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唐-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这个大个子被柳一条的话给吓住了。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吧。”悲天悯人地轻拍了拍武元庆的肩膀,柳一条起身带着公孙贺兰还有八个徒弟一起离开了‘雅易轩’的店门。

“小三儿,快去备马!我要去东宫求见太子妃!”眼见着柳一条一行人渐渐远去,武元庆这才从方才的惊惧中回过神儿来,想起这件事情可能造成的生果,身上就是一阵地冷汗,不顾着腿上手上的伤痛,大声叫嚷着吩咐下人准备车马,之后由人抬着坐上马车,直接就策鞭奔了宫里。

“嗯?”感觉到身后的店面多有异动,公孙贺兰驻步转身观瞧,正见武元庆坐上马车急驰而去,不由颇为兴奋地开声向柳一条说道:“看他走得这般匆忙。不会是去搬请救兵来对付我等吧?”

“呵呵,看来贤弟方才并不尽兴,”知道公孙贺兰从不是什么怕事的主儿,柳一条不禁摇头轻笑了笑,道:“不过这次,怕是要让贤弟失望了,那武元庆虽然生得孔武有力,不过胆子却小得厉害,一旦知道了贤弟的身份,断是不敢再来碰触。”

“看他这般急匆而行,”柳一条也顿住脚步,回头看了远去的马车一眼,淡声说道:“应该是去东宫求救去了;武元庆虽然平庸无能,但是他却有一个了不得的妹妹。”

“去了也是没用,太子哥哥直到现在还不能下榻,每天都是睡睡醒醒,迷迷糊糊,哪会有功夫理会他一个外戚?”在柳一条身后,李治小大人儿一般地背着手稚声说道:“还有太子妃,若是知晓今日之事,想来第一个不会放过的,应该就是她的这位好兄长。”

感觉到李治这小子的话中隐有不少的怨念,显然还在对方才武元庆的一顿臭骂耿耿于怀。不过能够这么快就瞧看出事情的关键。一语中的,这小子倒也算得上是政治眼光十足了,难怪在李世民百年之后,会放心将皇位传禅于他。

“太子哥哥?这位是,晋王殿下?!”盯着李治瞅了半天,公孙贺兰终于从稚奴娇嫩的小脸上想起了这位小王子年幼时的样子,忙着上前弯身见礼。公孙贺兰虽然纨绔、跋扈,但是对于一些人,一些重要的礼节,他却还是不敢忽略无视的。

“公孙将军不必多礼,现在是在宫外。稚奴的身份只是柳先生的一名弟子而已。”李治弯身回礼,同时将目光朝着身边其他五位同学瞧看了一眼,见他们对自己都露出了些许的敬畏之意,眼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这么快就想着要表露身份好收拢人心了么?将李治的连番表现看在眼里,也知道这小子方才的表现定是故意为之,柳一条不禁轻点了点头,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

这些都是他的弟子,若是李治有本事,便是全都给他挖去,柳一条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再怎么说这小子也是大唐未来的国主,这帮小家伙若是能够随在他的身侧,也未偿不是一种福气。出人投地,位极人臣,总算是一个不错的前程,也不枉他们跟自己师徒一场。

事实上,早在想要收徒之前,柳一条就已为这些弟子谋好了他们日后前程,为什么学规之中会有‘团结同窗’一条?除了是想要让他们日后能够相互扶持、守望相助之外,李治也在这个‘同窗’之中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毕竟,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前程会比傍上一个国家未来的君主更为广阔、光明的?

想来,李世民之所以会同意让李治出宫投在他柳某人门下,除了是想让这位晋王殿下长些见识学些本事之外,怕多也是看中了他门下的这几个徒弟,是让李治来橇角的。虽然他们现在一个个的都还名声不显,俱是无名小卒一个,但是日后呢?对于自己的徒弟,柳一条向来都很有信心。

“他那是在吓你。”东宫侧殿之内,太子妃武媚有些不屑地看了一眼正坐在那里捂着大腿不停呼痛的大哥,声音平稳地开声说道:“这件事情你虽有错,但也只是店大欺客而已,最多也就是罚些银钱,或是关上几天以示惩戒。至于辱骂皇亲,不是还有不知者不罪之说吗?远没有他说得那般严重。”

“还有,这件事情,皇上怕是早已经知晓了。”看到因为这句话而面色惨变的武元庆。武媚不禁又是轻摇了摇头,道:“你以为皇上还有皇后他们,真的会放心让晋王与晋阳公主就那样随便地在宫外行走吗?在他们的周围,必定会有一些禁军在暗中监视、保护。”

