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8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将炮弹大量打向城内的日军,战斗在这一刻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可以说,在此之前的整个进攻行动一气呵成,中途没有任何的麻烦,各参战部队的配合非常的到位,这也可以看得出来,清军新补充的官兵的素质并不差。但是,要攻占神户城并没有这么容易,更多的麻烦还在等着清军呢。

赵间信盛也早就料到有城破的一刻,虽然这来得太快了一点,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慌了手脚。在他的防御部署中,城墙的防御只是第一道防线,而且是他最为不重视的一道防线。在清军发炮之前,他就已经把城墙上的兵力都撤了下来,随着清军破城而入,双方之间的巷战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爆发了!

实际上,清军中的新兵不提,老兵最不愿意打的就是巷战,在以往几次攻占日军城市的战斗中,只要城墙一倒,战斗就立刻进入到同样的阶段,在这种混乱成一团的战场上,谁能够活下来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老天了!

随着清军推进,陈本钦、单懋谦身临前线,即使他没有站在最前沿,不过也已经到了危险地带。第一批投入进攻的一千五百清军快速进入城内,不过,立即就陷入了恶战之中。而且,在城市内的巷战之中,因为双方纠缠在一起,炮兵只只能起到压制与隔断作用,根本无法对步兵提供更有效的火力支持,一时之间,部队陷入了与日军的苦战之中。

这正是赵间信盛所采用的防御方式。敌军火力强大,所以己方很难在炮战中占据上风,且这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打下去,必然失败。赵间信盛和小松宫彰仁亲王以及军部的同仁在认真的分析过清军以往几次的战术之后,认为日军在近距离的格斗战中因为有大批武士,以及更适合近战的武器,所以占有上风。那么,将敌军放进城来打,一方面可以发挥日军的优势,另外一方面,还能克制对方的强大炮火。此消彼涨之下,日军的胜算自然增加了不少。

当然,小松宫彰仁亲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彻底战胜清军,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敌人制造沉痛的伤亡。要让这种伤亡上升到中国人不能接受的地步!到时候,敌军就会选择主动撤退了。因此,在部署城内防御的时候,日军指挥官的唯一目标就是杀伤清军的有生力量!

这种战术确实起到了很明确的效果,在赵间信盛到达神户之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组织起更多的防御部队之外,建造和部属了大量的陷阱,在这方面,他可谓是专家。在他的指挥下,神户城几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清军十三个营的部队进入城内,立刻遭遇到敌军的猛烈袭击,日军占据地利优势,经常是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和位置向清军射击,这种战斗方法完全逆转了清军众将的固有认识:在神户之前的姬路、福山等城中,日本人不都是面对面的和己方搏杀,从来不会选择这种袭扰作战的吗?

在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内,就已经有两千多人阵亡,数千人负伤被抬出了战场。陈本钦见到这么多官兵伤亡之后,也顿时急了起来,这么打下去,自己的部队就算是全部赔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够打下神户城!“停下,停下,别打了!”他冲到了前线附近,“立即组织防线,把炮兵,还有那些囟炮全都给我拉上来,用炮弹,一寸一寸的轰!”

清军立即转进攻为防御,五千多士兵就地建立起了散兵线,随后,更多的步兵转为阵地防御工作,开始在占领的这片城区边缘修建简易防线。同时,后面的炮兵也迅速的压了上来。这次,陈本钦发了狠心,就算是用炮弹当锄头,也要把神户城一寸一寸地犁一遍,看看日本人到底有多少的陷阱!

清军炮兵是统一指挥的,常规炮兵从远到近,以两丈为间隔,每两丈范围之内进行三轮炮击。相反,囟炮从近及远,以一丈为间隔,每一丈范围之内进行一轮炮击。整个炮击过程足足持续了两日,陈本钦没有任何办法,只得耐着性子打,反正,后方的弹药正源源不断的送来。而且,这次也准备了非常充足的弹药,只要能降低伤亡,那多用点炮弹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用鲍超的话来说,现在在战场上用点的战争经费,今后一定能从日本人拿回十倍的赔偿回来!

