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承训-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李靖等人目瞪口呆,满脸震惊之下李承训开始了蓄谋已久却无处下手的军制改革:“从今天起凡我党卫军皆由其直属军事长官指挥下进行整编,一班二十人,设立班长一名,指导员一名。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指导员一名,三排为一连,设连长一名,指导员一名。三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副营长一名,指导员一名。三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副团长一名,参谋一名,指导员一名。三团为一旅,设旅长一名,副旅长一名,参谋与指导员各一名。三旅为一师,设师长一名,副师长一名,师部参谋一名,指导员一名。三师为一军,设军长一名,副军长一名,参谋一名!指导员一名!”

“王爷,这参谋为何职务?”百里挑一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承训询问道,对于这个参谋两个字百里挑一始终理解不了。李承训说的口干舌燥却发现自己对牛弹琴了,这帮子一如刚才的迷茫。

抬起桌上的茶杯大口喝了一口早已冰冷的茶水,滋润一下喉咙看着一脸没有明白的众人只得无奈的道:“参谋就想相当于军师,可以参赞军事,但是却比之军师的范围有所不同。参谋乃是对于一场战役的提前设定,制定出合适的作战计划供各级直属军事长官执行!”

“俱时待陇西之地尽收之时,本王会设立参谋总部来执行对于党卫军的军事行动的规划和对发动战争的预演!”李承训这一刻目光幽深他想到了德国这个参谋体系根植的国家,虽然没有出现过如同拿破仑一般的盖世统帅但是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号称陆军第一。

这便是参谋制度的优越性和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是只要彻底的让军制改革和参谋制度扎根于党卫军内。自己就可以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了,李承训以历史为鉴,他绝对不会让一名将领一直担任一直军队的直属军事长官。

在李承训的计划里党卫军只忠诚于自己,忠诚于国社党,忠诚于大汉民族。除此之外绝对不会效忠于任何一个人!为了防止麾下将领集权,发生事变,李承训打算趁早杜绝这类隐患,直接进行轮流就值。

特别是参谋本部的一切权利都是由自己赋予,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力。为了防微杜渐,李承训可是下了大功苦!

听到李承训的不断解释四个人心中也是渐渐的明白了这个军制改革若为何事,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军权旁落而做的准备。李靖和蒙辰都是军人自然也察觉了这个所谓的三三制对于提高战斗力贯彻将令大有好处,而微微皱眉。但是百里挑一心里可没有这般平静了,百里挑一目光隐晦的看了一眼李承训心里却是想的另一回事。

这是在限制手下人的权利所做的预备,但是这并不是让百里挑一吃惊的地方。百里挑一心里明白对于这一点不光是自己能看出来就是李靖,蒙辰,甚至于陈墨也能看的出来。然而他们看不出来的李承训此举后面的意义!

一旦如此,加入党卫军必将是国社党的党员,也就是李承训的嫡系。百里挑一这几日认真的研究过国社党,这个组织太危险了!一旦李承训征战十年,必然将自己的爪牙遍布大唐的军中。到时候只需要李承训一声令下,这些军队就会自行组建成党卫军的战斗序列!

到时候不论谁是皇帝,就必须为李承训让路!

一力降十会!

百里挑一目光之中满是惊骇,他对于这个少年王爷心里生出了彻底的臣服之心。小小年纪眼光之远,简直骇人听闻。如今乱世刚刚拉开了大幕,就连隋朝的最后一位帝皇还没有离开这个世界,破坏掉最后的平衡。这个少年王爷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统一之后的事情了!

从来没有这么一刻让百里挑一觉得自己投奔李承训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就在百里挑一心里想法如潮李承训却是没有发现,毕竟这不是高武时代,自己也不懂读心术。

李承训将四个人的神色变换收入眼底,笑了笑道:“如今在战争时期,正所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本王决定由李靖担任参谋总部参谋长,全权策划一切军事行动!百里挑一,蒙辰,杜如晦,列入参谋总部之下兼职!”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对着吃惊的三人道:“如今本王麾下人才匮乏,就劳烦几人多多担待了!”

“敢不效死命!”

