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怎么办?”贺兰宜表情更是哭丧了,道“难道要向陈兄弟你一样,让军队轮流戒备休息?”

“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在野战中破敌,这个法子虽然被动,却也是唯一的应对之策。”陈应良的神情也有些无奈。

贺兰宜和旁边都没有休息好的隋军将士全都唉声叹气了,郭峰则又扭头看了看远处的叛军队伍,突然说道:“陈记室,要不你去求见一下樊留守或者皇甫将军,让我们出去冲一冲?叛贼的作战队伍不算太多,后面的辅兵民夫再多也是一群废物,我们去把他们杀散,遏制一下叛贼的势头,让他们晚上不敢来城下骚扰。”

贺兰宜眼睛亮了,刚想说自己与陈应良同去樊子盖面前请战,顺便象刘长恭一样跟在陈应良屁股后面捞功劳,陈应良却向郭峰微笑说道:“出击?你想找死就出击吧,这是叛贼的诱敌计,你难道没有看出来?”

“诱敌计?”郭峰和贺兰宜等人都是一楞。

“当然是诱敌计!”陈应良点头,指着远处的叛军队伍说道:“你们几时见过,有什么攻城队伍会在战场上赶造攻城武器的?自古以来,攻城武器都是在相对安全的军营之中打造,然后运到前线攻城,杨逆叛贼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让辅兵民夫在两军阵前赶造攻城武器?这不是故意诱敌是什么?”

“还有。”陈应良又指了指远处的叛军队伍,补充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那些叛贼队伍表面上坐在地上懒懒散散,可实际上却丝毫没有混乱,刀盾兵居于前排,枪矛兵居后,最远处的那些叛军士兵,身上都背着箭壶,这是想干什么?还不是防着我们突然出击?我们这时候出去冲,首先就会遭到叛贼的弓箭覆盖,然后是刀盾肉搏,长枪长矛偷袭,在这种情况下,你以为我们报****的四个团,能有多少把握杀散五千以上的叛军主力队伍?”

郭峰等人哑口无言了,陈应良则又冷哼道:“这还没完,还记得庞大人介绍的邙山大战情况么?杨逆叛军给我们大兴军队的致命一击,是由杨玄感逆贼亲自领着几千叛军骑兵发起的侧翼突击,这点就已经证明,杨逆叛军通过缴获和收集,已经组建起了一支相当强大的骑兵队伍,可是你们再仔细看看远处的敌人情况,有骑兵么?杨逆有很多骑兵,诱使我们出战的队伍中却不见骑兵,这些叛贼骑兵那里去了?在什么地方?难道你们还猜不到么?”

再仔细看了看敌人的情况,见叛军队伍中确实没有出现骑兵,郭峰回过味来,惊叫道:“陈记室,你的意思是,敌人在远处埋伏有骑兵,就等我们出击,就用步兵正面牵制我们,然后骑兵突然出击,奔袭我们的侧翼或者背后?”

“九成九是这样。”陈应良冷笑说道:“我还可以肯定,杨逆叛贼这个陷阱就是给我们报**设的,我们报**烧了他的粮草,破坏了他全歼大兴援军的计划,以杨逆叛贼的脾气,能不想着报仇雪恨?”

听了陈应良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郭峰和陈祠不敢多说什么了,贺兰宜也乖乖闭嘴了——报**全军覆没确实不关贺大将军鸟事,可如果樊子盖安排贺大将军就近率军出击给报****打下手,贺大将军的宝贵小脑袋也得悬乎不是?

“我还可以肯定一点。”陈应良又冷笑说道:“这条奸计,绝对是李密那个奸贼贱人琢磨出来的,就凭杨玄感那点小脑袋瓜子,还琢磨不出这么阴险歹毒的主意。很可惜,李密这条雕虫小计,对别人而言或许有用,想诈我……,等等!”

无比自信的冷笑到了这点,陈应良突然打住,带着稚气的嫩脸上还一下子难得流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自言自语道:“不对啊,这件事不对啊。”

“陈记室,什么不对?”贺兰宜和郭峰等人赶紧问道。

“李密为什么要用这么粗浅的诱敌计?”陈应良自言自语着答道:“我已经和李密正面打过一次交道了,当时他在我面前耍诈,我虽然一直留心着他的神情反应,却半点破绽都没有看出来,这么奸诈的叛贼,怎么会用这么粗浅的诱敌计?在两军阵前赶造攻城武器诱敌,这么反常的举动,换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怀疑其中有诈,以李密的奸诈狡猾,怎么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对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隋军将士而言,刑警大队长陈应良和瓦岗之狐李密这个层次的智力较量,对于他们而言当然是如同天书,士族出身贺兰宜和陈祠也好不到那里,全都是傻愣愣的看着陈应良,听着陈应良的自言自语满头雾水,插不进半句话。

没有人插话,倒也方便了陈应良盘算分析,在心中暗道:“注定要被识破的诱敌计,李密为什么要用?是仗着兵多人力足碰碰运气,还是别有所图?如果只是打算碰运气,昨天晚上杨逆叛贼在安喜门外不断折腾,又是为了什么?激怒我们……,等等,安喜门!为什么是安喜门?”

