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唐-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怎么又回来了?唐军不是来打定襄了吗?他们会不会把咱们杀了?”

萧皇后笑了笑,安慰他道:“唐军不会杀咱们。他们会带我们回家。”

“回家?咱们的家不就在定襄吗?”杨政道迷惑地问。

“定襄不是咱们的家,只是咱们暂时住的地方。咱们的家在中原。”

杨政道不知道中原是哪里。不过只要和奶奶在一起,他就放心了。

这是忽然传来隆隆马蹄声。萧皇后轻轻掀开马车的门帘,一阵冷风吹进来,冻的杨政道直打哆嗦,他赶紧向萧皇后身上靠过去。萧皇后挪了挪身体,将杨政道挡在身后,从门帘缝隙向外望去。只见城内飞驰而出两队玄甲骑兵雁翎一样在城门外排开。紧跟着城内又驰来数队骑兵依次在城外排开。直到骑兵排满了十队,城中才不再驰出骑兵。千余名骑兵在城门两侧排成两个十队的方阵。整个方阵横平竖直,无论横看竖看斜着看都跟刀切的一样整齐,且整个排阵的过程不超过一盏茶功夫。即便是马背上长大的突厥人想做到这点也很不容易。然而,这支骑兵却做到了。

“果然是身经百战的精兵”萧皇后低声自语道。虽然萧皇后对行军打仗并不了解,但以前她曾陪着隋炀帝无数次检阅过隋朝的精兵,眼力自然还是有的。眼前这支玄甲骑兵不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那些士卒表现出来的气质让她动容。上千名骑兵全都一手控缰一手持马槊,目视前方,不动如山岳般的稳稳停在那里,没有一丝喧哗。而且在他们的目光里闪动着强烈的战斗渴望,仿佛一只只蓄势待发的猛虎一般。

康密苏也被唐军的阵容彻底震撼了。他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这支分外熟悉,给突厥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的骑兵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城门处再次响起的清脆马蹄声将他惊醒,他才低声自语了一句,“竟然是玄甲军”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第一六三章扬威草原(二)

第一六三章扬威草原(二)

“特、特”马蹄声中,李靖策马从城中驰来。来到康密苏面前,李靖勒住战马,望着康密苏不语。

康密苏看到李靖的目光顿了片刻立刻反应过来,赶紧滚鞍下马,上前跪倒,“突厥康密苏久闻大唐天子仁德无双,心向往之,特来投奔。请将军接纳。”言罢,双手举起弯刀向李靖奉上。

李靖跳下马来走过去,伸手接过康密苏的弯刀,“尔等愿意归服王化,甚善。李某暂代陛下接纳尔等。待陛下旨意来到再行安排。可否?”

康密苏点点头,“多谢大总管。”

李靖伸手虚扶,康密苏赶紧站起来,道:“禀大总管,前朝萧皇后和其孙杨政道现在车中。”

李靖点点头,“请带路。”

康密苏连忙将李潜带到马车前。李靖站在车外拱手道:“大唐李靖请萧皇后下车相见。”

萧皇后早在李靖与康密苏见面时便放开了车帘。她听到李靖走过来心情忽然激动起来。究竟是为什么,她也不清楚。害怕吗?不是,活了五十多年,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她早已不惧生死。因为很到就能回到中原吗?也不是,回到中原又能如何?自己依然是阶下囚而已。只不过换了囚禁的地方。想了半天她也没想到自己为什么会激动。

这时李靖的声音在车外响起,萧太后抬手理了理云鬓,深吸一口气,掀开门帘,拉着杨政道的小手钻出车门。车夫早已放妥了脚凳,萧太后轻移莲步走下车来。

李靖看到风姿绰约相貌艳丽的萧皇后顿时呆住。他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萧皇后依然还是那么美艳动人。片刻后他清醒过来,此时萧太后已到他身前屈膝行礼,脆声道:“罪妇见过李大总管。”

李靖急忙回礼,“不敢。……”李靖突然语塞,不知该如何称呼萧皇后。她本是前朝皇后若称呼她为皇后,则是对本朝皇后的不敬。称她为杨夫人?也不妥。罪妇萧氏?更不妥。别忘了,萧瑀虽然被罢免了左仆射,可陛下对他依然很器重,日后李靖还要与他同殿为官,萧皇后乃是萧瑀的姐姐,得给萧瑀留点面子。

萧皇后看到李靖的神情立刻明白过来,道:“大总管称呼罪妇萧娘子便可。”

