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政要-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 
从而畏之也。此则武帝之宠陈思,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何患 
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 
每年别加优赐,曾无纪极。俚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言自然也。今陛下以大圣创业,岂惟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须 
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疏奏,太宗甚嘉之,赐物百段。 
      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给魏王泰府料物, 
有逾于皇太子,上疏谏曰 :“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 
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 
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 
必本于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 
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当亲者 
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徒承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 
伏惟陛下功超万古,道冠百王,发施号令,为世作法。一日万 
机,或未尽美,臣职谏诤,无容静默。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 

… 页面 54…

贞观政要                                                                ·51· 

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传》曰:‘臣闻爱子教以义方。’ 
忠、孝、恭、俭,义方之谓。昔汉窦太后及景帝并不识义方之 
理,遂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 
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出警入跸,小不得意,发病而死。宣 
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 
且魏王既新出閤,伏愿恒存礼训,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既敦 
之以节俭,又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 
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当今国家何事最急?各为 
我言之。”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曰:“养百姓最急。”黄门侍郎刘 
洎曰 :“抚四夷急。”中书侍郎岑文本曰:“《传》称:‘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由斯而言,礼义为急。”谏议大夫褚遂良 
曰:“即日四方仰德,不敢为非,但太子、诸王,须有定分, 
陛下宜为万代法以遗子孙,此最当今日之急。”太宗曰:“此言 
是也。朕年将五十,已觉衰怠。既以长子守器东宫,诸弟及庶 
子数将四十,心常忧虑在此耳。但自古嫡庶无良佐,何尝不倾 
败家国。公等为朕搜访贤德,以辅储宫,爰及诸王,咸求正士。 
且官人事王,不宜岁久。岁久则分义情深,非意窥窬,多由此 
作,其王府官寮,勿令过四考。” 

… 页面 55…

贞观政要                                                                ·52· 

                           尊敬师傅第十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 
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 
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 
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 :“托六 
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 
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 :“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 
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 
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 
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 
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 
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 :‘不愆 
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 
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 :“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 
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 
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 
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 
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 
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 
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 

… 页面 56…

贞观政要                                                                ·53· 

仆射房玄龄曰 :“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 
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 
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 
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 
时议善之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 :“三 
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于是诏令撰太 
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 
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 
拜。 
      贞观十八年,高宗初立为皇太子,尚未尊贤重道,太宗又 
尝令太子居寝殿之侧,绝不往东宫。散骑常侍刘洎上书曰: 
      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三让,元良由是作贞。 
斯皆屈主祀之尊,申下交之义。故得刍言咸荐,睿问旁通,不 
出轩庭,坐知天壤,率由兹道,永固鸿基者焉。至若生乎深宫 
之中,长乎妇人之手,未曾识忧惧,无由晓风雅。虽复神机不 
测,天纵生知,而开物成务,终由外奖。匪夫崇彼干籥,听兹 
谣颂,何以辨章庶类,甄核彝伦?历考圣贤,咸资琢玉。是故 
周储上哲,师望、姡Ф釉#缓核蒙钊剩啊㈢捕训隆T
夫太子,宗祧是系,善恶之际,兴亡斯在,不勤于始,将悔于 
终。是以晁错上书,令通政术,贾谊献策,务知礼教。窃惟皇 
太子玉裕挺生,金声夙振,明允笃诚之美,孝友仁义之方,皆 
挺自天姿,非劳审谕,固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矣。然则寝门 
视膳,已表于三朝,艺宫论道,宜弘于四术。虽富于春秋,饬 
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取适晏安,言从此始,臣 
以愚短,幸参侍从,思广储明,暂愿闻彻,不敢曲陈故事,切 
请以圣德言之。 

