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唐-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潜思忖了片刻,“一会我得好好问问她。”

吃过晚餐,李潜告诉杨云薇今天在她那里歇息。杨云薇一愣,连忙道:“阿……夫君,还是在夫人那边吧。”

麦紫澜笑道:“这两天小麦粒非得让我搂着他睡不可,他晚上还得起夜,一晚上免不了要折腾好几回。夫君这两人操劳公事也累了,明日还要点卯,若休息不好会让人笑话的。还是在姐姐那边歇息吧。”

见麦紫澜表明态度,杨云薇便应了下来。

晚上,李潜搂着杨云薇的纤腰,摩挲着她嫩滑的肌肤道:“云薇,你用的什么香囊身上怎么如此香?”

杨云薇脸色一变随即恢复正常,“也没什么,就是很普通的香囊。”

“是不是麝香?”李潜追问道。

听到李潜说破了她的秘密,杨云薇只能承认。

“你知不知道贴身带麝香会无法怀孕?”

杨云薇心中更加震惊,“夫君,我……”

“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不是不想跟着我还是……”

“不是的,夫君,不是这样的。”杨云薇怕李潜误会连忙解释,“其实我是怕……”

“怕什么?”

“夫君,其实我是想晚几年再要孩子。”

李潜诧异,“为什么?”前世他知道许多小夫妻因为事业还未稳定经济条件还不具备所以不敢要孩子,可现在他生活过的非常富裕,别说养一个孩子就是养十个八个也没问题。他不明白杨云薇为什么会想晚几年要孩子。

“夫君,小麦粒日后将继承你的家业。若有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兄弟,两人未必能相处的融洽。若我晚几年要孩子,我想小麦粒日后能善待他。”

原来是这样。李潜明白了杨云薇的想法。争家产这种事一般都是年纪相仿的兄弟在争,年纪小的一般不会争也无力去争,而年纪大的兄长一般也会善待年纪小的弟弟。杨云薇这样想也有道理。

“小傻瓜。”李潜捏了捏杨云薇的小鼻子,“你想的太多了。这种事根本不用想。子女怎样全在父母的教育,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小麦粒教育成爱护兄弟的好孩子。再者说,继承家业的未必是长子。咱们的儿子若有能力,我会将家业交给他。若没有能力无论我多么宠爱他也不会将家业交给他。更何况你还没怀孕,怎么知道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把那东西扔了吧。”

杨云薇点点头,伸展双臂紧紧抱住了李潜,在他耳边低声道:“夫君,我都听你的。”

贞观元年腊月十四,李潜应了卯便去求见杜如晦。杜如晦见到他问道:“那帮人都安置妥当了?”

李潜摇头,“回杜尚书,暂时还没有。”

杜如晦诧异,“为何?”

“人比较多下官无法全部安置,只能从中择优选拔。”

“选了多少?”

“初步选了驿丞人选六百四十二人。班头人选一千二百九十八人。另外还有三百多精通突厥、高丽、粟特、吐蕃等番邦语言的人。”

杜如晦好奇,“你选这些人做什么?”

“回杜尚书,突厥乃我大唐之患,自大唐立国以来每年突厥都要侵扰中原劫掠一番。去年竟然兵临长安城下幸亏陛下英明神武逼迫颉利签订盟约撤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下官对此深以为耻,下官以为陛下卧薪尝胆乃是为了寻找机会一举解决突厥之患。”

杜如晦点点头。突厥人兵临长安城下时他曾亲耳听到李世民说过,他不会拿整个大唐的国运来赌。他向突厥人称臣纳贡就是为了给大唐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等大唐准备充分派一支劲旅便解能决突厥问题。李世民说的这些话虽是宫中禁语,但已传遍文武百官,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对于李潜的分析杜如晦并不意外。

李潜继续道:“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突厥远在千里之外且与我大唐习俗迥异,难以以常理度之。对于大唐而言可谓知己不知彼。因此下官以为应趁着现在与突厥人通商的有利时机及早准备派人到草原建立情报网络收集突厥人的情报,这样才算知己知彼。”

“所以你才将那些会番邦语言的边军留下?”

