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海中的幸运-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章 意外的求援

更新时间2006…3…5 19:58:00  字数:3789

按照希格拉地面时间,那是2月33日,我们到达矿区后的第十天。

由于被军队征调走了部分船只,我们采矿的人手一下子少了一半,(这些年,昆兰号和法康隆号各自利用船上的建造阵列造了不少新船,昆兰船队的规模已经达到工作船12艘,加工船2艘和拖船4艘,另有侦察机和侍僧机若干架。)这使工作效率颇有下降,不过大家还是干得热火朝天。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天我百无聊赖地趴在昆兰号舰桥舷窗上往外张望,看见舷号9212的工作船从阳光中驶来的美妙景象。

这种工人级资源工作船无论名字还是外形都不气派,但是都很可爱,所以大家都叫它“橡胶鼻头”。为什么叫“工人级”这么个名字我是不知道啦,反正出于对设计者冠名权利的尊重,工人们好几次提议换个威猛点的名字以盖过其它基斯的天意级都没被萨木塔萨同意;但是它为什么采用了那种钝抛物线型船体曲线,听迪生说是很有讲究的。

当初设计任务书中提出这种资源工作船不仅要有不输于天意级的载重能力,还要有比它好得多的机动性。最开始迪生他们想把天意级稍加改动地扩大到护卫舰大小,以便安装更强劲的大型推进器来获得高机动性,但几艘样船都在密集小行星带的测试中被撞得粉碎,原因很简单,飞船质量过于分散造成角惯性太大,使飞船旋转不便。迪生和手下人只好开始设计一种全新船型,寻求非常紧凑的质量分布造型,然而由于没有参考而一无所获。幸运的是,这时戴阿米德经过讨论向所有希格拉人有偿开放了母舰的中心资料库,迪生他们如获至宝,立刻下载了一套,【1】马上把头埋进浩如烟海的电子资料中。他们在一个航天时代资料库中获得了重要灵感,早在120年前卡拉克上建造母舰的脚手架时,人们就使用了一种返回式运载飞船,用来从地面向环地轨道运送宇航员和零件;由于要再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这种飞船采用了一种可以减少摩擦的钝抛物线型船体。尽管现在很多专门化宇航器很少返回大气层,但是这种线形对于提高质量分布的紧凑度非常有帮助。关键问题一得到解决,别的深入起来就很快了,没过多久工人级这种精巧的飞船就被设计出来了。

黄灿灿的光辉洒在工作船蓝底白纹的涂装上显得十分悦目,竟使我在一瞬间忘记了烦扰心神的一切苦闷。舰桥内响起扬声器的嗡鸣声:“9212请求使用3号接口。”然后是调度员平静的声音:“同意。3号接口确认。”

身边那种有条不紊工作的宁静氛围和眼前恢弘的太空景象使我出了神,我觉得自己仿佛古代老僧一样入定了,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心中豁达,天宽地阔。从展览会开始,我已经很久没这么舒服过了……

舰桥前端的巨大天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辉,我刚刚为又看到美景而愉悦,紧接着却差点没气结至死,一个带着刺耳沙沙声的话音在舰桥里突然响起:

“这里是纳贝尔基斯宇航母舰威尔莱克号。……”

当时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就是从喇叭中伸过手去掐死那个说话的纳贝尔人,谁让他打扰我好不容易的清静!但是我马上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没经过通讯员的转达就能够直接播放的讯号,使用的只能是一级紧急频道;而且它只有声音没有图像,那就只能是特级救险信号。(一般的通讯都伴有图像,只有紧急通讯为了增加速度、准确度和抗干扰性而只传送电声讯号)我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果不其然,纳贝尔人紧接着说道:

“过往的希格拉船只请注意,我们正在与泰坦人的突击舰队交战。他们闯过了边境,已经深入到希格拉的内层空间。我们的力量无法阻止他们!请求直接的军事援助!”

这个讯息使舰桥内的所有人都呆立当场。

希格拉危急!

