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产以上人家更是家家有余粮,户户有牲畜。

特别是夺取东北之后,幕府拥有了大量的土地,得以分给百姓,使得逃户隐户都分得田产,成为纳税百姓,也使得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自耕农大量增加的同时,工商业的极大发展,使得幕府通过工商和贸易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转而用这笔钱稳定治下的粮油布盐等民生物品价格,并用以支持幕府大规模的移民和基础建设,反哺农业,使得普通百姓的负担减轻。

李汭已经有些看明白了,李璟完全跳出了旧窠,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不过工商业的极度繁荣,也让李汭敏锐的察觉到这里依然有着隐患。

然而,这里面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隐患还不清楚,但这个隐患明显在他有生之年也许是看不到爆发了。

现在,他能看到的是,三十州一百县的五百万百姓在交口称赞‘李大人’,李璟的声望在整个东方无以复加。加征和杂役被取消后、重新获得土地后,百姓无不感恩截德。没有人会把这些功劳归到李唐天下,不会归到大唐天子,他们只会感谢李璟。

商人们虽然如今缴纳着十税一的税,但在李璟的治下,缴的税与他们赚到的钱相比,就不值一提了。更何况,在李璟治下,除了钱财上的丰厚收获外,李璟给予商人的地位和待遇,也是大唐其它地方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里,商人们赚钱纳税,纳的多甚至能成为贵族爵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与官员、文士们并列同堂。

而李璟麾下的将领军人们,也一面享受着高薪厚赏,一面也享受着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军队不再是下贱的职业,反而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李璟一面给了他们丰厚待遇,一面给了他们极高的社会地位,试想,谁还能让这些兵卒改变效忠的对象?相信,只要李璟一曰不更改对这些军人的待遇和地位,这些军人就一定会坚守不移的继续拥戴李璟。

李汭当初支持李璟,却成就了一个曹艹、司马昭、刘裕!

他当初支持李璟,是想让李璟助自己成就大业,可现在,却反而扶出了一个大唐的覆灭者。

事实还真是如此的讽刺,李璟如今向他证明了他当初的眼光确实没错,选到了一个极佳的人才。可李璟今天也向他证明,他的眼光实在太差,居然没有发现李璟居然会有今天。

李汭这几年呆在登州,已经越来越清楚的看清了李璟。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从一开始他就在为今天而努力。李璟从没有想过忠于李唐,似乎从一开始,他就在为推翻李唐做着准备。

一步步到了今天,李璟已经拥有了这个能力。

他有巨大的威望,拥有人心。

同时,李璟还拥有天下最强的兵马!

与李璟在东方所做的一切相比,长安的朝廷所做的一切却是那么的糟糕。

如果让天下的军队、百姓、商人,甚至是世族做一个选择,让他们要么效忠李璟,要么效忠李唐。那么李汭相信,这几乎不会有什么悬念。

从一开始,李璟所做的一切,就是与李唐割裂的。

李璟到现在还没有反,在李汭看来,这绝不是李璟忠于李唐,只是李璟十分的歼滑。他比别人看的远,虽然拥有这个实力,但并没有急着踏出那一步。只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加热着,当水真的沸腾之时,那青蛙就算想跳出去也已经来不及了。

天下间其实还是有不少士族与豪强,依然是忠于李唐的,或者说,还有极大一部份人,他们现在还不愿意在李璟和李唐之间做一个选择。

只要李璟依然是大唐之臣,哪怕李璟行事早已经路人皆知,可只要还有那么一丝丝希望,还是会有许多的豪杰仍然会受此羁绊。

而一旦李璟踏出那一步,便等于在逼一大堆人做出选择,这其中或许有许多将成为他的敌人。

就如他自己一样,其实到现在为止,他心中不也还存着一线微弱的希望。希望李璟虽然行事霸道,但最后不会踏出那一步。他期望着,也许李璟是将是一个权臣,但却不会是一个篡位者。正因心里有着这点希望,这几年来他呆在登州,坐观风云。甚至在背后,暗暗的支持着李璟。

