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幽默大全之中国卷-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一个个说星。轮到张俊时,他窥视很久,说是看不见星宿。
    大臣们催他细看,他看了一会便认真地说:“真的看不见什么星宿,只见张王坐在钱眼
内!不信,请你们自己看。”
    大家猛然领悟到演员的用意,便哄堂大笑,把张俊闹了个面红耳赤。

改杜牧诗
    顺治乙酉年春夏之间,因为战祸,城镇百姓纷纷逃难,躲到乡村山野去了。私塾先生都
失了业。有人以游戏笔法修改杜牧的著名七绝诗:“清明时节乱纷纷,城里先生欲断魂。借
问主人何处去,馆童遥指在乡村。”

苏州笑话
    秀才和光棍、商人喝酒时约定:各人以自己的志愿来行酒令。
    商人说:“妄想心,妄想心,但愿西太湖变子(子:语尾助词,无义)密淋禽,每斤卖
二十文。”
    光棍接口道:“妄想心,妄想心,但愿沈万三(大财主)
    打杀子人,我要诈断伊脊梁筋。”
    秀才说:“妄想心,妄想心,但愿试官射瞎子妒眼睛,拿我个屁文章,圈满子(好的文
句都用红笔打圈)考第一名。”
    
    

制衣奥妙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有个裁缝,远近闻名,因为他做的衣服,长短宽窄没有不称身的。
    曾经有个御史叫他裁制圆领衣服,裁缝便跪问御史进入官府的资历,御史说:“做衣服
问这个干啥?”
    裁缝答道:“刚开始担任要职,意气高昂,身体总是微微上仰,衣服就应该前长后短;
过了一阵,意气渐渐平稳,衣服就要前后一样;等到任职较长又要升迁时,他心里谦虚自
守,身姿就要微微下俯,衣服就应当前短后长。因此,如不晓得做官的资历,做的衣服就不
能称身。”

题木枷诗
    吴县县官要征收虎丘的茶叶,命差役拿了需征的茶叶金额督促虎丘和尚缴纳。和尚们无
法完成,差役就押解和尚向县府交差。县官命鞭打和尚30大板,还在大街上传布通告。和
尚又急又慌,听说县官非常尊重唐伯虎,便托人带着重礼去求情,唐伯虎却拒收礼物。
    一天,唐伯虎出游,偶而见到和尚游街示众,便开玩笑地在他的木枷上写了首打油诗:
“皂隶官差去采茶,只要纹银不肯赊;县里捉来三十板,方盘托出大西瓜。”
    县官听说,便审问和尚木枷上的诗是谁写的,回答道:“唐解元(解元,系省里会试举
人第一名)。”县官大笑,释放了和尚。

两朝领袖
    明末,钱谦益游览苏州虎丘山,穿的衣服没有领子,袖管阔大。
    一个读书人上前拱手鞠躬致礼,请问他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钱谦益答道:“没有领子
是今朝(清朝)的官服,大袖子是先朝的官服,因为我在先朝当官长久,习惯了。”
    那读书人假装着肃然起敬地说:“大人真可说是两朝的领袖了!”

面糊州府
    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有个叫赵秉忠的书生,赴京会考中了状元。返乡时,地方官员们大摆
宴席为他贺喜。喝过几杯酒后,天空忽然大雪纷飞,有人即请赵秉忠题诗。
    状元公说:“咱们一齐来题吧。”于是,看了庭外雪景,首先吟道:“剪碎鹅毛空中
舞。”
    府官接吟道:“山南山北不见土。”
    县官又吟道:“琉璃碧瓦变成银。”
    此刻,赵秉忠见雪越下越大,官员们个个喝得东倒西歪,便用双关语收束全诗道:“面
糊糊了青州府。”

最好杀人
    一个和尚专门向人宣传因果报应,以此骗取金钱。
    一天,他见一人正在杀猪,就上前劝阻道:“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怀,走路都怕踩
死蚂蚁,千万不可杀生啊!”
    那人问:“猪也不能杀吗?”
    和尚说:“当然!佛经上说,杀什么来世就做什么。杀狗变狗,杀猪变猪,永远不能做
人。”
    那人笑道:“哈哈,照你的说法,最好去杀人。”
    和尚急忙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蚂蚁、蝼蛄都不能杀,何况杀人?”
    那人抢白道:“你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

兄弟戏讽
    内乡县的李子白,做官做到翰林检讨。弟弟李袭美却久久停留在增广生上不得升迁。
    子白写信给弟弟道:“你今年增广,明年增广,不知增了多少,广了多少?”
    袭美复信道:“你今天检讨,明天检讨,不知检了什么,讨得什么?”

