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玄挺和杨积善不知所踪,陈应良唯一忌惮的李密也是人间蒸发,不知道是死在乱军之中,还是隐姓埋名逃亡他乡,四十几个投奔杨玄感的纨绔子弟几乎全部被擒被杀,只有少数失踪,颠峰时期曾经达到十余万人的叛军队伍则全军覆没,降者超过两万,余者不是被杀,就是逃亡他乡,没有一兵一卒继续负隅顽抗。

平叛大战胜利结束,下一步怎么善后却谁也不知道,必须要等集毁誉一身的光辉于一身的隋炀帝亲自下旨才会知道,原本樊子盖打算命令陈应良和刘长恭将杨玄感押回洛阳关押,可是考虑到卫玄在弘农大战中出了不少力,还有卫玄这次在平叛大战中前期输得太惨,再把生擒杨玄感的功劳全部抢走太对不起老朋友,人品还算过得去的樊子盖左思右想,还是很讲义气的命令陈应良和刘长恭原地待命,等待隋炀帝的旨意到达,以便卫玄多少也分一些功劳,挽回一些他已经丢得差不多的颜面和声誉。

投桃报李,这次很对不起老朋友的卫玄得知了樊子盖的命令后,立即就明白老朋友还是讲交情的,感激和感动之下,为了报答老朋友的好意,在等待隋炀帝旨意的同时,卫玄在暗中自然也做了不少工作,准备着好好报答老朋友一把。

百无聊赖的等了十几天时间,隋炀帝的旨意终于到达,让樊子盖和卫玄两大土皇帝颇有些意外,素来喜欢游山玩水的隋炀帝竟然难得想到了回家一次,诏命卫玄和刘长恭将杨玄感、李子雄押到大兴关押,等待隋炀帝回到大兴亲自处理,同时隋炀帝的圣旨中还点名道姓的提到了陈应良和报**,要求陈应良和报**同到大兴迎侯圣驾,以便造福万世留骂名于己身的隋炀帝亲自检阅——至于给陈应良的封赏,圣旨上半个字都没有提到。

接旨后,卫玄先是和难得出门一次的杨智积联手安排宴席款待了传旨官员,又交代了刘长恭去整理队伍准备出发,然后卫玄再想吩咐陈应良也去准备出发时,却见陈应良坐在一旁默默无语,沉思出神,已经把陈应良看做孙子对待的卫玄难免为之一笑,上去先是踢了陈应良一脚,然后喝道:“小家伙,你急什么?皇帝陛下在圣旨里没有提及给你的封赏,你以为是陛下忘了啊?小傻货,这是好事,你这小家伙就要飞黄腾达了!”

“应良,皇兄没在旨意提及对你的封赏,这真的是好事。”还没有走的杨智积也微笑说道:“生擒杨玄感这么大的功劳,皇兄却没有在圣旨里宣布封赏你,还要你到大兴侯驾,这是什么意思你还不懂?皇兄是要当面封赏你,当着大隋文武百官的面封赏你,不仅让你风光,还一定会比传旨封赏更厚更重,你这小家伙,等着大出风头吧。”

“卫留守,蔡王殿下,你们误会了。”陈应良苦笑摇头,答道:“晚辈不是在意封赏,且不说晚辈也明白皇帝陛下是准备当面封赏,就是没有封赏也无所谓,晚辈只是……,只是……。”

陈应良的话虽然有些吞吐,杨智积却马上明白了陈应良的意思,笑道:“只是有些想家了,对不对?”

“殿下明断,小人确实也些想家了。”陈应良难得老实的点头,说道:“小人在大兴虽然没有什么亲人了,却还有一位相依为命的老家人,一位知己好友,圣旨上命令小人返回大兴,想到很快就能和他们见面,有些想他们,所以就有些走神。”

“原来是这样。”杨智积笑了笑,又道:“有一位相依为命的老家人,一位知己好友,那有没有红颜知己?或者有没有心仪的姑娘?有的话赶快开口,乘着卫留守在这里,赶快求他做媒,大兴城里,还没有几户人家胆敢不给卫留守面子。”

“这个还真没有,所以就暂时不劳烦卫留守了。”陈应良苦笑回答,解释道:“关键是想我三伯了,当初我只给他留了一点活命钱,他又年老体弱,身体不好,所以非常的想他。自我父母病故之后,是他照顾我长大,是我唯一的亲长,我很担心他的情况。”

这么说着,陈应良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绿衣少女杨雨儿的娇俏模样,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现在的我,与她的距离应该不大了吧?也应该有点希望了吧?”

