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承训-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幼稚的话从百里挑一的话里说出,一点也不符合百里挑一这个智者形象。不得不说李承训得突然出现让百里挑一很是纳闷,也是吃惊无比。于是乎,张口便是问出了这样的话来。

对于这个问题,李承训并没有开口回答。只是淡淡的一笑就啥也没有说。反而端起了茶杯轻轻的抿着茶。良久之后,就在百里挑一等候的有点不耐烦,心急之时,李承训才放下茶杯看着百里挑一开了口。

“百里,本王在江陵接受了萧铣的投降之后,便是令李靖统帅二十万党卫军出征濮部,带着萧铣等人连夜赶回来了帝洲!”李承训缓缓的开口解开了百里挑一的迷惑,随后看着百里挑一郑重的道:“你看出帝洲的问题来了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不仅是点醒还有考究深意。此时此刻的帝洲已经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只是一直以来并不明显。萧铣与杜伏威的投降,让这个问题彻底的成了帝洲,李承训的心头重担。

让李承训还西征都没有在进行,而是交给了李靖。此刻听到李承训的问话。百里挑一先是一愣,随后眸子里精芒闪烁,抬起头看着李承训道:“回王爷的话。臣下认为帝洲,军队太多了!”

百里挑一经过刚才的心算。他发现一旦受降融合萧铣的梁军之后,李承训麾下军队将会暴增到一百七十万!这个数量一出现。就将百里挑一吓了一大跳。这个时候的南方总共都没有一百五十万户,八百万人口。

如今军队与百姓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连五比一都不到。这简直就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穷兵黩武!

“嗯!”

李承训点点头,算是肯定了百里挑一的话。随后目光如炬的看着百里挑一道:“百里,你也知道如今整个南方的百姓不过一百五十万户,八百万人都不够。五比一,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式,这个状态必须要尽快解决!”

李承训自己也清楚,如果一旦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比较会引起一些内部问题,导致自己内部的大乱。这个时候,李承训哪里还有心情西征呢!

如果不是国防军与党卫军都是名副其实的党军,青楼的收益,商队的收益都被李承训用于军队的建设的话,就连原本的一百二十万军队都让帝洲发生动摇。更不用说如今两方投降,兵力大增的情况下了。

“百里,下去之后对新投降的梁吴两方的官员,举行考试。量才录用,不合格的人都停用,而且梁国官员只能充仁吴国境内,或者原本属于我们的地盘。同理吴王的官员,也是这个目的!”李承训知道本地官员担任地方官的危害。

所以李承训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了这件事情做出一个防范,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杜绝官员拉帮结派,形成一个有一个的利益网了。

“是,臣下下去之后便着手处理此事!”百里挑一很有智慧,也有眼色,他从李承训的话里,便是明白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与军队问题的不能插手。

所以百里挑一答应一声之后,便是转身离开了。百里挑一清楚,这一次军队系统必然会大动干戈,是政方唯一一次插手军队的机会。如今被李承训阻挡,百里挑一便是明白军政分离始终是李承训心底的一道禁忌。

看着百里挑一的身影消失,李承训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对于百里挑一的心思知之甚祥,百里挑一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触手深入到军队。但是李承训都是在关键时刻,或者百里挑一出手行动之际予以掐灭。

军政分离,这是李承训的底线。对于百里挑一的才能很是看好,所以李承训才没有干点百里挑一。而是在关键的时刻给予点醒,敲打,他希望能够他的敲打能够让百里挑一醒悟。

对于百里挑一,他一直抱有希望。因为李承训深知百里挑一的才能,希望百里挑一能够用在正途上。而且李承训对于百里挑一用的很顺手,他不想去破坏两者之间的这些默契。

……

“呼!”

良久之后,李承训才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眸子里闪烁过一道精芒,朝着门外道:“李一,进来!”

