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承训-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盘踞在帝洲的几十万大军,顿时出动。朝着萧铣的梁国,濮部,昆明,扑去。第一路由不败军神李靖率领,第二路,由李承训自己率领着党卫军兵进濮部,第三路由徐世绩率领挺进昆明。

李承训的布局很简单,却也无懈可击。因为李承训这样的布局,充分的考虑了国防军与党卫军的长处,进行的统一布局。萧铣的梁国乃是大汉民族,大汉子孙,所以需要的是安抚。

是收拢,所以李承训派遣的是国防军。这只是因为国防军没有党卫军弑杀,李承训心里清楚南方统一,人口问题必将会成为自己的一大难题。所以李承训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考虑如何增加大汉民族的人口基数了。

虽然李承训知道大汉民族的融合其他民族的能力强大无匹,但是这个时候经过了五胡乱华之后的大汉民族,人口基数下降到了一个历史的最低谷。这个时候如果实行民族大融合,到了最后只怕汉族都会彻底的消亡。

为了以后,为了大汉民族。李承训不能灭掉萧铣所部的汉族,只能尽力的收拢安抚。而对于异族,李承训只有高举党卫军这把屠刀,大开杀戒了。

李承训在出征之际,彻底的召开政务院会议,制定了在一段时间之内的民族政策。那便是鼓励大汉民族生育,提出了人多就是力量大的口号。从财政部里面抽调资金,建立保障补助这些新生儿的存活率。

利用鼓励生育的方法,来提高大汉民族的人口基数。以挥屠刀的方法,灭掉异族,来保证大汉民族的纯洁性。只有这样才能护卫着大汉民族一路成长。再也不会遭受五胡乱华的悲剧了。

这便是李承训的人口政策,因为他知道,在未来,台湾,海南,印度尼西亚。吕宋以及北边的草原等地方都需要移民。历史为鉴,李承训绝对不会将帝国的边疆之地交给异族人,帝国的边疆必须要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汉族的手中。

唯有这样才能杜绝分裂的产生,李承训的这一项政策刚刚出来,就得到了帝洲政务院所有官员的拥护。对于人口的匮乏,此时此刻也真的成为了帝洲的一块心病。

随着这项人口政策的实施,帝洲下辖的每一个地方人心振奋。对于大汉民族这样有着多子多孙是多福的传统的民族,鼓励生育绝对是会得到支持的。

这一点从后世就可以看出,太祖一声令下。人多力量大。就导致了十二亿的人口基数,这不仅是太祖的个人魅力无限,而且还有大汉族人对于后人的看重与期许。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便是最真实的说明,没有一个汉族人能够逃脱这个传承,传宗接代,传承烟火的活计。所以李承训的政策,切实的把握住了当下百姓的需求。

李承训清楚一旦这个政策实施开来。一旦到了大唐一统天下之时。也就是四五年后,南方人口就将彻底的超过北方。成为中原人口的最大聚集地。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拥有无限的兵丁,数不清的百姓可以供自己移民。

这个人口政策。不仅对于放下的大汉民族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以后李承训的国策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个政策自然而然的成了政务院的首重之事。

这个政策不仅带动了百姓们的热情更是让李承训得到了南方百姓的认可。不得不说这一手,李承训弄的相当的漂亮。

……

帝洲。

霸王殿内李承训正在接待重要的宾客,本来这个时候他是要领兵出征的。但是由于萧铣的梁国横在帝洲与濮部之间,可以说是萧铣不灭。李承训也没有办法进军濮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李承训决定让李靖带领兵马攻打萧铣,徐世绩先行协同。等到萧铣的梁国大乱,自己与徐世绩就可以领军出兵昆明与濮部。彻底的一统南方,这便是李承训的打算。

然后本来打算偷奸耍滑的李承训。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根本就是个忙碌命。怎么也闲不下来,这不是刚刚不能出兵,正打算休息之时确实接到了吴王杜伏威的拜访。

对于杜伏威这个人,李承训一直保持着最大的善意。虽然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心慈手软,但是对于这个当初自己南下时,借租帝洲的人。李承训还是不打算彻底交恶!