杨智积微笑点头,很是满意的陈应良的念旧和孝顺,没有在圣旨里被申饬而终于放心的卫玄也是拈须微笑,说道:“小家伙既然想家了,那这样吧,等进了潼关,老夫就准你先去大兴与亲友团聚,给他们一点小惊喜,等老夫带着军队到了大兴,再给他们更大的惊喜。”

“卫留守,你是否太小看应良了?”杨智积笑道:“小陈庆之,七百白袍兵直捣叛贼粮草,杀贼过万战无不胜,又生擒杨玄感和李子雄,应良的鼎鼎大名,恐怕早就响彻整个大兴城内外了吧?”

“不可能,大兴不可能知道应良的名字!大兴城里,最多只有几位与老夫特别亲近的官员知道应良的名字,包括代王殿下,现在都还暂时不知道。”

卫老顽固的回答让陈应良和杨智积都有些糊涂,看了看陈应良和杨智积的惊讶神色,官场老滑头卫玄笑笑,补充道:“因为老夫在给大兴的公文和给代王殿下的奏章上,从来就没提起过应良的名字,只说是河南赞治府的记室陈某,所以大兴那边暂时还不知道这个小家伙的名字。另外就老夫所知,大兴的民间传言中,也只是把应良叫做小陈庆之,或者白袍小将军,并不知道应良的名字。”

“为什么?”杨智积有些糊涂了,好奇问道:“卫留守为什么要封锁这个消息?”

“当然是因为这个小家伙了。”卫玄拍拍陈应良的脑袋,微笑说道:“老夫答应过他一件事,为了兑现承诺,报答这小家伙对老夫和大兴将士的恩情,老夫当然不会给人事前知情和提前准备的机会。”

陈应良和杨智积何等奸诈,卫玄都把话说到这地步了,陈应良和杨智积那还有不明白的道理?感激之下,陈应良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杨智积却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微笑说道:“卫留守,为了替应良出口恶气,何必故意把事闹这么大?”

“不只是给小家伙出口恶气,也是给老夫自己出一口恶气。”卫玄表情固执,冷哼道:“如果不是那个嫌贫爱富的狗东西,应良这小子还能便宜了樊子盖那个老不死?老夫这次东出潼关,又何至于输得这么惨?”

杨智积苦笑了,暗叹道:“可怜的家伙,看来卫老顽固是铁了心拿你当出气筒,让你背黑锅了。反正你是自作自受,本王犯不着为你开罪卫老头、樊老头和闻喜裴氏,就懒得管了,你自求多福吧。”

暗叹过后,杨智积又转向了陈应良,轻笑着说道:“应良,本王知道你肯定是满肚子怨气,也不想阻止你出气,本王只想提醒你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你现在还年轻,得为你自己的将来打算。”

“多谢殿下指点。”陈应良也知道杨智积对是自己是一番好意,便也恭敬行礼道谢。

“没事,到时候恶人老夫来做,用不着这小家伙得罪人。”卫老顽固一挥手,又说道:“事就这么定了,应良你下去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就出发回大兴,没什么的事话,就散了吧。”

“卫留守,蔡王殿下,等等,还有一件事。”陈应良赶紧开口。

“什么事?说。”卫玄眼皮都没眨一下。

“这……。”陈应良表情十分尴尬,道:“晚辈说了,卫留守和蔡王殿下你们可别笑——晚辈,想向你们借点钱。”

“借钱?借钱干什么?”卫玄和杨智积都楞住了。

“路费,生活费。”陈应良表情更尴尬了,苦笑说道:“不瞒你们说,我当初从大兴到洛阳投军,是变卖了父母给我留下的订亲信物当路费,两个多月了,那点钱早用光了,裴叔父只到了渑池就被召回了洛阳,一直没有给我发俸禄,樊留守给我的赏赐,也全部被我分给了报****将士,所以我现在穷得是连嚼谷都没有了,单独回大兴的话,不向你们借点钱就不行了。”

杨智积和卫玄对视一笑,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不借!让你这小家伙饿着肚子回家!”

