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幽默大全之中国卷-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儿子、孙子,就是到了重孙辈,恐怕都用不完呀!”“没关系。”丈夫开导妻子说:
“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我们的小书山虽然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用
一本就会少一本,有什么用不完的呢!”

念念有词
    “文革”中,有一天,一对夫妻打架打得不可开交,跑到公社革委会打离婚。公社干部
调解道:“‘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知道不?”
    女的高声嚷道:“‘下定决心’,我要离婚!”
    男的一听,急了:“‘排除万难’,我坚决不干!”公社干部火了,冲他们来了句:
“‘抓革命,促生产’,家庭小事我不管。”
    女的不服气,拉住公社干部道:“‘全心全意’,俺偏偏要离!”
    男的听了也拉住公社干部说道:“‘为人民服务’,你不能大人小孩全不顾!”
    “你也别吵,她也别嚷,”公社干部冲这夫妻俩说道:“‘为人民服务’没忘,‘坚持
原则’咱不能乱盖章,你俩还是回去过你们的好时光。”

修改历史
    “文革”时期,某大学一历史系教授以批林批孔发了家。一天,他主持系里教师讨论一
历史事件。讨论会沉默许久,在主持人的再三催逼下,只有一个教师发言,他说:“我就不
讲了,因为会议主席讲得很透彻,他是修改历史的专家。”

为名遇殃
    某机关干部张立江,其独子叫张成山。“文革”期间,张立江突然被打成反革命,成了
“群众专政”的重点对象。他质问造反派头子:“我犯了什么罪?”
    “你还问我,这是谁都清楚的。把你们父子名字加在一起,这不是‘成立江山’、妄想
东山再起吗?”造反派头头说。

还了九屁股债
    “四人帮”横行时期,市委宣传部小李到乡下搜集“形势大好”的典型事例,参加座谈
会的群众一言不发。在小李的一再启发下,马大爷开腔了:“要说形势嘛,那当然是大好。
去年我一家5口,4个壮劳力,干了一年,十屁股的债就还了九屁股。你说好不好?”
    小李接腔道:“是好,是好!”
    马大爷气鼓鼓地说:“可我还欠一屁股的债呢!”众人大笑。

重 唱
    “文革”中,有个造反派头头当上了文化局长,一天到一个剧团去检查工作。
    剧团团长陪同他到了排练场,台上正在排练四重唱。他坐下来一听,生气地说:“真是
乱弹琴,人家几百个人都能唱得整整齐齐,他们四个人四个调,一点都不齐,这是唱的什么
歌?”
    团长连忙说:“这是重唱。”
    局长听了说:“对,是应该重唱,太不像话了。”

“金”不如“锡”
    极“左”时代,到处都在批判“今不如昔”论。批判会一直开到生产大队。会场上无人
发言,农民们以种田为本,不想理论问题。
    大队长只好带头,琢磨半晌,终于想出批判“今不如昔”的理论。他说:“大家伙想
想,金子,多少钱一斤?锡,多少钱一斤?说“金”不如“锡”不是混帐话吗?”
    大家点头称是。

解“形而上学”
    极“左”年代,造反派不仅行动上“先进”,思想上也想拔拔高。某头头问被改造的
“老九”:“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看问题观点直观。”
    “说什么‘哲学’,你就说‘上学’吧!”
    老九索性信口道:“就是说有个小孩叫‘形而’,背着书包去上学,小孩看问题当然直
接又简单,所以‘形而上学’就是指看问题简单化。”
    造反派头头很满意:“这才符合人民群众的感情。”

“好马,快刀”
    “文革”时,张三到样板剧团学样板戏。团长开导他:“到这里来不能只学唱戏,更主
要是学做戏。戏做好了,可以当主角,升书记、部长”
    “团长,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
    “我这辈子不想‘做戏’,也不想当什么主角,升什么书记、部长,我给剧团打水扫地
得啦。”
    “那为什么?”
    “因为我身上缺少两件宝。”
    “哪两件?”
    “好马,快刀。”
    “什么马?”
    “溜须拍马。”
    “什么刀?”
    “两面三刀。”

家长的训斥
    “文革”期间,一个学生总是旷课,老师屡教不改,只好请家长来。学生家长恨铁不成
钢,当着老师面批评孩子:“报上老是登‘兴儿上学’(形而上学)、‘兴儿上学’,连兴
儿都上学了,你还旷课,你让我这老脸往那儿搁!”

