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何处是归程-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生代思想家一词是我在网上读到的,经阅读有关资料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确实有一批像黎阳这样的青年人物在中国文坛日趋活跃,乃至于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主力。他们共同特点是视野宽阔、文思新锐,而且许多人已完成了知识储备的积累和思想体系的建构,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以同龄人共鸣为标致的公认。    
        我所说的新生代思想家是爱国爱中华民族的,进步的,有理论创新能力和思辩能力的,在中国文坛上著书立说而且有一定影响的。我认为黎阳就是一位。她那句〃让东学西渐,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心语,既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的主张。她〃羡辜鸿铭译四子书,述《春秋》大义及礼制诸书,使西人见之始叹中国学理之精,争起传译”。她认为“有输入更需输出,'入世'的中国更需中国文化的'入世',文化的中国更需与世界进行对话”,而且她发出字字千钧的誓词:〃吾愿为此尽自己之绵薄之力,草作英文随笔,期交同道之人。”这使我想起评论家彭放在评点我的拙作长篇小说《荒》时说的一句话:〃我们不仅搞“拿来主义”,还要搞“送出主义”,就是要把我们中国传统的语言,传统的文化要送出去。这个“送出主义”要送出什么东西呢?第一就要送我们的语言,要把我们的汉语送出去。因为语言这东西它不是单纯的语言,它是同他那个民族的传统,民族的审美,民族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年龄、阅历和经历虽然相差悬殊,却有如此异曲同工之妙,可不可以说这位评论家就是她的“同道之人”呢?试想,如果她不是“一个自幼在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又怎么能“慕先秦诸子,羡盛唐诸公”,又怎么能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如此切骨入髓的理解,又怎么能有极富民族精神的自信和勇气地提出这样震撼人心的主张!    
    黎阳2002年7月出版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与其说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精品,莫不如说是她“东学西渐”思想的艺术再现。《何》著的出版发行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乃至于引发了“黎阳现象”;之所以与张海迪的《绝顶》同时被列入“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之中,乃至于引起文学界和网络文化的广泛关注;她的讲演之所以火爆家乡校园,常被狂热掌声打断,乃至于造就一支真正属于黎阳自己的追星族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了《何》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与时代同频共振思想价值。说明了黎阳她年龄虽小却建构起成熟思想体系。可以说,她的思想正在启蒙和影响着一代人,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我在读了她的《何》著后写到:〃这就是我们的作者黎阳,这就是新世纪新中国的新一代。这一代人根本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令人失望'的一代,相反,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这一代人的成长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希望〃。“她忧国忧民,对祖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正如她自己所说:“不要问我们的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什么!”她的这些熠熠闪光的言语不时地在我脑际里回响。她为什么有这般豁达胸怀?因为她是新生代的思想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