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6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他的双目再一次逐渐发亮,对s8飞曾国藩等人一定是为了这样的缘故,才生出了军机处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的庸怠情绪,以至于发展成到今天这样,对于国事的不用心的古怪状态

一朝廓清心中繁杂的思绪,他的心情逐渐好转起来,也不再多做纠缠,笑眯眯的和肃顺说道,“回京多呆几天,也不必忙着往会赶,等到四月初,和你家五爷一起出京好了”

肃顺知道,惇王定于四月初三日从北京出发,先奔赴天津,到大沽口乘坐从山东、旅顺二地分别驶来的兵舰,一起出发到日本去所以皇帝会有这样的话他答应着,口中问道,“皇上,奴才怎么也不明白,和府中清客闲聊的时候,也向他们请教过,但都是语焉不详,日本人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请我大清北洋海军到访呢?”

“总是有缘故的,你就不必多管了”他轻描淡写的把此事岔开,又笑着问道,“你在天津,公务闲暇的时候,做何消遣?”

“也没有什么”肃顺说道这一会儿他看出来了,皇帝心情逐渐转好,看样子又要不安于室了,自己现在的身份虽不比从前,但难得到御前来一次,倒是要好好哄皇上高兴才是,“哦,奴才在天津识得一个奇人人称胭脂虎”

“胭脂虎?不如叫母老虎?”皇帝哈哈大笑起来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皇上”肃顺赔笑解释道,“这个女子是天津人,自幼随父亲练武,后来老父病故,只剩下她和她弟弟——这个弟弟是在城里一家名为曹家饭庄的买卖做伙计,因为人生得俊俏,嘴巴又甜,就给掌柜的将小女下嫁,平日在店里帮着岳父做生意,偶尔还会到外面去收账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个僧人,把个硕大的木鱼放在柜台足有二三百斤沉”

“你胡说”皇帝笑骂,“这种江湖闲话,以讹传讹的话你也相信?二三百斤的木鱼,如何拿得起来?”

“真的,奴才怎么敢欺瞒主子?奴才见过那个木鱼,大得吓人不说,还是熟铁打造,摩挲得锃亮呢”

“哦?是真的?”

“可不是吗?”肃顺接着讲述,“这个和尚也是欺人太甚,后来听钱鼎铭说,这曹家老店的店主眼看对方来者不善,本想花上几两银子,打发这个和尚离开,不料他张口就要一千两银子,少一文都不肯走这一来曹老店主自然不干,双方言语不和,口角起来只是那和尚的木鱼太过沉重,旁的人很难搬得动,便在此时,那个胭脂虎的弟弟回来了只用店里的jī毛掸子一挥,就把木鱼从柜台上给扫到大街上去了”

“行啦,朕知道了,一定是和尚发怒,打伤了这个弟弟,最后做姐姐的胭脂虎出面,教训了那个讨厌的和尚一顿,是不是?”

“皇上怎么知道的?”肃顺情不自禁的问道

“呸这是评艺人口传心授的段子,在北京城里,一文钱听八回——早就臭大街了”皇帝哂笑,“你还拿这个来搪塞朕?”

肃顺嘿嘿一笑,“奴才不敢说皇上说得不对,不过这个胭脂虎不是教训和尚,而是两掌下去,就断送了和尚的一条xìng命”

“你是说,这是真的?”

“奴才几个脑袋,敢骗皇上?就因为闹出认命,这个胭脂虎为朝廷官差索拿到府,奴才才知道的”

“那后来呢?”皇帝问,“如何处置的?”

“按照大清律,以斗杀致人死命,关到天津府的监狱中了”肃顺一边望着他的脸sè,一边说,“奴才见过这个什么胭脂虎,可惜了的,看上去娇怜孱弱的一个小女子,谁知道会凭空惹来这样的事情?”

皇帝并没有体味出他的言外之意,“你这叫什么话?什么叫重了?朕听你说,她也是练武人,这样的人起手夺命,本来就是大清律法所不准——不管对方是不是恶僧,也没有轮到她代天行法的余地朕看你是不知所谓”

肃顺给他训得一缩脖子,“皇上说的是,只是,奴才看这胭脂虎容颜俏丽,又是青春年少,在这监狱中过上几年,再出来的时候,怕就得是满头鹤发,一脸皱纹了”

皇帝这一次听明白了,心中忍不住苦笑,“你啊,别动这些歪脑筋,宫中这么多女主子,你还想把犯fù也弄进来吗?当心给皇后知道,饶不了你”

皇帝是带着笑容说这番话的,所以肃顺并不真心害怕,随口答应了一声,看时候不早,觉得差不多了,“皇上,若是主子没什么吩咐,容奴才告退,明日早上再进宫来,陪主子说话?”

