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7-本草新编-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动,六味汤治之足矣,何必又用知母、黄柏以泻火乎。夫火之有余,因水之不足也,补其 
水,则火自息矣。丹溪徒知阴虚火动之义,而加入二味,使后人胶执而专用之,或致丧亡, 
非所以救天下也。 
或问知母既不宜轻用,何不竟删去之,乃既称其功,又辟其过耶?嗟乎。吾言因丹溪而 
发, 
岂谓知母之等于鸠毒哉。盖知母止可用之以泻胃火之有余,而不可用之以泻肾火之不足,故 
泻胃火则救人,而泻肾火则杀人也。丹溪止主泻肾,而不主泻胃,此生死之大关,不可不辨 
也。 
或问李时珍发明知母是气分之药,黄柏是血分之药。黄柏入肾,而不入肺;知母下润肾, 
而 
上 
清肺金,二药必相须而行,譬之虾之不能离水母也。是黄柏、知母,必须同用为佳,而吾子 
谓二药不可共用,得毋时珍非欤?曰∶时珍殆读书而执者也。不知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 
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入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药不必兼用,不可即此而悟哉 

卷之二(商集)
金钗石斛
内容:金钗石斛,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不可用竹斛、木斛,用之无功,石斛却惊定志, 
益 
精强阴,尤能健脚膝之力,善起痹病,降阴虚之火,大有殊功。今世吴下之医,颇喜用之, 
而天下人尚不悉知其功用也。盖金钗石斛,生于粤闽岩洞之中 
,岩洞乃至阴之地,而粤闽又至阳之方也,秉阴阳之气以生,故寒不为寒,而又能降虚浮之 
热。夫虚火,相火也,相火宜补,而不宜泻。金钗石斛妙是寒药,而又有补性,且其性又下 
行,而不上行。若相火则易升,而不易降者也,得石斛则降而不升矣。夏月之间,两足无力 
者,服石斛则有力,岂非下降而兼补至阴之明验乎。故用黄柏、知母泻相火者,何如用金钗 
石斛之为当乎。盖黄柏、知母泻中无补,而金钗石斛补中有泻也。 
或问金钗石斛降阴虚之火,乃泻阴之物也,何以能健脚膝之力,其中妙义,尚未畅发。 
曰∶ 
肾有补而无泻,何以金钗石斛泻肾,而反补肾,宜子之疑也。余上文虽已略言之,而今犹当 
罄言之。夫肾中有水、火之分,水之不足,火之有余也;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是水火不 
能两平者,久矣。脚膝之无力者,肾水之不足也。水不足则火觉有余,火有余则水又不足, 
不能制火矣。不能制火,则火旺而熬干骨中之髓,欲其脚膝之有力也。必不得之数矣。金钗 
石斛,本非益精强阴之药,乃降肾中命门虚火之药也,去火之有余,自然益水之不足,泻肾 
中之虚火,自然添骨中之真水矣,故曰∶强阴而益精。此脚膝之所以健也。然则黄柏、知母 
亦泻肾火之药,何以不能健脚膝?不知肾中之火,大寒则泻而不补,微寒则补而能泻。此金 
钗石斛妙在微寒,以泻为补也。(〔批〕相火者,虚火也,虚火必补而后息。石斛之补肾, 
岂 
及熟地,然以轻虚之体,潜入于命门阴火之中,能引入命门之火,仍归于肾,舍石斛更无他 
药可代。大寒之药,有泻而无补;微寒之药,有补而无泻,发前人所未发。) 
或问子恶用黄柏、知母之泻火,何又称金钗石斛?不知金钗石斛,非知母、黄柏可比。 
知母 
、黄柏大寒,直入于至阴,使寒入于骨髓之中。金钗石斛不过微寒,虽入于至阴,使寒出于 
骨髓之外,各有分别也。 
或疑金钗石斛使寒出于骨髓,实发前人之未发,但无征难信耳。曰∶石斛微寒,自不伤 
骨, 
骨既不伤,则骨中之热自解,骨中热解,必散于外,此理之所必然,不必有征而后信也。 

