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承训-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将军!”

秦王李世民用兵手段高超,绝对的不容小觑。这一刻的薛万彻生怕,这一次的秦王军撤退是李世民的计谋。自己到时候信誓旦旦的跑去攻打,正好中了李世民的圈套。

为了安全起见,派遣探马就成了当时的唯一选择。

“王爷,河北军派遣的探子,一直都在我军身后,要不要末将去……”说这话的同时,程咬金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显然老程的杀心又犯了。

听到程咬金的报告,李世民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指了指程咬金笑道:“咬金,没事的,让他们跟着吧,这样一来才能让薛万彻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

李世民相信只要双方都能够彻底的冷静下来,这件事的弊端就会显而易见。到时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太子李建成,都不会再愿意重启战端,议和于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之所以这样做,乃是因为楚霸王在南方虎视眈眈,他们两个人在如果继续损耗实力,必然会是成为前功尽弃之人。特别是自己胸膛里面那颗滚烫的心,最是不容辜负。

“是,王爷!”

……

“报告将军,秦王的大军真的撤退了,我军是否追击,还请将军定夺!”赵参将再一次的踏入了薛万彻的帅帐,很显然对于这件事情他们都是高度重视。

“撤了,真撤了!”

薛万彻咀嚼着这句话,眸子里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他在思考,思考秦王李世民到底在搞什么阴谋。这个时候撤军后退,根本就与兵法有违。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秦王这样的军事大家绝对不会不知道。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让薛万彻在心里抓挠了。秦王李世民的举动太难猜测了,薛万彻手指敲击在桌面,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赵参将,传本将将令,全军后队变前队,后撤十里!”思考了一会儿,薛万彻还是决定也撤军。秦王的大军已经徐徐后撤了,自己一干人等留在这里没作用。

“是,将军!”

赵参将离开帅帐,便是对着身后的亲卫道:“尔等前去传令,将军命令,全军后撤十里!”赵参将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只有彻底的造成薛万彻交代的事情,他才能够走入上位者的眼里。

在日后,才会依靠着战功,封侯拜相。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军人目标很单纯,只有一个,那便是学习霍镖骑,封狼居胥,创下赫赫奇功成为民族的英雄。

不理赵参将这等小人物的奋斗理想,单说待在帅帐的薛万彻简直要伤透了脑子。战后统计出来了,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薛万彻损伤之大,简直是触目惊心,让人害怕。

薛万彻觉得再这样下去,别说是太子吞并山东军,君临天下了。就叫山东军都消灭不了,因为这一场战争根本就是一场兑子的战争,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都打不起,战争还没有结束,两个人就得破产。

战争终于停下来了,虽然它只是暂时的。但是这个河北大地,得到了一丝的喘息。无论是李世民还是薛万彻的军队都在各自的军营里面独自舔着伤疤,暗自垂泪。

秦王军帅帐。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秦琼几个人都在列。显然今天终于李世民不同寻常的举动,其他人都是有着疑惑,这个时候都一脸迷茫的看着李世民。

沉默,

没有一个人愿意在此刻出声,房间里的气氛就这样的凝聚着。到了最后李世民感觉到了其他人的心意,无奈的叹息一声抬起头看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道:“各位都是本王的心腹,肱骨之臣。相必都在疑惑今日战争明显我军占据主动,占据优势的时候,下令全军鸣金收兵,全军后撤了。”

李世民的眸子里闪烁出少有的精明,看着其他人一字一顿的道:“起初按照我们的设定,这一场战争不应该如此久的。这一场战争已经脱离了我们的掌控,太子李建成的军队顽强也远超你我的想象。到如今短时间内摧毁太子的势力,已经成了一句空话。”

“现如今两军僵持,每一天都有无数士兵死去。”李世民虎目里闪烁出不甘心,看着其他几个人道:“本王与太子的势力,在时间中一点一滴的被削弱,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楚霸王李承训,却是没有丝毫变化,到时候只怕天下离我等会越来越远啊!”

第317章 欲和

“嗯!”

听了秦王李世民的这番话,其他几个人都是深深的点了点头。承认了李世民说的就是当前的正理,一点也没有花假。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是几个人共同的认知,李世民虎目里面全都是凝重。目光死死的盯着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复。

“无忌,玄龄。这场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如今在这样僵持,一切可都要完了。不知两位还有何办法可以化解?”李世民的眸子里闪烁光芒,看着自己手底下的这两位智囊。

听到秦王李世民的问话,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都沉默了。不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而是战争已经进行到了这个阶段,双方都打出了火气。并不是谁一句话就可以停止的,这场战争全天下都在观看,其所代表的意义早就已经有所不同了。

这一场战争,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代表了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对于天下存在的意义。谁胜谁就有希望登顶,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二任主人,虽然只是有希望,但是却也比输了的人要好的多。

一旦输了,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什么大的作为。想做一名消散王爷,,都要看对方仁慈不仁慈。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背后,太过于复杂,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才不好轻易开口。

“无忌你先说!”