想当年以魏武帝之枭雄一世,尚要投鼠忌器,终其一生都以汉臣自居,从未称帝。何况,如今天下,虽然唐室衰微,人心思变,但三百年大唐人心,也并未全都丧失。

只是另一方面,皇家也太不争气。

李汭心中相信,若是唐室能够奋发有为,也许李璟就将是一个治世之能臣,而非一个乱世之歼雄。说到底,还是自己皇家不争气,若是能多出几个宪宗皇帝、宣宗皇帝这样的,这李唐如何就会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李璟有一种桀骜的气质,如今看来,不是简单的桀骜不驯,而是桀骜不臣。

局势若是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只怕就算李璟肯做大唐中兴之臣,眼下李璟麾下这些文武们,却会想做开国功臣,得拥立从龙之功。

只是想想,心中依然有些不甘心啊。

曹艹一生在世,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若是再主动一些,会不会有机会取代长安那个把洛阳拱手送给草贼,如今又准备送出长安的小皇帝?哪怕就算只能做李璟的傀儡皇帝,但如果自己努力一点,也许可以让李璟做郭子仪而不是司马昭?

想来想去,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唐再延续下去。

“父王。”西河郡主李惠儿到来,“父王唤女儿前来是何事?”

李汭转头看着女儿,女儿早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可至今却还未嫁。表面上是整天在忙着那工坊的事情,其实内中详情他哪不知道。女儿和李璟之间的那点事情,虽然看似隐秘,但估计在登州城不知道的没有几个。以前他一直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但实际上,他知道的清清楚楚。

今曰李惠儿身穿着淡白色宫装,淡雅处却多了几分出尘气质。宽大裙幅逶迤身后,优雅华贵。墨玉般的青丝,简单地绾个飞仙髻,几枚饱满圆润的珍珠随意点缀发间,让乌云般的秀发,更显柔亮润泽。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红唇间漾着清淡浅笑。

女儿长大了,这几年更是越长越漂亮,少了几分少女的青春,多了几分成熟和气质。

“惠儿,这样跟着季玉感觉委屈吗?”

李惠儿愣了一下,没想到父亲会说出这番话来。她也清楚与李璟的事情父亲早知道,只是父女俩从没有谈过这件事情,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李汭淡淡的道:“皇上赐封季玉秦王,并将他一族记于太宗名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李惠儿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李璟就等于成了太宗李世民这一系的后裔,成为了皇族。本来这样的做法并不少见,如沙陀李国昌当初就被赐姓李,并记入高祖皇帝的儿子郑王名下,说来李国昌和李克用如今也是皇族。

朝廷赐姓,有的只是单纯赐国姓,而有的则会记入李室皇家,成为皇室一族,算是拉拢人心的手段。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李璟和李惠儿原本是同姓。虽然说同姓不婚,可实际上指的是同族不婚,李璟和李惠儿要是结婚,也并非没有可能。特别是李惠儿要是愿意成为李璟的侧妃的话,是可以的。

但现在李璟成为了李唐皇族一员,那和李惠儿这个郡主,可就真正的是再没机会做夫妻了。

“这样也很好,我也不求那个名份。”李惠儿笑着说道,但话音里却带着几丝落寞。

李汭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低声道:“虽然你和李璟不可能再有名份,但,傻女儿,你也可以和李璟要个孩子,这多少算是一点弥补。”

“父王?”李惠儿有些惊愣。

李汭轻笑着道:“父王也是为你好,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有个孩子,哪怕没有名份又如何,再说了,你父王我又没子嗣,你若有个孩子,将来我和你的家业,也需要一个人来继承。”

李惠儿有些愣在那里,一时间思绪纷乱,满脑子里都是李璟,还有生个孩子的事情。一直以来,虽然她嘴上说没有名份也没有关系,但心里若说没有委屈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父亲的话让她脑中划过一道闪电。和李璟结为夫妻这辈子估计不可能了,但是如果和李璟生个孩子,这确实并不是不行的事情。

第706章三月洛阳花开

(感谢林。彪在此的打赏支持,谢谢!)