卷之二(商集)
肉苁蓉
内容:肉苁蓉,味甘温而咸、酸,无毒。入肾。最善兴阳,止崩漏。久用令男女有子,暖腰膝。 
但 
专补肾中之水火,余无他用。若多用之,能滑大肠。古人所以治虚人大便结者,用苁蓉一两 
,水洗出盐味,另用净水煮服,即下大便,正取其补虚而滑肠也。然虽补肾,而不可专用, 
佐人参、白术、熟地、山茱萸诸补阴阳之药,实有利益。使人阳道修伟,与驴鞭同用更奇, 
但不可用琐阳。盖琐阳非苁蓉可比,苁蓉,乃马精所化,故功性能神;琐阳,非马精所化之 
物,虽能补阴兴阳,而功效甚薄,故神农薄而不取。近人舍苁蓉,而用琐阳,余所以分辨之 
也。至于草苁蓉,尤不可用。凡用肉苁蓉,必须拣其肥大而有鳞甲者,始可用。否则,皆草 
苁蓉而假充之者,买时必宜详察。 
或问肉苁蓉既大补,又性温无毒,多用之正足补肾,何以反动大便?不知肉苁蓉肉,乃 
马精 
所化之物,马性最淫,故能兴阳。马精原系肾中所出,故又益阴。然而马性又最动,故骤用 
之多,易动大便,非其味滑也。(〔批〕近情切理之言。) 
或问肉苁蓉之动大便,恐是攻剂,而非补药也?夫苁蓉,乃有形之精所生,实补而非泻。 
试 
观老人不能大便者,用之以通大便。夫老人之闭结,乃精血之不足,非邪火之有余也,不可 
以悟其是补而非攻乎。 
或疑肉苁蓉性滑而动大便,凡大肠滑者,可用乎,抑不可用乎?夫大肠滑者,多由于肾 
中之 
无火,肉苁蓉兴阳,是补火之物也,补火而独不能坚大肠乎。故骤用之而滑者,久用之而自 
涩矣。 
或疑肉苁蓉,未必是马精所生,此物出之边塞沙土中,岁岁如草之生,安得如许之马精 
耶? 
曰∶肉苁蓉,是马精所生,非马精所生,吾何由定。但此说,实出于神农之《本草》,非后 
人之私臆也,肉苁蓉不得马精之气,而生于苦寒边塞之外,又何能兴阳而补水火哉。 
或问王好古曾云∶“服苁蓉以治肾,必妨于心”,何子未识也?曰∶此好古不知苁蓉,而妄 
诫之也。凡补肾之药,必上通于心,心得肾之精,而后无焦枯之患。苁蓉大补肾之精,即补 
心之气也,又何妨之有。(〔批〕实是。) 

卷之二(商集)
补骨脂
内容:补骨脂,即破故纸也。味苦、辛,气温,无毒。入脾、肾二经。治男子劳伤,疗妇人血 
气, 
止腰膝酸疼,补髓添精,除囊涩而缩小便,固精滑而兴阳事,去手足冷疼,能定诸逆气。但 
必下焦寒虚者,始可久服。倘虚火太旺,只可暂用,以引火归原,否则,日日服之,反助其 
浮 
游之火上升矣。古人用破故纸,必用胡桃者,正因其性过于燥,恐动相火,所以制之使润, 
非故纸必须胡桃也。 
或问补骨脂既不可轻用,而青娥等丸,何以教人终日吞服,又多取效之神耶?不知青娥 
丸, 
治下寒无火之人也。下寒无火者,正宜久服,如何可禁其少用乎。命门火衰,以致腰膝之酸 
疼,手足之逆冷。甚则阳痿而泄泻。苟不用补骨脂,急生其命门之火,又何以回阳而续命乎 
。 
且补骨脂尤能定喘,肾中虚寒,而关元真气上冲于咽喉,用降气之药不效者,投之补骨 
脂, 
则气自归原,正藉其温补命门,以回阳而定喘也。是补骨脂,全在审其命门之寒与不寒而用 
之耳,余非不教人之久服也。 
或问破故纸虽善降气,然亦能破气,何子未言也?曰∶破故纸,未尝破气,人误见耳。 
破故 
纸,乃纳气归原之圣药,气之不归者,尚使之归,岂气之未破者而使之破乎?惟是性过温, 
恐动命门之火,火动而气动,气动而破气者有之。然而用故纸者,必非单用,得一、二味补 
阴之药以济之,则火且不动,又何能破气哉?(〔批〕破故纸纳气,而非破气,前人虽言之 
矣 
,但无此痛快耳。) 
或问补骨脂治泻有神,何以脾泻有宜有不宜乎?不知补骨脂,非治泻之药,不治泻而治 
泻者 
,非治脾泄,治肾泄也。肾中命门之火寒,是脾气不固,至五更痛泻者,必须用补骨脂,以 
温补其命门之火,而泻者不泻矣。若命门不寒而脾自泻者,是有火之泻,用补骨脂正其所恶 
,又安能相宜哉。 
或问补骨脂无胡桃,犹水母之无虾,然否?嗟乎。破故纸何藉于胡桃哉。破故纸属火, 
收敛 
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不必相桃之油润之,始能入心入肾也。盖破故纸,自 
有水火相生之妙,得胡桃仁而更佳,但不可谓破故纸,必有藉于胡桃仁也。(〔批〕剖析甚 
当。) 
或疑破故纸阳药也,何以偏能补肾?夫肾中有阳气,而后阴阳有既济之美。破故纸,实 
阴阳 
两补之药也,但两补之中,补火之功多于补水,制之以胡桃仁,则水火两得其平矣。 
或问破故纸补命门之火,然其气过燥,补火之有余,恐耗水之不足。古人用胡桃以制之者, 
未必非补水也。不知胡桃以制破故纸者,非制其耗水也,乃所以助肾中之火也。盖肾火非水 
不 
生,胡桃之油最善生水,肾中之水不涸,则肾中之火不寒,是破故纸得胡桃,水火有两济之 
欢也。(〔批〕生水生火,相得益彰,妙论。) 