这便是李承训的为人处事的风格了,只要是他的敌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但是他睚眦必报的同时,又有着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可以说作为一名霸者,李承训很是矛盾。

按理来说,这样的性格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王者。敝如楚霸王项羽,正是由于性格缺陷导致了大好的形势毁于一旦,从一代霸王最终被逼的乌江自刎,但是李承训确实与之正好相反。

李承训从弱小一路向前,到了此时确实越来越强。甚至于比长安的李渊都要强大很多,可以说是一种奇迹,一种只属于穿越者的奇迹。

杜伏威如今盘旋在于自己的帝洲之上,确实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就算这一次杜伏威不来,李承训都要在灭掉萧铣之后解决这个问题。南方一统,李承训是绝对不会放任杜伏威,一直存在。

要么投降,要么灭亡!

这便是李承训对于杜伏威设定的两条路,不过根据李承训对于杜伏威的了解,自己历史上的阐述。李承训有着很大的把握,杜伏威会选择投降。

老杜曾经在李渊还很弱小的时候就选择投降了李渊,如今自己兵力如此之盛。杜伏威就更加没有了不投降的理由,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闪烁着精芒。

当初自己南下之时,兵弱势危,还需要从杜伏威手里用重金租借帝洲。三年过去,如今的李承训贵为天下第一诸侯,一人双王,威势无量。这个时候,杜伏威在也不敢提李承训租借如何还的事了,而是眼巴巴的跑来帝洲拜见。

通过这件事情,李承训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要有权有钱!

第232章 世袭罔替

男儿生平事手掌天下权!

前世今生的经历让李承训明白,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根本就只是一个错误的说话。在他认为,作为男儿只需要手掌天下权即可。

只要天下权在手,各种各样的女人不是掌中之物。为所欲为,极尽猖狂。只要有了权位,一切都不会离你很远。

“吴王,一别三载!不知吴王进来可好?”李承训对着杜伏威微微一笑道,随后便是吩咐绿衣奉了茶。

杜伏威也是老江湖了,自然是见多识广。他能够明白这是李承训的客套话,也就没有什么当真。毕竟他们两者虽然没有交恶,但是也并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

楚霸王李承训没有理由,也实在是没有必要对自己另眼相待。杜伏威眉头轻轻一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之后,便是对着李承训道:“托霸王的福,本王这三年内还好!”说到这里,杜伏威话锋一转对着李承训道:“反倒是霸王,在这三年里取得的瞩目成就,让人心折啊!”

两个人都进行着没有营养的追捧,相互寒暄。良久之后,李承训才呵呵笑道:“吴王过誉了,本王只是一向运气比较好而已!”

“哈哈……”

笑了好一会儿之后,杜伏威收住了笑容。看着李承训变得严肃了起来,认真的道:“霸王,这一次本王南下,亲临帝洲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关于合并的事情?”

杜伏威看着李承训目光之中满是精芒,真诚的说道:“天下大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朗。纵然有着唐皇李渊外放诸子,出了这一昏招。导致天下再一次的乱像纷纷。接下来的天下逐鹿,不过是你们李家皇族的事情而已!”

“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以及霸王!在你们里面,本王更加倾向于你,”杜伏威看着李承训良久之后道:“所以本王打算投靠楚霸王,博一世富贵,不知霸王意下如何?”

杜伏威知道对于像李承训这样的聪明人,绝对不能对其欺瞒。那样的举动只会让他们的交谈陷入僵局,所以杜伏威在寒暄之后。便是简单直白的提出了投靠这个要求。

当面锣对面鼓,将问题提出来。剩下的就看你楚霸王的了。不得不说杜伏威的这一手,以退为进用的确实不错。听到杜伏威如此直白的问话,李承训不由得一愣。

他没有想到杜伏威前来帝洲的目的与意思是为这般,不过杜伏威的意思确实让李承训为之一振。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值得人振奋。

眸子里闪过一道精芒,李承训抬起头第一次深深的看了一眼杜伏威。沉默了许久之后,才慢慢的开口道:“吴王,当初本王南下因为你租借丹阳郡。本王才有了落脚之地。也正是因为帝洲,本王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所以说本王对于吴王很是感激,如此本王也就明人不说暗话了。”李承训目光侃侃的看着杜伏威道:“本王派遣狄知逊前往江陵,递交国书。令萧铣举国归降。条件是萧铣为梁王,世袭罔替,与国同富贵!”

