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5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伊斯兰信徒就不到三成,香喷喷的猪肉血肠酸菜汤端上桌,眼看着别的村民甩开腮帮子往嘴里塞,吃的满嘴流油,内心挣扎了许久,不知道多少才皈依伊斯兰不久的粉嫩信徒也终于下了第一筷子。

热闹的年节气息中,对于刚刚那个屯田村庄,这一个年节还有这其他意味。

大约收拾的差不多了,一个村子两三百号老小又一起汇聚在了村口遥望,在他们的眺望下,远处热闹的锣鼓声渐渐临近,披红挂彩中,足足几百人的队伍吹着喇叭,打着铜锣摇摇摆摆热闹非凡。

这么多人簇拥中间,一个俊郎帅气的年轻人头上戴着乌纱帽,身上披着大红袍,胸口还戴着大红花,摇摇摆摆的骑着马向村里走去,高鼻梁,神色眼睛配合着一身极具华夏气息的状元袍,却是这般合身。

这人叫马米科尼扬,又给自己取了个汉名马扬,就算在众人的敲敲打打中,马扬还是一头迷糊,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幸运之神能降临在他头上,这一次闽国在呼罗珊开恩科,头名状元竟然是自己!

要知道马米科尼扬家族往上二十代都是小民,典型的穷二十代,而且开考前他不过刚把一卷《论语》学完,四书五经才刚刚涉猎,行卷之时不知道忐忑成什么样子,直到屯田庄中那个屯田校尉天竺人无比羡慕嫉妒恨的送自己去木鹿城,马扬这才知道自己中了头奖。

今科状元,用唐人老师的话是什么文曲星转世,文曲星是神仙头玉帝的手下,要是换成光明神,自己怎么也是个天使下凡吧?一面随着马匹摇晃着,一面马扬还迷迷糊糊的想着。

“状元公回来喽!”

领头的敲打师傅一声长吆喝把马扬的思绪喊了回来,刚回过神来,马扬就吓了一大跳,全村老老少少二百多人全都趴伏在了地上,磕头问安道:“小民拜见状元老爷!”

“哎呦,巴尔尼大叔,阿巴哥,快起来快起来,我,我可不是什么贵族老爷!”这下可慌了神,马扬急急匆匆跳下马,挨个搀扶起来,一个个硬拉这才把同村儿的父老乡亲拽了起来,不过任由他怎么解释,其余父老还是有些战战兢兢。

听说状元能面见闽王,吃琼林宴,还能当大官,至少是个县令,管着两三百号他们这样的屯田庄,这要是在波斯,没有几百年贵族根本做不到,所以马扬在其他人眼里已经不是一般人,而是老爷了。

就在马扬急得满头大汗时候,忽然前面又是一声咳嗽声,让马扬禁不住一激灵,立马放下乡亲们直奔了过去,在一个老年唐人面前扑通一声跪拜了下,眼眶含泪激动的叩拜着。

“师傅,弟子回来了!”

刚开始看马扬让一群人跪拜,宇文俭还颇有些不高兴,以为马扬是个小人得志之徒,不过看着马扬如此恭敬真诚的叩拜过来,那点疑虑便去了,终于换了一副和蔼的样子,搀扶在马扬肩膀将他扶了起来,感慨着摇了摇头。

“你小子行啊!为师考了半辈子,连乡试秀才都没通过,你小子倒是连过三关,直奔殿试,还得已面见闽王,真不知道你哪辈子修来的福分?”

听着自己老师都有些嫉妒自己,马扬禁不住尴尬的挠了挠头,讪笑着不知道说啥,还好感慨了片刻,宇文俭又是面色一正,严肃点把住了他的肩膀说道:“阿扬,虽然今天是你大喜之日,有些话为师还是要说!”

“不管你信仰什么神,我们儒家讲求的是仁义!永远不要忘了你是这一片村庄走出来的,不管你当上多大官,都不能做出凌虐百姓,欺凌乡党之事!”

“马扬不敢!”波斯洋状元赶忙鞠躬摇头。

“还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你有缘步入官场,当忠于国家忠于闽王,做忠贞直言之臣,就算国家有难也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绝不可以趋炎附势,流于奸佞,媚上擅权,老夫要是知道你胆敢做个佞臣,就算拼了姓名不要,老夫也要取你性命!”

“马扬不敢!”看到自己老师激动的训斥着,这个波斯小子又是惧怕的跪伏在地上,叩首答道。

看着自己弟子畏惧的样子,宇文俭又是心里软了,搀扶着他的肩膀再次将他扶起,旋即从怀里摸出了一捆书来,递到马扬怀里,和蔼的说道:“今日你登科之日,为师本不应该说这些重话,但为师实在怕你走上邪路。”

“弟子知道。”

“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你登科状元了,为师已经没有资格再教导你,这些为师研究多年的手札依旧送给你,希望对你有些帮助吧!”