……

李承训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解救了扶风郡的危机。此刻另一支军队正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与薛举对持,凭借泾州的城高粮足,唐军有恃无恐的守着城!然而城外的薛举却愁坏了心神。

这一刻。

薛举看着威势赫赫的唐军以及泾州城心里却是无奈不已,目光之内复杂难明。李二的威名之盛,用兵之能都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虽然不知道李世民为何龟缩在泾州城内,没有任何举动。但是薛举心中清楚一旦李世民出手,必将是雷霆一击!

此时此刻有着十万大军在侧的薛举却是感觉不到一点的温暖和安全,唐军的举动太过于异常了。薛举清楚的知道着一句古语——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78章 民族不该苍白

事出反常!

这一次李世民龟缩于泾州城内,可不是什么妖孽事。而是堂堂大唐秦王水土不服,染了风寒在泾州城内养病。

说起来也是奇怪,这安定郡虽然地处西北偏远之地,比之长安的气候有所不如,但也相差无几。然而武将出身的李世民却怪异的受了风寒,不能起身了。故此五万大军才会龟缩于泾州城毫无动作!

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主力军向高墌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这是薛举的战略方针!特别是派去扶风郡的乃是自己最信任的军师赫瑷,薛举相信薛仁呆一定可以攻克扶风,以策应自己的伐唐大业。

凤翔。

薛举威严的坐在上位,那着一纸军报而颤抖。军报上的的字迹让薛举心里直哆嗦,五万大军损伤殆尽,扶风之战不仅没有达到预料之中的策应自己伐唐大业的效果,反而损兵折将平白无故的将五万大军赔了个精光。

怒气冲冲,薛举气的牙根痒痒恨不得下令处死薛仁呆与赫瑷,但是心里仅有的理智却让薛举下不了这个决定。先不说赫瑷从小跟着自己情同手足,就是薛仁呆也是自己唯一的儿子,杀了自己薛家就断子绝孙了。

古代将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薛举费了大力气才将军报看完,看到薛仁呆与赫瑷还活着的消息之后,隐晦的松了一口气。虽然赫瑷与薛仁呆败了,但是于情于理却不得不救!于是薛举对着下方的部将道:“李渊老儿派遣楚霸王李承训兵出扶风,太子与军师大败之!高将军朕决定由你带领五千精骑火速前往扶风一线,营救太子与军师归来!”

“是,陛下!”

高将军应命而下,起身便是去了。薛举心中却是杀气肆虐,扶风大败的消息一旦散播而开,必将严重的影响自己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军心。

“啪!”

“废物!”

薛举发泄之后对着将领道:“如今太子新败,消息散播必将影响军心。军中事宜就拜托诸将了!”

“请陛下放心,我等必不轻怠!”

此刻泾州城内,李世民病重,只得命行军长史长孙无忌、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李世民告诫二人说:“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来挑战,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为你们打败他。”

“谨遵秦王令喻!”李世民语气傲气十足,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打败薛举。从而引起了手底下人的欲要证明自己的表现之心,嘴上虽然答复的响亮,但是在心里却是歪心思动了起来。

退下后,殷开山对长孙无忌说道:“秦王担心您不能退敌,才说这番话。贼兵听到大王有病,必然轻视我们,应该显示一下武力威慑敌人。”于是在高西南列阵,仗着士卒精锐而不加防备。薛举秘密进袭唐军背后,壬子,在浅水原交战,唐八位总管都败下阵,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均阵亡。

“秦王,快走!”就在李世民喝完奇苦无比的汤药之后,漱了一下口。打算休息之时一道惊慌失措的声音传了进来。听闻到声音里面的惊慌李世民心下猛然一阵阴霾,只觉得有着不好的大事发生。

“何事如此慌张?”李世民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一刹那震惊之后便是镇静了一来,双眸含煞的问道。迎门而进的亲卫听出了李世民的不满,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容许自己在估计所谓的礼仪了。跨门而入直接道:“殿下有所不知,长孙无忌与殷开山不听殿下劝告,私自出兵与薛举决战!”

“战况如何?”

字意简单,直中重心!