为什么是安喜门?每隔半个时辰就惊扰安喜门守军一次的疲兵计,表面看起来高明实际上却不堪一击的粗浅诱敌计,同时也是专门针对报**的诱敌计,还有瓦岗之狐李密的奸诈多智,杨玄感的冲动暴躁,这些线索在靠破案吃饭的陈应良脑海中不断盘旋,综合归纳,一个巨大的可能逐渐浮现在了陈应良心头,奸滑的笑意,也逐渐出现在了陈应良的嘴角,让陈应良喃喃自语了一句,“好你个李密,果然厉害,竟然给我玩一个计中计,如果不是碰上了我,搞不好你这次真就能得手了。”

“应良兄弟,什么计中计?”贺兰宜赶紧问道。

陈应良不答,只是飞快抬头看天,发现天空阴沉,不见阳光,很明显今天晚上的月光不会太好,陈应良顿时笑了,打了一个响指,得意说道:“错不了,以杨玄感那个叛贼的急脾气,九成九就是今天晚上!”

“应良兄弟,你到底在说些什么?”贺兰宜越听越是糊涂,道:“要不咱们进城楼谈吧,元大人在城楼里休息,我们进去和他仔细谈。”

“不了。”陈应良摇头,向贺兰宜拱手说道:“贺大哥,我还有急事,就不去拜见元大人了,请你告诉元大人,今天晚上再辛苦一晚上,到了明天晚上,你们应该就可以安心休息了。”

说罢,陈应良向郭峰和陈祠一摆手,吩咐道:“走,我们去上春门。”

说着,陈应良赶紧就往城下走,陈祠忙说道:“陈记室,我们直接从城墙上过去吧,这里距离上春门不远,用不着再下城去绕路了。”

“不,必须得走城下。”陈应良摇头,低声说道:“我们身上的白袍太显眼,不能让城下的叛贼斥候看到我们去上春门。”

………………

差不多同一时间的叛军队伍中,远远看到身穿显眼白袍的陈应良等人上城之后又下城,统率这支叛军战兵队伍的杨玄挺马上跳了起来,无比紧张的向旁边的李密问道:“军师,那几个穿孝袍子的下城了,是不是叫弟兄们赶紧备战?”

“别急。”李密摇头,微笑说道:“且不说我这条诱敌妙计未必就能瞒过陈应良那个小奸贼,就算他真的中计,去集结队伍出击,怎么也得一些准备时间,咱们犯不着立即备战,让弟兄们继续休息,养足体力才是上策。”

杨玄挺听了觉得有理,也就重新坐回了地上,继续低声咒骂害得自己被大哥骂得狗血淋头的陈应良,李密却是神色如常,眺望着远处的安喜门城楼,心中冷笑,“陈应良小贼,我知道以你的狡诈奸险,是不太可能中计出击,就算樊子盖和皇甫无逸这些人中计,你也有办法说服他们不要冒险出战——可是,我的真正意图,你能猜得出来吗?”

第43章料敌机先

因为诱敌计被陈应良一眼识破的缘故,再加上东都守军除了报**外没有那支队伍敢出城野战的缘故,杨玄挺和李密率领的叛军队伍,理所当然的是在安喜门外白等了一天,太阳还没落山就灰溜溜的撤回了十八里外的金墉城大营,带走了一些在战场上赶造的飞梯与虾蟆车,还有埋伏在隐蔽处的一千五百精锐骑兵,换上郑俨率领的两千生力军继续不断骚扰安喜门守军。

白白辛苦了一个白天,什么收获都没有,急于报仇雪耻的杨玄挺当然是满肚子窝火,在回营的路上骂声不绝,大骂陈应良的祖宗十八代加所有女性亲眷,顺带着献计诱敌的李密也遭了殃,没少被杨玄挺顺带着指桑骂槐的指责,极有涵养的李密则是装着没听到,因为李密早就明白自己这条诱敌计很难瞒得过人小鬼大的陈应良,以诱敌计为掩护布置的后续计划,才是被李密寄以了厚望的杀手锏。