李潜立刻顺势下台阶,“那李某就得罪了。萧娘子一路风寒,且请到城中歇息。”

“多谢大总管。政道,快来拜见大总管。”萧皇后闪开一步对杨政道吩咐道。

小胖子杨政道看到全身戎装的李靖以及那千名虽未刻意露出腾腾杀气,但却依然无比肃杀的玄甲军早已吓的两股战战,听到萧皇后的吩咐,他有心想上前拜见,可两条腿却不停使唤,半天都挪不动脚。

李靖看到杨政道的神态微微一笑。萧皇后有些尴尬地道:“大总管见谅,政道胆子小,并非有意对大总管无礼。”

“无妨。萧娘子,请。”

李靖请萧皇后和杨政道入定襄,继续住在原来住处凤仪宫。而此时李潜正在凤仪宫安排士卒将凤仪宫恢复原状。康密苏带着萧皇后离开前,凤仪宫被留守的突厥人洗劫了一遍。李靖攻下定襄后缴获了不少来自凤仪宫的东西,便安排李潜将这些东西重新运回凤仪宫安置。

李潜刚刚指挥士卒、仆役将物品归置的差不多,萧皇后一行已经来到凤仪宫。萧皇后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虽然李靖对其予以厚待,但自己现在的身份却是不折不扣的阶下囚,自然不会再端着架子,到了凤仪宫外便下车步行。李潜匆匆自宫内从来迎接,正巧与李靖和萧皇后撞见。

“李潜见过大总管。”李潜看到李靖立刻趋步上前见礼。

“李将军免礼。”李靖拱手回礼,“这位是萧娘子。”

李潜一愣,立刻明白了萧皇后的身份,转头向萧皇后看了一下,心中微吃一惊。好在前世李潜早就见识过了能将六十老妪装扮成十六美娇娘的鬼斧神工的化妆术,所以看到明**人的萧皇后却并未特别吃惊,顿了一刹那便拱手为礼道:“鄙人李潜见过萧娘子。”

“罪妇见过李将军。”萧皇后屈膝向李潜行礼。

李潜连忙避开,道:“萧娘子折杀李某。按辈分您乃是李某的长辈,李某怎敢受你的大礼。”

萧皇后一愣,“不知将军是哪位故人之后?”

李潜如实道:“您可记得麦家小娘子,闺名紫澜?”

萧皇后想了片刻,立刻激动地道:“可是宿国公名讳上铁下杖的孙女?”

李潜点点头,“正是。李某乃麦紫澜的夫婿。”

萧皇后惊喜万分,不顾失态上前道:“原来将军竟然是紫澜的夫婿,太让贱妾意外了。紫澜可好?扬州之乱时贱妾听说麦孟才以身殉国,麦夫人和紫澜不知所踪,贱妾异常担心,只是那时贱妾身不由己……紫澜没事就好。”说到动情处萧皇后一双美目变得雾蒙蒙的。

李潜怕她失态惹李靖不快,连忙道:“多谢您关心。紫澜现在很好。若她知道您一切平安不知该有多高兴。”

李靖插口道:“李将军,既然你与萧娘子有旧交就劳你军费心安置萧娘子了。萧娘子,李某还有公务,就不奉陪了。”

萧皇后屈膝行礼道:“大总管请自便。罪妇给大总管添麻烦了。”

李靖告辞后,李潜请萧皇后入内,一路上将麦紫澜离开扬州的后经历略略说了一遍。听的萧皇后唏嘘不已。由于有这层关系,萧皇后与李潜之间也熟络了许多。相应的也将萧皇后以及她身边等人的心情也稳定了不少。在他们看来有个与萧皇后有交情的人负责看管他们,至少他们不会受到欺凌。事实上他们多虑了,李靖根本没想难为萧皇后和杨政道对两个孤儿寡妇。

安置好萧皇后李靖写了战报飞报长安。康密苏为表示投降的诚意主动向李靖交出兵权。当然这也是康密苏的聪明之处,若他不主动提出来,李靖也肯定会扣下他的手下。李靖给他留了一百侍卫,将剩下的九百人多人交给李潜带领。这样做一是向康密苏以及那些投降的突厥人表示不提防他们的诚意。其次是因为玄甲军经过多年训练已配合的非常默契,若将突厥人打乱编入玄甲军容易造成配合生疏,影响战斗力。另外还因为那些突厥人熟悉环境,交给李潜可以的发挥刺探情报的作用。

