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蝇王这部创作的由来。

有意思的是,他创作蝇王借鉴了1857年出版的一部儿童珊瑚岛的架构。

珊瑚岛由19世纪历险家巴兰坦创作。

讲述了三个男孩因为轮船在暴风雨中触礁,他们在南太平洋海域一个由珊瑚构成的海岛上与海盗和食人生番搏斗的传奇故事。

和蝇王表现人性的恶不同,珊瑚岛展现了孩子勇敢,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蝇王这部寓意深刻的寓言也为戈尔丁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林子轩本身对于人性的善恶没什么看法,他还是希望人性善良一些的好。

正是由于邮轮上的这次讨论,他决定把蝇王写下来,作为对这次讨论的一个回应,也将成为奠定他在西方文坛地位的作一。

第二百六十九章微观世界

林子轩把这件事告诉了赛珍珠,他想让赛珍珠来翻译这部。

虽然这段日子他为了写作高堡奇人努力的学习英语,但远没有达到用英文写作这种严肃题材的地步。

其实,戈尔丁并不是那种文采飞扬的作家。

他的中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基本上没有发展变化,也缺乏现实主义作家极为重视的环境描写。

他经常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内容严肃的故事,语调平淡冷峻,很难碰到绘声绘色的描述。

这正是他不同于其他现实主义家的地方。

他的是寓言,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

在他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

他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更好地显示的哲理内涵,更深刻地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

这种写作方式可以称之为存在主义文学。

这类文学作往描述一个荒诞的世界,生活在其中的都是些忧虑的、彷徨无主的“多余人物”,从而展现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普遍的焦虑,并呼唤人们进行自由的选择。

存在主义文学以法国作家萨特和加缪为主要代表。

戈尔丁是存在主义作家中对荒诞论述得最为全面、最深刻,并使之具有新意的人之一。

林子轩认为赛珍珠并不是最好的翻译人选。

这部颇为怪异,虽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深奥难懂的言语,却充满了寓言式的描述,可以有多种解读,想要完全理解故事的主题并非易事。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好在赛珍珠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自小就熟悉基督教经典,而蝇王中有大量和圣经有关的隐喻,赛珍珠能够很好的理解。

比如在基督教中“蝇王”是罪恶之源。中西蒙这个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影射基督。

赛珍珠对林子轩的新作感兴趣。

她听说在美国畅销的乱世佳人正是林子轩在邮轮上写出来的。

邮轮这个封闭的环境的确很适合写作,有太多无所事事的时间需要打发,又没有平日里的繁忙应酬,能够静下心来。

林子轩这次前往美国。因为带着高堡奇人,一直担心会出事,无法平静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什么心情写。

不过这次契机让他意识到既然走上了这条路,烦躁不安对事情毫无帮助。不如通过写这部让自己沉静下来。

蝇王的篇幅不长,只有十几万字。

为了让赛珍珠明白这部的寓意,他特意写了一篇人物介绍和主题思想。

戈尔丁在题序中曾经说过:“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这就是他想表达的寓意。

林子轩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艘运载着一群孩子的英舰触礁沉没,这群孩子幸存下来,他们的身份和背景各不相同。

拉尔夫是书中的主角,他是英国海军司令的儿子。理性而勇敢,有号召力和领导才干。

他依靠自身的优势成了这群孩子的领导,制定了规章制度,想要维护文明的秩序。

猪崽子是一个出身低微,又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戴眼镜的胖子。

他爱思考问题,具有智慧,代表知识分子的形象,是拉尔夫的智囊。

西蒙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正直的人格,敢于探索真理。

他喜欢自然独处,冥思苦想。犹如基督教的先知。

他是拉尔夫的另一个助手,在这幅黯淡的人性画卷中,西蒙作为闪光的希望出现。

当孤岛上的孩子们大都已回到了原始野蛮的状态,他们一个个露出了极端自私和残忍的面目。西蒙的利他主义却表现得格外耀眼。

杰克是教会唱诗班的领队,有着极强的权力欲,始终都在争夺小岛的领导权。

刚开始他也试图建立文明的秩序,等待着救援的到来。

但随着救援希望的破灭,他暴露出了恶的一面,迅速的摆脱了拉尔夫的控制。决定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没有大人的环境里,孩子们象是疯长的野草,而杰克是其中最疯狂的一棵。

