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了大唐在西域乃至中亚的霸权。

对,他还有个别称,直接称呼字,苏定方。

“定方,吃晚饭没有,正好孤这儿有,黑齿常之那小子猎到的野鸡,烤出来味道还不错,喏~”

抹得盐,芝麻,与当时比黄金还贵的孜然,就算烂肉都能烤的香喷喷的,更不要说存天然无污染的野味了,不过忧心忡忡而来,李捷却是这样一副漫不经心的礼贤下士,苏烈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感动了。

冷不丁眼神稍过李捷书桌上的《卫公兵法》,明显眼神中羡慕了一下,苏烈又是拱手劝说道:“殿下,李卫公用兵如神,如果李卫公在的话,一定不会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出关的。”

眼看着这家伙一副不达目的不走的表情,李捷禁不住无语摇了摇头,随手捻起《卫公兵法》其中一本,伸手就丢给了苏烈。

“卫公用兵出奇,孤快出潼关就是按照卫公兵法所言,不信你自己回去看。”

“我?看?”

苏烈是个兵家,对于兵家来说兵法比黄金有吸引力多了,捧着那本书苏烈就跟捧着个烫手的地瓜一般,心里痒的跟猫挠的,却还是不敢轻易收下。

“殿下,这可是李卫公留给您的。”

“你也说是给我的了,再说是让你搞清楚孤的战略意图,快去快去吧。”不耐烦的,李捷又捧起了书,赶苍蝇一般挥着手,悻悻然,苏烈无奈的抱着书就出了门。

仅剩下了李捷一个人,出奇的,他失去了看书心情,感慨着出了帐篷,望着破败的潼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闽国车队还是一如原计划,出了潼关,沿着函谷关一头扎进了兵火四溅的中原。

沿着黄河南岸向洛阳挺进,沿途好几天倒是太平无事,还是三河骑士排头,大队伍被护卫在中军,只不过骑兵先锋苏定方这两天都心不在焉,神魂颠倒的,一本卫公兵法都快被他翻烂了,也没找到李捷所说的出奇兵战例,急的他脑袋都大了。

几天中也基本上没有叛军的消息,只不过出了潼关开始,沿途的村落大片大片空旷被抛弃了,经常能在荒野中看到**的尸首,城镇也是荒芜了许多,明显能感觉到一路走来,李捷的情绪都不太好。

这一天,距离洛阳已经就剩半天的路程,马上抵达东都在即,前方的先锋骑兵却是传来了异样的消息,车队停止脚步,李捷领着卫队亲自上了前,却也禁不住为眼前的惨状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个颇为大的小村庄,如今却被烧成了废墟,尸体凌乱的到处都是,幸存下来的女人孩子依偎在腐烂的尸体群中,已经变得麻木了,看到唐军接近,这些人却露出了仇恨的目光。

“这是怎么回事,这里是洛阳后方,莫非是荆王叛军屠杀的?”看到这一幕,李捷明显愕然了,惊怒的走上前去,不想靠在村边上烧光了大半的破烂房子根基上,一个看上去就像死了的老头却猛地睁开了眼。

“官狗别装了,不是你们这些老爷们,我们小塘村又怎么会变成这样?本来粮食已经没有了,还要来征粮,征粮,不给粮食就杀人烧房子,老头子……”

“爹,别说了!”这时候,一个花信的少妇却是头裹白布焦急的快步跑了出来,害怕的跪在了地上:“官爷,我公爹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求您大人大量,别跟他一般见识。”

听到这儿,李捷已经完全愣住了,好半天,这才无力地挥了挥手:“来人,从中军调拨粮食给百姓们。”

“闽王!”

“照孤说的做!”没等苏定方劝诫完,李捷已经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一袋袋粮食从车队中卸下,拿着大麻袋的小塘村村民明显显得颇为惊奇,年年都是官军来征粮,还没见过官人们送粮呢。

相比于小塘村的轻松,闽国车队的军营中却是一片紧张与萧杀。

“什么,不入洛阳城,沉夜顺着黄河东区,殿下,您没疯吧?”

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中,就连苏烈都坐不住了,过了洛阳城可就是战区了,对面不知道多少万叛军呢,自己的军队可不比齐王辽王的,还有两万多非战斗人员,行进在几十万叛军丛中无异于肉包子打狗,也难怪连一贯胆大包天的苏定方都忍不住跳起来惊叫道。

不想这一次李捷却是固执的要命,直接拍着桌子站起来怒吼道:“孤乃闽王,你们既然投靠与我,就当听我将令,莫非将来面临千军万马时候你们也可以用这个理由畏敌不前?”

