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沈卫平炮击金门-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有分线路随时可以调用;确保命令畅通无阻。战时,我甚至可以同任何一门火炮直接通
话,整个通信工作是相当出色的。
    从下午15时开始,我与总参王尚荣开始用加密电话联络,我一直握着电话机子不敢松
手,王尚荣说他在北京也是握紧了电话不敢松手。我隔几分钟问一遍“主席开炮的命令下来
了没有?”回答总是“没有”。一直问到17时,王尚荣也有些焦躁不耐烦了,他的湖北嗓
门挺大,说:“老石,你别催命了,现在我比你还急呢,主席命令一来,马上会告诉你!”
这时候,下面炮群又来电话问我:“到底打不打?”我也话:“别催,等命令。”可我还是
憋不住催问王尚荣,一直催到17时20分,王尚荣突然在电话里高兴地说:“主席命令到
了,17时30分准时开炮!”我马上向张翼翔报告。张翼翔也很兴奋,说:“对表吧。”
    于是,我要求各炮群对表。按照部队的战争年月形成的老规矩,对表均以最高指挥员的
手表为准,所以张翼翔的表这时是唯一的标准时间。当然他的手表指针在中午12时已经参
照广播电台的报时做过校正。
    炮击前的那10分钟,很漫长,很安静,只听到桌上马蹄表的“的达”声,连从了望孔
吹进来的海风轻微的声响都能听到。从了望孔望出去,天空均匀地布设着薄薄的鱼鳞状的云
彩,云后的太阳像月亮一样发出明亮、柔和的光芒,敌岛清晰无比。老天爷真乃助我一臂之
力,为我们首战告捷,恩赐了一个上等的好天。大、小金门和大、二担、一切状态如常,汽
车在公路上跑,屋顶冒着灰白色的炊烟。山头、稻田地里,三五成群的国民党士兵还在构
工。料罗湾,悠哉自得地停泊着几艘军舰,有人有车在码头装卸。对大陆的高音喇叭仍旧絮
絮叨叨唱着反攻高调……周末星期六,又是开晚饭时间,确是国民党军最松弛、懈怠的时候
了。
    17时27分,我说:“各炮装弹!”
    二十秒内,459门大炮迅速撤除了火炮伪装网摇起了炮身。装填手将第一波炮弹推进
炮膛。关闭了炮闩,瞄准手按事先赋与的诸元将炮口定位。
    17时30分,分针与秒针重合的瞬间,我对着送话器下达了命令。命令就是两个字:
“开炮!”
    说完这两个字,我犹如卸下了千斤重负。作为军人,一生中能够参与指挥像炮击金门这
样重大的作战行动,用一片愤怒的炮声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允许外来势力插手台湾海
峡、伟大祖国必将重新统一的呐喊,神圣、庄严、自豪、光荣,诸多感受搅在一起,心情确
实难以平静。另外,我们圆满按照毛主席意图,实现了打击的突然、猛烈,达到预期的战
略、战役目的,就像三伏天吃了一个脆沙瓤的冰镇西瓜,肚子里特别的爽快舒服呀。
    炮战就是如此,命令一旦下达,唱主角显神通的就是大炮和一线的官兵了。于是,我们
几个指挥员暂且忙中偷闲,都走到了望孔前,看外面的热闹和风景去了。…沈卫平《炮击金
门》十七、“台风”与“暴雨”
    历史应该记住这一时刻,公元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统一与分裂、正义
与邪恶、侵略与抗击之间的平衡再度被打破,战争,无可规避地终于在中国东南疆域爆发。
    炮击从首批炮弹出膛就是高潮。共有三个波次。
    第一波作战暗语“台风”,持续时间15分钟。对北太武山金门防卫部,使用6个炮兵
营共72门火炮,发射6000余发炮弹。对金门县城东北的敌五十八师师部,使用3个炮
兵营共36门火炮,发射了3000余发炮弹。对位于小金门岛中路的敌第九师师部,使用
5个炮兵营共60门火炮,发射了5000余发炮弹。对小金门林边、南圹的敌二十五团、
二十七团团部,使用6个炮兵营共72门火炮、发射了近6000余发炮弹。对大、二担岛
敌营房,炮阵地使用2个炮兵营共24门火炮,发射了近3000发炮弹。对料罗湾敌运输