他采取多种狠毒的阴谋手段,消灭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力,企图独霸小岛。

皮基是拉尔夫的助手,是理智和智慧的象征。

罗杰是杰克手下最凶残的爪牙和打手,代表着野蛮人的形象。

这些人物构成了荒岛上的一个微型小世界。

他们扮演着现实世界的各种角色,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职能,通过这个小世界的发展和崩溃再现了现实世界中的战争悲剧。

如果把独裁的杰克看作希特勒,把拉尔夫看作英国和美国的领导人,那么在荒岛上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次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荒岛实际上是20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世界的缩影。

从更遥远的太空来看,地球就是一座孤岛,人类被困在地球上,没有任何外援,那么人类应该如何选择?

是建立文明的秩序,还是回归原始的野蛮?

在蝇王中杰克取得了荒岛的控制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猪崽子和西蒙被杀害,拉尔夫被杰克带人追杀,四处躲藏,身陷险境。

正在这时,一艘军舰来到了荒岛,把拉尔夫救了下来。

大人来了,文明的秩序重新回归。

拉尔夫和那些孩子放声大哭,他们在为泯灭的童心和人性的黑暗而哭泣。

而救下他们的军官只以为这些孩子在进行一场打仗游戏。

戈尔丁认为以民主制为代表的现代制度极为脆弱,很容易被独裁者打破,让世界陷入黑暗,人类需要彻底认清自己恶的一面,在经历灵魂的黑暗之后,才有趋向至善、获得拯救的可能性。

这便是自我救赎。

对于生活在地球这座孤岛上的人类而言,不能期望外星人前来拯救,只能自我救赎,让世界趋向善良和美好的一面。

第二百七十章结局肯定是光明的

林子轩正在写小说的事情被邮轮上的西方人知道了。

这毕竟是一艘封闭的邮轮,住在头等舱和一等舱的乘客并不多,这些西方人都在中国生活,彼此就算不熟识,也能很快的交朋友。

实在是这个时代的邮轮上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只能依靠聊天来打发时间。

此时的邮轮和后世的邮轮不是同一个概念,或者叫做远洋客轮更为合适些。

也不要妄想和泰坦尼克号一样的豪华,不仅有宴会厅,还有健身房。

那是在欧洲国家之间航行的豪华邮轮,从欧美等国到亚洲的邮轮以载客为主,不会提供特别的服务,能够有吃起来不反胃的饭菜供应就很不错了。

赛珍珠夫妇是颇有名望的学者,林子轩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

邮轮上的西方人不见得都认识他们,但不少人的确知道他们的一些事情。

经过几天的接触,大家相处的不错,林子轩了解西方的文化和生活,跟得上他们的话题,偶然还能提出一些有意思的建议。

他们接受了这位中国的作家。

但他们发现最近几天这位新伙伴玩起了失踪,除了吃饭的时候,大多都待在自己的舱房里,连那位热情风趣的布克夫人也躲了起来。

他们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人在进行文学创作,在根据那一天的讨论写一部小说。

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些无聊的西方人除了聊天,就是在舱房里看书,等到邮轮停靠在某座城市的时候下去转悠一番,大多数时间都呆在邮轮上。

见证一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可以度过旅途的无趣时光,让他们有种参与感和满足感。

特别是一些学者和记者,对此更为有兴趣,便请求林子轩把稿子念给他们听。

中国人写小说是较为私密的事情,但在西方社会,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文学上的交流。

作家同样希望能从听众的反应中了解自己小说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当然。在西方社会也有不少离群索居的作家,只是自己创作,不希望和人分享,甚至会把不满意的稿子烧掉。不愿意发表。