一句话,说的苏定方一帮人都没了气儿,这个年代到底是皇权时代,个人崇拜,从关陇出来这三万人基本上都是各个家族过得不如意的分支,听闻闽国建设的越来越好,这才愿意追随李捷南去的,繁衍生息,落地生根,也是世家门阀壮大的一种手段。

回去?家里的田产已经被家族划分给了别人,并且叛臣名声可没人愿意在收留,回不去的情况下,面对自己主公一意孤行,一大群依照血缘氏族而被任命的都尉校尉不得不保持了沉默。

趁着夜色,沿着黄河,车队再一次迤逦而行,就算避开了洛阳附近的主战场,沿途之下依旧是浮尸累累,白骨露於野,将骑兵分散在队伍两侧几百米内,苏定方的神经简直是绷到了极点,护卫在车辆左近的关中步兵同样满是警惕,神情专注的警戒着左右。

不过,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沿着黄河没走出十里,突然间一个灯火通明的大营就出现在了眼前,防卫洛阳的唐军府兵不到五万,基本上都是护卫在洛阳附近的军事重地,这一块明显不可能是府兵,看的苏定方禁不住暗暗叫苦。

不过,没等他下令防御,李捷却跟没事人一般骑马到了最前线,排了个小矮子前去沟通,一炷香的时间,对面大营中数十骑从黑夜中就钻了出来,小心戒备着,苏定方下意识就靠在了李捷身后,与黑齿常之并列一起,不过下一秒,苏定方就差不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郎君!”

一声娇呼,对面领头的一个娇小身影就跳下马扑了过来,灵巧的居然一下子跳到了马上李捷怀里,明显颇为熟悉,就连一向性烈的突厥马王二狗都仅仅不屑的打了个鼻响。

这是怎么个情况?一下子,苏烈脑袋不够用了……

第446章 。最后一笔收获

意外还真够多的,敌军阵前来了个认亲就够让苏烈惊奇了,再然后又碰到了自己曾经的偶像,百骑破万敌的闽国大将席君买以及朝廷头号叛逆,荆王李元景站在一起,苏定方还真是惊奇的差不点没把舌头咬下来。

原本如临大敌,如今却变成了友军,三万多关中带出来的世家子们也是满是错愕,被“叛军”列队迎进了“叛军大营”,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这些天之骄子们还跟做梦一般。

满是疑问,苏定方还想找李捷问个清楚,可惜咋一进大营,自己家大王两个女叛军首领温柔乡给“俘虏了”,中军帐门口,又是匆匆塞给自己一卷《卫公兵法》后一头扎进中军帐后就不出来了,吃了个闭门羹,也意识到最好不要搀和到上层的勾心斗角中,抱着书苏烈悻悻然找个角落参读去了。

中军帐里,从高句丽大战后就一直销声匿迹的闽国大将席君买浑身背甲,恭敬地坐在一端,另一头,外面声名赫赫的叛军首领,荆王李元景却跟被捉住的小姐一般哆哆嗦嗦坐在了另一端,靠在李捷身旁左右,却是兴高采烈的如同小孔雀一般红衣美人以及一个安静中沉稳的自有一番威严黑衣美人。

秦卿与武媚娘。

没错,偌大的关东叛乱,就是李捷一手策划的,这也是他孤身入长安的胆气,长孙无忌虽然重权,但一旦天下出现动乱,老家伙绝对会为了公心而放弃对几大强藩下手,就算他不甘心,形势也会逼着他去做。

从贞观十九年,连连李世民食言而肥开始,李捷就失去了对朝廷的新任,组建新的闽王铁林同时,暗暗把对他最忠心的大将席君买放到中原暗中积累势力,闽国强横的财力支持下,老实木纳的席君买居然成了北地江湖一哥。

煽动叛乱也很简单,七八月份青黄不接之时,大规模组织商队收粮,以高于市价十倍的价格在中原收米粮,什么谷子麦子豆子都收,粮食大规模流出,到底引起了当地世家大族的紧张,大族同样囤粮,本来就要把存粮吃尽的中原百姓自然就会饿肚子。

这场人造的饥荒到底逼得百姓揭竿而起,有野心的关东门阀再插足其中,一场战乱浩劫顿时祸起萧墙,完美而又冷酷的计划。

说的简单,没有闽国关系网配合,以及交通的西市豪商积极出资出人,以及闽国庞大的财力,根本实现不了。

当然,计划没有变化快,刚出长安,武媚娘也没想到居然遇上荆王李元景了,这家伙不满长孙无忌专横逃出长安,略施小计就被武媚娘骗上了贼船成了草把子,不然凭着他的草包军事才能,也杀不出潼关。

甚至李捷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冷血,仅仅一个谋划,至少有十余万百姓已经死于非命了,将来平叛还会有更多,虽然早就想到后果,沿途看着白骨皑皑,李捷依旧为自己而震惊。

我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是人命如草芥了?

