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唐-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潜立刻道:“那陛下怎么说?”

麦紫澜道:“他听了就问我,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发明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东西?先是外伤急救之法后是马蹄铁。”

李潜有些不好意思笑笑,道:“我这不过是小聪明,陛下才是有大智慧。”他嘴里说着心中暗忖,这些东西可不能算他的发明,而是他剽窃了后人的劳动成果。

麦紫澜望着李潜道:“你上次弄的那个扑克,我让工坊做了几套送给了几位姐妹玩。她们学会了之后玩的不亦乐乎。现在扑克已在贵戚官宦的内宅流传开了,很多人都找我买。我索性让工坊专门安排几人做这东西,这半年已经卖出上千套,够我一年的脂粉钱了。嘻嘻,你还有什么好东西?”

李潜想了想,忽然看到麦紫澜手里拿着的“齐纨楚竹”的团扇,突然眼前一亮紧紧盯着扇子不放。

麦紫澜看到他直盯着自己的胸前看立刻羞红了脸。她虽然才十四岁但却发育的极好,胸前丘壑饱满玲珑浮凸。

麦紫澜见李潜看个没完抬起扇子打了李潜一下,羞道:“看什么呢,不害臊。”

李潜被她一提醒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她胸前的饱满,脸色微红道:“你不是说我有什么发明吗?”

麦紫澜嗔道:“讨厌。我问你有什么发明,你就看人家……啊。真是没羞没臊,不理你了。”

李潜意识到麦紫澜误会他了连忙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刚才我看到你的扇子突然想起一样东西来。”

麦紫澜听了立刻将心中的羞怒抛到脑后,好奇地问:“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第八八章大唐的头疼

李潜道:“你先别急,快取找些纸、木片、锤和胶来。我给你做个好东西。”

麦紫澜满腹疑惑的叫来侍女去找李潜所要的东西。侍女很快带来了宣纸和木片和胶,李潜动手将木片削成薄片,在上面穿了孔,让麦紫澜帮忙裁剪纸张,然后用木片削出个轴,用锤将轴穿进木片的孔里固定好木片,再将木片按照一定角度摆放好,将裁好的纸用胶粘在木片上,很快一把摺扇便做成了。

李潜拿着摺扇对着麦紫澜轻轻扇了一下,麦紫澜立刻感觉凉风扑面,喜道:“这扇子可真别致风也比团扇大。”

李潜将扇子摺起来,道:“不仅如此,你看,这扇子可以摺起来携带方便。这次材料有限只能做个简单点的,其实这扇子的花样可多了,扇面可以用纸、娟甚至是檀香木,上面还能写字画画,扇骨能用竹、木、象牙、玉石来做,而且下面可以挂上扇坠。要是你开个工坊作这东西肯定能发财。”

麦紫澜一把抢过扇子喜不自禁道:“我马上就安排。”说着就望外跑,她跑到半路又折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用粉嘟嘟的香唇偷袭了李潜的腮一下然后含羞而去。

李潜摸着被麦紫澜亲过的地方,望着她的背影傻傻地笑,心里别提多美了。

过了没几天四海商号的摺扇工坊开业了,这个工坊专门制作各式各样的摺扇。而且为了打开扇子的市场,麦紫澜还给李渊和萧瑀各送了柄檀香骨的摺扇。两人用了之后赞不绝口。有李渊的带头示范摺扇立刻风靡长安,无论是官员、士子、富绅还是一般百姓,出门不拿着一柄摺扇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一时间长安纸贵、竹木贵、胶贵。

由于摺扇没多少科技含量,为了抢占市场,麦紫澜立刻派人到江南各大城市开设工坊,抢在其他商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占领市场。不过虽然麦紫澜的行动够快,其他商号的行动也不慢,到九月初无数摺扇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四海商号的,另外那些则属于其他商号。凭借一个小小的摺扇,四海商号在长安、洛阳牢牢站稳了脚跟。作为摺扇的发明人和四海商号的技术股东,李潜也因此大发其财狠狠赚了一笔,只是他所赚的钱没到他手里,全被麦紫澜截留了。

