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天下-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小印,上面是东暖主人四个方方正正的小字,那才是皇帝亲笔所写的圣旨。

裴衍向后靠了靠身子,舒展了一下双臂。或许是每日坐的时间都太久,他的脖子越来越难受。每天都承受酸痛难忍的感觉,时而还会恶心想吐。

喝了一口很酽的茶,裴衍将胃里的一阵翻腾压了下去。最近这段日子事情太多,他每天的睡眠连三个时辰都保证不了。非但要面对如山的公务,还要时刻揣摩皇帝的心思,后者比前者更累。

他休息了片刻,然后再次将视线凝聚在面前的一份奏折上。

这奏折,是山东道一个县令冒死派人传递到京城的。其中颇多转折,为了躲过西北反贼的盘查,这份奏折先是以家书的行事送到了那县令在东平郡的老家,然后由其家人秘密转交给他的朋友,再由他的朋友亲自送往长安。

所以在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裴衍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今天最为重要的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写在一张普通的羊皮纸上,但用的是极隐秘的手法。只有以水喷洒在上面,其中的字迹才会显露出来。大内侍卫处现在还用这办法传递密报,极少有人能识破。若不是那县令的朋友亲自到了长安,递交奏折的时候做了说明,裴衍也看不到羊皮纸里隐藏的文字。

这是一份用蝇头般的小字所写的奏折,不下千言。详细的叙述了如今西北三道的情形,甚至还有一些叛军的兵力布置。

而让裴衍感兴趣的,还有一件关于吴陪胜的往事。

那次樊固的屠杀。

这个县令和李远山军中一位将军交好,那将军喝多了酒的时候将这秘闻告诉了他。

奏折中写到,吴陪胜到了西北之后暗中查探李远山是否有贪墨的行为,这本是他去西北的巡视各道的职责。但正因为吴陪胜是个太认真太严谨的性子,竟是被他查到了一些李远山准备谋逆的事。

但他暗中查访的事也没瞒得住李远山,所以才有了樊固惨案。那些百姓,那些边军,都是李远山杀的。然后嫁祸给蒙元人,这样就能掩盖他杀掉一位大太监的事实。而李远山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这样,这根本就是一箭双雕之计。

既杀了吴陪胜,又勾起了皇帝对蒙元人讨伐的念头。李远山知道皇帝一直对征伐蒙元念念不忘,但也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他理解杨氏皇族之人的骄傲,编造出蒙元屠了樊固城的事,其一就是为了杀吴陪胜,其二,就是促使皇帝尽快西征。

只有皇帝西征,他才有机会造反。

而李远山,玩这种一箭双雕的把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裴衍身为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几个人之一,自然知道十几年前忠亲王西行的事。而那件事,也是李远山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话。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蒙元高手潜入大隋试图刺杀皇帝,全都是他凭空捏造出来的。然后以加急密报送往长安,皇帝找忠亲王商议的时候,忠亲王立刻就决定西行杀寇。

然后李远山又让人秘密给蒙元人报信,说大隋朝廷组织了一大批江湖高手准备潜入蒙元刺杀大汗蒙哥。于是,蒙元人仓促集结人手拦截,但因为计算时间上的些许误差,大隋的江湖中人到了樊固的时候,蒙元那边根本就没有多少真正的高手聚集起来。所以,第一次交锋,大隋的江湖客将蒙元的人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但是到了后来,佛宗的人陆续赶到。双方才是真正势均力敌的厮杀,大隋的江湖客也开始不断的有人战死。

那件事,最大的赢家看起来是怡亲王杨胤,实则还是他李远山。他借着这个机会,让忠亲王失踪,蒙元人也对他有了信任。这十几年来,他暗中一直和蒙元人有所来往。

前后两次一箭双雕,李远山玩的都很成功。

第一次,葬送了大隋一大批实力不俗的江湖中人,也让忠亲王下落不明。

第二次,葬送了大隋精锐的七十万大军,西北空虚,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造反。

看着这份奏折,再想到忠亲王的事。裴衍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李远山,你倒真不愧是李啸的后人,阴谋算计竟然这般的狠毒。