把记者吓跑了
    “文革”某年。老记者某公,刚从干校回报社。新头目命令他去采访当时红极一时的博
罗县某典型,一位“活学活用”标兵。他抖擞精神上路,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位人物。
    “请问,你原籍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标兵侃侃而答,记者不得要领,只好再问:“你现在的生活还好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记者瞠然,不甘心,又问:“你家有几兄弟?”
    “全世界受苦人都是我的阶级兄弟。”
    记者落荒而逃。

李时珍要今朝来
    “文革”某年,一个外国医药代表团到上海访问,有个“双突”干部去接待。代表团团
长说:“贵国李时珍在医药上的贡献真是了不起”
    这个干部马上大声问翻译:“李时珍同志来了没有?”
    翻译吓了一跳,急忙向他摇了摇手。
    “噢,没有来,快用小轿车去接!”
    翻译急得直搔头皮。
    “呀,他在理发?不行,叫他马上就来。”
    翻译无可奈何,只好凑到这个干部的耳边,小声说:“李时珍是明朝”
    “明朝来?不行,一定要今朝来!”这个干部大光其火。

喊口号
    10年浩劫中,某造反派头头卫彪在武斗中被人打死。追悼大会一切准备就绪,只缺一
个嗓门大能领着喊口号的人了。卫彪的秘书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一个身高6尺,膀阔腰圆,
祖传三代在镇上卖糊面粥的郑三,他要喊一声:“喝糊面粥来!”
    周围几里都能听得见。秘书拉住郑三,亲热地说:“郑三啊,我们的卫司令死了,马上
要开追悼会,请你带着喊几句口号,怎么样?”
    郑三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不会喊口号。”“哎,我教你,一点也不难。喊
好了,我们决不亏待你。”
    秘书把郑三拉得更紧了。
    “我脑子不好,记不住。”
    “就一句:卫彪精神不死,记住了吧?”
    郑三重复了几遍,点点头,说:“行,记住了!”
    追悼会开始了,轮到喊口号时,郑三喊:“卫彪不死!”
    秘书一听,糟糕,怎么丢了“精神”两个字,忙提醒郑三:“还有精神!”
    郑三马上接着喊道:“噢,还有精神!”
    秘书急了,一跺脚:“他妈的,喊原来的!”
    郑三大声喊道:“喝糊面粥来——”

死活未定
    “文革”时,某剧团编了一个剧本,交领导审查。张领导指示让主人翁最后活着,李领
导指示主人翁最后应该死去。
    团长感到很难办,编剧说:“不要紧,我写两个结尾。张领导审查,就演主人翁活着,
李领导审查,就演主人翁死去。”
    团长点头同意了。
    剧本修改好,张领导和李领导一块来审查了。团长急得团团转,编剧对他附耳低语了几
句,演出就开始了。戏演到接近结尾时,台上突然宣布:“演出到此结束。”二位领导听
了,一起走进后台,问:“戏为什么不演完?”编剧对他们说:“非常不幸,演主人翁的演
员忽然得了病,已经送到医院动手术,目前是死是活还没确定。”

历史测验
    “文革”结束后,全国恢复了统一招考。一次考历史,出了一道题:“巴黎公社为什么
失败?”
    有学生答:“因为没有学大寨。”

醉汉艺术
    学生:“教师,我看了许多‘文革’时期的画,人物的面孔都红得像醉汉一样。”
    教师:“因为那些艺术都是醉汉搞的。”
    
    