李潜点点头,“下官知道这样做越权了,不过机会稍纵即逝,将这些人放到地方容易可要再将它们召回来就难了。”

杜如晦摆摆手,“你做的很对。难得你心思如此细密,有你相助本官轻松了不少。你的提议本官同意,你放手去做吧,若有人诘难本官替你顶着就是。”

李潜大喜冲杜如晦拱手长揖,“多谢杜尚书。另外还有一事需您定夺。”

“何事?”

“下官虽然筛选了人员,不过这些人来源复杂,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对陛下是否有足够的忠心也未可知。所以下官想对这些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再让他们赴任。”

杜如晦立刻明白了李潜的意思,“可以。本官这就写份手令让他们配合你,一应开支由兵部负责。”

“谢杜尚书。”

杜如晦很快写好了手令让人盖上兵部印鉴交给李潜。李潜接过手令马不停蹄赶到城外大营,将手令交给刘郎将。李潜本来也不想这么匆忙的,只是现在已是腊月十四,一到腊月十五大家都开始忙活过年的事,那时再到各司去根本就找不到干事的人,所有的事只能推到过了年后才能办,白白耽误时间。刘郎将看到杜如晦的手令不敢怠慢,连声答应李潜尽管用就是。李潜与他约定好了日期,让他按人数准备好帐篷、食物等一应东西。安排妥当了这些事李潜才算放下心,婉言回绝了刘郎将的挽留赶回长安准备过个轻松年。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第一四六章武士镬

第一四六章武士镬

李潜刚来到家门口就看到麦紫澜正站远处与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说话,看她两人的神情应该是非常熟悉。李潜不禁纳闷,这妇人是谁啊?麦紫澜怎么会和她聊的那么热络?没听她说最近有亲戚要来啊。

麦紫澜听到马蹄声转头一望便看到了李潜。她抬手向李潜招了招手。李潜下了马将马缰交给庄小虎,快步来到麦紫澜面前。

“夫君,这位乃是利州都督、武国公的夫人杨氏。”

武国公?李潜一愣立刻想起一个人来。若他估计的不差麦紫澜所说的武国公应该就是武士镬武士镬出身低微不过很有才干,年轻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发财致富,后来在并州做木材生意认识了李渊(李渊曾负责督造晋阳宫),从此投靠了李渊,成为李渊的心腹,为李渊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应国公。当年有人告发李孝恭谋反,李渊诏李孝恭回长安,当时李孝恭麾下的兵马还在江南,为了稳定江南局势李渊就派了武士镬到江南坐镇节制十数万大军。由此可见李渊对武士镬的器重。而武士镬果然也不负李渊的期望,到了江南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武士镬不仅得到了李渊的赏识,李世民对他也非常器重。义安郡王李孝常作乱被缉拿后,利州都督一职空缺。由于李孝常在利州经营多年,虽然缉拿了李孝常但利州还有很多他的余党在上蹿下跳不断作乱,李世民要尽快稳定利州的局势,他第一个想起来的人选便是武士镬。早在五天前李潜就知道了武士镬任利州都督,掌管利、隆、始,静、西、龙等六州诸军事的消息。

只是此前他与武士镬一直没有任何交往,更不知道原来武士镬竟然和自己是邻居于是李潜连忙冲杨氏拱手道:“在下早就听闻武国公大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更不曾想武国公竟然与在下比邻而居。失礼之处还请夫人海涵。”

杨氏向李潜福了一福,“奴家多次听阿郎说过李郎中的大名。阿郎说李郎中乃是一员难得的勇将,有李郎中这样的勇将乃是大唐百姓之福。”

李潜谦虚几句。两人聊了一会,李潜看到不远处的大门里忽然跑来两个女孩。头前的一个约摸五六岁左右,后面跟着的那个只有三岁多。那个小的一边在后面跑一边奶声奶气地叫道:“姊姊等等我。”

头前的女孩停下回头咯咯笑着,“阿约,你追不上我哦。娘就在前面,你要输了哦。”

后面的女孩虽然很累不过却没有停下来哭闹反而迈开短腿继续追。

头前的女孩笑的更开心了,立刻转头跑到杨氏身边拉着杨氏的衣袖,嘻嘻笑着叫了声“娘”。李潜看到这女孩虽然只有五六岁大但相貌极为清丽是个美人胚子,长大后肯定能出落成个大美人。

后面的女孩跑到杨氏面前累的直喘气。李潜看到那女孩脸庞胖乎乎的,一双眼睛乌溜溜的又大又亮,非常惹人喜爱。

李潜心中一动,“武夫人,这两位小娘子是?”