第169节阪神之战(3)

更新时间:20129212:36:13本章字数:4962

第169节阪神之战(3)

鲍超绝对不是什么善人,正好相反,为人粗豪而不读书的他,训练士卒非常狠辣,而且在四川的时候,他身为一省武官之长,行以峻法,士兵稍有疲沓,就是一顿皮鞭,打得人死去活来,再有严重的,更是军法从重处置,每一年只是以军法所杀的犯过的士兵,就不在少数。

但对兵士严酷,却不代表就舍得让这些年轻人白白的把性命扔在神户城中。他很知道,能保住手下的官兵,才能继续作战,能够继续消灭更多的日寇,也就能够立下更多的战功,能够从日军那得到更多的好处了!

两日的炮击结束之后,部队再次展开进攻,可让他们惊讶不已的是,日本人仿佛就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样,当战士们推进的时候,他们如同耗子一般的再次出现在了战场上,阻挡着清军的进攻,并且给他们制造着巨大的伤亡!

实际上,日军确实是变成“耗子”了,赵间信盛确实是个人才。在他组织防御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清军会以炮火轰城,如果他的兵力全都留在地面上的话,那伤亡将会非常巨大。当初,广泽兵助在福山城、西内辉在姬路城的损失早已经让日本人见识到了清军战力的可怕,因此,赵间信盛除了在城内挖掘大量的陷阱之外,还建造了大量的地下防御工事。

显然,赵间信盛就是一个总结出了新战术的将领。在面对敌军强大的炮火压力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部队躲在地下。躲避对方的炮火打击,等到清军进入了预设阵地之后,再让步兵投入战斗,以此抵消其强大的火力优势。显然,这一招确实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成了清军难以攻克神户的主要原因;连着一天的炮击,除了将射程内的建筑物全部摧毁之外,其实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那些躲在储备了充足的食物与饮水的地洞里的日军反而过得很安心。直到中国人再次展开进攻的时候,他们立即从地洞里杀了出来,顽强的阻击着清军的脚步!

“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的子弹爆裂声响彻大地,陈本钦带领部队顺着到处是被炸塌的房舍和建筑的垃圾的边沿小心翼翼的前进着,他没有想到炮击之后的结果会这么差,日军在城内不知道挖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地洞,而这些地洞到底连接到哪里去,到底有多宽广,恐怕没有人能搞清楚。前进的时候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精神,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鲍超倒也不是任事不做,会商之下,拿出包括火攻、水淹、烟熏、炸弹轰击等等办法,但无一能够给下面隐藏的日军带来致命的伤害。而且,日军的整个地下防御体系是参考到姬路城外失利的教训,官兵加紧巡逻联系起来了的,如果无法找到所有的地道出口,这些办法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与人力。而且,日寇还趁着清军忙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展开了反击,给清军制造了一些伤亡。显然,这都不是好办法!

炮击之后,清军连着打了一整天的时间,却难以取得任何的进展,陈本钦异常失望,己方已经杀入了城内,却无法占领神户,甚至连鲍超都数次派人来询问,为什么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打不下神户城?把他、高人鉴几个急得跳脚,可是他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办法对付那些如同耗子一般躲在地下的日军,怎么办?

朱楷提出一个办法:就这样长期的困守下去!城内日军的粮食不多,最多坚持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只要围困神户一个多月,日军就将不战自败。可是,这却要将大批的部队拖在神户一个月,等于是将进攻的重担全部压在阻止北路敌人援军的胡小毛肩上;这还不必提日军是不是缺少粮食只是朱楷的想象,因此,这样的办法一经提出,立刻为鲍超否决了。

清军的进展困难重重,根本没有了连克福山、笠纲、高粱、仓敷、姬路等大小城镇的风卷残云,神户城像是一团浆糊般,粘住清军前进的脚步,让他们动弹不得!

