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味小厨娘世子尝一尝-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安排妥当,只等正月十四。

中间这几天一晃而过,除了二房那边叫了牙人买新人以外府里没有别的事,正月十三那天,东宫来了人打前站,方方面面都检查了一遍,确定一切都准备好了才放心地回宫复命。

白蔻只管餐饮,其它事情都是大管家一手操持,他才是经验丰富的人才,白蔻只是仗着前辈子的经验,才对招待太子一家的任务不发怵,而她的这份镇定就让大小主子和总管管事们对她充满信心。

十四日大清早,天才蒙蒙亮,就有通传消息的禁军兵士骑马到府门外,告诉众人宫里已经在准备出发。

这个准备出发是指宫人集结,离正式走出宫门还有不少时间,所以府里大小主子们继续按部就班地梳洗用餐,等到传来消息说卤簿仪仗到坊门了才要出门准备迎接,但下人们却在接报后不久拿着工具出门洒水净街,从坊门到晔国公府这一段路暂时封街,只准走行人而不能走车马,沿街铺子都关门歇业,经常在这条街上来往的居民全部尽量绕开这一段路,以免马匹在干净的路面留下粪便。

早饭后丫头们侍候着顾昀穿上世子的礼服,然后他去己诚堂与父母和祖母会合,白蔻则到东厨房去照应厨下事。

巳正之后,传来消息,禁军已经骑马到了坊门外,入坊后,他们从坊门到晔国公府大门外,沿街站成两道人墙,到这时周围邻居们都不能从自家的临街大门出入,要出门的话只能走后门或者侧门。

府里头,男人们陆续到前院正堂集合,包括那胖成球的七少爷也出来了,小孩子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倒是不紧张,只要给他食物让他吃就可以了,顾景看着这个嘴巴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庶弟暗自咬牙,内心里恨铁不成钢。

女眷们也在己诚堂全部集合,老太君和大夫人都穿着一品国夫人的诰命行头,头戴凤冠,冠额皆为明黄色,但二夫人和三夫人却没有诰命,与女儿们一样,身着普通的大红衫和褙子,妆点几件华丽的头饰,等到传来太子的卤簿仪仗入坊,女眷们才动身去大门外迎接。

这种焦急等待的时刻,无人有心聊天,己诚堂的正房里一片安静,口渴想喝水都会情不自禁地忍着,以免要出发迎接的时候想解手那就麻烦了。

白蔻在厨房里忙活,每次也会有别人传消息过来,让厨房知道贵客现在到哪里了,做好茶点的准备。

巳午之交的时辰,白蔻终于收到了最确切的消息,太子的马车入坊门了,白案灶房里开始生火蒸点心。

国公爷带着家中男儿们在街上迎拉太子的车驾,然后伴车步行回府,老太君带着女眷们站在府门外的月台上,等马车到了才走下去,与男人一左一右地侍立着,等到车门打开时,太子先出来,国公爷上前搀扶,接着太子妃下车,老太君和大夫人上前搀扶,马车随即牵走,两个孩子乘坐的两辆马车从后头跟上来,车上先下来宫婢,再搀着小主下车,年幼的小皇孙干脆就是直接抱下来。

众人簇拥着太子一家四口往正堂走,在那里请太子和太子妃上座后,国公爷带领一家老小行大礼,接着男女分开,男人留在正堂说话休息,女眷们换软轿往后宅己诚堂去。

正辉皇孙不愿意留在正堂,他拉着姐姐静筠郡主的手不放,不过他年幼,四五岁的年纪,与女眷们呆在一块也是正常,于是太子妃就牵了他出去。

而趁着人员走动场面多少有些乱的时候,大管家遵照三夫人提前的吩咐,把七少爷悄悄地领走了,他连在族学念书都能坐着睡着的人,可不能让他在太子面前丢人现眼,不然肯定是算在三夫人这个嫡母管教无方的头上。

太子妃进入己诚堂后,迎至上座,女眷们再次行礼,这才依序落座,丫头们推着手推车出来,先呈上热手巾给众人擦手,接着上热姜茶驱一驱寒气,在室外站了那么久迎接太子的车驾,手脚都冰凉凉的。

在这里歇过了,再转移到退堂去,那里面用方桌拼成了一条长桌,铺上桌布,众人围桌而坐,正好全部坐下,这里才是吃茶聊天的地方,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打头阵的传统点心干果果脯,每人面前还有一副吃点心的餐具,前厅空出来一会儿要布置成午宴的场地。