十几里的距离上马就到,天色才刚微黑,李密和杨玄挺就已经回到了金墉城外的叛军大营,让李密有些奇怪的是,杨玄感这次竟然没有象往常那样亲自到大营门前迎接自己这个军师回营,这一点也让心高气傲的李密颇为不满,觉得杨玄感的气量未免有些太窄,自己只不过一时不慎让陈应良奸贼拣了一个小便宜,杨玄感就因此对自己如此不敬。

也是到了中军大帐中,李密才发现自己这次是错怪了杨玄感,同时也惊喜的发现,前右武侯大将军、曾经被隋炀帝亲自誉为诸葛亮再世的隋军名将李子雄,竟然出现在了杨玄感的帐中!又经过杨玄感介绍,李密这才知道李子雄是因为遭到了隋炀帝猜忌,怀疑曾为杨素得力助手的李子雄参与叛乱,下令捉拿,李子雄不得已才杀了隋炀帝使者,潜逃来投奔杨玄感,杨玄感也是因为李子雄这个隋军重臣到来必须亲自作陪,这才破例没有到大营门前去迎接李密这个军师。

隋炀帝竟然自己逼反了其实并没有参与叛乱的杨素得力助手李子雄,还是以擅长治军而闻名的名将李子雄,铁了心造反的李密对此当然是喜出望外,与李子雄互相行礼客套之后,立即就向刚从辽东战场上逃回来的李子雄打听北方战况,也就是征战在外的隋军主力回援情况——李密再是自信,可也不敢狂妄到自信能够指挥杨玄感叛军这群乌合之众击败被隋炀帝带到辽东战场的隋军主力精锐。

李子雄的回答让李密让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同样清楚隋军精锐与叛军队伍差距的李子雄神情无奈,答道:“就我所知,杨广暴君得知了楚公起兵后,立即解除了对高句丽重镇辽东城的包围,率领主力大军回援中原,高句丽的军队已经在野战中被暴君麾下的主力打怕了,没敢乘势发起追击,直到杨广的御林军过了辽水,高句丽才追袭了官军的后部,杀了几千老弱士卒。”

“高句丽的军队,没能牵制住杨广的主力回师?”李密的脸色有些微变了。

“还有,我还在南下路上听到消息。”李子雄神情更加无奈的介绍道:“听说来护儿率军抵达东莱后,生到楚公起兵的消息,没有向杨广请示,立即就自作主张放弃了渡海攻打平壤城的计划,率军从东莱回援东都洛阳,按路程计算,他现在至少已经到了鲁郡。”

“来护儿?”李密的脸色又变了一下,对来护儿这个身经百战的隋军名将无论如何都不敢掉以轻心。

“来护儿直接就从东莱回师了?”志大才疏的杨玄感也难得皱了皱眉头,道:“这条暴君走狗颇知兵事,我们留守黎阳的元务本恐怕难以抵挡。”

“楚公所言极是。”李密赶紧附和道:“如今之计,应该是尽快移师西进,攻取关中,扼潼关据山河之险,抵挡杨广的回援大军,这才是上策。”

李子雄虽然被隋炀帝赞为诸葛再世,但刚到叛军营中不知军情,不敢胡乱开口发表意见,没有附和李密的正确战略。在战略上从来不听李密意见的杨玄感则照旧不肯采纳,冷哼道:“关中,我当然要取,不过在取关中之前,我得要先拿下洛阳,擒住那条姓陈的暴君走狗,把他碎尸万段,凌迟处死,一雪我的断耳之仇,邙山之恨!”

李密苦笑了,也实在无法理解杨玄感的思维模式——为了一个敌人,竟然能够甘心放弃攻取关中的最好机会?而杨玄感却不这么想,只是又顺势问道:“法主,你和三弟去东都诱敌,情况如何?陈应良那条暴君小走狗,有没有出城和你们交战?”

“没有。”李密如实答道:“我们只是远远看到有三个身穿白袍的官军上到安喜门,想来其中定有陈应良小贼,但那个小贼和我猜测的一样奸诈,没有率军出城突袭我们,想来这个小奸贼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诱敌之计。”

“小奸贼!”杨玄感骂了一句,又恶狠狠说道:“没关系,那就执行法主你妙计的第二步,今天晚上就去偷袭东都,攻破洛阳,生擒樊子盖、皇甫无逸和陈应良这些暴君走狗!”

“楚公,是否再等一等?”李密好心劝道:“我们的疲兵之计只用了一个晚上,效果还不够明显,不如再用鼓锣队骚扰东都守军几个晚上,再突然发起偷袭不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