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海中的幸运-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尔祝贺我当上司令,很真诚,这比当上官方司令更让我高兴,说明我们之间的冷战关系彻底化冻。四木民生则来祝贺我们俩。昆兰和法康隆两船队都是部级单位,太空机械工业部从字面上看也是部,但不知实际职称是正部还是副部;这下子昆兰和法康隆升级,而“工业部”还在原地踏步,总之是比我们低了,所以四木民生的态度更加缓和了。

我回到昆兰上,把萨的任命通告全船队,上下欢腾。既然我们可以放手按照舰队的编制进行建设了,那么人员的组织结构也得相应改变了。碧螺湾改编时定下的组织结构还是以矿务船队的那一套为基础,但是现在要全按军事称呼来了。比如“岗位”改叫“战位”、“工作小队”改叫“班”、同一种飞船不再叫“支船队”改叫“营”,同一级船不再叫“总支队”改叫“团”。不过我们没有实行军衔制,一来还没有来自戴阿米德的承认,二来一旦授衔肯定会有人觉得自己的待遇不公,比较伤害感情和斗志,现在这种非常时期还不是可以论功行赏和窝里内斗的时候,这事还是缓一缓的好。这类改编组织结构的事和接受四艘烂尾船、科研大队(当然,此时已改为“科技师”。“师”本来是为日后多兵种的混编特遣舰队预留的战斗序列,不过科学院原来与昆兰船队是同级的,现在并了进来也不好给人家太低的待遇,所以就给了“师”。)接收烂尾船图纸和抽调力量修改设计、建造部门与法康隆建造部门及“工业部”相关部门联合检查6号船坞建设阵列状况等等诸多事宜都找专人负责了下去。一时间上上下下一阵忙乱,好不热闹。

马昕和金三强他们经由萨木塔基斯萨的中转,与帕克图基斯萨取得了联系。马昕和金三强他们表示要与昆兰一起战斗到底,帕克图予以支持,令他们安心战斗。

参谋部写好了飞船改造的任务书,下达给了科技师。没过两天,迪生扛着电子图板杀到我的办公室,大叫道:“烂透了!烂透了!根本不可能用!”

“怎么了?”我问。

迪生调了调图板,放出一张图纸。说:“你看看这个!”

“副祭级重型运输船。”我扫了一眼说,“你应该早就见过它了,12年的二期计划书上有它的效果图。”

“我知道。但看了它的设计图纸我才知道它居然这么烂!要我把它改成驱逐舰,根本不可能!”

“还好吧。”我说,“现在它只造了一个骨架,设计中的四个近防炮和船艏的两架重型起重机都还没造,正好可以加以改造。任务书上提的方案还是很合理的。”

“第一眼看起来是合理。”迪生说,“可是稍稍算算结构就会发现根本行不通。”他拿起压感笔在图板上批画起来,图纸随着他的修改变化着。“就说船艏这块儿。他们为什么把骨架搭好之后迟迟不装那两个起重机?因为结构强度不够!要是把这两个起重机换成直线式离子炮,要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再在三块强化板上掏洞,这下四周原来的强化肋就完全不够用了。如果把肋加粗加大,单说这里产生的过大的自重就会使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的约束彻底失效。整艘船只要稍微加点速就得散架子!这还是离子炮没开火,要是按开火时的应力情况算更糟!”

“直线型离子炮是比较占地方。”我说,“可是多束型离子炮无论如何解决不了攻坚的需要。改成线圈式的呢?会不会短一些?”

“已经是线圈的了。”迪生说。

“那就接触式的,用不着炮管。”

“这是离子炮,不是动能炮,用不了接触式的!”迪生气急道。

“哦,对,我忘了。”

迪生又说:“把近防炮改成舰炮同样有结构强度的问题。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算。这个‘萨满巫女’同样有问题!”他按了一个钮,图板上换了一张图纸——萨满巫女级中型矿务指令船,同样是老熟人,12年的二期规划书上露过脸,当时规划书上说现在一艘探险家级探矿一艘采矿效率低下,不利于发挥两艘大船的全部功效,所以二期中要让两艘探险家级全都去探矿,跟在后边采矿的任务由这种中型指令船去完成。迪生说:“它的泊位主要是为少量飞机和大量工作船准备的,为拖船准备的泊位也有,但太少,只有一个。任务书上说现在要把飞机的泊位大大扩充,把工作船泊位减少,更要把拖船泊位增多;以它原来的采矿用停泊能力来讲,船体结构已经吃不消了,要是再腾出更大的停泊空间来,那结构层就得跟纸一样薄!还有弹射轨道呢,要把民用轨道升级到军用轨道,强度系数可不是翻个一倍两倍的事!它的毛病跟副祭一样,船体结构选型不合理,先天不足,下水就散架!”

