。

电报让他们近期不要回上海,等到疫病过去之后再说。

林子轩想了想,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多住几日,等到上海的气温降下来再说。

在这个没有空调的时代,避暑成了达官贵人们夏季的日常活动,也有人家中有冰窖,可以用冰块解暑,但更多的有钱人家用上了电风扇。

在这个时代,电风扇都是外国货,美国的奇异牌电风扇在上海很受欢迎,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产品,分为吊扇和落地扇两种。

林子轩就买了一台落地扇,外框是铜制的,差不多有二十斤重,在样式上和后世的电风扇区别不大,只是风扇的风速没有后世那么大。

而且,上海的电力供应很成问题,时常会停电,所以家中还会备有冰块。

在赛珍珠离开后,别墅空闲下来。

此时林子轩才真正感受到二人世界的美妙,保镖和下人很有眼色,不会打搅他们的生活。

他也想在这里建一座度假的小别墅,按照这里的地价和人工,应该要超过10万银元。

在一个普通的清晨,两人正在吃早饭的时候,冯程程突然跑进厨房呕吐起来。

下人赶忙过来照应,林子轩跟上去询问情况,冯程程只说是心里泛酸和难受。

林子轩也算是久经电视剧考验的老观众,看到这种情况第一个反应当然是女人怀孕啦。

他们结婚有大半年的时间,既没有分居,也没有感情问题,平常也很努力,但一直没有动静,家里的老人颇为着急。

林子轩一度怀疑是不是穿越的问题,有不少穿越者都是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孤独终老。

好吧,这只是他的胡思乱想而已。

看来这种事情需要舒适的环境,愉快的心情,放松下来之后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还需要医生验证,这个年代又没有验孕棒之类的产品。

冯程程同样欣喜不已,作为一名基督徒,她对生儿育女怀着感恩的心情。

她不是那种为了事业牺牲家庭的职业女性,也不是为了革命不顾一切的进步青年,她只是有点小资情怀的文艺女青年罢了。

牯岭上就有教会开办的医院,林子轩陪着冯程程去了一趟,医生询问了几个问题,又做了些检查,最终确认冯程程的确怀孕了。

在焦急等待的林子轩腹诽不已,中医只要号脉就知道结果,西医也太没有效率了。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等到了好消息。

林子轩先去发了电报,向家里和冯敬尧报喜,这可是一件大事,然后他盘算着返回上海的事情,毕竟在自己的地方做什么都方便。

虽然医生说了平常的运动不会出事,只要稍微注意就好了,但林子轩还是不敢大意。

他宁愿走的慢一些,也要以稳妥为主。

等到一切安排好,到了八月底,他们才踏上返回上海的路途。

此时的天气不错,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林子轩有了孩子,心情大好。

然而,日本就不怎么好了。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里氏七点九级的强烈地震。

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死者和下落不明者超过14万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

处于饥饿状态的幸存者试图从池塘里和湖泊里抓鱼充饥,并排着两英里的长队等待着每天的定量口粮或每人一个饭团子。

地震还导致霍乱流行。

为此,东京都政府曾下令戒严,禁止人们进入这座城市,防止瘟疫蔓延。

同时,日本政府还借此机会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侨居日本的中国人、朝鲜人。

这便是后世所称的“日本关东大地震”。

第一百八十章文学真正的作用

林子轩回到上海,发现整个上海变得他都不认识了。

什么还我大连旅顺啊,什么经济绝交啊,报刊上再也看不到此类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救灾恤邻,援助友邦”。

所谓的国民外交大会和上海对日市民大会自然解散,原本冷清的虹口区变得热闹起来。

不少以前主张对日经济绝交的社会名流纷纷来到日本人聚集区进行慰问,好像和日本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社会各界呼吁为日本灾区捐款捐物,声势浩大。

