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承训-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能够看清楚历阳郡在这几件事里面独特的意义。

咚咚咚……

历阳郡内三虎竟食,在震天动地的战鼓声中惨烈的攻伐战开始了。首先出动便是魏征这个家伙,只见面对八万大军身材瘦弱的魏征并没有一丝的胆怯看着沉重肃穆的大军道:“兄弟们,我们瓦岗大军自成立之日起便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日密公就在丹阳郡情势危急,暴君杨广就在那里!”

“噌!”

魏征拔出宝剑直指历阳道:“踏平历阳,迎接密公,斩杨广首级封万户侯!”

“踏平历阳,迎接密公!”

“踏平历阳,迎接密公!”

“踏平历阳,迎接密公!”

另一方面在宇文士及的指挥下十万骁果勇士也是开始了疯狂的攻击,作为大隋帝国最精锐的军队,大隋皇室的守护者御林军骁果军疯狂了。杨广深陷险境这对他们来说是耻辱,是最大的讽刺!

此刻的杨广便是这十万骁果军的精神支柱,为了杨广安危骁果军的攻城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疯狂。他们都是关中之人,在骁果军的心里杨广是战无不胜的,是能够带领他们回到关中的那个人。

谁动杨广便是于十万骁果军为敌,骁果军对于杨广绝对忠诚。这也是宇文化及虽然掌控骁果军多时却也不敢反叛杨广的原因。

“盖世太保传来消息,请训少过目!”陈墨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递给李承训纸卷道。闻言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赶快接住打开看了起来,一字一顿的看完盖世太保传过来的情报心中念头百起。

“训少,怎么了?”看着李承训脸色青黄交替,杜如晦心下有着一丝担心逐开口询问道。杜如晦的声音打断了李承训的思考,回过神来便将手中情报递给杜如晦笑道:“克明兄你自己看!”

“历阳大战?”杜如晦翻看着情报难掩震惊,良久。杜如晦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承训道:“既然如此,恐怕我等危矣!”李承训能够明白杜如晦话里话外的意思。如今勇士之战尉迟敬德赢了,再加上等一下的文试如果获胜,李唐就有资格获得传国玉玺。

如此一来无论是杨广还是李密都不会放任李承训安然离去,此刻的李承训势力最弱,为人鱼肉。无论是李密还是杨广都有着斩杀李承训将之留在江宁县的实力。就算最后李承训能够凭借特种战术带领燕云十八骑以及盖世太保的人安全离开江宁县也会损失惨重。

无论是杜如晦这个丞相之才还是尉迟敬德这个大将之才,甚至于陈墨这个护卫之才李承训都不想舍弃。不然的话自己好不容易,兵出险招,装逼凝聚而来的人心就散了。李承训的那些梦想以及干掉李二保住性命的美好打算也就如同镜花水月,虚无缥缈。

思索到了这里李承训抬起头看着杜如晦笑道:“克明兄你对此事怎么看?有个良策教我?”这一刻的李承训也是没了注意,故而将心思打在了杜如晦这个杜断的身上,希望杜如晦能够给他出一个主意解决掉这些事。

“哈哈,训少,历阳郡乃是杜伏威的地盘,如今加上杨广以及李密可谓是三虎竟食之势已成。杜伏威兵弱将寡自然不是李杨二人的对手,但是杜伏威凭借历阳的坚城还是可以抵抗李杨二人一段时间的。”这个时候杜如晦目光闪烁着精光紧紧的盯着李承训道:“就算攻破历阳,杨广的十万骁果军和瓦岗的八万大军也是死伤惨重,在加上只有一个历阳,眼馋它的却又两个!”

杜如晦说到这里却是不说话了,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承训。闻琴弦而知雅意,李承训瞬间便是懂了杜如晦的意思嘴角掀起道:“克明兄是说三虎相争,杜伏威丢失历阳而后杨广军与瓦岗寨大打出手,将会两败俱伤?”

目光闪烁深深的看了一眼安然在坐的杨广和从容不迫的李密道:“无论谁胜谁负亦或者是两败俱伤,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这一次领军的魏征与宇文士及都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统帅,甚至于有的对于军事一窍不通这就使这场历阳之战平添了几分变数!”

“训少说的对,而这几分变数就是我们的机会,离开这江宁的机会!”杜如晦眼眸一亮笑道。李承训目光炯炯心里可是一阵子的谋划,这江宁之行却是自己来到这隋末乱世最危险的时候。李承训很是珍惜这再活一次的机会,绝对的不愿意出现意外。

“才华最根本的就是诗赋,而在汉之后赋不盛行。诗书变成了时代之音,今日朕决定以诗书为题,验证各位才学。”杨广目光炯炯有神站起身来对着众人道,杨广嘴角掀起一抹诡异的弧度,心下却是一阵感慨。要知道杨广也是一个文采飞扬的才华横溢之人,对于胸中才学也是颇为自信。

“朕决定以乱世为题,诸君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做出一首诗以决高低。”杨广双臂张开喝道:“宇文卿家,点香计时开始!”

“是陛下!”

