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喳。奴才下去之后,即刻就办。”

“就这样,朕有些累了,都跪安吧。”

第21节夜游金陵(1)

更新时间:20119513:08:01本章字数:8512

移驾入内,到了皇后居住的寝宫,还没有进门,就听见秀慧公主叽叽咯咯的笑声:“就这样,等一会儿皇阿玛来了,一定高兴。”

“什么事让阿玛一定……”皇帝说着话,进到房中,呆了一下,立刻失笑起来:“果然好笑”

原来,秀慧公主命几个弟弟妹妹的嬷嬷,给他们换上同样的衣服,挨着炕沿逐个坐好,圆圆胖胖的小脸上笑容可掬,那副样子,与江宁街头摆放售卖的无锡大阿福一般无二

皇帝笑了,伸手抱起佳贵妃所生的双胞胎中的姐姐,叫颖慧的,吻了一下:“小小妞?想没想阿玛?”

佳贵妃乳名叫妞妞,所以皇帝把她生下的女儿,起了个乳名叫小小妞。颖慧公主三岁大,比之那几个还不大懂事的弟弟妹妹来说,最是可爱,眨眨眼,奶声奶气的说:“想了。”

“真乖不枉阿玛疼你。来,给阿玛香一下?”

于是,颖慧公主听话的靠过来,在父亲脸上吻了一下。

另外一边,秀慧长公主可怜巴巴的望着妹妹和父亲亲昵,心中好生羡慕,又不敢说话,只好靠在母亲身边:“额娘?”

皇后笑了一下,在女儿耳边说了几句:“去啊,阿玛脾气最好,不用怕的。”

秀慧得到额娘的鼓励,看阿玛把妹妹放在一边,这才上前来,轻飘飘的跪了下来:“皇阿玛,一切不是,都是女儿的错处,您……您原谅女儿吧。”

看着娇羞可爱的女儿跪在自己身前,皇帝的心立刻软了下来,面上却还是得认真的装一装:“长公主,朕有话问你。”

“是。女儿恭聆圣训。”

“你可知道,奏折本是天下各方与朝廷沟通,使民情上达朕躬的唯一通道?列祖列宗有祖制,奏折万万不可污损,不要说是你一个小小的女儿家,就是朕,也丝毫不敢有半分违背之处故而批阅……”

他停顿了一下,自觉可笑,和一个不到八岁的女孩儿说这些,她可也得听得懂啊?“起来吧。”

“是,女儿谢阿玛。”

皇帝弯腰拉住了女儿的手:“长公主,你是众多姐妹中年纪最大的,要给几个妹妹以身作则才是的,明白吗?”

“是。女儿都记下了。今后再不敢顽皮了。”

看女儿吓得如同避猫鼠一般,做额娘的心中疼惜,看父女两个说到一个节点,皇后站了起来:“长公主,你阿玛昨天今天操劳了两天,想来圣体有些疲倦了,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吧。”

“是。”

嬷嬷带着孩子们出去,阁中只剩下皇帝和几个嫔妃,“皇上,从京中赶到江宁,您又不得休息,不如在臣妾这里,小憩片刻吧?”

“还好啦,朕倒不是很累。”皇帝环视一周,“倒是你们,在这行宫之中,呆的有些烦闷了吧?”

皇后一笑,“倒还好啦。臣妾每日和众多姐妹清谈消磨,并不觉得烦闷。”

“朕刚才见桂良的时候,忘记和他说了,等一会儿朕传旨,着他安排一下,过几天,赶在试乘火车之前,朕和你们到秦淮河上游览一番,也好领略领略这江南风景,不枉南来一次。”

佳妃等人心中大喜。虽然已经做了阿哥、公主的母亲,但众女的年纪都不是很大,在这宫中呆得久了,天家富贵早已经不再有很大的吸引力,听闻皇上说要带她们到秦淮河上去,自然高兴。

皇后却说,“臣妾只怕惊扰过甚呢。”

“不怕的。咱们临近黄昏的时候出园子,届时街市上的行人也不会很多,晚上就在舟中安寝,转天早上,行舟河上,不也是美事吗?”

看皇帝兴致很浓,而且说的也有些道理,皇后不好再劝,转而谈论其他:“皇上,您国事操劳,也要保重龙体才是的。臣妾听闻,皇上……”

“朕明白的。”皇帝和皇后感情甚好,便是她说了什么不当说的话,也轻易不会放在心上,况且,皇后终究的关切自己,当下不再隐晦:“对了,朕昨天经历的一番奇遇……”

听他把在梦中舫上的经历说了一遍,便是皇后也忘记了自己的劝谏之意,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那,第三关呢?主子没有闯?”

