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天下-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州城外十里

官道上一行三人格外的引人瞩目,走在前面是一个挑着沉重担子的小道童,那担子似乎极重,将扁担都压的弯了下去。后面跟着的还是一个小道童,走的比挑着担子的同伴还要吃力些,每走一步都要喘一口粗气,挥汗如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背着一个胖子……一个胖却不丑陋还显得很清秀漂亮的胖子。

“你就不能走快些?”

胖子不满道:“你怎么这般的笨拙,你看小俊挑着那么沉重的一担子东西依然健步如飞,再看看你,竟然追不上他!你自己不觉得可耻我都替你觉得脸红,人怎么能没有好胜之心?没有好胜之心的男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掌……掌教啊……您发发慈悲,要不让我去挑担子行不?”

“呸!”

胖子一脸严肃的说道:“我让你背着我,是因为我想锻炼你。曾经有个满嘴屁话叫方解的家伙跟我说过一句勉强还算有道理的话,这是他说了那么多话中为数不多还算有道理的,我想想怎么说来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是因为觉得你还是个可造之材,你这白痴,白白浪费了我一番苦心。”

“谢……谢掌教,可我真的坚持不住了。”

叫小美的道童几乎都要栽倒,也不知道胖子是因为起了恻隐之心,还是怕小美倒下会摔了自己。他从小美后背上跳下来,整理了一下自己衣服后抬头看了看已经能看到轮廓的大城,嘿嘿笑了笑:“贱人,我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锦衣公子带着一队甲士骑兵在他们身边呼啸而过。那群甲士看起来都极彪悍魁梧,带着一股子冷冽的气势。而那个为首的公子身材修长,面容颇为俊美。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倒是瞧着潇洒,他回头看了三个道人一样,微微皱眉。

他看着胖道人,胖道人也看着他。

年轻公子脸色白的好像大病初愈一样,没有一点血色。眼神里却有一种似乎随时能冲出来的冰冷杀意,如毒蛇。

便是这一刻,胖道人心里骤然一惊。

额头上突突的跳着疼,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似的。

他的心跳都几乎停住,脸色瞬间变得发白。

“离开长安城之前,师父说给我种下道心……我一直不知道道心是个什么东西,现在我知道了……”

他止步,看了前面那座大城一眼后突然转身:“咱们走,不进城了。”

“为什么?”

喘着粗气的小美问。

“城中有妖,我打不过。”

胖道人叹了口气:“等我打的过的时候再回来。”

“掌教,您刚才说男人怎么能没有好胜之心?没有好胜之心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就算打不过也要试试的嘛……”

“你过来!”

“干嘛……”

“我传你大嘴巴扇脸封嘴神功!”

……

……

黄阳道

治城惠阳

惠阳城西门外就是新建起来不久的民勇大营,占地方圆五里。民勇队伍是黄阳道总督杨彦业一手建立起来的,为了防住黄牛河北岸的叛军,他几乎倾其所有。府库里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用了两年时间,将这一万八千名民勇训练出来,成为合格的战士。

这一万八千人的规模已经是黄阳道如今能养兵的极限,再加上黄阳道各地调集来的郡兵三万人,就是整个黄阳道防线的主要兵力。虽然人数比河北岸的叛军相差太多,但仗着一股子身后就是家园寸步不能退的士气,在和叛军的多次交锋中硬是没落下风。

杨彦业以自己组建了这样一支队伍为傲,但是现在,这队伍,就成了他心里堵着的一座大山。

这些民勇郡兵都是好样的。

他们都是黄阳道土生土长的汉子,这片土地上有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父老乡亲,他们当初拿起兵器站在黄牛河南岸和叛军针锋相对,其目的和京畿道聚集的民勇不一样。京畿道的民勇都怀揣一颗立功之心,是拼前程去的。而黄阳道的民勇郡兵,他们拿起兵器的目的只有一个。

站在河岸上,保护身后的家园。

一旦他们挡不住叛军,那么这片养育了自己的美丽家园也就毁了。黄牛河北边的情况他们都知道,叛军所过之处就犹如蝗虫过境一样。青壮汉子一掠掳走,年轻女子一个也不放过……至于钱粮,叛军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如果遭受了天灾,哪里还会有什么钱粮?

