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大明-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雷打起精神来说道:“什么人?”

“他自称方以智,字密之。大概二十来岁的样子。”家丁回答说。

张雷很努力地在脑海里面想这人到底是谁,结果还是想不起来,不过他是一个人来的,那便不会有什么威胁了。于是张雷便说道:“带他到偏厅去,我马上来。”

等他赶到偏厅的时候,正见着一个翩翩少年,虽然说已经是九月份了,京城的天已经开始转凉了,但是他的手中还拿着一把折扇,身上穿着丝绸的衣服,一眼便知是官宦子弟,看到张雷过来,他站起来拱手道:“见过驸马爷。”

“罢了,请坐吧,也别叫我驸马什么的,我最听不得别人说我这个,我没有字号,就叫我张大人就行。”张雷随和地说道,然后又叫家丁上来沏茶。

张雷打量了他一番,然后问道:“不知道公子是?请恕我眼拙,公子实在是面生得很。”

此人自我介绍说道:“在下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家父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任湖广巡抚。”

张雷听了,顿时拱手笑道:“原来是名门之后,失敬失敬。不知方公子如今可有功名在身?”世家子弟必定都会如科举,考功名。所以张雷才有此一问。

“说来惭愧,平时都是摆弄一些其他的玩意儿。倒是这圣贤之书读得少了,至今只中得了个秀才。”方以智对于自己在科举上面的成就倒是一点儿也不介意。

张雷对于唐朝以后的所谓儒家经典都嗤之以鼻,那些都是宋朝皇帝和那些吃饱饭没事做的文人墨客们歪曲真正的儒家之后创造出来的以供皇帝使用的工具而已,与真正的儒家思想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因此,对于方以智只不过是个秀才这个身份不但没有一点儿看不起的意思,反倒还觉得这是个挺有主见的人。为什么?就好像是三百年后,那些有条件读书但是还辍学做其他的事情的人一样有勇气。

“方公子不必惭愧。你都已经是秀才了,我至今还没有半点功名在身呢。哈哈,不过我好奇的是什么事情能够耽误方公子考取功名。”

说起这个来,方以智顿时便神采飞扬了,说道:“不瞒张大人说,在下是在家钻研祖上所著书籍,故而没了时间去研习孔孟之学。”

“要说起来。方家也算是望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语》等。祖父方大镇在万历年间,曾任大理寺左少卿,著有《易意》、《诗意》、《礼说》、《永思录》、《幽忠录》等数百卷。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著有《学易全集》、《学庸释论》、《宗一圣论》、《三一斋稿》。在下便是在家钻研这些书籍。”方以智颇有些自豪地介绍道。

听了方以智的介绍,张雷顿时目瞪口呆。按照他的说法就是,这家人也太牛叉了点!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想必方以智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对于他来拜访自己的目的,张雷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了。

“方公子果然是世代望族,名门之后,那不知方公子今日造访,有何贵干呢?”

方以智说道:“在下在居住在应天府之时,便得知格物院成立的消息,又观察了半年的时间,确定这格物院并不像是其他的机构那样徒有虚名而已,是真正做实事的地方,在下便多次拜访,心向往之,便上京城来想要见见张大人。在路上又恰逢你的《大明公报》刊行,里面做记载的东西对我的震动很大,而且其中还看到了诚邀天下有才学的人贡献科学书记,以供刊印,行销全国。于是今日便带了师父的手稿来让张大人看看。”

“原来是这样,那《大明公报》就是为了开化民智而办,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都会陆续通过它来发布,而我也确实发出了邀请没错。那不知道方公子今日有没有将手稿带过来呢?”张雷有些期待地说。

方以智拿出来一个油布包,说道:“这便是在下师父所著,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余,不便亲自来拜访张大人,十分遗憾。”

他将油布包推到张雷面前,张雷打开油布包,里面基本线装书,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最上面的封面上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物理学。

“这……”张雷一下子站起来,严肃地问道:“敢问尊师是哪位?”