比如卡夫卡和塞林格就是如此。

林子轩对此没什么顾虑,有这么多人做见证,不存在被抄袭的情况。

而且,这些人在美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到了美国后可以帮他宣传这部小说。有免费的宣传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他不想自己来念小说,作为东方人,不习惯这种交流方式。

这个任务交给了赛珍珠,她翻译完《蝇王》的稿子后就可以念给那些西方人听了。

于是,每天晚上在头等舱厅堂的一个角落,都会进行一场小型的文学交流活动。

这些人一边喝着饭后的红酒,一边听着小说的最新章节,在赛珍珠读完后,他们会根据情节议论一番,然后回房休息。

有时候。他们在白天也会进行讨论。

一群孩子在荒岛上如何生存的话题成为了邮轮上的热点。

随着情节的展开,孩子们产生了分歧,他们担心荒岛上会有野兽,以杰克为首的孩子主张去打猎,以拉尔夫为首的孩子则想等待救援。

杰克处处针对拉尔夫,挑战拉尔夫的权威,侮辱地位底下的猪崽子,展露出恶的一面。

他依靠打猎拉拢了大部分孩子,吃肉成了特权的象征,他鼓动和诱惑孩子们追随他过一种野蛮而又带血腥味的生活。

拉尔夫建立的文明秩序岌岌可危。

故事的发展出乎这群西方人的意料。这不是一本儿童故事,一群孩子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歌颂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勇气。

也不是鲁滨逊式征服自然和荒岛的个人英雄主义。

而是文明秩序的坍塌。孩子们回归原始和野蛮的状态,暴露出人性中的丑恶。

有些人认为林子轩写得太过残忍,他们不相信孩子们会做出这么邪恶的事情。

另外一些人则陷入沉思,觉得这个故事带有隐喻,整个荒岛就是一个社会,孩子们不过是重复大人们的所作所为罢了。

故事在象征着先知的西蒙死亡达到了一个小高氵朝。

孩子们把西蒙当成野兽而残忍的杀死。这是他们无意识的行为,却也表现了他们已经泯灭了人性,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赛珍珠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是一个基督徒,西蒙是这部小说中唯一具有神性的人物。

他谙熟人类内心的黑暗,同时认识到同伴的恐惧实际上是对深藏在他们心中的罪恶和死亡的一种本能的抵制和反抗。

他意识到所谓的野兽不过是人自身罢了。

西蒙的死亡让赛珍珠想到了耶稣受难的过程,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只是太过黑暗和残酷了。

她有了不想翻译的念头。

作为基督徒宣扬福音,神爱世人,可她在这部小说中看到的是魔鬼的化身杰克杀死了耶稣的化身西蒙,魔鬼就要统治这座荒岛了。

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便向林子轩提出抗议。

林子轩只好安抚她,结局肯定是光明的,这不是一部悲剧小说。

赛珍珠相信了,然后代表着文明的猪崽子也死了,魔鬼杰克彻底统治了荒岛,代表着民主的拉尔夫只能四处逃亡。

正当她觉得被骗的时候,光明的结局来了。

军舰来到了荒岛,拉尔夫获救了,杰克烧掉了荒岛,在孩子们的哭泣声中故事结束了。

这就是光明的结局?感觉上还是那么的黑暗。

对于这个故事,邮轮上的西方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外交家看到了民主政治和独裁统治的对立,学者看到了人性在失去约束后造成的恶果,基督徒看到了魔鬼和神明的斗争,记者看到的是这部小说的前景和新闻价值。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让人作呕的小说,他绝不会推荐给朋友阅读。

这就让人作呕了?

林子轩不以为然,在后世这类的故事并不少,比如日本电影《大逃杀》更为残酷。

还有美国小说《饥饿游戏》,同样是把一群人放到类似荒岛的环境,然后自相残杀。

相比较而言,《蝇王》的寓意更为深刻,充满哲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