他摇了摇头,将复杂的情绪收拾了一下。然后将奏折拿起来夹在腋下,取过一柄油纸伞走出了内廷的房门。

外面在半个时辰之前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

他出门的时候撑开油纸伞,却又愣了一下。

他看到,在雨中,东暖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个一袭黑衫的少年站在那里,负手而立,身子挺的如标枪一样直。少年微微抬着头,看向苍穹。他似乎一点也不在意打在他身上脸上的雨滴,不羁而淡然。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裴衍忽然想到了多年之前自己第一次看到忠亲王的时候,也是在一场雨中。当时的忠亲王带着几百家奴守着城门,禁军的士兵一批一批的冲上去,然后一层一层的倒下来。那一天的雨中,忠亲王也是一袭黑衫,也是如此的不羁淡然,似乎根本就没将那些禁军看在眼里。

如此相像。

第0291章黄门侍郎的话

方解认识裴衍,也知道这位看起来低调的离谱的黄门侍郎其实权柄滔天。他感觉到有人注视自己的时候,转身去看发现这位真正掌握着朝廷权柄的大人物正在打量自己。方解连忙遥遥施礼,叫了一声裴大人。

裴衍对他点头笑了笑,走过去道:“怎么在这站着?”

方解道:“有些事想禀告陛下,但陛下此时正忙着,所以下官便在这里候着,等陛下传唤。”

裴衍点了头道:“外面下着雨,你去那边屋子里等着吧。我进去的时候知会木三一声,陛下若是见你的时候让他直接去屋子里找你。初春的雨最是冻人,若是染了风寒就麻烦了。”

方解道谢后道:“下官还是在这等着吧,这点雨还是不妨事的。下官是军武出身,在边城的时候气候比帝都要冷上几倍,无论雨雪,操练不辍。严冬时节,赤着膀子迎风舞槊的日子仿似还在昨天。”

裴衍听到这句话,忽然醒悟方解也是樊固边军出身。他刚刚才看了那一份来自西北的密报,心里都是樊固那场血案。他看着这个面貌俊朗干净的少年,脑子里忽然冒出来一个念头。他在想,这个少年是樊固那场血案后唯一的边军了。他离开樊固的时候血案还没有发生,但从日期上分析也相差不远。那么……这个少年知不知道实情?如果他知道,是后来知道的,还是以前就知道?

他愣了一下,才发现自己这想法有些没道理。他因为自己的走神歉然的笑了笑,然后对方解道:“守规矩自然是好的,但陛下对咱们臣子向来仁慈,也不会因为你避雨而有所责备,那边屋子里没有人,你去里面候着,若是陛下太忙的话你可得等着呢,一会儿我出来,还能和你聊聊。”

他笑了笑道:“你不知道,整日只我一人在那屋子里呆着,能憋闷死人。”

方解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不好拂了人家好意,点了点头道:“那我就逾越一回,多谢裴大人关护。”

裴衍微微颔首,随即撑着油纸伞快步往东暖阁那边去了。方解走到那排被称为内廷的房子门口,撩开帘子刚要走进去就看到了屋子里长长的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他眉头微微挑了挑,最终还是退了回来。

裴衍走进东暖阁之前回头看了一眼,正巧看到方解撩开帘子后又退回来的一幕。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肯定是方解看到那一屋子的奏折不敢轻易进去了。他笑了笑,心说这个少年是个行事谨慎的。

方解站在院子里,抬起头看着淅淅沥沥洒下来的小雨。脑子里想的却是今日将左前卫五品牙将陆鸥打成了残废的事,这件事属于突发事件,但方解当时如此抉择并不是头脑一热。此时他想的是,自己是不是稍微做的过了些?

心里有事想着,时间过的就显得稍微有些快。若是纯粹的无所事事的等着,时间就会显得很慢很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裴衍从东暖阁里出来,走到方解身边的时候没问他为什么不进屋子,而是笑了笑道:“跟我进来吧,你这谨小慎微的性子可不像是个军武出身的。陛下正在和兵部侍郎宗良虎还有几位大将军议事,想来一时半会儿也没空见你。”

方解也没再推辞,跟在裴衍身后进了内廷。

因为背光的缘故,这屋子里即便是白天也要点着灯火。外面的天气阴的很沉,所以屋子里倒是显得明亮了不少。方解没仔细去数,但好歹看了看就发现这屋子至少亮着几十盏灯。而从裴衍行走的时候一直看着脚下,方解就猜到这个人的视力一定不怎么好。

