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李伯瑶面露微笑,点点头说道:“嗯!”

李震满意的点点头,而后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羊肉,颇有些急不可耐,但是优秀的素质使得他还是坚持到了把台词说完:“看上去倒是不错,不过吃起来如何还要看看,某家先尝尝!”说完,就按照苏宁的吩咐,先是尝试着咬了一小口,动了几下嘴巴,然后愣住,做出不可置信的样子盯着羊肉看。

围观群众颇有些奇怪,喝问之声不绝于耳。

“怎么样啊?”“吃出什么味道来了?”“掌柜的,这位小郎君该不是要打人了吧?”“难道是很难吃?幸好某家没买。”“看上去不对劲啊,这难吃不吐出来?”

仿佛为了印证那位观察力强悍的人士的判断,李震瞅准时机大叫一声:“好!这钱出的值!掌柜的!再来一份!”然后就把一整块儿羊肉塞进嘴里,感受到鲜美的汤汁在口腔中肆意流走,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都在享受着这种美妙的感觉,就好像沐浴的时候那样舒服,每嚼一口都是那样的幸福满满,这种感觉,真的是,真的是,真的是太爽了!

李震一边嚼着一边口齿不清的招呼李伯瑶:“快!快吃!快吃!”

得到信号的李伯瑶撕下微笑的面庞,一筷子夹了一大块羊肉就往嘴里面塞,然后肆意大嚼,毫无贵族风度的满脸幸福,看的围观群众们都呆掉了……

“真有那么好吃吗?”很多人都有此问。

好不容易把那一大块羊肉咽下肚子的李震一脸鄙夷的抽出一双筷子递给了最前面的一个发问者:“自己试一试!”

发问者是一个中年男子,结果李震递来的筷子,看了看完全不顾旁人吃的很幸福的李伯瑶,又看了一下李震,颇为迟疑的夹了一小块羊肉,然后伸出舌头舔了一下下,咂咂嘴,皱了皱眉头,又舔了一下,然后又舔了一下,又舔了一下,每一次舔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最后一口把羊肉放进嘴里面,一咬……

“怎么样啊?”“好吃不?”

等待的时间有点儿长,人们开始询问。

“掌柜的!来一盘!不!来两盘爆炒羊肉!他娘的,钱没带够,某家立马让人送钱来!再来两份放食盒里带走带走!一共四份!”中年男人“啪”的一声把筷子啪在了桌子上,朝着牛耿大喝道,牛耿一脸笑意的拿出一个薄薄的木牌,递给了中年男子:“请把姓名和需要的食物写在上面,然后在下会吩咐厨子为您做,这就是凭证,到时凭此木牌收取费用,免得弄乱掉。”

中年男子接过木牌,就开始写着了,这一下可就不得了了,方才还有些愣神儿的人们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掌柜的!某家也来一份爆炒羊肉!”“掌柜的!某家也来一份!不,两份!”“掌柜的,还有某家!”“哎?这红烧狮子头是什么?掌柜的!来一份爆炒羊肉,一份红烧狮子头!”“掌柜的……”

一时间所有人都冲到了牛耿面前拿牌子写自己所要的食物,不少人已经对着菜单开始看了,越看越新奇,爆炒,红烧,糖醋……糖?天啊,这里还有糖做的食物?这家酒楼到底是何人所开?还有糖?那得多贵啊?不对啊,这酒楼旁边好像还有一个甜品店吧?甜品?

李震笑眯眯的一边吃着一边看着,这场面还不够吗?三明,你当真是算无遗策啊,这都能给你算出来,真不愧父亲给你的评价!我现在的确是不如你。

当然,李震对自己这一次的表现也很满意,自己成功的表演使得这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自己的气度看来也不错,比如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面,只有他和李伯瑶不动如山,笑看风云,很满意自己的风度,李震满意的笑笑,又看了一下李伯瑶……

“卧槽!伯瑶!你非要逼我发飙是不是!能不能别吃得这么难看!都吃到脸上了!身份!身份!”

ps:ps:本书读者群362044452,欢迎大家加入~~~~

第138章一百三十四汉唐

酒楼的大火是意料之中的,开业第一天的黄昏,赶着夕阳西下前最后一丝光辉,牛耿派来的家仆就把苏小妹计算好的支出和收益以及净收入的账本还有他的报告拿了回来,顺便报告今天晚上苏小妹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就在酒楼睡下了,明日回府。

