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7-本草新编-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之四(征集)
没药
内容:没药,味苦、辛,气平,无毒。入脾、肾二经。消肿突恶疮、痈疽溃腐,破血止痛如神, 
疗 
坠堕跌打损伤尤效。亦内、外可用之药,而外治更奇也。 
没药亦有赝者,尤难辨。辨法亦投之水中,立时色黯者为真,否则假物,无益于用,不 
如勿 
用也。 

卷之四(征集)
雷丸
内容:雷丸,味苦、咸,气寒,有小毒。入脾、胃与大肠。胃热可解,力能杀虫。不论各虫, 
皆能 
驱逐。男妇皆利,非利男子而不利妇人也。主癫痫狂走,堕鬼胎甚速。遇怪病在腹,无药可 
治者,加入辄应如响。名曰雷丸者,言如雷之迅、如丸之转也,走而不留,坚者能攻,积者 
能去,实至神之品。但有小毒,未免损伤胃气,去病则已,不可多服。宜以之逐邪,不宜以 
之耗正也。 
或问闻雷丸善治奇病,有之乎?雷丸何能治奇病也,用之有理则奇,用之无事则拙。吾 
深怪 
世人,无理而欲眩异也。 
或问雷丸可以逐邪,亦可以逐鬼乎?既可逐邪,独不可以逐鬼乎。惟是逐鬼与逐邪少异, 
逐 
邪须用攻邪之药为佐,而逐鬼必须用补正之药为君,未可单用攻剂也。 
或问邪与鬼,何分?曰∶寒热之有常,此邪气而非鬼祟也。寒热之无常,此邪祟而非邪 
气矣 
。然亦不可拘也。天下有鬼祟凭之而无寒热者,亦有寒热未解,而鬼祟先去者。虽曰逐邪用 
攻邪之药,逐鬼用补正之药,苟能以补正为主,而佐之逐邪、逐鬼也,则无往而非宜也。 
或问雷丸性至急,不识可少制而缓之乎?夫雷丸一制,则无用矣。大凡逐邪之药,正取 
其迅 
速,制之则失其性,安能施其功用乎。设于同群之中,而佐之和平之味,则彼此调剂,自得 
其宜,亦不制之制也。 

卷之四(征集)
麦芽
内容:大麦芽,味咸,气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尤化米食,消痰亦效。孕妇勿服,多用恐 
堕胎 
元,若只用一、二钱,亦无妨。惟大麦煎糖,孕妇切戒。多食极消肾水,必损胎元矣。 
或问麦芽亦米谷之类,何以能消米食?不知麦芽虽与米谷同类,而气味相克,麦钟四时 
之气 
,而尤得夏气俱多,米谷则得秋气者也。夏气克秋,米谷逢麦,犹秋得夏气也,安得不消化 
乎。 
或问麦芽消食,亦能消痰,江北中州之人尤善食面,宜痰食之咸化矣,何以消食多痰之 
比比 
乎?夫麦芽,乃大麦之芽,非小麦之芽也。大麦与小麦性殊,而功用各别,小麦养人而大麦 
伤人,且麦芽与未发芽之麦,功用亦殊也。未芽之大麦性静,已芽之大麦性动,动则变,变 
则化矣。又何之疑乎。 
或问小麦亦得夏气,何以不克米谷?不知小麦虽与大麦同类,而早晚之性实异。大麦得 
夏之 
初气,小麦得夏之中气,初气克削,中气和平。故大麦消谷,而小麦养胃,且小麦无须芒, 
房亦易脱,形体亦甚不同。试看大麦芒能消无形之水肿,而小麦之房不能消湿,非一补一消 
之明验乎。 

卷之四(征集)
赤小豆
内容: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入脾经。下水,治黄烂疮,解酒 
醉, 
燥湿浸手足肿大,疗香港脚入脐高突。但专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亦可暂用以利水,而不 
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体 
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体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 
甚,不可不辨也。 
或问赤小豆,即家园之红豆乎?曰∶别是一种,其色如朱而发光,头上一点黑如漆。若 
家园 
之红豆,名曰红,而色实紫,能疗饥,而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功用与赤小豆迥别。 
切勿以家园之红豆,而错用之也。 