… 页面 57…

贞观政要                                                                ·54· 

     伏惟陛下庭睿膺图,登庸历试。多才多艺,道著于匡时; 
允文允武,功成于纂祀。万方即叙,九围清晏。尚且虽休勿休, 
日慎一日,求异闻于振古,劳睿思于当年。乙夜观书,事高汉 
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王。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子优游弃日, 
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也。加以暂屏机务,即寓雕虫。纡宝思 
于天文,则长河韬映;摛玉华于仙札,则流霞成彩。固以锱铢 
万代,冠冕百王,屈、宋不足以升堂,钟、张何阶于入室。陛 
下自好如此,而太子悠然静处,不寻篇翰,臣所未谕二也。陛 
下备该众妙,独秀寰中,犹晦天聪,俯询凡识。听朝之隙,引 
见群官,降以温颜,访以今古,故得朝廷是非,闾里好恶,凡 
有巨细,必关闻听。陛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趋入侍,不接 
正人,臣所未谕三也。陛下若谓无益,则何事劳神;若谓有成, 
则宜申贻厥。蔑而不急,未见其可。伏愿俯推睿范,训及储君, 
授以良书,娱之嘉客。朝披经史,观成败于前踪;晚接宾游, 
访得失于当代。间以书札,继以篇章,则日闻所未闻,日见所 
未见。副德愈光,群生之福也。 
     窃以良娣之选,遍于中国。仰惟圣旨,本求典内,冀防微, 
慎远虑,臣下所知。暨乎征简人物,则与聘纳相违,监抚二周, 
未近一士。愚谓内既如彼,外亦宜然者,恐招物议,谓陛下重 
内而轻外也。古之太子,问安而退,所以广敬于君父;异宫而 
处,所以分别于嫌疑。今太子一侍天闱,动移旬朔,师傅已下, 
无由接见。假令供奉有隙,暂还东朝,拜谒既疏,且事俯仰, 
规谏之道,固所未暇。陛下不可以亲教,宫宷无因以进言,虽 
有具寮,竟将何补? 
     伏愿俯循前躅,稍抑下流,弘远大之规,展师友之义,则 
离徽克茂,帝图斯广,凡在黎元,孰不庆赖!太子温良恭俭, 
聪明睿哲,含灵所悉,臣岂不知,而浅识勤勤,思效愚忠者, 

… 页面 58…

贞观政要                                                                ·55· 

愿沧溟益润,日月增华也。 
     太宗乃令洎与岑文本、马周递日往东宫,与皇太子谈论。 

… 页面 59…

贞观政要                                                                ·56·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贞观七年,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曰 :“卿等 
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 
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 
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太子 
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 
为骄纵。但出敕云,有谏者即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更发直言。 
故克己励精,容纳谏诤,卿等常须以此意共其谈说。每见有不 
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所裨益也。”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 :“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 
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 
  ‘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 
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 
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 
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 
  ‘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 
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 
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中魏征曰 :“自古侯王能自保全者甚 
少,皆由生长富贵,好尚骄逸,多不解亲君子远小人故尔。朕 
所有子弟欲使见前言往行,冀其以为规范。”因命征录古来帝 
王子弟成败事,名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 》,以赐诸王。其序 

… 页面 60…

贞观政要                                                                ·57· 

曰: 
     观夫膺期受命,握图御宇,咸建懿亲,藩屏王室,布在方 
策,可得而言。自轩分二十五子,舜举一十六族,爰历周、汉, 
以逮陈、隋,分裂山河,大启磐石者众矣。或保乂王家,与时 
升降;或失其土宇,不祀忽诸。然考其隆替,察其兴灭,功成 
名立,咸资始封之君,国丧身亡,多因继体之后。其故何哉? 
始封之君,时逢草昧,见王业之艰阻,知父兄之忧勤,是以在 
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或吐飧而接士。故甘忠言 
之逆耳,得百姓之欢心,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暨夫 
子孙继体,多属隆平,生自深宫之中,长居妇人之手,不以高 
危为忧惧,岂知稼穑之艰难?昵近小人,疏远君子,绸缪哲妇, 
傲狠明德,犯义悖礼,淫荒无度,不遵曲宪,僭差越等。恃一 
顾之权宠,便怀匹嫡之心;矜一事之微劳,遂有无厌之望。弃 
忠贞之正路,蹈奸宄之迷途。愎谏违卜,往而不返。虽梁孝、 
齐冏之勋庸,淮南、东阿之才俊,摧摩霄之逸翮,成穷辙之涸 
鳞, 弃桓、文之大功,就梁、董之显戮。垂为炯戒,可不惜 
乎!皇帝以圣哲之资,拯倾危之运,耀七德以清六合,总万国 
而朝百灵,怀柔四荒,亲睦九族,念华萼于《棠棣 》,寄维城 
于宗子。心乎爱矣,靡日不思,爰命下臣,考览载籍,博求鉴 
镜,贻厥孙谋。臣辄竭愚诚,稽诸前训。凡为藩为翰,有国有 
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