苏宁一边吃着火锅一边看着账本,嗯,很不错,这一天就已经收入如此之多了,等到过些日子名声彻底打响的时候,整个长安有钱的人基本上都要去吃上一遭了。

至于甜品店,比较安静的开张了,目前也只是在售卖牛奶蛋糕,甜的东西在大唐绝对是奢侈品,但是绝对有人买得起,比如某些在味仙居酒楼里面一掷十贯钱点了二十多道菜聚齐二三好友大吃大喝的土豪们,他们在吃完了大鱼大肉的炒菜之后觉得有点儿腻,于是想调剂一下,这个时候伺候他们的博士就会笑眯眯的问道:“各位郎君,可否需要来些甜品?”

于是牛奶蛋糕脱销了,十个蛋糕厨子完全不够用,最后很多人都没有吃到那香甜气息四溢的蛋糕,很是不爽,说什么我们要吃你都没有,还开什么酒楼?!一大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纨绔放言,明天要是再吃不到就要砸店了!吓得牛耿求爷爷告奶奶,并且立刻派人过来求援,无可奈何之下,苏宁把府中仅剩的三十个空闲仆人里面抽出十个,让他们准备准备,明天早上坊门一开。就立刻前往甜品店,准备帮忙。

另外牛耿还报告,炒菜的厨子也不太够用,今天多亏是准备了好几天的食材和搭配,连调料都准备好了,炒一下就好了,但是明天就不一定了,厨子们和博士们已经在废寝忘食的搭配了,但是相对于他关于明天和以后客流量的预估,完全不够用。苏宁无奈。把剩下来的二十个仆人又抽出十个准备明天去酒楼帮忙。

至于最重要的食材和调料,倒还算充足,但是支撑不了多久,需要更大的储备量。这一点苏宁已经吩咐下去了。大量收购。自给自足也很重要,鸡鸭鹅猪之类的正在庄子上成长,来年开春把蔬菜什么的都种上。扩大暖房的规模,等再过些时日,庄子上就可以供应酒楼所需了。

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在托塔天王李震和哪吒三太子李伯瑶的协助之下,这第一步走的挺漂亮的,随之而来的,不久的将来即将到来的,苏宁觉得,凭着这段时间的能量储备,或许可以应对一些了,就算不能完全应对,至少也不用完全靠着那些国公们的庇佑,苏家终究是苏家,需要自己的力量和爪牙。

对付七宗五姓的方法,李二陛下在积极的谋划之中,苏宁也在积极的思考当中,他必须参与进去,也不得不参与进去,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都烙上了他的标签,未来的教育革命更是不可缺少他的参与,他必然会成为世家大族眼中李二陛下的爪牙,必然会遭到打击;更重要的是,苏宁还有一个思虑了很久的想法,这个想法,没有七宗五姓文化精英们的存在,是难以推行的。

不过要想打击七宗五姓,还是少不了一个大义,挤压生存空间,但是不能真的逼的七宗五姓走投无路起兵造反,若是逼的七宗五姓真的起兵造反,那可就真是大灾难了,不说华夏精英毁于一旦,也是毁了一半,苏宁对他们没有好感,但是战乱一起,国家又要混乱了,苏宁的构想也就毁于一旦了,君主高度集权真的不好,真的不好。

世家大族的确是绊脚石,但是他们的另一面,就是文人风骨,蔑视皇权,不管这一切的出发点是什么,应用到政治上,就是这个表现,这就很重要了;当然如何把这一点应用起来,更重要,所以如何为李二陛下塑造一个道德上的制高点,就是第一步,而这里面,李二陛下的血统问题就是致命伤。

对于这个血统的问题,苏宁在入宫给长孙皇后诊治的时候李二陛下曾经提过一回,当时他的话非常隐晦,貌似就是看着苏宁年纪小,而且没有别人,所以没有避讳,就当是吐吐苦水,顺便看看苏宁有什么新的想法,苏宁当时听得冷汗直冒,这个问题要是说错了一点点儿可就会倒大霉,更别说只有三成汉家血统的汉化鲜卑人长孙皇后还在虎视眈眈。

蛋疼啊,这个问题在大唐就是超级敏感的话题,好端端的汉人王朝,统治者居然有胡人血统,李家所谓的高贵地位,在山东世家来看就是个笑话!这算什么事儿啊!最后安定下来的苏宁想到了一个自我催眠的方法:“陛下之先祖为何人?”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顿了一会儿说道:“老子,李耳。”

苏宁又问:“李耳为汉人乎?夷人乎?”