方以智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听他问起,便说道:“江西金溪人王宣,字化卿,号虚舟。”

张雷当即拍板道:“那麻烦你帮我引荐引荐,有机会的话我会亲自去拜访的。”

“啊?张大人此话当真?我师父他老人家若是知道了,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方以智兴奋地说道。

张雷指了指那一叠手稿说道“咱们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物理学,光是这名字就让张雷震惊非常了,这可是真正算得上是国人的科学著作。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来,上面所记载的问题在张雷这个接受过现代系统教育的人看来虽然大多都是比较初级的问题,但是这本书却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学专著!

匆忙地翻了一遍,张雷便说道:“果然是奇书,越来越想看看这王老先生是个怎样的奇人了。很好,这本书我会想办法在年内印刷出来,并且面向全国出售。到时候成了书,我便每一个字付给他两分钱,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表达一下我的敬佩之情。再者说了,他写书也付出了劳动,那获得收入也是理所当然的。”

“张大人果然是个奇人,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告退了。”方以宣的任务完成,站起来说道。

张雷将他送到大门口,这才道别了,他回到自己的书房,马上开始逐字逐句地看这本《物理学》。虽然早在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写了一本同样名字的书,但是两本书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张雷从最前面开始,但凡是这书里面有错误的地方便自己做实验,若是条件不允许的,便按照自己数百年后的知识来修改。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总算是定下了稿子。他郑重地在稿子的正面写上:书号壹。然后便交给刚刚成立的印刷厂去印刷制作成书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大明书局

十月初一,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大明书局就要成立了。

这件事情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在开业的前几天,张雷将规划方案送到了崇祯的面前,听说卖书能够赚大钱,而且也还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便欣然批准,并且表示要在开业之日亲自光临。

这一天天气十分不错,有点太阳,没什么风,东直门外驸马府不远处,一栋比旁边的其他建筑都要宏伟的崭新房屋矗立了起来,与朝阳门外的朝日坛交相辉映,这便是要开业的大明书局的所在地。

作为大明书局的第一人局长,张雷不得不天还没亮就起来张罗,他左手搂着的是结发夫妻碧瑶,此刻她脸上还挂着恬静的微笑,似乎梦到了什么美事;而在他右边的,则是刚刚破身不久的苏彤,她靠在张雷宽厚的胸膛上,满脸通红,想必是昨天晚上太兴奋了。从张雷接纳了苏彤那一天开始,三个人就睡在了一张床上,按照张雷的说法是,免得两个女人争风吃醋,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上下两辈子的双飞愿望。

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从她们的脑袋下面抽出来,尽量不弄醒他们,摆弄好了之后便轻手轻脚地下床,就在他准备穿衣服的时候,碧瑶睁开了眼睛,说道:“夫君,还是碧瑶来吧。”她到了床边,刚刚站起来,却是一个踉跄,要不是张雷眼疾手快扶住了她,恐怕又要倒下去了。

“夫君还是那么……瑶瑶和彤彤两个人恐怕都满足不了你了。”昨天晚上。她和苏彤两个人都被张雷给折腾了一番,到夜深才睡下。她到现在下身还隐隐作痛。

张雷傻笑着说道:“那个一来就忍不住了嘛,总要射出来啊,要不再让为夫纳两房小妾?”

“你想得美哦,你要是再敢纳妾小心我咬你哦。”不知道什么时候,苏彤也已经醒过来了。

“真暴力,你应该跟你姐姐多学习学习,你看她多文静。”张雷抓了抓后脑勺,郁闷地说。

苏彤作张牙舞爪状。恶狠狠地说:“才不要,姐姐文静那是主持这个家庭的,而我要凶一点,我要保护姐姐不让你欺负,还要防止你再找女人。”

张雷朝她的下体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猥亵的笑容,道:“看来昨天晚上还惩罚得你不够啊。看我今天晚上回来怎么收拾你……”