李潜并没有看到扇子市场的火爆,因为在四海商号的摺扇工坊刚开业没几天他就随柴绍出征了。他们此次出征的对象是突厥人。

说起来大唐与突厥的关系可谓恩怨纠葛矛盾丛丛。突厥源于丁零、铁勒,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锻铁,被称之为“锻奴”。南北朝后期,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吞并了高车各部五万余户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后来突厥打败了它的主人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这时北齐与北周政权并立,双方均慑于新兴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也互相为了消灭对方,均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帝国的支持,至少让突厥保持中立。

隋朝初立,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甚至与突厥和亲(第一个以隋朝公主名份与突厥和亲的其实是北周千金公主。她在隋朝未建立以前就嫁过去了,隋朝建立后册封她为大义公主,勉强称得上是隋朝的和亲公主。后来因她鼓动突厥攻打隋朝,隋文帝要求启民可汗将在杀死。她死后,隋文帝先后将两名宗室女子分别封为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

当隋完成南北统一后与突厥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隋朝便利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开始反击突厥势力。长孙晟(长孙无忌的老爹,说来有趣,送千金公主去突厥和亲的就是此人)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巧妙挑拨突厥贵族们之间的关系,使突厥上层贵族的矛盾爆发,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实力大减的东、西突厥对隋朝怕的要命根本不敢进犯隋朝。

可惜隋朝二世而亡。隋末起兵的群雄中,多数都曾经依附过突厥。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高开道都投靠了突厥,接受过突厥的封号。甚至隋炀帝的萧皇后也落到突厥可汗手里被安置于定襄。李渊在晋阳初起时,也曾经迫于形势向突厥称臣。此事李渊深以为耻。突厥当时也未想到李渊能这么快平定中原,否则当初李渊在晋阳起兵时肯定会先把他给办了,而不会卖给他战马支持他起兵。隋末北方群雄中只有瓦岗李密与突厥水火不容,因此李密也是突厥重点打击的对象。

大唐立国之后立刻开始统一战争。突厥深知无论是谁建立了强大的中原帝国对他们来说都没好果子吃。突厥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原四分五裂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于是突厥玩起了平衡手法,某个小势力不听招呼了,就立刻让其他势力打它,打到它服软。至于已成为中原最大势力的大唐,突厥则发动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高开道等势力轮番与大唐作战,而且还亲自出兵袭扰大唐边境,阻扰大唐统一全国。只是由于突厥的政治体制比较落后,部族间的关系也矛盾重重,而大唐则利用他们的矛盾利用硬(出兵迎战)和软(银弹攻势)两手来化解危机,所以突厥虽屡屡侵扰但一直都是以劫掠财物奴隶然后通过和谈捞取些好处为主。

大唐对突厥的屡屡侵扰劫掠极为头痛也极为忿恨。无奈李渊因为还未统一中原,无力与突厥开战,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硬忍着一口恶气。自武德元年大唐立国开始到武德七年,虽有突厥不断添乱但大唐还是先后灭掉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割据势力,华夏版图上现在只剩下梁师都、苑君璋(刘武周的妹夫,刘武周死后他率众投靠突厥)两个与突厥接壤的势力象秋后的蚂蚱一样乱蹦达不断袭扰大唐。

武德七年突厥如惯常一样开始侵扰大唐,不过这次的状况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三月二十七日,突厥侵掠原州(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五月初二,突厥扰劫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六月,突厥侵扰武周城(即今山西左云),被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兵击败。七月初一,苑君璋引突厥军侵朔州,唐总管秦武通将其击退。初十,突厥再次侵掠原州,李渊命宁州刺史鹿大师前去救援,又遣灵州总管杨师道奔赴大木根山截断突厥归路。十二日,突厥袭扰陇州(治汧源,今陕西陇县),朝廷派护军尉迟敬德进击突厥。十五日,突厥侵掠阴盘(今甘肃平凉东南四十里铺)。

由于突厥连年袭扰,就连关中地区亦经常受其威胁,使得京师人心惶惶。此时有大臣上书李渊,说突厥军之所以屡次入侵关中是因为唐朝大量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长安的缘故,建议焚毁长安将人口迁走另寻别处定都,即可使突厥不再入侵。

对于这个畏敌如虎满嘴放狗屁一样的建议,一向英明的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及重臣裴寂等人脑子发昏竟然纷纷赞同。李渊还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到樊(今湖北襄阳北)、邓(今河南邓县)一带巡视可以定都的地方。

幸好反对迁都的大有人在。首先,大部分出身关陇的文臣并不赞同迁都,因为一旦迁都他们在关陇的基业就保不住了。其次,若因畏惧突厥而迁都则说明武将无能,所以绝大多数武将都将迁都视为极大的耻辱一再反对。最重要的是,秦王李世民坚决反对这一主张。他于朝会上例举前代的史事驳斥赞同迁都的懦夫,指出妥协退让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更放言,若是迁都无异于将关陇拱手送给突厥人,失去了关陇之险则江北不保,中原将重新回到南北对峙的时代,大唐则会变成第二个陈国!