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黄阳道的民勇郡兵才会站在河岸边寸步不退。

可是现在,即将逼走他们的不是河北岸的叛军,而是他们之前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援兵,大隋的左前卫。

黄阳道总督杨彦业带着几个随从走在大营里,步伐很慢,很沉重。那些依然保持着训练的郡兵民勇见到他的时候纷纷行礼,眼神里是由衷的尊敬。虽然这些日子以来因为总督大人对左前卫的容忍,已经导致了至少二百名民勇被左前卫逼死,但他们都知道,总督大人其实也没有任何办法。

左前卫数十万大军面前,总督这个看起来格外光鲜荣耀的职位其实轻的好像一粒沙子。

“大人……真的要解散民勇了?”

一个官员语气沉痛的问。

他看着那些郡兵民勇,心里被刀子割着一样难受。

“没有别的办法了……”

杨彦业的心里更苦,比任何人都苦。

“左前卫的人天天来催粮,我已经向那些富户们伸了三次手,就算再去要富户们也愿意给,可他们也已经快清空了粮仓了。昨日里我才隐隐的提起来,他们的脸色有多难看你们也都瞧见了……可若是不给左前卫粮草,罗耀的人,只怕更放肆。”

“这些民勇是我召集起来的,现在解散了他们,我心里比谁都疼。”

杨彦业叹了口气:“可确实已经没有粮草了,我总不能让这些心甘情愿跟着我的人,最后却都饿死在这里。让他们回家去吧,该种田种田,该经商经商,最起码衣食无忧……”

“可是,大人难道不觉得,罗耀的目的就是逼着您解散民勇?”

惠阳郡郡丞雷武急切道:“罗耀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来攻打叛军的,左前卫已经到了近一个月,日日催粮却不见他们对叛军动兵。这么久了,除了京城来的钦差方大人敢带着自己亲兵过河和叛军真刀真枪的干一场,左前卫的人还有谁想过要开战?依卑职看,罗耀那厮根本就是存着反心!他的目的就是将咱们黄阳道占了!”

“不许胡说!”

杨彦业脸色一变:“这样的话,断然不可再说了。”

“大人!”

惠阳郡郡守李怀理劝道:“不能解散民勇啊,一旦解散了民勇,罗耀必将更加的肆无忌惮。他现在顾忌的,也只是咱们手里这数万悍卒了。”

“不解散……哪里来的粮食?”

杨彦业脸色痛苦道:“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都饿死?”

“总会有办法的!”

郡丞雷武道:“再等几日吧……卑职家中还有些许存粮,愿意献出来,诸位同僚想来也是愿意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快速的跑过来,在雷武耳边低语了几句,雷武脸色一变,犹豫了一下后走到杨彦业身边耳语:“方解在城里的万和楼等着您,见还是不见?”

“见!”

杨彦业沉默了一会说道:“左前卫里,唯一和罗耀不是一条心的就是此人了……说不定,办法就在此人身上。既然陛下派以他为钦差,不管此人年纪有多轻就说明陛下信任他。这个时候他要见我,料来也是为了此事。”

第0408章好吃

黄阳道的位置有些特殊,以前有资格任总督的人,十个有十个不愿意到这个地方来。一条大河将南北分开,北面的西北三道气候越往北越恶劣,到了山北道也就是大隋的最北端,和北辽地的十万大山其实也不远了。黄阳道南边的四道,越往南越富庶,黄阳道毗邻西北,每年还要照顾着黄牛河北边的百姓,无异于加大了负担,干的好了是正常,干不好了就会挨批。

能做总督的人,哪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能去别的地方,谁还来这里做事。十年兢兢业业,也出不了什么耀目的政绩。

所以黄阳道的百姓们也比较幸福,因为每一任总督都是皇帝费心思挑选出来的。人老成,性子稳,这样的人在地方为官,百姓们终究会多得一些好处。

杨彦业也一样,他骨子里就是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在他看来皇帝既然将黄阳道交给了他,他就必须收拾好。

上任之初他就说过,到了这个地方做官只求做到平平稳稳这四个字足矣。杨彦业的能力毋庸置疑,不然也不会在没有朝廷调拨人马戍守的情况下,靠着民勇郡兵将北岸数十万叛军拒之门外。