“让晚辈饿着肚子回家倒没什么。”陈应良哭丧着脸说道:“可是晚辈到了家里,也是直接饿死的命,不瞒你们说,晚辈离开大兴的前几个月,都是到菜场里拣人家不要的菜叶子熬粥喝啊。”

第76章重返大兴

弘化留守元弘嗣起兵谋反最终证明只是虚惊一场,大兴方面既没有接到任何北线告警,也没有发现元弘嗣有任何造反的迹象,同时卫玄也通过亲自审问李子雄得知,所谓的元弘嗣谋反不过是李密故意放出的谣言,目的是鼓舞叛军队伍的军心士气,顺带着也转移了一些隋军队伍的注意力。

反复确认了此事后,再得到了河南赞治府记室陈某率领白袍兵生擒杨玄感的消息后,担心战火烧进关中的大兴朝廷欢呼雀跃之余,一度风声鹤唳的大兴城也终于恢复了宁静,全城戒严当天就被解除,被迫关闭多日的西城利人市和东城都会市也重新开放,被困在城外多日的西域胡商得以自由进出城门,重开贸易,然后没过多少时间,大兴国都也就完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

八月下旬,一个很普通的下午,商贸发达的大兴西城延平门一带和往常一样的喧哗热闹,人来人往,满载着各种货物的骆队马队来往不绝,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三个牵着骏马的年轻人正站在告示栏前,三个年轻人中有两人年龄稍长,一左一右站定,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则站在了中间领导地位,呆呆的看着告示栏发楞,不算太难看的稚嫩脸庞上神情复杂,似乎有些沧桑,还有一些感怀惆怅。

“悬赏千贯捉拿乱贼杨玄挺、杨积善,悬赏八百贯捉拿乱贼李密……,画这人像的画师也太差了吧?这人像那象李密?简直就象刘将军!陈记室,画这像的人是不是叛贼同党啊?把李密狗贼画成这样,简直是帮李密逃命嘛。”

站着稚气少年右边的年轻人忿忿不平,就好象他见过正被大隋朝廷悬赏捉拿的叛贼首脑李密一样,稚气少年则微微一笑,道:“也就是走个过场了,李密那个奸贼傻了才会逃来大兴,他本身就是大兴人,还在大兴皇城里当过千牛备身,大兴城里认识他的人非常多,他要想活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东逃,往乱贼多的东方去,那里才是他的天地。”

“只可惜我们以前谁也没见过李密,不然的话,那天在邙山我一刀就把他砍了,那时候我和我哥早就握住刀了,如果那个奸贼不耍诈,我一刀就要了他的命!”

“行了,赵程,你就别吹了,当时的情况我清楚记得,你跟在你哥屁股后面,被你哥挡住了你的马,要动手也轮不到你。倒是我有机会,我当时和钱向民并排,前面没人拦住我的马,真要动手,我比你机会大得多。”

“放屁,你是旗手,举着军旗,那来的机会动手?”

“你傻了?当时我们装成叛贼骑兵,我那有举着军旗?”

听到两个同伴的争执,稚气少年只是微微一笑,也没有劝解和阻止同伴的争执吵闹,只是抬头去眺望高耸的大兴延平门,心中感慨万千,“大兴,我回来了,两个多月前,我从这座延平门出城时,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我会这么快回来啊。”

人模狗样又装模作样感慨万千的稚气少年,当然就是我们的陈应良陈小正太了,跟在他身旁的两个年轻人,则一个是报****的掌旗手于乐,一个是报**四校尉之一的赵昱之弟赵程,因为身手不错和与陈应良熟识,被陈应良带在了身边先来大兴当牛做马兼职打手,至于其他的报****将士,则还跟着卫玄老顽固在押解杨玄感西进大兴的路上,还得有几天时间才能抵达。

“走吧,进城。”感慨过后,陈应良向赵程和于乐说道:“先到我家住下,记住我路上的交代,进城后没有允许不准泄露我和你们的身份,我要给几个人一些惊喜。还有,我家里穷得厉害,你们可别笑,也得受点委屈。”

戒严早已解除,陈应良一行三人自然很顺利就进到城内,再一路来到了曾经居住过一段时间的大通坊,往自家所在的青石街走时,陈应良的心里突然有些紧张起来,因为陈应良早就已经在担心,自己在冲动之下,离开大兴时把柴家得罪到死,老柴家找不到自己报仇,会不会把陈老三当成出气筒?这次求得卫玄允许自己先回大兴,陈应良除了想要显摆一番之外,更重要的也就是着急回来探望陈老三的情况。

街道的景象越来越熟悉,陈应良也越来越紧张,还咬牙暗道:“姓柴的,要是你们聪明点还好说,要是你们敢把三伯怎么样,不把你们玩死,老子就不姓陈,跟你们姓!”

尽管心里拿定了这个主意,可是真正回到了自家门前时,陈应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