第98章 最佳战力

更新时间2006…4…17 12:24:00  字数:3093

“那你说怎么办?”我问。

迪生拿笔戳着图板,说:“这两个设计是垃圾中的垃圾!与其这样,不如推dao了全都重来!给我足够的时间,我给你一种超过发现级的驱逐舰和超过督统级的航母!”

我看着迪生说:“我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不过,虽然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为了抢在异兽前面找到奈格罗克号,我们要尽量往前赶。”

“没有时间就多给我人!”迪生说。

“所有会研究懂设计的人都在你手下。”我说,“要用谁你随便。不过,说真的,你们现在手里的那些项目,有哪一个抽得出人来?也就语言破译那组现在没事干,破译了奈格罗克号的信息后他们就一直闲着。”

“他们是搞密码的!帮不上忙!”迪生急道。

“开个玩笑。我知道。”我笑道。

“那就把我们的项目减一减。”迪生说。

“那些全都是由参谋部精简得不能再精简的课题了,往严峻点说,它们每一个都关系到咱们船队以后的生死,它们比这个驱逐舰和航母可重要多了。”

“那你说怎么办?”迪生急道。

我说:“我让你们改这四艘船,也不过是想废物利用,占点便宜。能行最好,不行嘛,其实也无所谓,大不了以后真要打大仗打硬仗咱们吃点亏呗,全靠护卫舰往上冲。我当时想的是在这四艘船的基础上随便改改就行了。哪怕改出碧螺湾的那个搞笑炮舰那样也可以。你不用说,我知道,有时候改船和重新设计还不一定哪个更省事呢,我以前毕竟也干过点实际工程,知道这个道理。

“但,迪生,你现在是有点太过认真。我知道你,治学严谨,有操守,不允许自己手底下出来的活儿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想要让经手的每一个设计都成为经典船型。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啊,没有时间也没有环境让你这样干。工人级、宠臣级已经很经典了,迪生,你现在有必要放松一下,设计一些看起来有点儿恶心但能派上急用的船来。我不要求这驱逐舰和航母能达到多高的技术性能,我只要求它们能带着船员上战场、跟敌人抗上一阵、然后还有一定的几率能带着船员安全回来,这就够了。”

“现在的问题是,它们连飞都不能飞,飞了就散架!”

我想了想,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种情况你们以前碰到过。酋长Ⅲ型,因为要加电容组而增加了结构负担。当时你们发明了柔性约束体系解决了。这个方法你们试过了么?”

迪生听到这话,开始呆呆地看着我,准确的说是看向我,而实际上看着的是我后边的空气。以我对他的了解,现在他脑子里一定正在以堪比电脑的速度生成着飞船模型,精确到每颗铆钉。突然他大叫着从椅子上跳起来,抱起图板就向外跑。跑出去又跑回来,冲我说:“老四,你什么时候想进科技师跟我说一声。”然后又跑走了。

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从那以后副祭级和萨满巫女级的改造工作很顺利。任务书上的技术性能指标被科技师接受了,参谋部也就可以以此为依据编写训练大纲,组织人员了。

每艘驱逐舰估计需船员80人左右,人员主要在二营、也就是苦行僧级多束离子炮舰营里选,虽然直线型离子炮需要的战法与苦行僧并不相同,但船队里面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尤其碧螺湾最后突围的时候,他们与泰坦人的离子炮舰合练过,至少见识过银河里最精妙的黑旗舰法。营中出现的空缺由苦行僧学员班的毕业生跟进补充。两舰的舰长定为马昕和金武成,都是帕克图人,也都是原来苦行僧营的主力干将。