“所以,他们虽然吓了你,而且还揍了你一顿,甚至打断了你的双腿,”武媚接声说道:“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救了你的性命。”

见武元庆仍是一脸茫然,并没有领会自己话中的意思,武媚不得不再说得明白一些:“若不是有公孙贺兰提前出手,制止了你接下去的愚蠢举动,那些在暗中随护的禁军必会有所行动,禁军一动,你所要面临的境况,就不止是断了两条腿那么简单了。”

“那,那我该怎么办?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吗?”看到自己的两条断腿,武元庆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接过武元庆的话头儿,武媚确声说道:“明天你着人备些好礼,要亲自登门向他们道谢,记得态度要诚恳一些。”

“还有,记住那个人的名字,日后再不要去招惹他还有他的家人、朋友。”说着,武媚便不再多作理会,起身向寝卧方向走去,及到殿门处时,身子稍停了一下,又轻声向武元庆说道:“记住,他叫柳一条。”

第773章李世民的心思

“东家!”远远地瞧见他们家少爷与公孙贺兰一同向马车走来。一直在马车里安坐休息的柳重舟顿时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地激动起来,不顾着身上的伤势,硬是咬牙挺身哆哆嗦嗦地扶着车壁从车厢走下,恭恭敬敬地弯身与他们家少爷见礼:“小人柳重舟,见过东家!”

“你就是代府里远走高昌贩棉却意外被俘的柳管事?”停下脚步,柳一条低头看了柳重舟一眼,见其面色苍白,气息虚浮,手脚不稳,明显地重伤未愈之态,遂上前将之扶起,温声道:“身上有伤就莫要这般多礼了,有什么话,咱们到了府里再作详述。现在还是快些上车休养,切莫再碰到患处。”

“劳得东家挂念,此番高昌之行,该做的差事没有办好不说,还要劳得东家费心费力将小人赎救回来,小人给东家丢脸了!”长久憋屈在心里的话语一朝吐出,柳重舟顿时便像个孩子一般,不自觉地哭出声来。眼泪像似断线的圆珠,一粒一粒地从眼睛里面滚落下来。

“好了好了,没有谁会怪罪于你,”柳一条上前轻拍了拍柳重舟的肩膀,坚声说道:“此番高昌之行,你是我柳府的功臣,若是没有你在高昌上下打点,细心运作,咱们府里怎么会有那上千万旦的白叠子?没有那些白叠子打底,便是我有千般手段,那棉衣、棉被,还有棉质布帛,也不会凭空变将出来不是?”

“说起来,倒是因为我的一己之念,累得你离家万里,还受尽了诸多刑罚苦楚,落了如今的一身伤病,”柳一条满带歉意地看着柳重舟道:“说到底还是我柳府愧对于你,让你受苦了。”

“东家万莫这般着想,一切都是小人心甘情愿,断是不敢有半分怨言!”听柳一条这般说讲,刚才立起身子的柳重舟一下就跪倒在地,言诚意恳地泣声说道:“当初若不是东家心慈,给了小人一家一口饭吃,小人的父母弟妹,现在怕是还不知在哪里乞吃讨喝,艰难活命。东家于小人有恩,为东家谋事,是小人万般情愿,别说是受了一点伤痛,便是真个去了性命,小人也不会有半点怨言!”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柳重舟虽然书没读过两年,也没有太过丰富的见识,但是这句话的意思他却还是知道的,知恩图报,将心比心,虽然我不是什么国士,甚至连士都算不上,但是对于东家施以的恩德,我也要皆尽全力去报之。

“行了!墨墨迹迹的,一点都不爽利!”公孙贺兰最看不得这种哭哭啼啼的场面,见两人还有再叙的意思,遂很是不爽地出声打断,这寒冬腊月大冷的天儿,你们主仆两个在大街上哭来哭去的,很舒坦是么?

“呵呵。贤弟说得是,倒是为兄有些矫情了。”柳一条闻言,不由开声微笑,弯身将还跪着的柳重舟轻轻扶起,道:“既然回来了,就且安心在家养着,待养好了伤,府里还大把的事情等着你去打理操办。至于其他的,还是那句话,有功赏,有过罚,有恩还,有仇报,你在高昌所受的那些苦楚,终有一天,府里必都会向他们讨还回来!”