“若是吴王决定投靠本王。那么本王可以坦白的告诉你,封吴王。世袭罔替,与国同富贵!”李承训目光之中满是精光。看了杜伏威一眼之后道:“吴王,有一点本王想要提前说明,那便是无论是之后萧铣的梁王,你的吴王,可以世袭罔替,但是这个王爷一没有封地,二没有实权。只能算是一个荣誉的象征!”

这便是李承训的想法,他并不介意封王爵。但是封赏之法需要改变一下,他需要的不是大汉王朝的那种真正的诸侯王,而是一群榜样罢了。

人的野心是无穷无尽的,这种国中之国,亲王手握大权,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的例子并不少。西汉的七王之乱,若是没有周亚夫这个逆天之才,平定叛乱的话。大汉武帝,存不存在,都将成为一种悬疑。

西晋的八王之乱,最后导致王与马共天下。这样的可悲的事情,李承训已经听到的太多了,这个时候他自然会防止这样现象的发生。

李承训的话让杜伏威心里一惊,李承训的话里面包含的信息太多了。而且李承训对于他的待遇可谓是还很不错,封王,世袭罔替,与国同富贵,这些待遇已经够了。

杜伏威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他投靠李承训之后还能掌握大军。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更加是危险的,一旦手掌权力,无疑将会使给了李承训一个理由剪除杜家。杜伏威对于这一点看的很是通透,沉思了半响以后,对着李承训道:“霸王你的条件,本王都可以接受。但是本王亦有一个要求,还请霸王成全!”

听到杜伏威这样说,李承训立即便是认识到了这件事的不同寻常,连忙对着杜伏威道:“吴王请说,只要不太困难,本王便应允你!”

杜伏威闻言一喜,对着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道:“自从隋大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以来,群雄并起。本王率领着江淮健儿纵横江淮之间,如今本王归附霸王,还请霸王看在本王的面子上,不要为难这些军人!”

“吴王放心,对于你麾下的江淮健儿,在日后本王会亲自把关,让其融入国防军,为我大唐守卫边疆!”李承训目光侃侃看着杜伏威保证道:“只要本王一日,江淮健儿就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李承训的承诺华丽无比,让杜伏威为之沉迷。

“多谢霸王!”

李承训与杜伏威的一番交谈,彻底的确立了杜伏威的归附。由于杜伏威的归附,让李承训收复萧铣的把握,大增。

江陵。

得到楚霸王的铁血宣言,让萧铣与萧瑟为之一振。因为这一次,萧铣清楚,自己终于到了该选择的时候。面对如此霸道铁血的楚霸王,自己不选择,不妥协就是代表着自己最后被清扫。

萧铣无奈之下,选择召狄知逊进宫。交代了其投降的诸多要事之后,就开始静等李承训的命令到来。这个时候,他知道萧梁终将成为过去。

狄知逊得到萧铣投降的命令之后,立即返回帝洲。这件事情太过于重大了,需要楚霸王李承训的亲自决定。

第233章 商议

天下局势在短短的几日之内,风云变幻。不少人都清楚最后得到神鹿的那个人,越发的明显了。

他们都知道这个实力就是李唐,因为自从李渊分封外放诸子之后,实力暴增。不在仅仅龟缩在一角,困住了那颗君临天下,志在一统宇内的雄心。

杜伏威与李承训一会晤之后便是将自己麾下的江淮健儿,派遣南下接受国防军的融合。自己也返回历阳前去迎接家眷南下帝洲,杜伏威也算是一代王者了,对于这件事情看的很开。

就算是自己已经归降,而且手里又没有军队。李承训也绝对不会让自己一个人留在历阳,这个属于自己的大本营。看的很开的杜伏威很是光棍,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投降,那便光明正大的南下帝洲。

接受监视,两方人都能够在相互忌惮,提访的档口,能够和平的相安无事。为了自己家族的安危,杜伏威彻底的投降了个彻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