我几乎立即下令:

“萨木塔船队所有船只注意,准备紧急进行超空间跳越。跳跃方向:家园。”

昆兰号本舰附近的四艘工作船和三架负责警戒的侦察机都回到了昆兰号的内部港口,还在太阳系另一端的另外两艘工作船和高腾号加工船接到我的命令直接赶向跳跃窗口等待与昆兰号会合。昆兰号庞大的船体缓慢左转,转向脱离“大木瓜”行星轨道的方向。当方向调整好以后,机电部发动了船尾那两组巨大的聚变推进器,昆兰号宏伟的船体无声地迎着阳光驶去。

这个太阳系的跳跃窗口在第五颗行星的轨道之外,在赶到那里之前大概还会有十分钟时间,正好够我们开一个紧急会议。事实上,这种大范围移动船队的命令,需要经过产业/行动筹划部的同意,刚才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越权。

“我们只是采矿船队,如何进行军事援助?”有人质疑道。

“请不要视我们如无物。”不苟言笑的火钳警备队大队长四木粹刚说。

11年时,几年的探险实践和刚刚化解过去的帝国泰坦舰队的大规模侵袭使我们意识到在矿船上加装多少自卫炮台都没法保证在远离希格拉本星的深层空间高枕无忧,没有独立的机动战力就永远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而且我们当时计划启动的太空发展二期规划将使我们的太空矿产业务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将增加遭遇危险的几率,现在的自卫力量到时肯定吃不消。萨木塔有必要建立起自己的专门作战队伍;当然,我们不需要建立军队,但是一支应付突发事件的警备队却是必要的。

当时,刚刚结束的自卫战中,刀锋系列拦截机充分暴露了已经落后于泰坦人的崔科级战机的不足,几个战斗基斯一方面开始了现役战机的升级改装工作,另一方面也加紧了下一代主战机型的研制动作。一开始我们想加入那些升级和研制工作,但被回绝。没办法,我们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时,亚空间基斯连绵不断的请愿终于有了效果,戴阿米德放宽了对引进科技的限制,我们这些缺乏自主研制能力的中小基斯可以向本图西或者其他友好种族购买技术,而不必一定向本种族的其他基斯购买。我们向本图西人购买了一种先进战斗机和其配套推进器的设计,尽管倡导和平的本图西人拒绝一并提供武器的设计方案,但没有一直反对我们用希格拉的武器技术完善它。将整个飞机系统改装得匹配萨木塔发电机之后,我们终于在12年把这种飞机定型投产,命名“侍僧级”。尽管这种专职警用战斗机跟工作船一样其貌不扬,但我们对它的能力还是颇为自信的,毕竟它根本上来说是出自银河中科技最高的本图西人之手。

光有这些还不够,驾驶飞机的人比飞机本身更重要。不过这没有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在母舰下水前两年,尽管更多的只是表明一种“全球动员”的姿态,但卡拉克宇军终于还是到萨木塔征募战斗机飞行员了。当时共有24人通过体检进入航校,除福门康外,其余23人都结束了学业成为预备飞行员。所谓预备飞行员,将在母舰上的冷冻舱冬眠,如果正选飞行员战斗减员,就会唤醒他们去补充兵力。由于大战异常惨烈,只有非常少量的预备飞行员没有解冻入役,而我们的那23名勇士正属于那些少量的不幸飞行员之列。尽管从航校毕业后就再也没飞过,但他们的这种资历在萨木塔中还是非常珍贵的,于是以他们为核心组建了两个飞行大队“火钳”和“钉锤”,每队20人,20架侍僧机,分别到昆兰号和法康隆号上担任警备工作。四木粹刚就是火钳大队的队长。自两个机队组建以来,屡次成功抵御了图拉尼海盗的骚扰;现在可以为保卫希格拉而一试身手,每个火钳队员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你们打打海盗还可以!那可是正规军的大会战!”

“如果你担心我们的小飞机对付不了敌人的那些大船,尽可不必。必要时我们可以链接成复仇者。”火钳大队与会的两名代表中的另一人、副大队长福门生禄说。

生禄口中的“复仇者”,指的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复仇者级链接战斗平台,也有简称ACV的,它由两架侍僧机组合而成。

得到本图西人的设计后,我们的工程师总觉得他们隐瞒了什么,因为侍僧机的船型明显不够完整。于是我们“搞”到一些本图西的设计资料,经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表面动力控制技术,它正是侍僧机当初的一种配套技术,可以使两架侍僧机组合成护航艇级别的战斗平台。这种组合飞船的概念以前也曾有希格拉人提出来过,但以我们的科技水平,组合只能在设备齐全的吊装港内由一整支施工队完成,并没有多大实战价值,因而胎死腹中。但本图西人的表面动力控制技术可以使链接组合在宇宙空间中只由两名飞行员完成。ACV这种非标准护航艇较简单的维护和较低的机位消耗带来了后勤上的便捷,而分则有战斗机的速度、合则有护航艇的火力的灵活战术使用前景也使它成为战斗利器。不过现在唯一的不足是……

“但是,”我说,“侍僧机刚刚才改装升级完毕,实机飞过链接的还只有你们两个,这么仓促上阵能保证形成战斗力么?”