李二陛下眼睛一亮:“汉人!”

苏宁点头:“既如此,陛下还需烦恼乎?”

其实这是一个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伪命题,避开了其中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先祖是汉人,所以您老人家也就是汉人,别管什么其他的,抱紧李耳的大腿,你李世民就是汉人!这话说出口苏宁自己都觉得有点儿脸红,李耳?李家为了表示正统,才从古书里面淘出来一个姓李的名人,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给当了祖先,说出来装饰一下门面,谁都会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可是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门面,就是表面上的文章,你敢问候人家祖宗?找死?祖宗拉过来,就是做门面的,摆着给人看,谁也不至于较真儿,尤其是皇家,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没看到就是孔颖达这种正宗的孔门嫡传也没有提出质疑吗?这是李唐皇室的遮羞布,这个时候。却起到了自我催眠的作用。

然后苏宁看到李二陛下的感觉好了很多,长孙皇后却更加郁闷了,然后继续瞪着苏宁,瞪得苏宁浑身鸡皮疙瘩,默念着宁惹小人不惹女人,苏宁接着就开始说大道理了,这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什么?你没听过?什么古人?我师父说的,我师父不算古人?我师父都已经仙逝了。当然是古人了!

这个暂时不讨论。嗯,所以,国家民族要发展,就要拥有宽广的胸襟。博大的胸怀。吸纳一切可以使我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东西。至于人,只要愿意为我大唐之繁荣昌盛付出,只要忠于我大唐。只要之前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什么人都可以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员,为大唐做事。

没办法,只能昧着良心说下去了……

其实说到底古汉人的来历一直是个迷,但是大体有迹可循,先秦时期还没有汉人这一说,当时是华夏族,华夏族的组成呢?一开始是夏人,视周边民族为蛮族,商代开疆拓土,又把这些蛮族同化为了华夏族,接着周代周公东征,分封诸侯开疆拓土,又把不知道多少民族同化到了华夏族里面。

到了秦朝大一统,有着犬戎血统的西秦人和原本被视为蛮族的南方楚国人也终于成为了华夏族的一员,接着大汉横空出世,将巅峰时期的匈奴彻底击败,撑起了华夏族的脊梁,汉人的定义由此而来,至今也有数百年,近千年了,最早的汉人定义早就模糊了,从华夏族演变而来的汉族本就是包含了很多之前被华夏族视为蛮族的民族,这和大唐目前不也是一样吗?

固步自封没有出路,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然大唐已经建立,五胡乱华已经是定局,冉天王也杀了几百万胡人,逼得胡人不敢乱来,南北朝这么长时间,有胡人血统的汉人不在少数,有汉人血统的胡人也不在少数,与其为了汉胡之争引发大唐的内斗,何不安稳度日?

汉,是荣誉的象征,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永远的荣誉,永远的荣耀,所以它才留在了汉人的心中,为了牢记那份荣耀,我们把汉作为我们永远的代号,这才是“汉”的意义,尚武,勇猛,果敢,顽强,绝不屈服,这才是“汉”!“汉”的由来不是因为血统,而是因为大汉帝国挺起了华夏族的脊梁,把“汉”做为血统的象征,并且盲目的排斥一切,那么汉民族的前身不也包含了很多被华夏族视为异族的民族吗?

华夏族同化异族的战争同样充满了血腥,同样充斥着相互残杀,民族报复,但是如今我们不也是共同使用着“汉”这个代号吗?

为什么大唐就不能凭借着比大汉更伟大的功绩把唐这个字也留在华夏族人心中?为什么不能把唐也作为一个荣誉的代号?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汉”这个荣誉,是要让我们不能忘却先祖的勇猛顽强,不能忘却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耀,若是大唐可以取得更为辉煌的骄傲战绩,何愁不能在“汉”后面加上一个“唐”?

至于蛮族对汉人的伤害,我们绝对不可以忘记,就比如现在北方草原上的那些胡人;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他们的祖先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已经在为大唐做事的人,我们如何对待?父债子偿?杀掉?报仇?

牢记耻辱,不要让耻辱再次出现,这才是我们这些后人应该做的事情,至于血海深仇,必须牢记,把它放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