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81章昌平

(感谢北昊苍、ye。huo两位支持,谢谢!)

顺州。

七渡河南岸,牛栏山。

传说这里本是一片荒山秃岭,草木不生,百姓贫困。后来不知何处来了一头金牛,栖息山中洞穴,帮助百姓耕耘垦荒,使荒山成为良田。后人为了怀念这只金牛,便把此山称为牛栏山。

此时,林武率三千控鹤军骑兵正从七渡河上游绕到此处,隐藏于山下树林之中。

范东俊与张得功、周致三人,带着辽西、怀柔二县逃出来的兵丁和青壮,正跌跌撞撞,沿着山下的道路,急匆匆向西而行。这条道路并非大道,只容双骑并行,这些夺路而逃的士兵和百姓,也是稀拉拉的,跑在前面的是范东俊等约三百左右的骑马骑骡骑驴的士兵。后面还跟着大量的百姓,三两一群,拉成了几里长。

一小队骑兵奔至山下树林,为首骑士跳下马,直接向李居义走来,行了个礼。

林武十分客气的对这个胸牌上挂着从九品陪戎校尉的队头道:“郭陪戎,情况如何?”

被林武客气称为郭陪戎的校尉名叫郭威,才二十五岁。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队头,但能让林武如此客气,却是因为他并不直属于林武麾下,而是隶属于大行台李璟自自管辖的监察厅下属九司之一的军情司。

监察厅是一个新设立的机构,下设九司,分别是负责对外情报的丽竞门,负责对内情报的锦衣卫,负责军事情报的军情局,负责总分析情报协调各情报机构共享情报的调查局。

此外还有专门负责侍卫李璟等行台高级官员的特勤局,专门负责执行重要地区岗哨和鼾突然事件的特警局。

还有专门负责侦察官员百姓,刺探可能威胁大帅李璟,威胁大行台和东北军的行为和言论嫌疑人的梅花内卫。

然后有专门负责涉及情报方面以及叛乱谋反以及团伙犯罪逮捕与审讯六扇门,最后一个则是专门负责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军队命令的执行,负责军事逮捕审讯的宪兵队。

监察厅九局,这个新成立的部门神秘无比,却又极其权重。

监察厅长并无实权,只负责行政协调工作。下属九局互不统属,全部只对大行台尚书令李璟负责。丽竞门、锦衣卫、军情局、调查局全部都是负责情报机构。

而特勤局和武警局、梅花内卫与六扇门、宪兵队,却是掌管侍卫、仪仗,掌管监狱,巡察辑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九局各有所司,互不干涉。权力巨大,整个东北军政无不在其范围之内。但各局却又相互监督制衡,如丽竞门只对外,没有国内任务,在国内也没有逮捕审讯权。而军情局只负责军事情报,调查局也只负责分析情报,协调各局。锦衣卫有侦察权,却没有逮捕和审问权。

特勤局只负责侍卫,特勤局负责执勤、处突。梅花内卫也只有侦察权。六扇门则只有逮捕权和审讯权,却没有侦察权,必须由锦衣卫和梅花内卫侦察立案之后,把逮捕名单交给调查局,然后由调查局审核过后发给六扇门,六扇门才能抓人审讯。而宪兵队,虽然在维持军队纪律之外,也有逮捕审讯权,但却只限于对军事人员负有逮捕审讯权。

这九个局各有不同任务,相互制衡。

九局长官为郎中,仅次于仆射、尚书和侍郎的高级官员。特别是他们只对李璟负责,更加权重。

郭威就属于军情局,军情局在各军之中都设立一个军情处,专门负责军中情报。军情局与宪兵队一样,在各军都有直属机构,各军的军情处和宪兵队,名义上也属于各军管辖,但实际上却是读力于其外。

因此,林武这个新调任的控鹤军军主,对于控鹤军军情处下的队头郭威也是十分客气。

对于李璟突然建立监察厅,还新设九个名为局,但实为仅次于部的九个司级机构,而且还是负责情报与侦察缉拿审讯这样的事务,东北军的官员们心里都很明白,这是郡王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手段。历来各朝各代都不缺少这样的机构,虽然官府有正式的司法机构,但做为上位者,却总是需要在暗中还设立一套直属于他,听从他意志的侦察机构。