李世民指出了迁都的恶果同时请求李渊给他几年时间,他一定能打败突厥解除边患。有态度坚决的秦王李世民带头武将们更是底气十足。李渊看到文臣武将大多反对,而且这些年受尽了突厥的气,加上现在国内局势稳定,他也想出兵狠狠打击突厥一番以消心头之恨。于是李渊打消了迁都的念头,于武德七年闰七月二十一日,下诏命李世民、李元吉率军前去抵御突厥。

八月初一,突厥军侵扰原州。初五,突厥侵扰忻州(治秀容,今山西忻县)。初九,突厥袭扰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十一日,突厥侵犯绥州(治魏平,今陕西子长东南),唐绥州刺史刘大俱将其击退。十二日,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率精骑万名在豳州(治今陕西彬县)与李世民、李元吉所率的唐军相遇。

十二日下午,豳州城,天上淫雨霏霏地上泥泞不堪。士卒们身披蓑衣踩着泥泞冒雨扎下营帐,然后顾不得休息将军械送入临时驻扎的房舍和营帐中擦拭保养(虽然在城中驻扎,但因四乡百姓都到城中避难房舍紧张,好多士卒依然得住在营帐中)。也许是士卒们连日冒雨跋涉疲惫不堪,士气有些低沉。

李世民一身戎装站在州衙正厅门口,看着在细密的雨丝中忙碌的士卒眉头紧锁。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第八九章百骑迎敌

精彩来了。

李世民此刻忧心忡忡。以前每逢突厥入侵,他都会到晋地御敌,他麾下的大军也多驻扎于晋地。谁知这次他突然被派到这边抵御突厥,他只来得及带着少数几个天策府的将领和一旅亲兵匆匆赶来汇合大军。这支大军的大多数将领原来都不隶属于他(此乃府兵制的一大特色)。面对突厥强敌,麾下的兵将没经过磨合互相不熟悉,加上糟糕的天气,还有李元吉的掣肘,这一切都让李世民头疼。

“殿下。”披着蓑衣但依然浑身湿透的秦琼冒雨跑来,道:“刚刚探明,颉利、突利各自率部在西南十里外五陇坂处扎营。”

“哦?”李世民一听立刻命令亲兵道:“召集诸将前来议事。”然后他携了秦琼的手入厅,让亲兵为秦琼解下蓑衣,取来汗巾给秦琼。秦琼谢了李世民,擦拭头脸上的雨水。

李世民关切地道:“叔宝,身体可吃得消?”

秦琼擦拭完雨水将汗巾交给亲兵,回道:“禀殿下,末将按照李潜给的滋补方服食了快一年了,现在身体已经好了许多酸痛的没那么厉害了。”

李世民闻之欣喜,点点头道:“没想到李潜还有这本事。这就好。孤一直担心你身体吃不消。有你在孤就放心了。”

秦琼道:“殿下放心,末将当为殿下打头阵。”

李世民笑道:“有你这个上柱国出马,突厥何足惧哉!对了,李潜现在哪里?不知柴绍此次出征带上他了没有?”

秦琼道:“他已回了长安,出征前末将见过他一次,想必柴使君此次出征会带上他。”

“自从知道你将枪法传授于他孤就很期待。不知道他这次会有什么表现?”

秦琼笑道:“末将见他时曾考校过他,练的不错。”

李世民点点头,道:“希望他不要让孤失望。”

这时李元吉带着麾下将领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来到,随后,程咬金、张公谨、侯君集等人也来到厅中。

李世民对众人道:“颉利、突利各自率部就在西南十里外的五陇坂扎营,孤准备出击,诸位有何意见?齐王你先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