这一刻李世民心下的不好感觉越发重了,脸色漆黑的对着亲卫问道。他生怕自己的预感成真,那就真心祸事了。

“殿下,据消息传来我军大败,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均阵亡!薛举正在率军追杀长孙无忌与殷开山,殿下我们快逃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无忌误我!无忌误我!无忌误我!”

李世民连呼三声之后对着跪倒在地的亲卫道:“马上收拢残兵,回长安!”

……

不同于李世民的狼狈不堪,此刻薛举可谓是意气风发。李世民声望甚高,这一次打败了李世民,薛举就可以收拢军心,同时让自己名扬四海,引得无数人效命!

薛举看着败退狼狈不堪的唐军,心情激动的满意自持,眼睛开始有着血色弥漫,对着正在厮杀的三军喝道:“唐军已败,儿郎们追杀唐军,攻克泾州,第一个攻上城墙者,封万户侯!”

“杀!”

618年,二月,薛举乘胜占领高墌。薛举命军中将被俘的唐军士兵断舌割鼻、凌辱至死,又将唐军的数万具死尸堆积成一座小山,用土封上,造了一座所谓“京观”,以炫耀武功。

李世民前脚刚败,带领残兵逃出泾州逃往高堪的途中之时。一直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李承训便是得到了确切的情报。此刻党卫军军营,李承训正在和李靖等人商讨军情便是有着盖世太保的人员到来送上了李承训此刻最迫切需要的军报。

李承训心里清楚因为自己的横插一脚,如今这个历史变得已经不一样了。薛举伐唐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四个月,更加让李承训心里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如今该死的还没死。不该打的却已经打了起来!更因为如此李承训生怕自己这支西伯利亚的小蝴蝶翅膀一闪,李世民就不会生病这一场战争的结局会逆改。

李承训拿着盖世太保递过来的情报,心里楞了楞神,心里感叹道:“历史轨迹总是惊人的一致,就算自己这只蝴蝶搅动天下风云也没有改变这场泾州之战的结局分毫!”

薛举占据泾州尽吞安定郡之后进兵高堪,李世民还没有缓过气来,便犹如惊弓之鸟一般逃往长安!还有就是薛举斩杀数万唐军铸京观的残暴不仁的事迹也没有改变。

李承训将手里的情报看完之后递给了翘首以盼的李靖等人道:“都看看吧!该我们出手的时候到了!”李靖匆匆看完之后便是双眸惊骇的盯着李承训久久无语。这泾州之战的结局居然与李承训猜测的一模一样。

在李靖眼中这个少年主公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呼!”轻轻吐出一口气李靖便是对着李承训道:“王爷,下令吧!薛举居然敢如此对待我唐军,当杀之以儆效尤!”

“当杀之!”

百里挑一二人也是纷纷附和,毕竟此刻的他们都是唐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听见薛举居然斩杀唐军尸首以铸京观,顿时都怒了。

李承训闻言微微一笑,但是笑容里没有一丝的暖意尽显冰冷道:“陈墨传令,党卫军骑兵第一师,由尉迟敬德带领向浅水源地域开进,”同时李承训目光幽深看着的李靖等人道:“党卫军第一师火速支援高堪,第二师由陈墨带领悄然赶至宜禄待命!,第三师兵出泾州给本王端了薛举的后方!本王亲率霸王旅与李靖一道支援高堪!”

李承训目光里有着莫名的意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道:“俱时诸军皆等候本王的命令,毕其功于一役斩杀薛举为我惨死的唐军袍泽报仇雪耻,一举平定陇西之地完成本王出兵之时的战略规划!”

“是,王爷!”

李承训一声令下,党卫军集体而动。刚刚经历过战火的陇西大地在一次笼罩上了无尽的硝烟,党卫军第二、第三师纷纷出发,只剩下李靖与李承训两个人逗留。两个人打马而行来到洮河岸边,欣赏着千年之前的洮河风光。

这一刻。

李承训心情有点无可名状,站在洮河岸边眺望岷山玉女峰,以及城中心的金童山心里着太多的亲切和怀念。前一世,也就是在后世李承训就是在这里长大的,玉女峰上放马,金童山下读书!李承训马鞭一指金童山对着李靖道:“终有一天,本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