班门弄斧
    采石江头有李太白的坟墓,往来的诗人墨客都在墓上墓下题写遍了。有个游客写了一首
七绝嘲讽道:“采石江边一坯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
    
    

巧治巫婆
    武人陈五,最讨厌家里人迷信鬼神。一天,他含了一枚青李子,哄骗家属道:“我腮帮
子肿了,真痛啊!”说完,睡在床上不吃不喝。
    妻子忧心忡忡,便找来巫婆。巫婆说陈五生了疔疮,因为他素来不信鬼神,所以鬼神也
不来搭救。陈家的人都围着巫婆磕头,求她发发慈悲。她点点头表示同意。陈五连连喊痛,
叫道:“请巫师快来救救我吧。”
    巫婆便按住陈五的面颊,装神弄鬼地看了又看,正想说些鬼话骗人,没料到陈五把青李
子“噗”地吐出,面腮上的“疔疮”顿时消失了。
    巫婆满面羞惭,陈五将她赶出家门。陈家人从此再不迷信鬼神了。
    
    

胡姓带令
    唐朝令狐淘担任宰相后,因为他这复姓氏的族人丁稀少,只要有人投靠,他总是来者不
拒,愿意联合。于是远远近近急着投奔他门下,以至有姓“胡”的人,也冒充与“令狐”同
姓同宗。
    词人温庭筠为此戏写了一句诗:“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令。”

拍马废话
    晋元帝的皇后生了一个太子,元帝大摆汤饼宴招待群臣。
    大臣殷羡进言:“庆贺陛下喜获太子,皇业有继,只是惭愧我们臣子无功而受赏。”
    元帝笑道:“这是什么话?难道生太子的事要有你们的功劳吗?”
    
    

椅桌享福
    有个乡下人进城赴宴,见桌上铺着台布,椅上垫着坐褥,很是惊异。回到乡里说:“难
怪城里人极会享福,连城里的桌子、椅子都是很会享受的!”
    别人询问原故,那人答道:“桌子都穿上绣花裙子,椅子都穿上金色背心了!”

盖盐钵头
    有个人娶了一个年老的妻子,坐在床上时,见她面孔上有不少皱纹,便问道:“你究竟
有多大年纪?”
    女人答道:“四十五、六岁。”
    丈夫说:“可你婚书上明明写着三十八岁,依我看,你还不止四十五、六岁,你要对我
老实。”
    女人答道:“实在有五十四岁了。”
    丈夫又再三盘问,妻子只是咬定五十四岁。俩人上床后,丈夫心里更不踏实,忽然心生
一计,说:“我要起来盖好盐钵头,不然,要被老鼠偷吃去了。”
    妻子忙笑道:“真荒唐,我活了六十八岁,还没听说老鼠会偷吃盐哩。”

见鸡行事
    有个地主准备把多余的田租给张三耕种,但每租一亩田,须先交一只鸡。
    一天,张三去办理租田手续,故意把鸡藏在背后。地主看了张三一眼,说:“此田不给
张三种。”
    张三忙将鸡拿出送上。地主马上改口道:“不给张三却给谁?”
    张三问道:“你先说不租给我,现在又说租给我,为啥?”
    地主答道:“刚才是无稽(鸡)之谈,现在是见机(鸡)
    行事。”

超度亡夫
    一个和尚为死者做道场,索要报酬三钱银子,说这样就可包送亡灵到极乐世界去。
    有个女人为了超度亡夫,但送的银子份量不足,和尚就念让亡灵到东方的经辞。女人很
不高兴,又添送了银子,和尚这才眉开眼笑,补念送亡灵到西方的经句。
    女人大哭道:“我的亲人哪,只是为了几分银子,累得你跑东又跑西,好不苦啊!”

吞咽酒杯
    有个人喜欢喝酒,一次赴宴见酒杯极小,便做出呜咽的样子。主人惊问其故,那人答
道:“这是触景生情啊。我父亲去世之前并没有什么毛病,一次朋友邀他赴宴,那酒杯也跟
您府上的酒杯一样,他不慎吞咽入口,活活憋死。今天我又看见这样的酒杯,叫我怎能不哭
呢?”

客人哭酒
    某人请客,客人刚刚擎起酒杯便放声大哭,主人慌忙问道:“为啥悲伤?”
    客人答道:“我生平好酒,如今酒已经死了,因此大哭。”
    主人笑道:“酒怎会死?”
    答道:“既然不曾死,为啥杯里没有一些酒气?”