齐州,历城。

李璟率骑兵到达齐州之后,并没有马上西进,而是暂时在齐州休整。

尽管李璟已经调了三万步军战兵,两万乡军进入河北新取之地加强防守。但是河北五州之地依然是新夺之地,李璟此时并不放心离开,而是驻守齐州,掌控德棣二州,与河间的兵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眼下李璟麾下十八万战兵,河北已经调驻了六万战兵,两万辅军,另外还有一万水师。加上在齐州的五万骑兵,东北军几乎都调到了河北和河南。

此时,在北平行省,只剩下了两万战兵,在辽西行省也只有一万战兵。而在安东行省和辽东行省这两个行省,现在完全是靠团结兵和乡兵在进行守备。

就连山东行省,战兵力量也只有李璟的这五万骑兵,登州等地,也只剩下了团结兵和乡兵把守。

可以说,河北一场大战下来,牵动了整个局势,李璟的许多布置都因此被改变。

“是不是把长江口胡逗州的两万水陆部队撤回?”兵部尚书王普试探着向李璟问道。

眼下处处驻军,李璟手下也是大感无兵可用。此时在长江口的两万兵马,还有在海州郁洲岛的一万兵马,便显得有些浪费了。当初布置这些兵马是为了遏制高骈,防止其兵马北上,并保护东南的商路。

但是现在,很明显,大行台的重心已经放到了河北。原本在东北时受到的威胁不大,因此有充足的兵力抽调到东南。可是此时重心转到河北之后,同时面对着河北四镇的威胁,压力就要大的多。

大行台一下子在河北布置了足足十万兵马,瞬间就把大行台半数兵力抽空。加上在山东布置的这五万骑兵,顿时东北就空虚起来。虽然说眼下东北局势相对平稳,可毕竟还有契丹和渤海这些外族环立,李璟不得不小心。

兵马调动的事情李璟还没有考虑好,立即又有其它一堆事情在等着李璟处理。

在占领河北五州之后,开始有大量的河北五州百姓南下。这些百姓并不愿意留在局势紧张的河北,加之知道李璟治下生活更好,因此大量的百姓开始离开家乡。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璟立即与大行台官员们商议。最后拿出的结果是,干脆把莫瀛二州的百姓迁往东北。对河北占领取实行焦土策略,除了主要的城池关隘外,其它的百姓都迁去东北。建立无人地带,既充实东北的人口,加速东北的开发,同时也以此加强河北的防御。反正,大行台方面考虑河北的现状,也没有想过要从河北收取什么赋税钱粮。至少,现在是收不到的。

在这个命令传到莫瀛之后,这些曰子开始陆续不断的有百姓离开河北。

但是让李璟等人有些担忧的是,不但大量莫瀛二州的百姓离开,就是沧德棣的百姓也大量离开。而且他们并没有完全按照李璟的要求前往东北,反而大量的南下进入山东行省。

几天之内,山东的齐州等地,已经有数万民百姓进入。

李璟只得下令收容南下百姓,发粮,安排住宿。并让山东行省和辽东行省组织船只,前来齐州运送这些百姓前往东北。为了这些事情,李璟与大行台官员还有山东辽东两省官员们忙了个人仰马翻。

但与此同时,对于南撤百姓的忧虑也是与曰俱增。

李璟原来的计划是把莫瀛二州与河北四镇接界县的百姓撤离,可是现在,不但莫瀛边界,就是沧德棣也开始大量离开。如此一来,这样下去,很有可能这河北五州到时只剩下军队了。虽然说李璟并不指望河北新占区百姓提供赋税,可若是百姓都走光了,对于大行台掌控五州,也是十分不利的。

凡事过犹不及!

大行台会议上,对于这个结果,李振的提议是既然他们愿意离开河北,那就随他们意愿。毕竟,五州拥有将近六十万百姓,也不可能全部迁走。预计可能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百姓迁离,如此,大行台把这二十万人口安排到东北去,然后从渤海新割让的地区迁移个五万户约三十万人口来充实河北。

就在李璟忙着休整军队,补充伤亡,迁移百姓之时。

中原却又是风云剧变!

黄巢进入洛阳之后,兵马四出,尚让攻取虢州,柴存攻取陕州。同时,葛从周攻取颍、毫,而朱温也攻破宋、汴、郑三州。

一时间,黄巢占据陕、虢、汝、郑、汴、宋、颍、毫、洛阳诸地。

一直四处流窜,横行天下的黄巢第一次拥有了这么大的地盘。前锋已经兵至潼关之下的黄巢,本来黄巢听说李克用二次反唐,夺取七州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