卷之二(商集)
羌活(独活)
内容:羌活,味苦、辛,气平而温,升也,阳也,无毒。入足太阳、足少阴二经,又入足厥阴。 
善 
散风邪, 
利周身骨节之痛,除新旧风湿,亦止头痛齿疼。古人谓羌活系君药,以其拨乱反正,有旋转 
之力也。而余独以为只可充使,而并不可为臣佐。(〔批〕说羌活不可为君臣之药,见明论 
确 
,救世之深心也。)盖其味辛而气升,而性过于散,可用之为引经,通达上下,则风去而湿 
消 
。若恃之为君臣,欲其调和气血,燮理阴阳,必至变出非常,祸生反掌矣。故羌活止可加之 
于当、芎、术、苓之内,以逐邪返正,则有神功耳。羌活与独活,本是两种,而各部《本草 
》俱言为一种者,误。仲景夫子用独活,以治少阴之邪,东垣先生用羌活,以治太阳之邪 
,各有取义,非取紧实者谓独活,轻虚者谓羌活也。盖二物虽同是散邪,而升降之性各别, 
羌活性升,而独活性降。至于不可为君臣,而只可充使者,则彼此同之也。 
或问九味羌活汤,古人专用之以散风寒之邪,今人无不宗之,而吾子贬羌活为充使之药, 
毋 
乃太轻乎?曰∶羌活虽散风邪,而实能损正,邪随散解,正亦随散而俱解矣。九味羌活汤, 
杂而不纯,余最不取。外感风邪治法,安能出仲景夫子之范围;内伤而兼外感治法,安能出 
东垣先生之范围。余治外感,遵仲景夫子;治内伤之外感,遵东垣先生,又何风邪之不去, 
而必尚九味羌活汤为哉。(〔批〕读书穷理,深知二公之妙。) 
或疑洁古老人创造九味羌活汤,以佐仲景公之不逮,是其半生学问,全在此方,而先生 
薄羌 
活,而并轻其方,窃谓先生过矣?嗟乎。洁古创造九味羌活汤者,因仲景公方法不明于天下 
,而东坦先生尚未创制补中益气之汤,不得已而立此方,以治外感,实所以治内伤也。今东 
垣先生既立有补中益气汤,实胜于九味羌活汤远甚,又何必再用洁古之方哉。至于治外感之 
法,莫过仲景公伤寒书之备。外感善变,岂羌活区区一方,即可以统治六经传经之外感耶。 
况仲景公伤寒书,经铎与喻嘉言之阐发而益明,故外感直用其方,断乎无疑。若九味羌活汤 
,实可不用。洁古老人半生精力,徒耗于此方,杂而不纯,亦何足尚,余是以轻之,岂为过 
哉。 
或谓羌活、独活同是散药,羌活性升,而独活性降,升则未免有浮动之虞,与其用羌活,不 
若用独活之为安。嗟乎。有邪宜散,升可也,降亦可也。无邪可散,散药均不可用,又何论 
于升降乎。况二味原自两种,散同而升降各别,又乌可乱用之哉。 

卷之二(商集)
柴胡
内容:柴胡,味苦,气平,微寒。气味俱轻,升而不降,阳中阴也。无毒。入手足少阳、厥阴 
之四 
经。泻肝胆之邪,去心下痞闷,解痰结,除烦热,尤治疮疡,散诸经血凝气聚,止偏头风, 
胸胁刺痛,通达表里邪气,善解潮热。伤寒门中必须之药,不独疟症、郁症之要剂也。妇人 
胎 
产前后,亦宜用之。目病用之亦良,但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臣。盖柴胡入于表里之间,自 
能 
通达经络,故可为佐使,而性又轻清微寒,所到之处,春风和气,善于解纷,所以用之,无 
不宜也。然世人正因其用无不宜,无论可用不可用,动即用之。如阴虚痨瘵之类,亦终日煎 
服 
,耗散真元,内热更炽,全然不悟,不重可悲乎。夫柴胡只可解郁热之气,而不可释骨髓之 
炎也,能入于里以散邪,不能入于里以补正,能提气以升于阳。使参、 、归、术,共健脾 
而开胃,不能生津以降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