舰使用海岸炮6个连共24门火炮,发射了1000余发炮弹……
    第二波作战暗语“暴雨”。第一次火力急袭后暂停了5分钟,让海风吹散硝烟,让炮管
稍稍冷却,17时50分再度开始,持续5分钟。重点压制开始零星还击的敌炮兵阵地。
    第三波为一次短促急袭,19时35分开始,每门炮打4发,对预计中的敌抢救、维
修、灭火人员予以打击杀伤。
    前两个波次,平均每分钟发射1500发炮弹,20分钟内,顺着459根炮管,共有
近3万发炮弹,约600吨钢铁落在金门预定目标区。
    石一宸老人说:从云顶岩上望出去,我“开炮”的命令一下,像按电钮一样,各炮阵地
上闪现出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桔红色的火光。声音稍迟才到,是连成一片密不透风
的巨响,夹带着炮弹划空的尖啸。大约十几秒时间,大、小金门先炸起一片亮点、烟簇,紧
接着,亮点变成火海,烟簇形成了烟雾,又过十几秒,传回对岸轰隆隆打闷雷一样的声音。
料罗湾海域,炮弹炸起一道道白色水柱,弹片把海面打得好像沸腾起来,敌人几条兵舰飞快
向深海逃逸。国民党的有线电话被打掉了,只能用无线呼叫告急,我们这边监听得明明白
白,一片混乱,有的连暗语都不用,乱叫“共军的炮火太厉害了,我们被打得没有一点办
法。”张翼翔高兴地对北京王尚荣说:“王部长,你看不到这里的景象,就听一听吧。”然
后,把电话受话器对着了望孔,让王尚荣也分享我们前线的兴奋。
    梁树森老人说:我们团每门炮平均打了80至100发吧,急促射,不停地打。许多炮
炮管都打红了,才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许多魁梧壮实的装填手连续送弹上百发后,胳膊都
肿了,第二天连端个饭碗都费劲。那天天气晴朗,能见度特别好,肉眼看金门都清楚,我们
炮突然一响,开始还可以看到那边的汽车乱跑,兵乱跑,一会儿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我们阵
地上一片发射烟尘,对岸金门也是一片烈火硝烟。海风把大担岛上的硝烟吹到海面,与小金
门的硝烟相接,继而又与大金门的硝烟连在一起,在我炮阵地前方海面,形成了一道厚厚的
灰黑色的巨大烟墙,场面真壮观好看。
    赵树和老人说:8月23日,从下午4点开始,我们就做好了炮击的准备。我和副连长
在发令所,分工是,我听电话,副连长举着手,命令到,我喊“开炮”,副连长手一放,阵
地上排长、班长的手也一齐放下来,各炮便装填,拉火手就拉绳发射。那个紧张劲儿,别提
了。副连长足足举了二十分钟,命令还没到,他的手又不敢放下来,怕下边误会了把炮弹提
早打出去。一门炮走火就是天大的违纪呀,得军法从事。他只能举着手走到阵地上,对排、
班长们说,大家都先把手放下来,歇一会儿吧,他妈的这活计太累了。5时30分,命令终
于到了,我们的炮弹从不同方向一群一群像卷场机喷撒谷粒似地发射出去,从我们连的阵
地,看不到金门岛,也不知道自己的炮打到哪里了,反正管他娘,就按照上级给的那一个诸
元,闷头猛装猛打了。上级指挥所向我们通报,说我们的目标冒起大火来了。
    梁文科老人说:5时30分,青屿岛上我们连4门炮几个齐放,大、二担国民党士兵滚
的滚爬的爬没命往回跑,我从望远镜里看得很清楚。本来,他们有三五成群出来拉呱的,有
在树荫底下凉快的,还有下海洗澡的,闲在得很,一点也没觉查我们会开炮。打了没多大一
会儿,烟尘就把整个大、二担罩住了,啥也看不见了。这时候,大金门国民党的155加农
炮打过来了。我们青屿的座标,敌人也是老早就标定好了的,但由于他小金门、大、二担叫
我们压得发不出炮来,从大金门打过来又太远,对我们威胁不大。…沈卫平《炮击金门》十
八、“金门王”(前缺)
    胡琏仓皇爬上坦克之际,一颗手榴弹在不远处爆炸,他背部负伤,血肉模糊。坦克载着
他落荒而逃,辗转运到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共从背部手术取出大小弹片三