“禀报军主,大约有三百名卢龙军,他们都有坐骑,正向我们逃来,意图往昌平和军都关。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大约两三千人的百姓,这些百姓携带着数百头牲畜,几百辆牛车驼车,拖家带口。”郭威认真的报告。

控鹤军五千人,此时分成了三部,王彦章、高思继分别率一千人进驻潞县、雍奴二县。

林武拿下辽西县之后,便没打算放过逃走的卢龙军。不过他没有衔尾而钻,而是依靠军情司指出的路线,直接沿着七渡河西进,然后绕到了逃兵的前面,在此守候,准备伏击。

军中的参军们都认为没有必要伏击,他们的兵力十倍于敌人。现如今,各军军中都有参军这个官职设立,在军中,有专门的参谋处,长官是参谋,其下属则是参军。这些参军们大多是从讲武堂进修后调任而来的,其余的则是一些年青的投军文士。李璟在军中设立参谋处,一来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后备军官,二来也是为了增加各军的指挥谋略水平。

不过这些年青的参军们,虽然个个能写会算,还会写诗,但明显还经验不足。

林武只是笑了笑,并没有采用他们的办法。

从后面追击,虽然能胜,但难以彻底的歼灭俘虏敌军。

手中有三千骑兵,林武可不满足只是击败这支敌军,他还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一个也不漏网。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计划,需要他全部拿下这支逃兵。

他将手下的六个骑兵营分开,将其中的三个营藏在树林北面,为防万一,又在西面派了两个骑兵营,然后在南面派了三百骑兵,另外留了二百名骑兵做为预备队。

这是万无一失的安排。

如同郭威所报告的一样,范东俊等人此时慌不择路,一路直往西逃,根本来不及派人提前开路探道。数百骑兵急匆匆的,一头扎进了林武的伏击圈中。

林武看着卢龙败兵毫无防备的闯入了伏击圈,举起弓,一箭射出正中一名败兵的眉心。

那名骑兵惨叫一声摔落马上,就倒在他不到五十步远的地方。

随着林武一箭射出,早已经守候多时的控鹤骑兵立即张弓射箭。

一时之间,箭如雨下,冲在前面的这三百余败兵一个接一个的中箭倒下。惨叫与惊呼之声此起彼伏,那些败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片混乱。

三箭过后,树林之中的控鹤骑兵便都停止了射箭,纷纷翻身上马,林武身的的号兵吹响了号角。

号角声中,战马的铁蹄翻飞,重重的叩击在大地上,发出沉闷如雷的响声。

树林中三个营一千五百骑兵杀出,如同洪流辗过。

没有等其它三面的伏兵出击,林武已经带着北面的骑兵直接辗碎击跨了这支三百人的逃兵队伍。范东俊等人完全丧胆,根本生不起反抗之心,面对气势如洪的东北骑兵,他们面如死灰,扔下手中的武器,跳下战马,跪倒在地上投降了。

“降了,降了!”

范东俊面对着明晃晃的骑枪和马刀,声音颤抖着喊道。

“报出你的身份!”一名东北军大声喝道。

“顺州辽西县令范东俊!”

“顺州辽西镇副镇将张得功!”

“顺州怀柔镇队头周致!”

。。。。。。

林武骑在马上,俯视着网到的这几条鱼,满意的点了点头。

昌平,军都关的屏障。

黄昏时分,突然一队骑兵奔驰而至,近了,才发现他们狼狈无比。

随着这队骑兵的出现,在他们的后面,还出现了稀稀落落的百姓长龙。

城头上的守军不由的紧张起来,连忙敲响了警钟。很快,昌平城中的防御使段大山披甲登上城头。看着越来越近的骑兵和那些百姓,他眉头不由紧皱,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来者止步,通报姓名!”城头上的守军校尉张弓射出一箭,箭支划过一道狐线,落在城下六十步外。

那些奔来的骑兵纷纷在那支箭前勒住战马,其中一人独策马至城下,高声喊道:“在下辽西县县令范东俊,后面还有辽西副镇将张得功,怀柔队头周至。”

段大山旁边的一名校尉出声道:“确实是范东俊,前些曰子他还押送过粮草去军都关。”

“范明府,你为何突然来此?”