“是,东家,小人记下了!”再次向他们东家弯身一礼,柳重舟识趣地不再多作言语,在车夫的搀扶下再次返回了车里。

“这个人,不错。”吩咐了一声,着令车夫将马车赶回柳府,公孙贺兰看着马车离去的方向,轻声向柳一条说了一句。

“是啊,忠心,有胆,且还有一些心机,”柳一条随声点头应了一句,道:“再多磨练两年的话。当是一员不错干将。”

“这些小崽子都是你的弟子?”看着身后被他们撇得远远的一群小孩儿,公孙贺兰不解地向柳一条问道,好好的,干嘛要收一堆麻烦回来?

“没办法,为了避免一些麻烦,不得不收几个徒弟撑撑门面。”轻点了点头,柳一条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之后,抬头看了看前面不远的本家酒楼,遂开声向公孙贺兰询道:“去喝一杯,如何?”

“‘得一醉’,我喜欢这里的酒。”公孙贺兰轻舔了舔自己有些干裂的嘴唇,扭头向后瞄了一眼,道:“那些小麻烦怎么办?”

“放心,他们知道怎么回去。”回身冲小惠他们摆了摆手,柳一条拉着公孙贺兰毅然迈进了酒楼。

“公孙贺兰回来了?”听到李然的禀报,李世民不由抬起头来:“什么时候到的长安?”

“回皇上,今日巳时初入的城,”李然恭声回道:“路过北城的时候正好与柳先生他们一行遇上,还跟太子妃的兄长武元庆打了一架,据说是把武元庆的一条腿给打折了。”

“公孙贺兰动的手?”见李然应是,李世民的眉头不由轻挑了挑,道:“不奇怪。在西北边境,他连高昌国的公主都敢劫持,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朕记得,以前他在长安厮混的时候,长安城的那些书生士子,哪一个没有挨过他公孙贺兰的拳脚?要是哪一天,他不再惹事生非,变成了百依百顺的乖宝宝,那时朕才会觉着奇怪。”

对于这个一向都是大错犯,小错不断的问题青年,李世民也是觉着有些头疼。

“回皇上。说起来这一次倒是怨不得公孙公子,”并没有从皇上的话中听出厌恶的意思,李然适时地接声回道:“是柳先生带着晋王殿下他们去‘雅易轩’买笔墨的时候,武元庆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店大欺客,公孙公子只是恰逢其会,看不过眼才出手教训的。”

“这么说,那小子倒是做了一件好事?”李世民有些意外地抬头,同时心中有些疑惑,柳一条那厮好好的课业不教,怎么带着学生去买起了笔墨?

“皇上明鉴!”李然低头回了一句,有心将在笔墨店所发生的原委告之于皇上,不过一想到武元庆在晋王殿下面前所说的那些话语,还有武元庆跟太子和太子妃的关系,不由得轻顿了顿,将这个念头给生压了下去。

“公孙贺兰现在哪里?”既然不是公孙贺兰的过错,李世民也懒得再去多作追究,想起这小子在边境所犯下的那些过错,不由又轻声向李然问起。

“同柳先生一起在‘得一醉’吃过酒后便回了将军府里,现在当还在家中醒酒。”没有多作修饰,李然直声回言。

“哼!他倒是过得惬意!”李世民眉头轻皱,罪将归城,不思先来面圣请罪,反而饮酒自得,在家醒酒酣睡,简直是无法无天!

“你这就着人去公孙将军府传旨,宣他进宫觐见!”李世民抬指轻击桌面,向李然吩咐了一句。刨开公孙贺兰所犯下的过错不说,西北还有高昌那边究竟是怎么个情况,李世民还想要更为具体地了解一下,毕竟,有候君集为将镇守的高昌,始终都是一个祸患。

“是,皇上!”李然躬身应了一声,而后退身出门,冲着守门的小内侍耳语了一阵,之后又退回殿中侍候。

“那个高昌特使可是已离了长安?”想起高昌的事情。李世民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叫做楚弈的高昌将军,若不是现在还不想与高昌国撕破面皮,再加上朝中竟有近半官员为其说情请命,李世民还真是不想这般轻易地将那个蛮横无理的将军放掉。

听萧然提起,那小子像是还跟柳一条有过什么瓜葛,来长安这么久,又加上朝庭的冷落、拘禁,四个月内只有柳一条曾公然与他有过接触。而且,自那之后,原本每日只知摔茶碗泄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