航母需要的人员就多了,地勤、舰务、载机人员等等统统算下来每艘大概需要三百人左右。以往我们用酋长加工船当过小航母用,但因为载送能力和自持力的关系,无法单独行动。萨满巫女级虽然是半路出家,但身大力不亏,两个完整侍僧机大队的最大投送能力,为6艘护卫舰同时提供伴随补给的能力,少不得要让它单独承担起一侧战场的作战任务,所以航母的人员一定要优秀。没说的,航母舰务就从昆兰号自己的船员中出,再加上已有部分航母作战经验的加工船船员,船队里最精锐的宇航精英全上航母。当然,原来的岗位上也得留一些老人,也许加工船以后还得继续当小航母使,昆兰号作为船队核心也得重点照顾。载机嘛,侦察机我们不会造,斯叶特的中微子扫描阵列连迪生亲自上马也仿制不了,所以也就那九架了,只好根据具体任务临时指派了。模拟机队在出了碧螺湾后重新补充人员恢复了两个大队的建制,这回入队的心理审查非常严格。拆开一个大队分驻两个航母,另一个大队留在昆兰号上。哨兵卫星我们现在有24颗,每个航母需要8颗,昆兰需要12颗,但一般来说不会出现三艘母船同时需要保护的情况,所以也不用再造了,平时驻守昆兰号,如航母执行任务有危险再临时指派。作为载机重头戏的侍僧机队嘛,现在已有火钳、铁钳两个大队,再组建第三大队钢钳和第四大队老虎钳两个大队,使大队达到四个,飞行员达到96人。人员不成问题,碧螺湾时建立起良好有效的飞行员培养体系后,船队的飞行员越来越多,都过剩了,早就需要组建新的大队了,但因为没有载机母舰所以一直无法实现。这下钢钳和老虎钳的组建成功的解决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两个新的大队分别驻进两艘航母,火钳和铁钳则仍驻昆兰。四个大队的人员进行大调整,都做到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两艘航母的舰长嘛,一个是库昆,他原来一直担任柯岚号的船长,从小航母升级到大航母,理所当然。另一艘航母的船长则是四木粹刚。我的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粹刚是飞行员,没管过船,没有经验。但我自有我的考虑,航母最主要的武器是什么?战斗机;最熟悉战斗机作战方法的是谁?战斗机飞行员。让飞行员出身的粹刚去指挥航母,将更利于侍僧机队作战。要按我的意思,两艘航母都应该让飞行员当舰长。军人出身的孔秀很支持我的决定,她说这种思路很符合军队发展的潮流,也对我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准军人能作出这样的决策感到惊讶,让我小小地满足了一把。

迪生他们的修改设计出图后,建造阵列就开始动工了。不过又发现了问题。我们用的建造阵列,分引进和自产两种,引进的是当年用母舰造法康隆号的时候向帕克图买的,买来之后仿制出了自产的。探险家级共有2大4小共6条阵列,法康隆有2大2小是引进的,2小是自产的;昆兰号则相反,2大2小自产,2小是引进的。当时我们的施工质量很好,自产的建造阵列虽然慢了点、笨了点,但造出来的东西也不差到哪去。昆兰号在外边拼命造船,自产的阵列经受住了考验。6号船坞的阵列全是自产的,但因为赶工,所以施工质量差,建造阵列的施工质量差,直接的影响就是它造出来的东西更差。引进的建造阵列,把图纸盘插进去,人不用看着,睡一觉醒来船就造好了;早期自产的阵列,盘插进去,人不时看两眼有没有异常,船也能造好;6号船坞的就是盘插进去,人还得紧握钳子扳手眼睛死死盯着。鉴于这种情况,一艘航母被从6号船坞的阵列上转移到法康隆号上去造,一艘驱逐舰挪到昆兰号上造,剩下的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就在6号船坞上慢慢磨吧,但施工人员都换成我们的,严格把好质量关,那可是太空战舰啊,百分之零点几的质量误差可就是满满一船的人命啊。

底层甲板带走了2条小型的自产阵列,使我们的生产建造能力受到不小的损失。这次既然逮着法康隆号的宝贝原装建造阵列,可不能就这么放掉,除了造完这几艘烂尾船,我们还得充实一下护卫舰的数量,造它十几二十艘,嘿嘿嘿嘿嘿嘿。

根据参谋部的研究,我们船队最佳的战力组成,最终苦行僧舰要达到8艘左右,蜂巢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