“卑职到,请王爷吩咐!”李一走进房间内对着李承训行了一个军礼后道。

看着恭敬有加的李一,李承训的眸子里闪烁过一抹愧疚。燕云十八骑本来就应该在战场上纵横,立下彪炳千古的战功让后人传颂的。却因为他,成了护卫。看着李一,目光一闪,内心翻腾的念头一闪而过。

“李一,你前去参谋本部一趟,请参谋总长前来霸王殿!”李承训看着李一,最后还是这般说道。因为军队人数太多,这是军方的事情。

他只能找军方的首脑杜如晦来商量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太大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帝洲的动荡,李承训不得不小心。而且李承训清楚这一次由于牵连到杜伏威与萧铣,更是让的此事变得越发的复杂。

动一发而牵全身!

这便是此刻李承训的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李承训感觉到他的头脑已经乱了。不能再思考了,这个时候的李承训根本就不在适合做决定,所以只好让李一召杜如晦前来,商量此事如何解决。

“卑职杜如晦见过王爷!”

刚一进门,杜如晦便是立即一个立正,行了一个军礼。看着军人气息越来越足的杜如晦,李承训的眸子里闪过一抹莫名。自己这样生生的将一个留名青史的绝代政客,改变成一个军人。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

脑海里闪烁过这些纷乱的信息,李承训晃了晃头便是指着面前的椅子道:“坐!”

“是!”

“绿衣给克明上茶!”等到杜如晦坐下来,李承训便是对着殿内呼喊了一声。让绿衣赶紧给杜如晦上茶,这不仅是因为两个人关系很好,更因为李承训知道,这个话题有点远。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提前准备好茶水让杜如晦在口渴的时候饮用。而且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不能出现更多的人,所以李承训在此刻便安排绿衣上茶,以有备无患。

“是!”

绿衣答应一声,便离去准备了。李承训看着有些清瘦的杜如晦,点了点头道:“克明,你瘦了!”

对于这个一直跟随着自己的老臣,李承训心里自有一般情意。他们两者之间,与常人不同。那种感情,很不寻常。听到李承训的话,杜如晦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看着李承训道:“王爷多虑了,依臣下来看,王爷才是真的瘦了呢!”

杜如晦的情商很高,他自然是能够明白李承训话里的意思。但是他知道,更加的清楚,在整个帝洲,最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眼前的这个少年王爷。

第238章 设立预备役

彼此对视三秒,哈哈大笑一会儿之后。李承训的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双眼有神的看着杜如晦道:“克明,你觉得帝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承训目光如炬,盯着杜如晦。他想要知道,杜如晦对于这件事情有没有发觉。因为这件事情关乎太大,而且他也想要知道杜如晦有没有资格继续担任参谋本部的部长。

在简单的话语里面不仅有着寻求答案的意思,还有考究的意思。这个时候李承训目光里面犹如拥有着一把火炬,熊熊燃烧。他对于杜如晦抱有的期望太大了,李承训不想自己失望。

但是李承训心里确实清楚,一个参谋本部的总参谋长,如果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没有看到。那么他就不适合再作为参谋总长了,因为缺乏这样的警觉目光,是不能够成为参谋总长的。

当然了杜如晦也不是简单的人,眼珠子一转就已经明白了李承训话里的意思。抬起头来看着李承训,目光闪烁了几下之后道:“王爷,以卑职看来帝洲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的问题了!”

杜如晦目光越发透亮,最后变得坚毅起来。想到自己与李承训的一路相互走来,心里的想法顿时为之一顿,看着李承训凝重的道:“王爷,眼下帝洲军队虽然分为党卫军,国防军。但是其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这个数量已经跟总人口达到了六比一的数量,若不是当时情况紧急,没有这样庞大的军队根本无法应对来自各处的压力。卑职是不会同意一次性扩军如此之多的!”杜如晦眸子里面都是精光,语气里面的话引起了李承训的深思。

确实。帝洲军队数量增长太过于迅速了。一战过后,呈几何增长。如今这件事情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时候了。李承训嘴角一动,看着杜如晦道:“克明,继续说!”