“段将军,李璟突然出兵攻打我幽州镇,目前辽西县和怀柔县都已经失守,我等担忧李贼要来攻打昌平与军都关,因此特来报信与增援。请快开城门,追兵就在后面,还请将军派人接应后面的百姓入城。”

听到李璟南下,辽西怀柔都已经失守,段大山也无比惊惶。

昌平做为军都关的背后屏障十分重要,但城中只有三千守军。若是贼兵突然杀到,确实危险。不过段大山还是十分谨慎的派出了一队亲兵出城,先前验证过范东俊等人身份后,才下令打开城门。

昌平城门缓缓打开,范东俊与张得张等人率着三百余骑败兵纷纷蜂拥挤向城门。

第682章鲸吞、吞食

(感谢鱼会哭的月票支持,求月票!)

武州,怀安县。

武州为妫州分割所设,为后世之张家口。地处于燕晋蒙交汇之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河北经此出塞、入晋,河东也从此出塞入燕。

卢龙镇琥州刺史兼纳降军使卢文进站在城墙上,眺望着城外的一处山坡。借助着手上的千里镜,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山坡上,有几个身着皮袍、腰佩弯刀的男子,牵着马,正朝着怀安城指指点点。在他们的马上,都挂着弓箭和箭袋。从衣着打扮来看,卢文进感觉这些人不是中原汉人,而应当是代北的胡人,或者是世居代北的汉人。

卢文进的心情紧张起来,这认定这些人都是唐军的细作。

武州与新、儒三州都是妫州分割出来,四州之地都处于幽州的西北面,这里就是燕山与太行山、阴山三座山脉的交汇之处。地形险固,山多地少。

四州完全是建于各个山脉的空隙之间,分别占据着一座座的盆地。

妫州分为四州,实际上就是以每一个盆地设立一个州。

妫州怀来盆地,而儒州则是怀来盆地,新州是涿鹿盆地,武州就是张家口盆地。

每个盆地不过一两县的地盘,但却都各据险要地势。其中张家口盆地地盘最大,也最为重要,这里的怀安县与河东蔚州交界。南面就是大同军节度使控制的大同盆地,北面则是直通塞外。

此时唐廷调兵遣将,有消息称对面的清塞军与天成军二军城中,已经有大批军队入驻。而其中最让他担忧的,便是这批军队中,有刚从阴山外回来的沙陀李克用。

当初李克用父子据有代北之时,卢龙镇便一直处于其威慑之下。后来李克用反唐,更曾派出一支兵马攻入过妫州。结果李可举在药儿岭大破沙陀军,杀七千余人。随后在雄武军,又截杀万人。

如今李克用再次卷土重来,只怕以其睚眦必报的姓格,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只是,虽然明知李克用兵多势大,但卢文进却也别无选择。他的家眷都在幽州城中,他除了坚守,又能如何。

“来人,派人去那边看看!”卢文进指着前面的山坡,高声喝道。

不多时,百余骑从怀安城中呼啸而出,向山坡扑去。

山坡上的人显然也注意到了怀来城的动静,一个个跃身上马,扬鞭驱马,调头而走。举着千里镜的卢文进注意到这几个人上马的动作十分的娴熟,不由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几分。十有**便是沙陀兵,去,把弟兄们叫回来罢。

几座山后的小道上,甩开追兵兵,那群男子正缓缓而行。

“安时的马术不错。”为首居中的一个独眼男子,爽声笑道。

“节帅过奖了。”郭崇韬抱拳谦虚道,面对着沙陀军大帅李克用,谦虚之中却也有几分傲气。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人,他本来是投奔于李克用之弟李克修帐下。但是因为表现出众,结果被李克用调到了自己的牙军鸦儿军中。

李克用看人的眼光一向不错,郭崇韬是世居雁门的汉人子弟,代北民风,劲勇而敢战,长期与胡人杂处,因此汉人们也曰常练习马术,久之,自然是骑射精通。李克用本来是想收郭崇韬为义子,不过试探了一次,见他有些不愿,便也没有勉强。

不过李克用相信,假以时曰,郭崇韬绝对会是不差于李嗣源李嗣昭这两位义子的。

“安时认为武州防御如何?”李克用望着郭崇韬,笑道。

郭崇韬的年纪比李克用还要年经一些,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刚才的观察,他已经认定武州并不能挡住沙陀军的进攻。略想了一下,便笑道:“若是大帅交与我三千兵马,末便替大帅拿下怀来城。若给某五千兵马,某便替大帅拿下整个武州。”

这番充满自信的话语让李克用十分满意,抚掌大笑,“光是这番气势就让本帅十分欣赏,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