“酒之一关,朕可不能闯。朕不喝酒的,你们知道。”确实,皇帝不喝酒,不过也并不是滴酒不沾,只是极少极少而已。要说天家所有,都是各省供奉上来的贡酒,不过他从来不好,御膳房备有的贡酒,大都用来给他打赏臣下。

“这样说来的话,主子可是怕当场出丑,方才找借口逃席的?”

“算是吧。”皇帝笑着点点头:“而且,这等游戏之举偶尔为之还没有什么,要是在船上消磨良久,甚至经宿不归,给人知道了,也是头疼。”

兰妃心中好笑,说得这么冠冕堂皇,还不是那个什么赛香君小姐形容难看,入不得皇上的龙目?

皇帝面带微笑,若有所思的说道:“其实啊,比起那个什么赛香君,朕看她船上的那个如烟,倒是蛮讨人喜欢的哩你们是没有见到,朕不开口便罢,只要开口说话,她就想着法子的顶嘴,哈这种滋味,朕还是第一次尝到呢”

皇后赔笑几声,心中暗暗嘀咕,看起来,此番南巡回京的时候,御舟中又要多增添一位姐妹了。难怪京中有人说,老不到南诚然是至理名言啊。

下午在皇后的寝宫小睡了片刻,再醒过来之后,皇帝精神大好。思量着找一点消遣了。“六福,伺候朕更衣。”

四执事太监上前,伺候着皇上换上一袭便装:“皇上,可要奴才传肃大人进来?”

“不要。朕今天就想一个人出去走走。”

“皇上,您身担天下,还是派人扈从吧?这样御驾轻出,若是有什么干系,奴才万死也难以恕罪啊。”

“不怕的,朕便装出行,又没有人识得,怕什么?哦,六福,你可不许暗中知会额里汗他们啊?看他们一个个身大腰粗的样子,在这江南之地,分外惹眼。没的搅了朕的兴致。”

六福哭丧着脸,跪倒答说:“皇上,肃大人您不让通知,御前的额大人您也不让知会,那,不如就容奴才伺候着您,到街市上转一圈,就回来吧?”

“你糊涂了?”皇帝猛的瞪起了眼睛:“朕说过,想一个人出去,你跟着做什么?混账”

看他真有点动气了,六福吓得瑟瑟发抖,哪敢再说?只好暗中求神保佑,皇上这一次出宫闲游,可不要出什么岔头啊

吃饱了肚皮,趁着这秋高气爽的八月天气在街头闲游散布,甘子义心中大乐。他担心六福暗中通知,走上几步,总是频频回头,还好,行人如织,入目全是陌生脸孔,没有一个熟悉的跟在身后,这一下,他真的放下心来。

绕过夫子庙前面的街道,路边一处茶馆,门口玫红色的海报,上书:“固始苏昆生七传弟子赵小泉,清唱候教,日夜两场。”

他在门口站了片刻,只觉得苏昆生的名字非常耳熟,想一想,终于想起来了,苏昆生是清初时候的江南昆曲第一大家,这个叫赵小泉的既然说是他的七传弟子,,又敢在夫子庙立馆献唱,想来功底定然不会很弱。

甘子义年幼聪颖,涉猎甚广,又是生长在天家,南北各种艺文即使说不上学识通博,也可称略有心得,昆曲在北方人听来很觉得费解和难过,但若是能够领悟其中的妙处,倒是可以与京剧同列为国粹的艺术门类。

一念到此,他动了兴致,举步进到茶馆中,方才的一场刚刚结束,不过这个赵小泉真有独到之处,客人无一离开,仍自三三两两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着他再来献艺。

甘子义在席间落座,茶博士赶忙上前,殷勤的擦抹桌面,一边问道:“公子,喝点什么茶?”

“有雀舌鹰爪吗?”

茶博士楞了一下:“一听这话就知道,公子真是大大的方家。芽茶小店也有,只是……”

甘子义仰起脸,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只是什么?很贵吗?”