裴衍指了指不远处的椅子道:“坐吧,这屋子里就是凌乱了些。”

方解在椅子上坐下来,打量着屋子里的陈设道:“裴大人真是辛苦,若是我看着这么多公文奏折,莫说一件一件的细细阅读,便是粗粗的浏览也扛不住。”

“咱们分工不同而已。”

裴衍笑了笑,起身亲手为方解倒了一杯茶。

这屋子里的东西太过重要,所以便是伺候着的太监和宫女也不可随意进出。裴衍又喜欢自己动手沏茶,所以小太监和宫女们几乎都不来这里。屋子的角落里还点着火炉,上面的铜壶还在冒着热气。

方解连忙起身,裴衍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何须太过客气,礼节上的事是给大家看的,私下里的时候若是再讲究那么多规矩,太累。”

方解道:“有些规矩,还是不能废的。”

裴衍嗯了一声,坐下来后问道:“有什么事要禀报给陛下?当然……如果不方便对我说的话,也没什么。”

方解犹豫了一下说道:“也没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只是今日一时火气大,和左前卫大将军罗耀派来京城的一个牙将打了一架……出手稍微重了些,废了那人一条手臂,断了几根骨头,估摸着得躺一阵子了。”

“啊?”

裴衍惊讶的啊了一声,然后问道:“你不是就要下西南去见罗耀了吗?怎么在这之前竟然和他麾下的将军……”

说到这里的时候裴衍忽然停住,然后若有深意的看了方解一眼。这一眼,让方解心里一紧。他忽然间想到,难道这个人竟是如此轻易的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

……

裴衍没有将之前的话继续说下去,而是笑了笑然后将视线从方解身上收回来。他打开一份奏折,看过之后提起朱笔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方解本不想看,可离着太近,想看不到除非别过头去。

那两个字很醒目。

放屁

这是……

方解心里顿时大为惊讶,裴衍可是在代表皇帝陛下批阅奏折啊。怎么能在这样严肃的东西上写下这么不严肃的两个字?这完全出乎了方解的想象,在他看来,即便皇帝因为太忙而不能将全部奏折都看完,让亲信大臣来批阅一部分。那么这个大臣不是应该极严肃认真的才对吗?怎么能写下这样两个随便到低俗的字?

或许是感受到了方解的疑惑,裴衍将奏折放在一边的时候笑道:“是不是觉着写下这两个字很草率?而且有失陛下的威严?”

方解没回答,也不好点头。

裴衍笑着说道:“看来你还是一点儿都不了解陛下……刚才这份奏折,是江淮道火辽城县令递上来的,说是县城突现祥瑞。有一只很大很大的乌龟在天空飞过,有祥云相伴,他怀疑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兽玄武,是大吉的征兆。”

听到这番话,方解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两个字。

放屁!

裴衍道:“你应该知道,坐在什么样的位子上就该做好什么事。既然陛下将这差事交给了我,我自然不能懈怠。我批复的每一份奏折,都是尽力按照陛下的思想和陛下的语气来批复的。你或许觉着这放屁两个字有点不严肃,那是因为你完全不了解陛下……首先,现在这个时候这个县令报祥瑞,若是让陛下看到批复的话肯定比这两个字还要……严厉些。”

“杨胤的案子才发,就有人报祥瑞,这人纯粹是在自己找没趣。”

方解笑了笑说道。

裴衍点了点头:“就算没有杨胤的案子,陛下也从不相信祥瑞这种事。上次华山郡郡守上书,说华山上看到了传说中的凤凰。还是他亲眼所见,有五只脚还有一对长达两丈的翅膀七彩斑斓,这份奏折上来之后,你猜陛下是如何批复的?”

方解摇了摇头。裴衍笑道:“抡圆了掌嘴”

“还有一次,江南苏安道临海城郡丞上书,说有一条长达几百丈的大鱼搁浅在岸边,最神奇之处是,那大鱼身上的鱼鳞竟然组成一幅大隋疆域全图!”

“陛下知道后,先是骂了一句扯他娘的淡,然后说让那郡丞当着苏安道总督的面画大隋疆域全图,画出来就免罪,画不出来就杖责三十,最后还是被罢了官。说实话……让我去画,我也画不出来。因为大隋疆域全图,只有宫里和户部兵部才有,便是下面一道总督只怕都没见过。而且即便是宫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