第420章 好吃要常来哦

宾主们气氛友好地互相寒暄,除了喝茶,那些点心无人去碰,半炷香之后,丫头们推着手推车再出来,先将桌上的点心撤下,再摆上新的,四样不同的为一组,有糕点也有零食,有甜的有咸的,长桌上一溜地摆下四组,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面前的,而不用伸长了手到旁边去拿。

新点心一上桌,众人就不再是只坐着喝茶了,老太君和太子妃互相礼让了几个来回,这才拿起筷子各自夹取中意的食品,等到她俩都品尝过了,其他人才开始动筷子。

太子妃也是出身于开国公侯的涪阳侯朱家,家族中的叔伯兄弟至今都是军权在握的重臣,这是皇后为太子能够顺利登基而找的助力,与出身自沂国公黄家和岚山侯贺家的老太君与大夫人属于同一个圈子,相互之间都很熟悉,因为先国公那从军的嫡亲弟弟娶的就是朱家的女儿,论辈分算,太子妃还是老太君的孙辈。

所以太子一家人今日过来,还真就像是走亲戚一般,只是发生了皇孙的遇险事件后,出门带的人多了不少,以往太子出宫习惯了轻车简从,如今卤簿仪仗都要摆出来,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原生家庭就不在这个核心圈子里,对太子妃自然就不熟悉,坐在桌上听她们三人叙旧,这两个妯娌都跟不上思路,发现的确是有很多事她们这两房都没资格知道。

三夫人脑筋转得快,不该她知道的她就不去费那个脑子弄明白,转过头照应起郡主和皇孙来,二夫人则对她们所讲的人物关系很好奇,这是她平日在家里听不到的,没人会跟她说这个,而她性子清高又不屑于主动交际朋友,导致京城里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她都赶不上新鲜。

饭前点心有规律地间隔半炷香的时间一轮轮地呈上来,份量都不多,也就是尝个新鲜,毕竟要留着肚子吃午宴嘛。

等到快正午的时候,丫头进来报说午宴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开席,于是宾主双方再次转移回前厅。

厅里先前的桌椅此刻都清空了,换成了三张很特别的大圆桌,圆桌中间有转盘,太子妃三个人,国公府里主母四位,二房两个女儿,三房五个女儿,加起来总共十四个人。

太子妃与老太君上座,大夫人与二个妯娌陪坐,顾婉和顾婵这两位嫡小姐就负责招待郡主和皇孙,三房的五个庶女正好自成一桌。

众人依序落座后,丫头们再上热手巾擦手,接着传菜,三个酒坛子的福寿全先上桌,揭了封口的荷叶后,飘出来的香味百闻不腻。

喝过汤才正式上菜,白蔻不会让别的菜肴抢了这个汤的风头,唯独苦了二夫人,看着自己的汤碗不敢下嘴,她至今不知道上次到底是哪个海鲜害她全身起疹子,只好全面忌口,偏偏这次白蔻没有特别为她单独预备别的汤,为了不叫太子妃起疑问,她只得勉强喝一点点。

好在这美味的汤已经吸引了太子妃全部的注意力,没有留意到二夫人的窘态,一对儿女也是大声称赞这汤好喝。

喝过汤,才开始上酒上菜,看出来桌上转盘的作用,太子妃又对这民间智慧大加赞赏,宫里头还是分餐制,不论是日常饮食还是宫廷筵席都是如此,一人一张方桌摆着一样的菜肴,除了花园里有圆形的石桌石礅以外,屋子里都是方方正正的家具,这大圆桌叫太子妃真是看了一回新鲜。

白蔻特意给郡主和皇孙一人准备了一瓶橙汁汽水,用水晶瓶装着,放在桌上特别漂亮,这两个小的哇哇地赞叹不停,大夫人颇有些得意地向太子妃介绍那是白蔻的秘方,除了她没人会做,哄小孩子的利器,过年期间来家里拜年的孩子没有不喜欢的。

菜肴源源不断地端上桌,比宫里头吃的花样都多,圣人的午膳也就二十道菜,白蔻准备了二十四道,一顿饭吃一百道菜的事情本朝建国以来都不曾有过,哪怕是宫廷筵席,菜肴数量也被控制在不许浪费的范围里。