捧着那捆发热的书,马扬禁不住心里暖呵呵的,眼圈再一次红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宇文俭则是笑呵呵的对着一旁看的直发愣的村民们说道:“大家别拘束了,小马子永远是咱们的小马子,永远不会变的!”

“别在这儿冻着了,一会菜都凉了,今天可是大年三十,过好了今晚,明天才会有个好收成!”

听着教几等人唐语,和蔼可亲的宇文老师这般说道,一群村民的拘束这才放下来,吆吆喝喝热闹的簇拥着马扬就要朝村里走去,不过这功夫,身后送福的轿夫乐师们却是在后面嚷嚷了起来。

“请状元老爷看赏!”

愕然回过头看着一群马夫轿夫鼓手期盼的目光,宇文俭马扬一对儿师徒禁不住僵了一下,变得尴尬起来。

其实轿夫吹鼓手的钱早在木鹿城,那些跟着忙活沾仙气的大商人们已经付过了,但按照习俗,到了乡里,状元郎还是要再赏一笔,不用多,意思一下就可以,也让这些帮衬的人沾沾喜气。

问题是,这个村庄可是屯田村,历年战乱早把屯田户腰包掏空了,马扬之前穷小子一个,哪有钱赏?

正常这种情况则有乡党富裕者代付,问题是乡里这些人几乎都和马扬差不多,贵族几乎都搬到京师,富商有钱人也是搬进城里,纠结了好一会,宇文俭这才强笑着对身后跟着的闺女宇文果儿摆了摆手。

“果儿,回家,去吧床底下那个坛子拿来!”

“师傅,那个是果儿师妹的嫁妆钱,不能动啊!”没等小姑娘撅起嘴,马扬却已经急切的抱住了宇文俭的胳膊,焦急的叫道。

“大喜之日,哪儿有这么多讲究,我是你老师,听我的,果儿,还不快去!”

这回,宇文俭的笑容却爽朗起来,大笑着捋了捋胡须:“你是状元公,能给你付赏钱,还是为师的荣耀呢!”

“可……”

“哎呦呦,老师这一副心思是好,不过小姑娘的嫁妆就不要动用了,这赏还是我来看吧!”

“兄台此言差矣……”听着这声,宇文俭立刻有点不悦的扭过头,不料一直在他身边搀扶的马扬却是无比惊骇惊叫出来。

“闽王陛下!”

第774章 。与民同乐起波澜

马扬的眼珠子差不点没瞪出来,波斯人的传统观念中,波斯皇帝是神的化身,昨日在木鹿城琼林宴闽王高高在上坐在金座之巅,威严肃穆的样子很符合马扬脑海中的天子形象。

现在的闽王也是一身威严令人敬畏的五爪黑龙袍,神秘的华夏神龙花纹令人心生敬畏,可,带着一大家子还有朝中那些可望不可及的大人们拖着东西到自己村口,笑容和蔼的样子还要提自己打赏,这真是闽王吗?

脑筋有点转不过来,波斯小伙傻乎乎的扭过头,结巴的对着他师傅宇文俭问道。

“师,师傅,闽王陛下来了,该,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

腿儿也是发软,别看在村民面前宇文俭很有智者严师的风范,实际上他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就县太爷和学政了,闽王这种稀有动物他也还是第一次看到。

还好,宇文家旁支出身,他懂得到底比没见识的波斯人多,一脚踹在了马扬膝盖上,宇文俭自己也是噗通一下跪在雪地中,五体投地的跪拜起来。

“叩见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村里最有见识的宇文长者都如此恭敬叩拜了,还有状元老爷也跟着跪下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大贵族,其他老老少少也跟着扑通扑通跪伏在地上,跟着歪歪斜斜的念着:“叩见吾王完碎完碎完完碎!”

怪声怪调的叩见声听的李捷脸发绿,身后的裴莹,后弦娘还有胡倩儿几个小妮子差点没把蛋笑碎了,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用棉手套捂着小嘴儿肩膀一抖一抖的,后面的大臣们,来济也是嘴角发抽,赞婆那张红脸就更红了。

无奈的摇了摇头,李捷苦笑着上前搀扶起来,拉着宇文俭的肩膀就说到:“起来吧,孤微服私访到此,就是为了与民同乐,用不着跪来跪去的。”

“陛下,礼不可废!”