卷之四(征集)
白扁豆
内容:白扁豆,味甘,气微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下气和中,除霍乱吐逆,解河豚酒毒, 
善治 
暑气。佐参、茯、二术,止泻实神。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矣。 
或谓白扁豆非固胎之药,前人安胎药中往往用之,何故?盖胎之不安者,由于气之不安,白 
扁豆尤能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气耳。母和而安,即谓之能安胎也。亦可但单用此味,以安骤 
动之胎,吾从未见其能安者矣。 
或问白扁豆气味凉薄,亦可有可无之物,先生删药味甚多,何独不删白扁豆?夫扁豆乃 
五谷 
中最纯之味,淡而不厌,可以适用者,不止入汤剂也,或入于丸剂,或磨粉而调食,均能益 
人。况功用不独安胎,尤善种子。凡妇人之不受孕者,半由于任、督之伤也,白扁豆善理任 
、督,又入脾、胃二经,同人参、白术用之,引入任、督之路,使三经彼此调和,而子宫胞 
胎自易容物。予所以特登此味,以为毓麟之资,岂漫然而收录乎哉。 

卷之四(征集)
乌芝麻
内容:乌芝麻,味甘,气温,无毒,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图经》未载,故 
近人 
无知之者。凡黑须髭之药,缺乌芝麻则不成功。盖诸药只能补肾,而不能通任督之路也。唇 
口之间,正在任督之路,乌芝麻通任督而又补肾,且其汁又黑,所以取神效也。但功力甚薄 
,非久服多服,益之以补精之味,未易奏功也。 
或问乌芝麻黑须髭,神农未书,《本草》不志,何吾子创言之哉?曰∶乌芝麻变白,予 
亲试 
而验者。乃不慎色故,余年四十早衰,须髯半白,服乌芝麻重黑,后因变乱,不慎酒色复白 
。可见,服乌须药,必须断欲,不可归咎乌芝麻之无效验焉哉。 
或疑乌芝麻即白芝麻同类,未闻白芝麻之润肾,乌芝麻之变白,恐亦好事者之言。不知 
乌芝 
麻之变白,实有义也。芝麻性润而汁乌,乌自入肾,既入肾,自能润髭矣,况又通任督之脉 
乎。然而,乌芝麻之义,又不止此,乌芝麻更能上润于心,使心火不炎,不烧任督之路,引 
补肾之药至于唇口,故能变白也。 

卷之四(征集)
巨胜子
内容:巨胜子,非胡麻也。味甘,气温平,无毒。丹溪盛称之。原有功益也。入心、肾二经。 
补虚 
羸,耐饥渴寒暑,填坚髓骨,益气力,长肌肤,明目轻身,延年不老,益元阳,兴阴茎,尤 
生津液,入口即生,与人参相同。其补益之功,不可思议。惟其体尤轻,内实者正无多也, 
然亦不必尽是内实者始可用,亦不必尽去其壳,但投之水中,半沉半浮者即可用,将浮者弃 
去,取出沉与半沉者,用地黄汁泡之一日,晒干,磨末用为妙。此药宜入丸,而不宜煎汤, 
煎则味不能出也。 
或问巨胜子胡僧用入桑叶中为丸,果有益乎?此奇方也。先君曾服之,年愈六十,须髯 
未白 
,后不服此药即白,可见此方之奇。盖巨胜子得桑叶更神者。 
或问巨胜子载之《参同契》书中,谓是长生之药。但不知何法服食便可长生?嗟乎!长 
生,即 
不死之谓也。世人安有服草木之味,而即能长生者乎。夫欲求长生,舍金丹之法,无他药也 
。虽然金丹不可得,而巨胜子则易得,胡僧之方虽佳,尚未尽妙。铎有一方,名延景丸,用 
巨胜子二斤、熟地一斤、山药一斤、桑叶干者二斤,三月尽采之,晒干为末者佳,老叶不可 
用,茯苓三两、薏苡仁三两、芡实三两、淫羊霍半斤、巴戟天一斤、山茱萸半斤、北五味三 
两、菟丝子一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长年可服,如脾气欠健,加白术 
一斤。气虚,加人参六两、黄 一斤。阳道欠举,加肉桂三两。此方不寒不热,实延龄妙法 
,虽治百岁外,尚可服也。是乃南岳道士所传,谓铎最宜服,可登百岁外。铎用是公之天下 
,愿共珍之。 

卷之四(征集)
火麻子
内容:火麻子,味甘,气平,无毒。入阳明大肠经及足太阴脾脏。益气补中,催生下乳,去中 
风汗 
出、皮肤顽痹,润大肠风热结涩便难,止消渴而小水能行,破精血而血脉可复。产逆横生易 
顺,沐发可润。此物性过于润,凡燥结者,可借之以润肠,而脾气虚者,断难多服。至于吞 
之可以见魅,祝之可以辟瘟,俱非近理之谈,而不老神仙尤为荒诞。产后宜戒,慎勿轻投之 
也。 
或问火麻子宜于大便燥结之人,《本草》所载其功用,亦果多乎?夫火麻子实有功用, 
但宜 
于实症,而不宜于虚症而已。 