“嗯,你下去”皇帝又紧接着吩咐了一声,“今儿个和你说的话,别往外传”

“奴才没有长两个脑袋,怎么敢?”

等到殿中人去屋空,皇帝呆坐片刻,忽然一阵腹鸣声响起,他这才忆及,今天一天的时间,只顾着和大臣说话,连午膳还没有用过呢,“惊羽,朕有点饿了,传膳”

“奴才已经让人下去准备了,马上就来”

皇帝呲牙一乐,“有你在朕身边,可真让人省心”

“您啊”惊羽喟叹一声,走过来为他揉捏肩膀,口中慢悠悠的埋怨道,“总是这样,不好好用膳怎么行呢?要是让皇后娘娘知道,不知道有多么心疼”

“没事的,偶尔饿一饿,反倒会有精神”他轻笑着说道耳边忽然听见外面有孩子嬉闹之声,忍不住一皱眉,“哦,这是谁啊?没有规矩”

惊羽从他肩头长身望出去,“是皇后娘娘和杨妃带着十五阿哥来了”

说话间有花盆底踩着平滑的金阶声响起,随即有一个孩子欢快的跑了进来,三月中旬的天气,穿着香sè宁绸的小袄,光头没有戴帽子,脑后的小辫来回摆动,脸蛋儿兴奋得通红,到御前却不忘规矩,恭恭敬敬的跪倒行礼,奶声奶气的说道,“阿玛儿子给阿玛请安”

“来,小十五,到阿玛身边来”他抱起只有四岁大的小娃娃,在他脸上wěn了一下,“今天可乖吗?有没有惹你额娘生气?”

“没有湥芄缘亩钅锼担庸裕泳凸粤恕

皇帝真诚的笑了起来,政事余暇,能够享受这样一番天家儿孙绕膝之乐,实在是美不胜收啊抬头看去,皇后和杨妃也进到殿中,各自行礼,“皇上吉祥”

“你们姐妹两个怎么一起来了?可算是难得了都坐”

皇后展颜一笑,“臣妾听下面的奴才说,皇上今儿个又劳累了一整天?正好杨家妹子到臣妾宫中来,便一起过来了”她说,“皇上,有些事就让下面的人去做呗,您也得学会保养龙体啊”

“朕知道的做事是可以让下面的人去做,但政令所出,诏旨颁行之前,却是要朕逐一过问,而且要和大臣们逐一认真磋商之后,才能做出的——这样的事情你大约不懂,不过杨氏一定不会陌生,是不是?”

杨妃笑了一下,“皇上这话,奴才可不敢苟同奴才当年所经,都是钱物往来,便称有一时失误遗漏,所影响的,也只是一家一户的得失,怎么比得上皇上所处置的,都是国政大事?关系一国百姓的福祉?”

“其实是差不多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个道理了”他说,“正好,你们姐妹来了,可用过膳了吗?和朕一起用?”

“这样的时候了,皇上还没有传膳?”皇后面带惊疑,随即秀眉紧皱,“下面的奴才太不像话了怎么到这时候……”

皇帝也不理她,径直低头看着小小的载湥笆灏⒏纾愣雎穑俊

“饿”孩子的胃口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似的,听阿玛问起,孩子脆生生的答道

“等一会儿和阿玛一起用膳,阿玛喂你,好不好?喔,在你所有的兄弟姐妹之间,你还是得天独厚的头一份呢高兴不高兴?”

“高兴”小小的娃娃欢声大叫起来

第115节惇王出使(1)

更新时间:201252321:02:54本章字数:5487

第115节惇王出使1

军机处叫起的时候,皇帝故意不提昨天在暖阁中的不睦,只谈正事,“日本人为这一次邀请北洋海军出访所拟定的日程,朕看过了旁的事也还罢了,只有一节,就是和日本海军在海上会演的内容,朕不以为然难道日本人还真的愿意拉出一支兵舰来,和我北洋海军在海面上做正式的交锋吗?就不怕炮弹不长眼睛,打沉了他们的船,打死了他们的兵?”