李潜接收了这九百突厥人之后立刻将他们化整为零,以五十人为一队全都派出去四处刺探突厥的军情。当然,为了防止突厥人趁机逃走,李潜规定五人为一火,若从这火里有一人逃走其他四人都要受到与逃走人一样的处罚,每对有一火逃走,其他人也会受到同样的处罚。每对外出刺探军清时,由副队正带队,队正留下。至于逃走的处罚也很简单,没有什么杖责多少流放多少里之类的,只有一个,斩

这一招果然有效。因为这些突厥人都康密苏的亲兵,而突厥一向以一个部族独立编成一支队伍。康密苏的亲兵同时也是他部族的子弟,与他有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士卒之间当然也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亲缘关系。他们自然不会罔顾亲人的性命而独自逃走。否则,他所在的部族也不会放过他。

萧皇后和杨政道在定襄修养了两日,李靖安排两百玄甲骑兵连同康密苏的一百侍卫和萧皇后的两百卫兵护送萧皇后、杨政道以及康密苏等人去长安朝见李世民。李潜也已提前通过驿传系统将消息传递出去,令各地做好接待的准备。同时他还给麦紫澜写了一封信,将事情详细向麦紫澜说明,请她出面帮助暗中保护萧皇后。

将突厥人全部派出去后两日,这些突厥人回报说,颉利见康密苏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又过了两日,李潜得到消息,说颉利所率的军队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大同)的李绩大军截击。颉利大败,仓皇而逃,李绩因骑兵不足,加上步兵经过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无法有效追击。颉利逃过一劫,退守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正在倚仗铁山的地形优势收拢残兵。

不久,李绩派人送来战报,战报上说的与突厥人打探来的消息一样。与此同时许德昭派人传来消息,说颉利已经收拢了数万突厥人。不过颉利已自觉不是唐军对手,派了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不过这只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他实际上企图等到来年开春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正月初七,李绩的战报经六百里加急通过驿站送到长安。李世民看了战报高兴地对众人道:“昔日李陵以步卒五千征讨匈奴却深陷绝漠,经过连番苦战,虽取得了一些战国,最后却因寡不敌众降了匈奴。然而他的功绩还能写入了史册。今日药师以三千铁骑,喋血虏庭,攻取定襄,古来从未有人立下如此功勋。此功足以洗刷我的渭水之耻矣”于是下诏封李靖为代国公,赐锦缎六百段以及名马、宝器等物。

正月十二,颉利所的特使派执失思力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两天后,也就是正月十四,李世民下旨派鸿胪卿唐俭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正月二十四,唐俭来到定襄(执失思力从铁山到长安不过六日,唐俭从长安来到定襄却用了十日,可见李世民的态度了)。二十五日,唐俭率领使团出定襄前往颉利所在的铁山。不过,护卫唐俭前往铁山的不再是从长安来的两百卫军而是李靖安排的两百乔装改扮的玄甲兵。曹丘也假扮成唐俭的随从同行。

二月二,龙抬头。李靖率兵出定襄。初四,李靖在白道与李绩会师。

二月十五,萧皇后抵达长安。当时李世民正在大朝。每月朔望日(初一和十五)在京九品以上官员皆列于太极殿,朝见陛下上本奏疏。而皇帝也要对这些官员的奏本做出相应的安排。当然有些事不可能马上就给答复,而是交给相关衙门限期处理(跟市长接待日差不多)。不用担心相关衙门会敷衍了事或者拖延不办,因为上奏本的官员会盯紧处理结果,若相关衙门处理的不当,嘿嘿,下次大朝就改成弹劾了。另外,对于提出好建议的官员,皇帝还要赏赐提拔。财帛权势动人心,因此那些官员们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在陛下面前一鸣惊人好出人头地,以便能够得到赏赐提拔。所以大朝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要处理的事情也非常多。

李世民正听几个小官在下面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颇有些不耐烦,忽然内侍匆匆跑来传报,“启奏陛下,自定襄而来的前朝萧皇后已到宫门外,如何处置请陛下示下。”

李唐的江山虽得自隋朝,但隋唐并非是敌国关系通过武力征服得来的,而是杨广的孙子,隋朝的末代皇帝恭帝杨侑禅让给李渊的(颜面上好看而已)。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萧皇后不是敌人。其次,萧皇后的丈夫杨广与李唐的开国皇帝李渊是亲表兄弟,这是毋庸置疑的,相应的萧皇后便是李渊的表嫂,是关系非常近的亲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