虽然方解怀疑叛军和罗耀早就有所勾连,叛军不敢对黄阳道之内的欣口仓打主意。但叛军要是过了河,不抢欣口仓难道还不能抢百姓?一旦叛军过了河,黄阳道之内就会如被蝗灾啃咬了一遍的庄稼地一样。

这两年来,杨彦业为了保住黄阳道百姓没少费心思,本不到老态龙钟的年纪,可头发却没一根黑的了。

自从叛军陈兵在黄牛河以北,这位总督大人以身作则,自减俸禄,还从自己府里将多余的粮食都捐出来,组织民勇。有总督大人先这样做了,下面的官员们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得照做。

可是现在,杨彦业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罗耀逼着他送粮,故意派人和民勇郡兵起摩擦。前阵子罗耀手下那个文小刀,说什么几个手下被民勇打死,带着数百精骑闯进民勇大营,硬是抓了几十个人当场砍了脑袋。愤怒的民勇将文小刀堵在大营里,剑拔弩张。若是不是杨彦业赶去的快,只怕真就打起来了。

杨彦业不是怕民勇们伤了左前卫的人,而是他知道文小刀肯定是有备而来。他只带着几百骑兵就敢闯营,一旦民勇们动手的话,必然有大批的左前卫精兵立刻扑上来。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在训练和装备上都远不如左前卫的民勇。

可因为这件事,杨彦业知道自己背地里没少被人骂窝囊废。

民勇们心里有怨气,他自责。当初他也和民勇们一样,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左前卫的人马能来,分担一些压力。可是现在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盼来的,是一伙比叛军还要恶毒还要冷酷的魔鬼。

其实到了现在,杨彦业也隐隐猜到罗耀要的是什么了。

罗耀在西南养兵,这件事朝廷都知道何况是他?可到底罗耀养了多少兵,只怕除了罗耀自己之外没人知道。富庶的西南四道,常年养活四十万大军不成问题。如果罗耀的目的是欣口仓,那么只能说明罗耀在西南养兵的数量,已经庞大到西南四道都养不起。

他需要欣口仓里的粮食。

换了一身便衣,还略作装饰过的杨彦业走进万和楼之前,心里一直在考虑这些事。对方解,他略有耳闻。知道这个少年很了不得,小小年纪,演武院入试考九门优异,在皇帝平定怡亲王叛乱中,这个少年又是功不可没。这样的人,将来必成大器。现在他主动来找自己,而且是私下里见面……杨彦业一直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整理着措辞,到了门口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居然有点紧张,所以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

一个在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的人,竟然会因为见一个后生而紧张?

方解比他还紧张,因为他知道和这位黄阳道总督大人的见面,一旦被罗耀知道,自己的计划全盘就会崩溃。他对杨彦业这个人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准备好的说辞能不能打动他。而自己这个想法又太冒险,一旦实施起来,自己的后路基本上也就断了。

这条后路,叫罗耀。

罗耀如果知道方解背后在筹谋的事,只怕即便是父子之情也挽救不了什么。而方解,似乎自始至终就没打算靠着罗耀来达到某些目的。如果换做别人,或许会觉得自己的幸福就要了。有这样一位权盖一方的父亲,以后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方解,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过。

而接下来,到底成败与否。

都在谈话中了。

……

……

方解见到杨彦业的时候,心里忍不住颤了一下。面前这位一身布衣走进来的老人,比远远看起来还要苍老些。他没有和杨彦业打过交道,甚至没有交谈过。但他曾经远远的看过这位总督大人一眼,印象颇深。

他的脊梁就好像常年被一座大山压着似的,想挺都挺不起来。

他脸上的皱纹,深的好像黄牛河北边西北大地上到处可以看见的沟壑。

“卑职方解,见过总督大人!”

方解收拾了一下心神,连忙俯身行礼。

杨彦业快走进步将方解搀住,不肯受他的礼:“方大人身为钦差,怎么能对老夫行礼?”

“卑职的差事已经做完了,所以已经不是钦差了。如今只是军中从五品的游骑将军,怎么能不行礼?”

方解退后一步,还是认认真真的将大礼行了。

杨彦业也没再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