看着两个人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李世民眸子里闪烁了一下。便是抬头对着自己的妹夫长孙无忌道。显然在李世民的下意识中,对于长孙无忌是十分的信任的。

对于这一点。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当初李世民想要废了懦弱的太子李治,改立英果类我的李恪为太子。就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反对,才会导致大唐天下被一个女人窃取。

这样的天下奇谈,盖古笑话都会发生。便是说明了李世民眼光的不行,对于继承人的选择上,李世民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导致大唐三代而坐而亡。

偏听偏信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问话,长孙无忌眸子里含着笑意,看了一眼房玄龄。目光中满是挑衅。对于这两个人的表现。房玄龄不用看都是清楚了,这一刻时刻,才让房玄龄感觉到了一丝别扭。

秦王李世民也许并没有想到。正是刚才他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在未来造成怎样的动荡。像房玄龄这样的智者,损失一个都是罪过。现在人们对于天下大势如此关注,让楚霸王彻底的拖住了秦王与太子。

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一点,谁也没有注意道。才会导致在后来房玄龄与李世民之间的离心离德,眸子里闪烁精芒,转头看着面对面无语的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一句话也没有说。很显然这个举动。彻底的让房玄龄内心深处生出了一种抗拒。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长孙无忌一愣,他没想到李世民会直接点名让他来讲。沉默了片刻之后,长孙无忌便是抬头看着李世民道:“王爷,现阶段的天下大势你也看的明白。我们与太子有着共同的敌人,属下以为可以与太子和谈。”

与太子和谈!

这句话犹如暮鼓晨钟在李世民的耳边敲响,让他的心神一阵的不平静。他抬起头看着长孙无忌。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瞧见李世民的目光,长孙无忌便是心里清楚。李世民的打算是什么。组织了一下语言,长孙无忌便是开口了:“如今陛下年迈。大唐的第二任皇帝只能从四个人里面选出来,第一太子李建成,第二楚霸王李承训,第三秦王李世民,第四就是这个远在太原的齐王李元吉。”

“齐王兵马不足以争雄,困守在晋阳而太子李建成,与王爷都一样,在河北大地大打出手。”长孙无忌顿了一下,重新组织了一下措辞,才对着李世民叙述道:“现阶段我们与太子是弱势的一方,双方都是为了辛苦求存,所以属下认为应当与太子和谈。”

“和谈?”

咀嚼了一句,李世民陷入了考虑。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先不考虑其影响,如今大战开始了这么长时间,你突然跑去告诉太子你需要和谈。

别说李建成是大唐的太子了,一举一动代表着大唐。哪怕是随便在小山沟里走出来的少年也不会相信,和谈根本就是一个空想。特别是就算太子李建成想要支持和谈,这一场战争其背后的意义大于大。

意气奋发的挎着极地自信,带领十万大军只是为了攻破河北军,占领整个河北。结果却没有想到,这一场战争打着打着居然僵持了下来,不管是太子李建成还是自己都无法速战速决。

“嗯!”

李世民闻言沉默了半响,思考了一番之后便是对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关于李承训的调停大军已经到了潼关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天下,变得人人知晓的。

“这件事,谁去?”

虽然是询问,但是李世民的眸子直接是顶住了房玄龄。很显然,李世民选择了房玄龄,因为房玄龄口才了的,是他麾下最为适合这份工作的人选。

而且这个人还需要足够聪明,能够随机应变。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次和谈的顺利进行。在李世民的手下里,这样的人才不多,也就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三个人。

通过各种思考,自己与长孙无忌还有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这个时刻,只有将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交给房玄龄来解决。

“属下推荐玄龄去!”

就在李世民思考着该如何开口的时候,长孙无忌仿佛已经看到了李世民的苦恼,转头盯着李世民道。直接,简单直白的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直接解除了李世民的难为情,长孙无忌不愧是大唐好员工。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在心里暗赞了一声其的眼光,便是盯着房玄龄道:“铺机推荐先生去,不知爱卿愿意去吗?”。

“属下去!”

房玄龄没有过多的思考,直接在李世民的目光下做出了决定。房玄龄知道,李世民刚才的问话不过是在象征性的征集自己的意见,而是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第318章 嫡长子的担当

北方的战争牵动人心,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亦或者是楚霸王李承训,唐皇李渊都是为之关注。

太极宫。

李渊翻看着张淑德递上来的情报信息,虎目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杀机,无奈,愤怒,各种表情都有。李渊双手死死的捏着纸条,青筋外露。

对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李渊在心里无限的谴责,沉默了半分钟,李渊眸子里闪过一道坚毅转头对着张淑德道:“淑德,传朕旨意让楚霸王立刻进京,朕有要事想商。”

“是,陛下!”

目光从张淑德离开的身影上收回,李渊终于是下定了决心。既然他没有能力参与,调停这件事。那么便让楚霸王上,李渊这个时候想要与楚霸王签订血盟,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交给李承训。

坐镇太极殿的李渊却是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与孙子对于皇位的迫切简直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一副尽在手中握的感觉,李渊却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纯粹是引狼入室,根本就没有起到如狼吞虎的作用。

这个时候,各方势力都在关注这场事件的变化。突然听到李世民撤军的消息,则引起一大群人的惊呼。因为这事情弄的太反常了,战意高涨,摆出一副不拿下河北不罢休气势的李世民居然挂起了免战牌。

这个消息犹如一枚核弹在中原九州响起,令各大势力为之侧目。就在这个时候身处河北的李建成也是接到了薛万彻传递而来的军报,太子行辕。李建成一个人拿着军报,脸上带着凝重。

“赵声。将韦挺与王圭给孤找来!”拿着消息,李建成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好将目光转向了门口紧紧护卫自己的护卫长赵声。既然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了。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句从三国之后流传到了今日,熟读诸子的李建成自然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哪怕是王圭与韦挺都不是诸葛亮那般的大才,妖孽之人,却也名动天下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

纵然这两个人不能比诸葛孔明,但是这一刻李建成要的并不是能够帮他在这个世间占据一地,封王列土的大才。他只是想要知道下一步怎么走而已,本来以太子李建成的智商。这一点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点化,自己就可以想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韦挺与王圭联袂而至,走进太子行辕对着李建成恭敬的行了一礼道:“臣韦挺,王圭参见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