卷之四(征集)
神曲
内容:神曲,味甘,气平,无毒。入脾、胃二经。下气调中。止泻,开胃,化水谷,消宿食, 
破症 
结,逐积痰,疗妇人胎动不安,治小儿胸腹坚满。行而不损,与健脾胃之药同用,多寡勿忌 
。但世人所造神曲之法,欠妙。予师传制法∶择六月六日,用白面三斤,苍甘草捣烂取汁一 
合,以井水调匀,又桑叶十斤,捣研烂,取布沥出汁,再用赤小豆一升磨末,拌面匀,以前 
二汁拌之成饼,以野蓼盖之十四日,取出纸包之,悬于风处阴干。临时用最佳。由二、三分 
用至二钱,其效如响也。 
或疑制法异于前人,不可为训。不知前人之方过于刻削,惟此方和平,可为攻补之佐使 
也。 

卷之四(征集)

内容:酒,味苦、甘、辛,气大热,有毒。无经不达,能引经药,势尤捷速,通行一身之表, 
高中 
下皆可至也。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浓肠胃,御露雾瘴气,敌风 
雪寒威,诸恶立驱,百邪竟辟,消愁遗兴,扬意宣言,此酒之功也。若恣饮助火,则乱性损 
身,烂胃腐肠,蒸筋溃髓,伤生减寿, 
此酒之过也。嗟乎。酒何过哉。知酒之功受其益,知酒之过而防其损,何害于人 
。况酒又实能愈人之病乎。 
或问酒味甘者多热,味苦者多寒。仲景张公用苦酒,以治咽喉之肿痛与黄汗之淋漓,似 
乎饮 
甘香,不若饮苦辣,不致烧肠腐胃耳。 

卷之四(征集)

内容:醋,味酸、寒,气温,无毒。入胃、大肠,尤走肝脏。散水气,杀邪毒,消痈肿,敛咽 
疮, 
祛胃脘气疼并坚积症块,治产后血晕及伤损金疮。 
按醋乃食物中必需,用之入药绝少。然亦有不得不用之时,其功用必宜知也。故存之以 
备稽 
考矣。 
或问米醋可以入药,不是米醋,亦可入药否?夫醋必米造,始得温热之气,否则,味过于酸 
,入肝不能收敛,及走筋而缩涩矣,故入药必取米醋。凡吐血,与肢体肚脐出血,与毛孔标 
血者,用醋二升煮滚,倾在盆内,以双足心泡之,少顷即止血。此则不必米醋,凡米醋皆可 
用,正取其过酸,易于敛涩而宁谧耳。 

卷之四(征集)
冬葵子
内容:冬葵子,味甘,气寒,性滑利,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疗妇人乳 
难内 
闭。久服,坚骨长肌肉。冬葵子本非佳品,然药笼中必备者,以其能顺胎也。横生倒产,子 
死腹中,必借此以滑之也。 
或问冬葵子治难产,未见神效,何子独取之?曰∶冬葵子治难产,亦要人必用之耳。当 
横生 
倒产之时,或却一足下而一足不下,或于一臂伸而一臂不伸,欲开产门而儿头未顺也,不可 
遽用柞木枝以先启产户,以针利之而儿已死,疾痛不知,徒刺无益。若不用冬葵子以助其胞 
胎之顺利,又何以救危亡于顷刻乎,然而,徒用冬葵子,不知加入人参、当归、川芎之类, 
补气血以生水,则胞胎干涸。亦本能活利顺生,变危为安也。 

卷之四(征集)
生姜
内容:生姜,味辛、辣,大热。通畅神明,辟疫 ,且助生发之气,能祛风邪。姜通神明,古 
志之 
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神明,亦必不得之数。或用人参,或用白术,或用石菖蒲,或用 
丹砂,彼此相济,而后神明可通,邪气可辟也。 
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 
冲服 
,邪即时解散,真神妙方也。 
或问生姜发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多服散气,岂 
特发 
汗哉。 
或问生姜辛散,既能散气,似不宜常服,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少服则正气无害,又不 
可过 
于避忌,坐视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阴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绕腹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 
姜,捣碎炒热,慰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卷之四(征集)
干姜(炮姜)
内容:干姜味辛,炮姜味苦,皆气温大热,半浮半沉,阳中阴也。解散风寒湿痹、鼻塞头痛、 
发热 
之邪者,干姜也;调理痼冷沉寒、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