十二粒,有几粒与肺、心“仅一纸之隔”,但终未触及命脉,胡琏休养数日,举手投足如
初,遂以“更加饱满的战志和坚不可摧的信念,重新投入剿灭匪祸的战场”。
    胡琏向“总统”面献“重整旧部,续为国用”之策。龙心大悦,当即任命胡琏为第二编
练司令部司令,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为其拨足三个军的装备。胡琏不负圣恩,即日起程,
前往江西,收拢残部游勇,并独出心裁,提出“一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成
军”的特殊征兵构想,仅数月,得新兵四万。在双堆集彻底覆亡的十二兵团,又以另外一副
面孔,出现在“国军”的序列之中。
    解放军高级军事机构,很快于敌营垒中重新发现十二兵团番号。战场上,此类被全歼又
再度恢复之敌,即便延用“王牌”标签,一般均不堪一击,战斗力与其“前身”,不可同日
而语。故对敌新组建之十二兵团,未予足够重视。
    悲剧恰恰就发生在这“不够重视”上面。叶飞的三野十兵团在千里入闽先下福州又向厦
门发起猛攻之时,胡琏的新建十二兵团也从江西退至广东的潮汕一带。胡琏的任务原本是保
卫广州,眼看林彪的四野攻势犀锐,为保存实力,乃从汕头悉数登船,其回撤方向无非是海
南、台湾、金门三地。十兵团情报部门已侦知胡琏正在海上,不排除去驰援金门,但最后判
断敌去台湾的可能性为大。此时,金门岛上只有敌李良荣二十二兵团二万余惊弓之卒,十兵
团遂下决心,一鼓作气再攻金门。
    胡琏开始确是要回撤台湾的,航至半途,接获台北电令,“去金门与李良荣换防”,方
掉转船头,向金门进发。胡琏船队刚刚驶抵料罗湾,解放军在古宁头的抢滩登陆也已打响,
守方一个未走又来一个、平添数万新锐,而攻方仍在按原计划实施操作,形势大利于守而不
利于攻。交战之初,胡琏对胜负之数并无把握,双堆集的教训太深刻,他不敢再冒空降敌前
的风险,坚持蹲在船上指挥,以防不测。后来,发现解放军船只被焚,后援不继,已成孤
军,才下决心弃船登岸,实施更大规模的反包围反冲击。金岛三天大血战,胡琏以伤亡几乎
相等的代价,吞咽了解放军登陆部队三个加强团近万人。无可否认,这是国民党军于三年内
战中被整师、整军、整兵团地消灭了八百万人马之后,唯一一次歼灭性的胜仗,“大捷”于
蒋氏政权风雨飘摇危如累卵之际。胡琏,很像一个在最后一分钟乘乱破门的球员,使败方未
被剃光头,为惨败挽回了一点面子。
    胡琏终于“凯旋”,他的“胜利”,使台湾旷日持久地为之陶醉、为之倾倒。据说,也
有一些一直大败亏输与“胜利”二字无缘的将领如汤恩伯胡宗南辈,出于眼热不服的心态于
背后窃议:古宁头不过打赢了一场遭遇战,算什么“料敌如神”?胡伯玉赶得早不如赶得
巧,这小子,就是他妈的命好。
    命大、命硬、命好的胡琏,无可争议地戴上了“金门王”的桂冠。“总统”两度委以重
任,要他到金门担当戍边大任。前后共八载,胡琏在金门不辞辛苦持之以恒地干一件事:探
挖洞、广积粮、多贮弹。
    胡琏每日开山凿洞不止,终于构筑了完整的环岛防御体系。“金门王”伫立北太武之
巅,俯视全岛,喜上眉梢:
    环岛纵深防御体系由前沿基本阵地、中间阵地、核心阵地组成。水际滩头设有绵密的障
碍物,如轨道砦、铁丝网、围墙、阻绝壕、地雷场,水下设三列雷阵。前沿阵地筑建地堡
群,防御支撑点,反空降高堡等。
    纵深地域高地上,筑有大型坑道,配置大口径火炮阵地。各式高射兵器,组成了高、
中、低立体三层对空防御火力。以平射、侧射、反射火力构成了三面三层火墙。基本上达到
了“岛屿要塞化”、“驻地战场化”、“战场堡垒化”及“一人一坑”、“一车一坑”、
“一炮一坑”要求。
    金门防卫部的核心阵地是由巨大、广阔的“中央坑道”构成。它的南、北、东三面贯
通,汽车可以进出,内有31条支坑道,126条屯置弹药、物资粮食的副坑道,总长70
00米以上。其中的“擎天厅”,平时可容三千人开会欣赏歌舞表演,战时搬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