“乱世为题?”李承训也被杨广突如其来的举动搞了一愣,随即嘴角掀起了一抹独特的笑意。比别的,比文章,比对联,比作赋李承训也许会惧别人。但是说道这作诗他却不惧任何人,作为后世填鸭式教学出来的人自然背了无数首古诗词。

唐诗三百首,宋词一大堆。元曲一两首,现代诗也还有。李承训嘴角含笑看向了场中苦思冥想的众人,心中优越感骤然上升,这站在诗仙诗圣肩膀上就是拉风无比。身具诗仙太白,诗圣杜甫,诗鬼李商隐,诗佛王维的底蕴装逼确实非常犀利。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杨广作为帝皇不愧才华横溢这四个字,就在众人还沉思在心中慢慢成型的时候就脱口而出了。

李承训闻之不由得一愣,不得不佩服杨广的才学。就在这个时候李密也不愧是牛角挂书的主,才学也是不凡。逐站起身来慢吟道:“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阳。”

不得不说来到杨广和李密却是众反王势力里面少有的好出身之人,家教之下一身才华却是少有不由得李承训不佩服。随后听到一些乱七八糟的歪诗,暗自摇了摇头然后转身将目光看向了杜如晦,对于尉迟敬德和陈墨李承训自动就给略过了。

看到杜如晦难为情的目光李承训也是莞尔一笑,明白杜如晦不善此道。吟尽一口茶水心里想道:“本少爷给你们来点狠的!”于是站起身吟道:“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伶麋鹿有谁怜?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第56章 聚九州之铁【求收藏。求推荐】

“嘻!”

全场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众人看向李承训的目光犹如看向了妖魔鬼怪般不可思议。就连杜如晦也是双目大睁死死的盯着李承训,手指斜指死张着嘴巴而说不出话来。

杜如晦是清楚李承训胸中才华横溢,但是这首诗不像诗的诗给于他的震惊无异于狂风暴雨。李承训目光闪烁心里确是大乐,他自然是知道为什么众人都是这般态度了。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在中华大地之上以儒家为尊再也不复春秋战国之时的那种诸子百家争鸣的繁华兴盛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却是慢慢的抽掉了大汉民族的血性。李承训心里自然明白没有哪一家的学说是完美的,儒家,法家,道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

明白这一点再经历了后世那种耻辱历史的李承训自然不愿意大汉民族再一次遭受那些劫难,依然按照原来的步伐走下去。李承训要复兴大汉民族就必须打破儒家独尊的地位,为诸子百家的崛起和兴盛创造必要的条件。

历经了几百年的传承儒家思想在华夏大地上自然是根深蒂固,轻易不能撼动。李承训对于这个情况自然深深知晓,但是正所谓乱世用重典,这个隋末乱世给了李承训一个机会。一个推到儒家神话,重新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机会。

战争会让原有的势力洗牌,也正是完成这些原本没有希望的事情的最佳时机。因为乱世只认刀剑,只认实力。只要李承训能够紧握军队,拥有天下无敌的军队自然可以洗牌一切势力,杀戮终究会是让骨头再硬的人屈服。

要完成这一艰难险阻的伟业,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李承训必须要早做准备,等到天下一统,局势以定,儒家就算想要动弹也是没有了机会。李承训放出仇圣的这首男儿行是做了打算的!

李承训打算利用这首男儿行里面对于儒家的不屑一顾来对诸子百家放出一个信号,一个可以让他们崛起的信号!李承训相信诸子百家的人一定会心动,他们也等这个机会等了好久。

只要双方一触即合,李承训虽然会收到儒家的誓死抵抗但是却会得到其他学说的死命效忠。到时候李承训身边聚集的能量将会成倍的增长,傲视天下,俱时候就算李世民得到儒家的效忠他都可以不惧。

想到这里李承训嘴角一笑,心里确是期待儒家的抉择。要知道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而李二可不是李渊老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李承训倒要看看儒家在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做何选择!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杨广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承训嘴里呢喃道。越是思索越是觉得这个少年就是他的知音一般逐放声大笑道:“不愧是李渊的孙子,敢以弱冠之龄南下江都!本来朕还以为你李家无人才派你一介黄口小儿到来,今日朕方才明白李渊不仅生了一个好儿子,更是生了一个好孙子!”

李承训自然明白杨广话里的好儿子是谁——秦王李世民,那个后世抬称的天可汗,千古一帝!这个时候杨广又是笑道:“真是可惜了,若你是李世民的儿子则天下可定也!只是你李承训却是李建成的儿子,只怕李唐内部不宁也!”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李唐内部隐藏的最大隐患。

太子与秦王相争!

天下谁属!

李承训不得不佩服杨广眼光的犀利,只听得杨广继续道:“李卿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杀性太重不适合治国安邦,朕思索半响始觉得李密之诗可为魁首!”听到杨广的话众人都是一阵耻笑,觉得杨广这一招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众人都知道只要文武不归一,传国玉玺就没有人能够名正言顺的带走。

可以说杨广早就已经计算好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手握传国玉玺,拿捏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当真是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虽然杨广智谋深厚可是这群反王势力的代表们可不是傻逼,自然不会也不愿意让杨广如意。

玩众人于股掌之中!

“训少,燕云十八骑潜伏进来了!”陈墨带着李一进来回禀道。李承训闻言目光炯炯的看向了神情冷漠的李一,心里确是欣慰不已。漠北之战虽然艰苦无比,但是却也让燕云十八骑成长了许多。

“属下燕云十八骑李一见过训少!”李一虽然面容冷漠但是躬身行礼间双眸之内炙热依旧难以掩饰。在李一心中对于李承训满是尊敬,他们燕云十八骑获得的一切都是眼前的这个少年赐予的。从一个难民成长为可以纵横天下的强者,李一与燕云十八骑对于李承训很是尊敬和感恩。

“嗯,你们辛苦了!”李承训一把拉起李一,看了半天之后才肯定的道。思考了一下子,眼睛的余光憋到了正静坐的杨广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现了,目光闪烁其词快速的计算着这个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