“是臣就此事也向日本公使征询过,福岛大使和臣说,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和我大清海军真刀真枪的比试,而是作为彰显我大清海军实力的演练,由日本方面安排靶船,置于海面上,又我海军炮火轰击”

“这也不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靶船是死的,根本不会躲避,打起来又有什么效果了?”皇帝说道,“依朕看来,反倒不如和日本人商量一下,让两国兵士在海面上彼此争雄,也好看看是日本海军亚洲第一,还是我大清海军一方”

“皇上,兵凶战危,若是演练之中出现了彼此伤亡,臣恐会伤及皇上爱民圣德,亦对中日两国邦交不利啊”

“那就告诉日本人,免去这一部分的行程安排左右都不能达到彼此希望的效果,要它作甚?”

“是”奕干干的咽了口吐沫这一次到日本去,中日两国海军在海面上进行的火炮试sén上下和军机处共议之后认为,日本人的目的不外乎是想见识一下大清海军的强大威力,使这一次邀请北洋海军到访,以达到ji励包括官僚在内的日本国民的作用加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想不到却给皇帝一股脑的驳了?

“皇上,日本大使副岛种臣对臣弟说,日本缺少正规而教学有效的海军学院,希望能够得到大皇帝陛下的准许,让本国海军生员,也能够进入我大清的海军学院入学”

这个突然而来的请求让他大感狐疑,日本人吃撑了?好端端的要把人送到威海来?白白花费了银子,还置胜海舟在神户开办的神戸海军cào练所而不用——对于日本这个近邻,即便他是有着特殊经历的,也从来不敢有丝毫大意,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忖片刻之后才能做出决断

“此事,不准”他慢吞吞的说道,“日本人有自己的人才,也有自己的海军训练学校,到我大清来取什么经?”

“是臣弟下去之后,将皇上的这番话,传喻日本公使”

“还有,日本人邀请我大清海军出访,固然是想见识一番北洋海军的神威,但这种礼尚往来,也是国家之间不可或缺的等老五他们结束出访之后,再由总署衙门向日本公使提出正式的邀请,也把日本人请到中国来,你们以为如何?”

“臣以为甚好中日两国彼此是近邻,正该通过这种军制上的往来,增加彼此交往”奕公事公办的答说,“皇上治国如弈局,举重若轻,圣明之处远古今,臣弟钦服”

奕谀辞如潮,皇帝含笑不语,“曾国藩,昨天在殿中你我君臣所议的兵制改革之事,你是怎么想的?”

曾国藩不想他会忽然转变话题,问到自己头上,“臣昨日回府之后,思及臣御前失礼,蒙皇上不罪……”

“朕不是想听你说这些请罪的话,那样的事情有的是时间给你说,军机处叫起是你我君臣共议国家大政的,说正经事”

曾国藩暗中叹了口气,说什么君臣共议,实际上,还不是皇帝心中早有一定之规?军机处早成了朝廷赘疣若非如此的话,也不必ji得自己生出求去之心了思及咸丰十六年,皇上招自己内调军机处的时候,君臣相得,彼此间是何等快乐?到了今天,行事丕然一变,皇帝是从几时开始变得独断专行起来的?早已经不复记忆

看他有点走神,皇帝又问了一遍,语气无比温和,“曾国藩,你在想什么呢?”

“啊,皇上,老臣在想,改屯兵制为募兵制,可谓是将祖宗成法一举打破,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皇上圣躬独断”

“朕断是朕的事,现在是要问你这个以大学士管部的军机大臣的意见”皇帝兀自微笑着,轻声说道,“有什么想说的就只管说为人君者,最忌偏听则暗嘛”

“是”这一来曾国藩没有办法了,只好躬身说道,“皇上昨日所言,在将军中老弱病残之士一概遣返回乡之后,除却深有疾患,未能再为国出力,以安置遣散银两由国家照常拨给之外,其他则编入各省府县衙门,充任官差,或者另编入警用所属,这固然是汰芜存菁无尚良法,但臣恐如此一来,则各省之内,人浮于事,加于皇上整肃吏治的圣心有不符处;再有,警用所属,百姓不知其设立的用意,汰撤下来的兵员也不知其功用为何,一旦贸然成军,臣担心为同属不明,职能不清,反而容易给那些意图疲滑度日的胥吏以可乘之机,互相推诿,则至民事大坏”他躬身说道,“臣这一点小见识,请皇上俯察”

“是啊确实是有很多的问题”皇帝点头,张开嘴巴,做欲言又止状,“这样的事情,不能不小心办理,朕早就说过,朝廷施政,要把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疏漏都想在前面,若是到了下面,给底下的人找到机会钻空子,再想纠正,就要事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