事到临头宇文俭居然撅起来了,趴在地上还不起来了,弄得李捷好笑的回头说道:“得!又遇到一个犟种。”

“好,过年了,就当给孤拜年了,给红包!”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个大金币,李捷就塞进了宇文俭手里,然后自顾自的笑呵呵走进人群中,扯起一个塞一个金币。捧着手中金灿灿的闽国通宝直发愣,好一会,看着自己傻徒弟傻闺女都楞楞的起来了,宇文俭也是讪讪然爬了起来。

又是一把金币撒下去,一群马夫吹鼓手也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全都跪伏在地磕头道:“谢闽王圣人赏!”

“别谢我,这是状元公赏的,谢他。”李捷笑容可掬的向一旁傻愣愣的马扬比了比衣袖,吹鼓手们也是福临心至,扭头对着马扬又是叩拜下去,喜气洋洋的拜道:“谢状元爷厚赏!”

“都,都起来,快起来!”手慌脚乱的,马扬又是赶过去一通搀扶,好不容易才把一群轿夫给扶起来。

傻愣愣看着李捷笑容可掬的模样,宇文俭还是有些发愣,书里讲过太多的忠君**国,但还真没讲过陛下来了怎么招待,还是李捷自己笑呵呵的问道:“老丈,这红包也给了,孤今天也走了三十多个村子了,不请孤进去吃顿年夜饭啊?”

“啊?对,陛下还没吃饭,赶紧招呼陛下进村吃饭啊!”猛的反应过来,马扬赶忙嗷的一嗓子嚷了出来,顿时一大群村民抱着大金币,热热闹闹的就围了上来,簇拥着李捷急急忙忙往村里走去。

看着这傻小子咋咋忽忽的样子,宇文俭又是禁不住一头冷汗,也是苦笑无奈的摇了摇头,另一头宇文果则是满眼小星星娇憨的抱住了宇文俭胳膊缓叫道:“爹爹,这就是闽王啊!简直太帅了!”

一个激灵,宇文俭禁不住吹胡子瞪眼的训斥起来:“胡说八道,怎么能说闽王帅!”

“那爹说闽王不帅喽!”

“哎呦,我的小祖宗,你小点声!”哆嗦了一下,宇文俭心虚的赶紧捂住了果儿的小嘴。

说起来,帅来形容人,好像也是李捷带到这个时代的。

毕竟忙碌了一年,再加上闽王看起来真的人畜无害,不像要吃人的模样,丰盛的村宴前,一个个村民终于活跃了起来,觥筹交会中大声谈笑着这一年中快活事,有的还抱着胡琴高歌起来。

都说艺术来自民间,这事儿还真没错,激烈的马琴中,帅气的小伙掐腰踢踏出激烈的节奏,靓丽的姑娘在一旁翩翩如一群蝴蝶,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一旁,吃几口之后,裴莹很敬业的搞起了免费的义诊,另一头,宇文果儿与胡倩儿几个小妮子居然在一旁摆弄起首饰来,更不可思议的是戴着东海珍珠手链的俩丫头居然被比了下去,反而是宇文果儿晃动着后院种出的红豆子得意洋洋的炫耀着,自己媳妇羡慕的目光让李捷感觉直丢人。

桌上丰盛的饭菜还真让李捷胃口大开,跟着宇文俭几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并桌,一面吃着爽口的酸菜炖大鹅,一面听着他们抱怨一年里来的家长里短,这日子倒也挺舒坦。

尤其是这一天李捷是真饿了。

跑了二十多个村子是一点没夸张,这一次在呼罗珊开恩科,总共取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进士二十多,举人近百,秀才几百,其实这次题目前所未有的简单,只要能熟练书写两千左右常用文字,就可以录取秀才了。

稍对华夏文化有些了解就可以成举人,像马扬这种取了汉名,还对《论语》有一定自己见解的都成殿试状元了,这要是让国内寒窗苦读几十年的士子知道,估计墙都得骂翻了,这也太简单了吧,科举?启蒙儿童还差不多!

不过闽国正式接手呼罗珊才半年时间,仅仅一千来户唐人动员搬迁过来,掌握文化的更少了,华夏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能让一个异族这么短时间内做到这部,不论该人的聪慧以及对华夏文明的兴趣都是上上之选。

而且取士授官对李捷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闽国不缺官,重要的是他要给波斯士人一个上进的希望!就如同皈依伊斯兰一样,只要你融入华夏文化圈,闽国就有你上进的空间,有你一席之地。

所以这一次大年夜李捷都没在宫里过,留下匆匆赶来的长孙织主持简单仪式,自己走亲民路线带着年货在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屯田庄跑了一圈,挨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