这顿午宴最后以正辉皇孙最喜爱的海贝汤作为收尾,他很努力地喝了半盅,漱了口后,还跟姐姐静筠郡主说要不是前面吃太多,那一盅汤他都喝得下去。

众人欢笑起来,直夸小皇孙好胃口,接着她们又转移到退堂吃茶闲聊,长桌上已经摆好了新的点心零食和水果。

这时候太子妃就不再只与老太君和大夫人说话了,她的话题转向了在座的年轻小姐们,考较她们的学问,还出了题目叫她们口述作诗。

学问一事顾婉和顾婵最是得意,随便太子妃出什么题目她们都答得上来,三夫人膝下的五个庶女完全比不了,二夫人脸上终于小小地露出几分得意之色。

太子妃也是一脸喜色,对这两姐妹夸了又夸,又称赞二夫人对孩子们教养得好,当场给她们母女三人都下了赏赐,喜得她们三人连忙起身行礼谢恩。

一番热闹之后,二夫人母女三人重新归座,太子妃见顾家的女孩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于是又问起她们最能体现女孩素养的两个问题,女红和厨艺。

女红最简单了,看看她们随身携带的手帕就知道技艺如何,在这一方面顾婉和顾婵同样有自信,但一问到厨艺,她俩就成了哑巴,二夫人给女儿们预备了关秀梅她们四个将来陪嫁的厨娘后,这姐妹俩就完全放弃了对厨艺的追求,随父母住在平州官署里的那几个月,厨房在哪里都不知道,这会儿太子妃问她俩炒青菜的诀窍都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反倒叫三房的女儿们抢走了风头,随父上任的那几个月她们进过厨房,能做一桌粗茶淡饭,而且都有了一些厨艺上的心得。

太子妃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完全颠倒过来了,感觉有些尴尬,先前喜笑颜开领赏的二夫人脸上也跟着挂不住了,大夫人赶紧要打圆场,但是静筠郡主抢了先,笑眯眯地问在座的阿姨们明天上元节有没有安排好玩的节目。

“明天昀三哥邀了朋友姊妹一起来家里过节,白蔻准备要做烤羊腿,吃了晚饭我们就上街看花灯。”年纪最小的九小姐顾娆飞快地接嘴说道。

“烤羊腿?!”郡主和皇孙异口同声,眼睛瞪得溜圆,接着又一脸期盼地望着母亲。

太子妃更尴尬了,她都没料到怎么自己的孩子突然变得这么好吃。

“你们这两个孩子,这还在做客呢,倒是一点都不客气。”太子妃无奈地笑。

“都是一家亲戚,跟我们客气什么,喜欢我们家的饭菜才好呢,有惦记才会常来往。不过呢,你们两个小的还要记得问问你们父王,他若是允许的话,,你们明天午后早点来,白蔻做的下午点心才叫有水平呢。”

老太君笑呵呵地看着这两个小宝贝儿,她当然很乐意与东宫常来往啦,通过这次搭救了皇孙的契机,让晔国公府与东宫形成直接联系是件好事。

第421章 东宫的目的

退堂里热闹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正辉皇孙开始犯困,大夫人见小孩子困倦得眼睛都睁不开,本想让人抱去自己卧室睡一会儿,但被太子妃婉谢了,小孩子认床,换了床就睡不踏实,于是最后还是派人去前院问问爷们散了没有,若是散了就带孩子回宫。

传信的丫头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转告夫人小姐们,卤簿仪仗早就到位,随时可返程。

听到这么说,太子妃也就不再耽搁,再三请老太君留步,只等她们行了大礼后,才亲热地挽上大夫人的胳臂由她一人送客,乳母抱起小皇孙,宫婢牵着小郡主,没要软轿,一行人一起往前面正堂走。

宫人们带着孩子有意识地与太子妃保持一段距离,方便太子妃与晔国夫人说话。

而这两位身份尊贵的女性谈论的正是皇孙遇袭所暴露出来的隐患和问题。

太子之位并不是高枕无忧的身份,这一点就连民间百姓都知道,皇后嫡出的儿子是皇位继承人的首选,但不代表就不能被拽下来,有野心的皇子都在等着抓东宫的错处,就连太子妃每日都过得小心谨慎,生怕被别人拿到错处连累太子,尤其太子还有良娣和孺人,她们都各有子女。

只要太子稳当,日后宫正辉就是妥妥的皇太孙,可若这根独苗出了事,东宫里面自己就要先乱起来,只要有人怂恿一下,那些良娣孺人和她们所生的庶子肯定会蠢蠢欲动,而外人就可趁机借东宫本身的混乱来打击太子。

皇后只有太子这一个嫡子,一旦太子被废,皇后也要垮台,围绕皇后和太子所形成的势力圈子都将四分五裂,甚至可能有不少人要人头落地。

所以今天太子一家以感谢救命之恩的名义来晔国公府做客,同时也有与晔国公产生直接联系的想法,多一个开国公侯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