杨氏慈爱的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冲李潜歉然道:“让李郎中见笑了。这两个是奴家的女儿。”

李潜点点头然后望着小女孩笑容可掬地道:“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陌生人询问阿约一点也不害怕,反而用乌溜溜地大眼睛望着李潜脆生生地道:“我叫阿约,她是我姊姊阿叶。我把我们的名字告诉你了,你也应该告诉我你的名字吧?”

杨氏呵斥道:“阿约不得无礼。”

李潜笑道:“武夫人不要责怪她。她做的很对,在下应该告诉她在下的名字。”说着李潜望着阿约道:“我叫李潜。我家中有个比你小一点的小dd,你想不想和他玩?”

阿约听到有人和她玩立刻很兴奋,连连点头,“你说的是小麦粒吧?阿约也想找他去玩。在家里姊姊都不陪我玩,妹妹太小还不会跑没法陪阿约玩。”

麦紫澜上前笑道:“阿约,我带你去找小麦粒好不好?”

“好。”阿约上前拉住了麦紫澜伸过来的手。

麦紫澜领着阿约对杨氏道:“武夫人,若是方便我带阿约到家中玩会,可以吗?”

“怎么好意思麻烦你们。”

“娘,阿约会很乖的。”阿约可怜巴巴的望着杨氏道。

“不麻烦。”麦紫澜道:“小麦粒也很想阿约和一起玩。”

杨氏点点头,“奴家得回去照看阿杏,阿约就给你们添麻烦了。”

杨氏辞别两人带着阿叶回去。麦紫澜领着阿约说说笑笑在头前走,而李潜目光极为复杂地望着阿约小小的身影。

在李潜前世的记忆中,武士镬此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跟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李绩这些牛人根本没法比,甚至连秦琼、尉迟敬德等人的知名度也比他高的多,真正出名的是他的女儿,当过女皇的武则天若历史发展趋势不变的话,到李潜老年便是武则天当政称帝的时代。李潜身为朝廷官员不可避免的要与武则天打交道,说的更透彻些就是李潜一家的身家性命都捏在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的问题李潜也曾多次思索过。在他心里从来不希望大唐日后出现一个女皇,更不希望大唐因为李、武两家的斗争虚耗国力。他也曾想趁武则天现在还是个小孩子直接搞个失踪什么的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处理掉。可问题是李潜深知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武则天之所以会当女皇除了她才干过人之外,还因为她是李治的皇后,而且得到了朝廷中下层官员的普遍拥戴,没有这个条件她根本不可能称帝。李治之所以选择武则天当皇后是因为他登基之初朝堂被长孙无忌等贞观老臣把持着他身不由己,甚至他想保吴王李恪的性命都不行。因此李治为了掌握朝政不当傀儡皇帝,才会寻求武则天的帮助来扳倒长孙无忌。

所以简单化处理掉武则天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办法。因为即便没有了武则天,李治还是需要一个政治手腕高明的女人来帮他除掉长孙无忌。也就是说没有了武则天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张则天、王则天、萧则天。若换成她们还不知道会将大唐折腾成什么样子了呢。退一步说,即便没了武则天,李治在后宫确实找不到政治帮手,可只要长孙无忌一天把持着大权,李治就一天不死心。他肯定还会在宫外寻找帮手,政治斗争依然无法避免。最后的结局无非两种,一种长孙无忌胜了,李治终其一生都只是个傀儡,可大唐落到长孙无忌家族手里就一定比落到武则天手里好吗?

未必长孙无忌因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关系对大唐的忠心没多大问题,哪怕他独揽朝政也未必会想谋朝篡位。可他的儿子们呢?他的儿子难道不想当第二个司马昭?若到了那一步大唐肯定会陷入内乱。这显然不是李潜想要的结果。日后即位的皇帝要想夺回大权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如此一来大唐就走上东汉外戚、宦官争斗不休的局面。这更不是李潜想看到的。

想到这李潜暗暗叹息一声,算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到时候再说吧。眼下最重要的是先与武家搞好关系,无论日后阿约会不会成为女皇都没坏处。

李潜来到门口刚要抬腿进门,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李潜转头一看,杨氏领着大女儿阿叶正站在武家门口,她们身边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一个二十七八岁横眉立目的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