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一切都面目全非了。

北洋政府的效率更高,在日本大地震的第二天就立即派人前往日本驻华使馆表示慰问。

内阁召集会议,外交总长顾维均提出,对于日本震灾“我国本救灾恤邻之义,不容袖手旁观,应由政府下令,劝国民共同筹款赈恤”。

内阁一致通过了5条援日救灾决议:除了分别电令驻日代办张远节、驻神户总领事馆紧急调查灾情之外,还拨款20万元援助日本。

并通令各省区一律筹款赈济;迅速运米30万石到日本;解除粮食输出之禁令;邀请各慈善团体、红十字会及银行、新闻、商会、军警各界组织日灾协济会等。

在广州的孙仲山也没有闲着,他致电日本天皇表示慰问。

已经下台避居在天津的段祺睿,成立了“救灾同志会”,通电北方政府、南方孙闻、各省军政长官及各团体,号召“广为劝募”,赈济日灾。

上海《晨报》在9月3日发表题为《日本大震灾》的社论,呼吁为日本募款赈灾,《民国日报》社论标题为《吊日本地震惨灾》,《申报》社论标题为《悲日本地震大火灾》。

中国各家报纸上几乎一致呼吁民众,为日本地震灾区尽己所能献出爱心。

上海总商会决定,“购办面粉一万包,米三千包”,并垫付611万元,招商局则派出“新铭”号轮船免费运送。

梅兰方发起成立了“全国艺界国际捐赈大会”,余叔言、杨晓楼等京剧名角都参加了义演,为日本赈灾筹集了5万银元。

“上海伶界联合会”也在“新舞台”开展两天的义演。

上海县教育局、教育会发起成立“救济日灾会”,上海县立各小学都成立了“募捐队”。

来自后世的林子轩看到这种景象,只感到深深的悲哀,这就是中国啊!

后来有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这次日本的关东大地震,让日本天皇受到了震动。

日本两百年以来的江户文化化为灰烬。

日本人大感国土之狭小,国土自然灾害频发,因此要开拓生存空间。

在吞并朝鲜以后,日本瞄上了近邻,大而孱弱的中国,关东大地震后,日本为缓和国内压力,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的侵华策略。

这不是战争的开端,而是战争的引线。

林子轩对上海的这种氛围极为不适应,他觉得非常讽刺,所以在上海文化界要为日本灾区募捐的时候,他异常的沉默。

作为上海文坛的领军人物,手里有出版社和电影公司,林子轩身家不菲。

这时候,应该是他带头捐款,献出爱心,如此还能博取一个好名声,得到社会的赞誉,以往林子轩在慈善事业上很是热心。

但他真的没有爱心献给日本。

平禁亚有点不安,他不知道林子轩怎么了,如果今晚万象书局什么都没有捐,那明天的报纸肯定会把矛头指向万象书局。

一旦万象书局的名声毁了,那林子轩的事业也就毁了,他也要跟着倒霉。

“我们总要捐点什么?”平禁亚小声的提醒林子轩,就算是一千块也好啊!

林子轩想了想,走上了前面的台子,只剩下万象书局一家没有捐款了,所有人都盯着他。

这些人没想过林子轩对此有抵触,在他们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穿越者无法理解林子轩此时的心情。

“诸位只关心日本灾民能不能吃饱,我更在乎的是灾民们的精神会不会崩溃。”林子轩沉声道,“面对天灾人祸,亲人丧生,一旦精神崩溃,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和死了没什么分别。”

底下的人点了点头,这个角度非常新颖。

当其他人只关心灾民能不能活下去的时候,林子轩关心的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们都是文坛或者演艺圈的,对林子轩的话颇为认同。

作为文化人,不能和那些商人一样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是要看到灾民的心灵深处,这样才能凸显文化人的身份。

“那么什么才能慰藉灾民的心灵呢?”林子轩提出问题,接着回答道,“我以为是文学,只有文学的魅力才能慰藉灾民破碎的心灵。”

说的好啊!下面的人鼓起掌来。

这才是世界级文学家的水平,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但怎么才能用文学慰藉日本灾民呢?难道去给他们讲文学么?

“所以,我会捐助日本灾民价值一万银元的书籍。”就在其他人猜测的时候,林子轩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其中有日文书籍也有中文书籍,既有新文学的书籍,也有传统文学的书籍,就让这些书籍来给日本灾民精神上的支持,就让中国文学抚慰日本灾民受伤的心灵吧。”

底下的人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林子轩竟然要捐献书籍。

你说的这么慷慨激昂,就是为了捐书?

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总觉得怪怪的,似乎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