“小的糊涂,小的糊涂”茶博士笑着鞠躬行礼,这才转身下去了。

号称雀舌鹰爪的芽茶也就是昨天他在梦中舫舱中喝到的那一种,这种茶的喝法就是要一口饮下——所以如烟看到他能够如此识窍,才有那样奇怪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那个茶博士又过来了,手中提着一个大大的铜壶,壶嘴冒着热气,在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人,手中珍而重之的捧着一个瓷瓶,由茶博士领着,到了甘子义的桌前:“公子,这是小店掌柜。”

能够在夫子庙这等繁华之地开茶馆的,都不是等闲之辈,‘招子’雪亮,看这位年轻的公子闲闲的坐在那里,却是渊渟岳峙,显见平日是高高在上的那种人——御驾到了江宁城中,随扈的大臣不知有多少,不用问,这位弄不好也是其中之一。

“公子,小老儿侯青给您请安了。”

“哦,侯掌柜不用多礼。起来吧。”只是听这位公子满口极标准的官话,侯青就知道,自己所料无差,言辞之间更加客气了:“不敢,公子贵趾降贱地,小老儿这家小店蓬荜生辉,小老儿给公子叩头。”

对方如此大礼,甘子义倒不好不应承几句了:“起来吧。博士,把你家掌柜的扶起来。”

茶博士把铜壶放下,弯腰扶起了掌柜的。老人这才问道:“没敢请教,公子高姓?”

“不敢,我姓甘。在家行四。”

“甘四爷。”侯青笑呵呵的躬身说道:“甘四爷第一次到小店来,就点了小店这镇店之宝,嘿嘿这可真是宝剑赠佳人,红fen赠烈士了。”

甘子义扑哧一笑:“掌柜的,你说反了。”

“啊?”侯青呆了一呆:“啊,是,多承四爷指点,小老儿糊涂了。小二,还不快点给四爷沏茶?”

那个茶博士苦着脸,皱着眉,“掌柜的,您只顾着和甘公子说话,水都凉了。”

看他委委屈屈的样子,甘子义不觉莞尔。

重新煮开了水,沏上甘冽的芽茶,甘子义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好茶这等上好的茶叶,老爷府中也有,奈何府中除了我之外,并无同好之人,独酌无味,久而久之,也只好束之高阁了。”

“甘公子喜欢,就多饮几杯。这等雀舌鹰爪,本来就是要货卖识家,方显贵重,若是落到粗人手中,牛嚼牡丹,没的糟蹋了它的灵秀之气。”

甘子义一愣,似乎没有想到这个掌柜的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笑着点点头:“江南之地,文风浩荡,会聚天下菁英,果然名下无虚。”

“四爷太谬奖了,小老儿愧不敢当。”

甘子义倒觉得这个侯青言语有趣,谈吐不俗,正待和他多说几句,台上云板一响,台上左边挂着的‘出将’门帘挑起,一个身材中等,面容清矍的男子走了出来,身穿海清、手拿折扇,站到九龙口向下望了望,拱手作了个罗圈揖:“在下赵小泉,浙江人士,落拓江湖,载酒而行。客居光阴,着实难堪,聊献薄技,娱宾兼以自娱,只是又无弦索,又无箫管,自敲着檀板,独口清唱,客官休嫌乏味,只当我师承先辈,别创一格的**吴市。”

侯青看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台上,不敢多做打扰,告罪一声,给茶博士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认真伺候,自己这才转身下去了。

赵小泉说了几句场面话,台下也真有那慷慨的,随手一抛,抛上来一块银两,赵小泉捡起来看看,竟是五两银子的银馃子,倒觉得难以承受了:“这位客官如此厚赐,教我何以为报?”

“说什么报不报的?”扔银子上来的客人在下面大声呼喝,听他说话,也是北方人:“大家都是慕名听你唱曲的,休要白白耽误了功夫。”

出语很是不客气,却很实在,赵小泉拱手答说:“见教得极是。容小老儿伺候一段,博诸公破颜一粲。”

赵小泉为博观者一笑,特为挑了《东郭记》中的一段来唱——这《东郭记》是一部辛辣的讽刺剧,内容取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乞饮东郭间故事,以齐人为主角,兼写与他臭味相投的王、淳于髡等一伙无耻之徒,他们开始时在坟间乞食、偷鸡摸狗,后来凭借逢迎献媚、权门行贿等卑劣手段博取荣华富贵及至做官以后,又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丑态百出。

传奇别开生面,明里是骂那些‘墦间乞余’,骄其妻妾的无耻齐人,实际上,暗中骂的是魏忠贤的阉党干儿,全本共计四十四出,出目全是出自《孟的话,他此刻唱的一出叫《钻穴隙》,描写齐人‘偷’他小姨的光景——曲目文字非常的传神,是这样唱的:“嫁得夫君豪壮,会温存更复情长,所恨情儿太广,偷窥姨娘,状台边,枕簟上,秀帘旁。”

“忽来天上,幸得嫦娥傍,含羞上床,妖艳真无双,更有姨娘,知趣长陪讲,娇模样,令人怀想。喜吾妻不甚防,春寒以往,新夏神情爽。”

“心儿暗伤,不奈这风魔状怪那儿郎,冷处来挑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