“如今吴王杜伏威与梁帝萧铣投降,其麾下之军远超五十万。”杜如晦看着李承训,做了一个庞大的比喻道:“根本盖世太保与军统的统计,其麾下军队足有七十余万,再加上帝洲本土的军队,到时候我们军队将会增加道史无前例的两百万!”

“这样的军队数量,就算是隋朝在大业五年最强大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庞大的军队。如此数目巨大的军队已经超出了眼下帝洲所能支撑的极限!”杜如晦突然一顿道:“所以王爷,卑职觉得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军队的数量,进行裁军!”

“嗯!”

李承训闻言点了点头,确实犹如杜如晦所言。帝洲支撑不了这么多的军队,若不是青楼的收入,与商队收入的投入。此刻的帝洲政府早就已经破产了,所以杜如晦的裁军之策,确实就是眼前最恰当的处置办法。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李承训抬起头看着杜如晦:“可是克明,你想过没有裁撤之下来的军队如何安置?他们已经变成了士兵,对于农活等谋生手段都是缺乏,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拿出一个确切的章程来。如此才能保证裁撤之后,军队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不会下降!”

裁军这个想法李承训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这件事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一点了。裁撤之后的军队如何安置。才是目前最大的困难,简直可以让人望洋兴叹。

听到李承训的这个问题。杜如晦也是不由的一愣。因为这件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时候听李承训如此一说,他才发现裁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于比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复杂。

其实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对于李承训还是杜如晦最复杂的事情莫过于,裁军很难,却不得不裁。就眼下帝洲的军队数量不加以控制必定会是帝洲财政破产,导致这股势力的消灭。

对于这件事情,当真是坑死了两个人。半天都没有言语,最后李承训实在是受不了这个气氛了,才对着杜如晦道:“克明,依你来看,帝洲保持军队多少合适?需要裁撤多少?”

对于李承训的问话,杜如晦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因为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就目前而言,在楚霸王麾下的军队中,以国防军人数最多,党卫军次之,最后才是乞活军。

特别是等到几日后,梁军,吴军一到,才真正的麻烦呢!所以说,这个时候有些话并不好说。一旦话说错,就会得罪人的。

杜如晦眸子里闪烁着精光,沉默了半响之后对着李承训道:“王爷,依卑职看来,帝洲总部部署兵力应该控制在一百万以内,超出一百万也是有些穷兵黩武了!”

杜如晦的意见很直白,那便是直接裁撤掉近乎一百万的大军。只有这样帝洲的财政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不然就以目前帝洲这样的病态状况,发展下去,迟早会出事。

李承训点了点头,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之后,对着杜如晦道:“克明,那以你看来,裁撤军队,应该裁撤那些军队合适?”

这一句话落,杜如晦的脸色变了。因为这才是这件事情里面真正的难题,裁撤那个军队,这无疑会牵动很多人的心思。因为裁军之后,将会导致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个时候听到李承训问他这句话,杜如晦就感觉到头皮一阵的发麻。因为这件事情,根本就是一个惹人的事情,更别说最大的雇主就是眼前的这位,杜如晦这一刻只觉得压力山大。

“王爷,乞活军远在西海,乃是王爷的埋藏的一把利刃。所以乞活军绝对不能动!”杜如晦看着李承训,并没有说应该裁撤那个军队,而是与之相反说出了那个军队应该保留。

他相信这样来回答对于他来说好一点,随后目光闪烁了几下道:“党卫军作战勇猛,不可轻动,国防军乃是国之重器,一旦裁撤必定会引起帝洲的局势动荡,到时候会发生变故!”

这个时候杜如晦不说话了,因为得他的意思已经非常的明显了。裁撤的军队只能是吴军与梁军了,因为他们的战斗力没有国防军强,更加的没有党卫军忠诚,也没有乞活军存在的意义。

所以唯有裁撤吴军与梁军,才能不触动军队的利益,还能缓解帝洲财政的压力,同时又能消除一大隐患。

不得不说,杜如晦与李承训想的是一样的。因为李承训想的这也是这样的,这个时候,身处乱世自然是不能裁撤党卫军与国防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