之前李捷再嗜杀,杀得都是敌人,挡路的人,强者,既然你要杀我,那我杀了你便合情合理,李捷有足够的心理防线,这一次则不然,都是些无辜的人。

“郎君?”

秦卿奇怪的问调终于让李捷从感伤情绪中清醒过来,定了定神,李捷轻轻的敲起了桌面来:“说说吧,现在什么情况了?”

“简直赚翻了!”

没察觉李捷神情似乎有些不对,秦卿红彤彤的小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色,喜滋滋的掏出了个小账本。

“原来按照每石半贯钱收的粮食,如今能卖到两贯有余,并且洛阳附近各家族宝贵的跟命根子一般的庄园田产如今也被抛售的荒田似得,这一阵子卖粮总共赚了……”

“粮食不卖了。”冷不丁李捷就伸手打断了秦卿的话,这丫头立马愕然的尖叫道:“为什么不卖了?咱们闽国盛产稻米,这些杂粮要是运回去的话,兵荒马乱的光是运输成本都快赶上粮食本身了。”

“卿卿妹子!”

还是武媚娘看得透彻一些,看出了李捷的心不在焉,伸出小手制止住了秦卿的争辩,转而替她汇报起来。

“从商州一代汇聚的饥民大约有十一万,经过潼关转战,以及长时间行军淘汰的老弱,也就剩下八万有余了,如今洛阳城下的变民军大约有三十万,分成十七支,原本席大哥的手下掌控了其中九支,不过近些日子关东世家渗透的很厉害,连续失去了大半,总共就剩下了三支大约五万人。”

“也就是目前总共掌控了变民军十三万?”

这个数字有点少,听的李捷皱了皱眉头,还好武媚娘又补充一句:“如果放开了粮食,至少还能再吸引几万人过来投奔,只不过如何把这些变民带出中原,却是个问题。”

“这点倒不用操心。”终于露出了点笑容,李捷顺手从随身携带的口袋中摸出一本黄皮本子。“长孙大人给的通关文牒,凡是去闽国的移民,各地方官需一律放行。”

“那就好了。”武媚娘娇媚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人口对于闽国来说可是最大一笔财富,如今李世民薨了,再没有构架在太宗诸子之间的缓冲地带,依照与李治的紧张关系,再想从中原得到移民那可就难了。

不过片刻之后,武媚娘却又收敛了笑容,正色的对李捷说道:“郎君,这次争夺皇位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放弃了,那日后究竟如何走,您真的想好了吗?毕竟,闽国不可能永远与中原分割,而且处理完这次叛乱后,朝廷就会腾出手来对付我们几个藩镇,还要如何走?”

“放心,孤已经想好了该如何给长孙老头找些事情做了。”提到这儿,李捷又是略微自得的昂了昂头:“对于大唐经略西域,西部突厥的可汗阿史那贺鲁可是已经不满很久了,薛延陀与突厥的矛盾同样到了极点,有这几年时间,已经够孤走得很远。”

“难得来到这个时代,不精彩一把如何对得起老天?”捏着口袋中地图,李捷目露精光。

接下来就是一些琐碎事了,具体商讨了一下如何吸引流民,李捷又保证把可怜的荆王李元景一家子都接到闽国,感激的这个宗室王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差不点没把李捷叫叔了,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打发走。

临走之前,李捷却是拖住了武媚娘的衣袖,刚刚踌躇满志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犹豫。

“媚娘,如今已经有十余万百姓因孤而死了吧,如果再鼓动朝廷与西突厥开战,还会死更多的人,孤这么做,真的对吗?”

“郎君你要做的事,你觉得值得吗?”听着武媚娘反问,楞了一下李捷重重点了点头,一抹笑意顿时洋溢在武媚娘嘴角,抬起小手,这女人居然啪的一巴掌糊到了李捷脑门上。

“拿出点闽王样子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