“是的,能保证。”四目粹刚言简意赅,但目光炯炯,可以看出很有信心。

“根据我几次试飞链接的经验,模拟器上的模拟程序非常接近实际。”福门生禄说,“大家在模拟器上已经进行过好多次战术演练了,我想就算支接上飞机也不会有问题。”

我点点头。

【1】母舰开放舰载数据库后,每个基斯都可以免费下载一整套。但是如果想要拿回去拷贝副本,则必须经过戴阿米德批准,而即便批准了,版权税也非常之高,因此除非特别重要的核心太空站和基地外,很少有人携带副本。萨木塔基斯为了让法康隆号和昆兰号能够在遥远的外层空间独立应付各种困难,花血本买了两套副本的复制权。原本则保存在柯利桑号的科学院中。稍后的时候,萨木塔对外声称要在本土保留一份备案,于是又做了第三套副本,其实它被秘密送往当时还是绝密的萨木塔6号船坞中。

第18章 紧急会议

更新时间2006…3…5 20:04:00  字数:3609

但是仍然有人有不同意见:

“还是那个问题,你们只有跟零星海盗战斗的经验,但是对泰坦人的主力部队,比方说像家园大战中的那些,据我所知,恐怕没什么经验吧。”

言外之意很明显:美其名曰在母舰上服役,但粹刚和生禄他们跟冷冻吊舱里的普通民众一样一路上只是冬眠,根本就没参加过什么战斗!所以吹嘘什么经验、什么“我认为”都是毫无根据的。

两个人的脸色马上变了。回到希格拉之后,参加过大战的飞行员送给一路睡过来的预备飞行员一个“雅号”——鸡蛋,用来讽刺他们连菜鸟都不是,因为他们连飞都没飞过,根本还不算是真正的飞行员。我听说其他基斯的预备飞行员在回到希格拉以后进入军队,工作和战斗的压力都很大;而作为萨木塔人,粹刚他们更是其他基斯“战友”取笑的对象,侍僧机也被蔑称为“胖娃娃”。警备队自成立那天起就致力于证明自己,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所以他们说什么都要争取。

我刚想站出来缓和气氛,拖船大队长孔段成发话了:“我们拖船队可以对付主力舰甚至超主力舰,这个经验和事实难道也有人想抹杀么?”他和四木粹刚是莫逆之交。

宠臣级重型拖船跟工人级一样,也改进自回归前的一种飞船。在建造母舰时,人们用它把被运到太空中的脚手架和母舰的粗大构件推到合适的位置以利于日后连接固定。它粗大的弓形船艏、重型推进器和内置的机动功能正是我们在小行星带中作业所需要的。这种飞船控制起来非常简单,除了机器人,只需要5名乘务员,所以在一开始它除了执行作业任务外,还常常担任新手的练习船。

但是它现在在我们船队里已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在外太空常会遭遇到图拉尼海盗,在船队组建之初,我们的自卫武器只有昆兰号的舰炮。当时遇到海盗的标准应对程序是:侦察机、加工船、工作船和拖船在接到昆兰发出的警报后迅速返回到昆兰号舰炮的火力范围内或者隐蔽在有利地形内,然后靠昆兰号那六门中型动能炮赶走或者消灭敌人;如果敌人数量比较多,那就再靠昆兰号的坚厚装甲打持久战。9年时,这种做法行不通了,我们遭遇到一艘图拉尼的“恶霸级”航母,不仅她放出的飞机使六门舰炮力有不逮,她那门离子重炮也使昆兰号的装甲处于崩塌的边缘。这时本来在附近的一条辐射流星带中隐藏得很好的赞库里号和伊宽号拖船不顾自己的安危直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