选议员
    民国时,有位姓周的先生参加选举省议员。选举前,各县议员纷纷赶来,送人情,拉选
票,逢迎恭维,丑态百出。他的身边从早到晚围满了拉票的议员,有的请他吃饭,有的对他
许愿,有的与他称兄道弟,有的甚至与他攀亲戚,其目的都是想让他投自己一票。周先生既
不点头,也不摇头,一言不发。
    选举这一天,周先生在选票上草草写了几行字,投进票箱,扬长而去。
    待开箱检票时,只见这张选票上一个人名也没写,却画了一只狗,底下写了四句打油
诗:“欲选无合意,画个狗儿替。
    叫它当议员,好去放狗屁。”

五官科
    “你还在房产科工作?”
    “不,在‘五官科’。”
    “哦,你调到医院去了?”
    “不——。”
    “你们那么个小厂还有五官科哪?”
    “我们房产科人不多,但正副科长有五个,五个官儿,不是五官科吗?”

提前退场
    领导:“我的发言完了,现在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意见。”
    秘书:“有意见的人早走了。”

不封口的圈
    某主任在一份外事活动请示报告上划了圈,结果出了差错。当上级追究领导的责任时,
主任着了慌,忙把外事部门的同志找来训斥道:“你们知道我划的圈有几种吗?我划的圈有
圆的,有不圆的,有封口的,有不封口的。我划的这个圈不封口,表示不同意!”

不要重复
    书记在大会上说:“现在有的人开会时说话好重复,这与争分夺秒干四化很不相称。我
说话就不重复,重复有什么用呢?但话说回来了,该重复的还是要重复,不该重复的就不要
重复了。这是因为重要的东西一定要重复,如果不重复,大家就记不清了;如果不重复的还
要重复,那就不行了。所以说,开会不要重复,光重复,会还开不开所以说,开会不要重
复,嗯,不要重复”

用心良苦
    一副厅长对下属好发脾气。一天,处长给他送汇报材料,副厅长看了一眼,说:“看这
‘厅’字让你写成个‘斤’
    了!”
    处长说:“对,漏写个‘口’字!”
    “啊!添上个‘口’字那怎么讲?”副厅长又火了。“是这么讲,”处长说,“你一听
到不同意见,脾气就长!”

现在不能换
    一天,某县委常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刚进村,就和一个小伙子在墙报前谈上了。
    常委说:“小伙子,墙报上的标语是你写的吗?写错了。”
    小伙子说:“没写错。”
    “错了,应该是领导关心群众生活,不是群众关心领导生活,赶快把‘领导’与‘群
众’的位置换一换。”
    “现在不能换。”小伙子说。
    “为什么?”常委很奇怪。
    “因为你今天到我们队里来了解情况,我们差不多出动了半个队的社员。一个人打酒,
2个人买菜,3个人摸鱼,4个人捉蟹,5个人整理房间,6个人值厨,7个人”
    常委:“”

传阅十批
    甲:拟同意。
    乙:考虑同意。
    丙:拟考虑同意。
    丁:拟不同意。
    戊:是否可再考虑。
    己:似可再斟酌。
    庚:同意再斟酌。
    辛:拟再考虑。
    壬:似以再议为好。
    癸:已阅。

画 圈
    “局长,这80万元付出去追不回来,当时你也是画了圈的。”
    “画圈表示我看过了。我说同意了吗?”

中层干部
    “新建的多层宿舍楼,怎么二层三层都分给处长、科长了?”
    “人家本来就是中层干部嘛!”

报纸没来
    科长:“今天的报纸来了没有?”
    收发员:“还没来。”
    科长:“邮局怎么搞的,这样的效率能实现‘四化’吗?”
    收发员:“您别急,报纸下午会来的。”
    科长:“那我上午干什么?”

扯皮歌谣
    扯皮,扯皮,无休无止。
    多少事,从不急;
    你推我,我推你。
    甲让乙处理,乙让丙合计,丙请丁斟酌,丁等甲审批,一份公文到处传,像个皮球来回
踢。
    或当“研究员”,研究研究成惯例;
    或当“老推事”,能推就推不迟疑;
    或当“好拳师”,不慌不忙打“太极”。
    或当“收发室”,来文照转省力气。
    一万年,不太急,何必争朝夕。

C订刊物
    到了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