丈夫叫茶
    客人来到一家人家,丈夫连声呼唤“倒茶来”。
    妻子说:“终年不买茶叶,哪来茶水?”
    丈夫说:“白开水也好。”
    妻子说:“柴草没得一根,冷水怎能烧开?”
    丈夫便骂:“狗淫妇,难道枕头里就没有几根稻草?”
    妻子回骂:“臭王八,那些砖头石块难道烧得着吗?”

跪谢奖赏
    有个官吏在公堂上偶然放了个屁,自言自语道:“唔,爽利!”
    下属们不知道,误认为是要“赏吏”(奖赏下属),便争先恐后跪在地上感恩道:“谢
谢老爷奖赏!”

僧人诘辩
    秀才诘问和尚道:“你们经典内‘南无’二字只应念本音,为什么念作‘那摩’?”
    僧人反问道:“相公,《四书》上‘于戏’二字,为何读作‘呜呼’?如今相公若读
‘于戏’,小僧就念‘南无’;相公若是‘呜呼’,小僧自然要‘那摩’。”

中秋“曰”饼
    有位副食铺老板,在店牌上把“中秋月饼”误写成“中秋曰饼。”
    一个顾客对他说:“这月饼的‘月’字,写的是个白字。”
    店主一本正经地说:“哪里是‘白’字?‘白’字上头还有一撇哩!”

鹅变成鸭
    有个人去卖鹅,因要大便,便把鹅放在地上,自己去厕所。路过一人,用小鸭把大鹅换
去。卖鹅的人从厕所出来,见到鸭子,惊叹道:“奇怪啊,才一时不见,这鹅怎么便饿成这
般黑瘦了?”

更加有理
    有个官吏十分贪婪,某次办理一案,原告向他行贿50两银子,被告知后,加倍行贿。
    升堂时,官吏不问青红皂白,命差役鞭打原告,原告便伸出五指示意道:“小人是有理
的。”
    官吏也伸出巴掌示意道:“奴才,你有理吗?”又将巴掌一转道:“他比你更有理哩!”

如此回称
    有个商人初次拜谒县官。县官认为他年纪大,便尊称为“老先”。
    商人恼怒而归,儿子忙问原故,商人答道:“那狗官太欺负我了,他本该称我老先生才
是,哪知他说了歇后语,叫什么‘老先’,显然是轻薄人的话。所以我回称他也不客气了。”
    儿子问回称什么,商人答道:“本该称他‘老父母’(旧时称县官为父母官)的,我也
砍掉后面一个字,只叫他一声‘老父’!”

祭丁之后
    教官的儿子和县丞的儿子打架。教官的儿子屡屡吃败仗,回家哭诉。
    母亲说:“他天天吃鱼肉,所以这么强健能打。我家天天吃豆腐,气力自然弱小,怎么
打得过他?”
    教官插嘴道:“我儿不要急,等祭过了丁(旧时每年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用鱼肉祭祀孔
子,叫“丁祭”,也叫“祭丁”),再寻他报复就是。”

画得不像
    有个画匠,生意非常清淡。有人劝他将自己夫妻的行乐图画出,贴在门外作广告,定可
招揽生意。画匠欣然照办。
    一天,老丈人前来探望,见到行乐图,便问:“这女的是谁呀?”
    回答道:“是令爱(旧时尊称对方的女儿)。”
    老丈人又问:“她为啥同这个陌生男人搂抱在一起?!”

醋比酒贵
    一家酒店的招牌上标明价钱:“酒每斤八厘银,醋每斤一分银。”
    一天,两位客人进店买酒。那酒很酸,一人尝了尝连忙咂着舌头皱着眉头道:“怎么有
这么酸的酒?莫不是把醋错拿了来?”
    另一个忙捏了捏他的大腿,悄悄地说:“傻子,快莫作声。
    你看招牌上写着醋比酒更贵哩!”

红黄胡须
    某人长着黄胡须,常在妻子面前夸耀道:“长黄胡须的人不是弱汉子,一生不会受人欺
侮。”一天,他被人打伤了。妻子便拿他的话嘲笑他,他说:“谁知道那人的胡须竟是通红
通红的!”

早产之祖
    有个女人怀孕七个月就生了个儿子,丈夫担心养不大,碰到朋友就请教抚育之道。
    朋友说:“不要紧,不要紧,我家祖父也是七个月就出世的。”
    主人惊诧地问道:“你祖父后来究竟养大了没有?”

求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