十月十一日夜,满天彤云密布,风夹杂着雪粉,铺天盖地的打在人的脸上、身上,从任何身体暴露在外的缝隙,吹打着只穿着薄薄的夏秋军装的清军战士,不必值岗的士兵早早的铺开被褥,躲进香甜的梦乡;而那些被派到任务的战士,只能躲在建筑物的门廊下,怀中抱着步枪,身上围着抖散开来的,从日本人家中翻找出来的棉被,偶尔派一两个人出门去,跺着脚,胡乱看上几眼,又飞快的冲回到屋中去。

城北的一处堆满了垃圾和杂物的角落,地面微微移动,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一双手伸出来,在地上一撑,身体轻飘飘的跳跃而出,左右扫了几眼,周围一片宁静,这个人回头向洞内招招手,越来越多的人从下翻上,手中持着步枪,飞快的展开临时布防。

清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日本人会进行这样大胆而猛烈的逆袭,日军突出部周围寂静若死,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为首的日军指挥官和身边的战士相视一笑,努了下嘴巴。众人七手八脚的上前去,把露出地面的洞口重新堵上,从外面看,再也分辨不清异状,这个人才点点头,“外面出大。”他说一口很不流利的汉语,听起来像是有严重的口音似的。

一行五百人的部队,在为首的一个叫深宫正树的带领下鱼贯而行,踩着脚下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大摇大摆的向北城方向走去。

五百死士从倒塌的城墙处悄悄的摸了出去,直奔向清军位于城外的物资集结地点,清军虽然不料敌人会偷袭,但这种战备物资是军队的根本,李鸿章、张佩纶和鲍超胡小毛等几个人都知道其重要性,因此,派了徐启山、周茂洋、潘楷、胡文柏、贾允谐、余坤、林扬祖、涂文钧八个人的部队在此轮流防守。

距离还很远,就可以看见堆积得如同小山一样的军用物资,从粮食、弹药到军械、医药用品一应俱全。深宫正树摸了摸腰间挂着的两个特大号的军用水壶,里面装的是桐油——用来放火。不但是他,他身边的五百战士,都带着同样的两个大水壶。

顺利无比的出了城,部队整理队形,向远处灯火闪耀处前进,距离还有三百米的时候,雪下得愈发大了,一众死士的肩头和红缨帽上落满了雪花,看上去白花花一片,深宫正树正在前进,对面突然传来一声呵斥,“站住!”

这一次从城内出发的类似由武士组成的部队一共有三支之多,都是小松宫彰仁亲王离开东京之前,特别招募而一路带至神户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说汉语,不过水平有好有坏罢了;他们三支队伍的任务各自不同:深宫正树要尽量烧毁敌军的物资储备;另外两个分别叫藤泽慎太郎和川口雅的,也带同一支五百人的部队,等到北城火起,就立刻向敌军的总指挥部和城内指挥部发起猛攻!

清军只知己而不知彼,注定要吃一场大亏!深宫正树听见对面的呼叫,脚步不停,口中说着话,“我奉了总兵大人的命令,到此提调军资;今天晚上是谁值岗?”

“哦,是胡管带的二十七营。”清军一方,为首的是一个队正,姓刘,身边带着十几个弟兄,听到对方的答话,口中敷衍着说道,同时心中有些奇怪:即便是提调军资,也不必选在这个时候吧?提用军资,历来是在白天,而且大多是由随同部队前进的日本民壮来做具体的搬运差事,看对面过来的这些人,不像是那么回事呢?这样想着,嘴里问道,“只有你们这些人?怎么没有带人来?”

深宫正树心中恼怒。他知道对面的中国人所说的‘带人来’指的是什么人,这数月以来,中国人的种种作为早就激起了日本军人的满腔怒火!打仗便打仗,抓那么多老百姓做什么?而且听说,自己的这些同胞吃不饱穿不暖的,做最苦最累的活,却受尽了中国人的凄伶!等一会儿,只要再等一会儿,就要你们的好看!

此行任务特重,他不得不把这种心态暂时压下去,脚步距离对方越来越近,“哦,还等。”

刘队正一皱眉,中国人很少会有这样说话的,要么是‘等一会儿’;要么说‘他们还得等’;又或者‘他们在后面’之类,从来没有说‘还等’的。这让他更觉得有些奇怪,但一时间并未多想,以为风中送过来的声音有误,闻言点了点头,“那就过来吧。先要登记造册。”他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