“啊?不要了不要了,姐姐你帮夫君穿衣洗漱,我去准备早点。”苏彤听了这话,像是受惊的兔子一样一瘸一拐地跑出去了。

穿戴好衣服,下面的丫鬟早已经将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吃过早点之后。张雷便坐着马车出门了。

虽说天色还早,不过街道上面已经有了行人,来到大明书局,张雷更是看到了一副热闹的景象,灯火通明的大明书局里面。数百人正尽然有序地坐着自己的事情。数十名驸马府的家丁正在铺设地毯和花盆,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崇祯皇帝。

“驸马爷。”下了马车来。一路朝最里面走去,路上看到的人都热情地和张雷打招呼,这是他平时亲和待人的结果,大家都对他十分尊敬,并不因为他的年纪不大而对他有所怠慢。

张雷满脸的微笑,这大明书局是在他的规划蓝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一环,甚至达到了和铁路同样的高度,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而今天若是大明书局能够顺利开业,那就意味着他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大明书局作为官方开办的唯一一家以图书出版和报纸印刷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并没有建造得像是宫殿那样高高早上,刚好与之相反,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之中尽量显得平易近人,没有那动不动就数十级的台阶,没有了高到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门,取而代之的是前面一个小广场,然后迎着招牌下面四扇开的大门进去,就是一个摆满了书架的大厅,倒像是路边一家商铺了。

在张雷的设计之中,之所以在前面是一个广场而不是台阶,就是为了告诉人们,通往知识的殿堂是没有任何门槛的。进去之后的书架和书桌陈设就好像是一个品位高雅的阅览室,任何人都随时可以在这里查阅开放的图书。穿过阅览室,后面是一个院子,是大明书局工作人员生活的地方,再往后面就是印刷区域了,属于工作区。整个大明书局的格局大致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张雷先是在整个大明书局都巡视了一圈,里面是早就已经准备妥当了的,他也不必担心,只是看着还有什么细节没有顾及到罢了,一切就绪之后,他便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等着卯时三刻的到来。

天色渐渐亮起来了,临街的各个商铺开始营业,有些游手好闲的人晃荡到这边来,看到如此大的排场,都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或者一边驻足一边溜着自己的鸟儿,或者随便再哪家铺子里面买上一个葱油饼,拿个小马扎优哉游哉地靠在太阳晒不到的墙角,时不时地朝这边瞄一眼。

突然,远处传来悠扬的锣鼓声,有人高声叫喊起来:“清道……”

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朝那个方向看了过去,没一会儿功夫,街角便冒出来一群人,最前面的自然是两个人抬着一面大铜锣,走几步敲一下。在他们的后面,是举着“肃静”“回避”牌子的禁卫军,再后面自然就是皇上了,两尊黄橙橙的华盖显得异常耀眼,华盖下面,崇祯坐在顶部装饰着浮雕盘龙的轿子里面,向着大明书局徐徐而来。

崇祯到来的消息自然有人已经向张雷报告了,在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已经有数位大臣先到了,比如说徐光启自然是会来的。一些朝野中比较欣赏或者想要巴结张雷的,还有一位特别的来宾倒是出乎了张雷的意料之外,那就是王宣,《物理学》的作者,方以智的师父,两人是一起来的,此时此刻,大家都被安排在了客厅里面等候。听到崇祯过来。大家都赶紧将自己整理妥当了,跟在张雷后面出去迎接。

“皇上,到了。”王承恩吩咐队伍停止前进,然后来到崇祯的轿子旁边说道。

“唔……那就停了吧。”崇祯在里面说完,王承恩赶紧拉开了帘子,前面两个轿夫压低了抬杠,让崇祯方便出来。

看到崇祯出现。那些看热闹的民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但是常住天子脚下,这对皇帝的威名也就不像是其他地方那么大了,虽说也得跪着,不敢抬头去看,也不至于像京城之外的那些地方一样激动得高呼万岁。

看着前面铺着的红毯以及一大片一大片的鲜花。崇祯顿时显得十分满意,不过这与街边商铺一样布置的大明书局却是让他心中有些疑惑。

“皇上,您来了。”张雷作为大明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