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天下-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在李远山的铁矿里抓了几个人审讯,他们说李远山早在六七年前就开始秘密招募人马,这些人被他以屯田的名义召集起来,实则一直在训练。”

“有多少人马?”

皇帝沉声问道。

沐小腰道:“据说……不下十万。”

……

……

皇帝叹了口气,手里端着茶杯却忘记去喝:“想来当初袁崇武送他的儿子袁成师来长安,不过是为了麻痹朕的手段。他或是早就做好了打算,一旦西北的事发动起来,他就会将袁成师从长安接回去。但他没有想到,袁成师竟然会被人杀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反而铁了心要造反了。”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尽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一些。他是帝王,不想在臣子们面前表现出不安。

“袁崇武还一直上书请求朕准许他因为丧子之痛多休养三个月……朕本以为,他不过是在试探朕对他们西北官员的底线,现在才明白,他不断上书,依然是在麻痹朕……好算计啊,朕的臣子们都是好算计啊。”

方解不知道该不该插话,下意识的看了苏不畏一眼。他抬头的时候,发现苏不畏恰好也在看他。

苏不畏不漏痕迹的对方解示意,方解一怔,然后点了点头。

“臣以为……陛下无须太生气。”

方解清了清嗓子说道。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你的意思是,他们造反谋逆,朕还应该觉得欢喜?”

话音很冷,显然皇帝的心情很糟糕。

方解整理了一下措辞后说道:“陛下……请恕臣打一个比方,大隋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太祖皇帝当年将种子种下,一百多年后,这棵大树已经成为天下间最高的存在。而百姓和朝臣,都是依附在这棵大树上的虫子。大部分虫子只是以这棵大树为家,依靠着大树来遮风挡雨。而虫子太多了,自然也有害虫。他们在大树上钻洞,试图获取利益……以为这棵树太高太大了些,坐在树冠上的您无法看清楚所有的事。”

“西北,就好像这棵大树的一根枝杈,已经被害虫蛀出了不少空洞,可他们掩饰的很好,您远远的看过去什么都发现不了。如果他们这些害虫不自己跳出来,您或许根本看不到。”

方解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陛下您在生气,是生气于几个害虫就毁掉了一根很大的枝杈。但那枝杈既然已经坏掉了,那砍掉就是了。砍掉之后,大树的某一处肯定会显得光秃秃的有些难看,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枝杈长出来,且更加坚固强壮。”

皇帝明白了方解的意思,他沉默了很久之后叹了口气道:“你的意思,朕知道……但那是整整三道江山,砍下去,朕自己也会疼。”

方解垂首道:“长痛不如短痛……若是这些虫子不急着跳出来,他们会在大树上蛀出越来越多的洞,到时候坏了的,就不是一根枝杈,或许是树干。时间再久一些,或许会咬到树根。”

“你对西北的战事,有什么看法?”

皇帝忍不住问道。

方解走到地图前面指了指地图上一条南北走向的粗线:“这是渭水,就好像一道刀痕,将西北割开。叛军就算准备了很久,不缺粮不缺兵不缺补给,但他们缺少战船……陛下若是下旨,调集水师倾力封锁住大河,不许任何人向西北贩卖粮草。再派精锐人马分作小队进入西北,焚烧粮仓,粮田……只需一年,西北的叛军就会缺粮。蒙元人若是长久得不到回报,也不会继续支持叛军,短则两年,长则三五年,叛军必败。”

“可西北……有数百万朕的百姓。”

皇帝皱眉道。

方解道:“一年两年的时间,西北的困局形成之后,百姓们就会愤怒。他们会想,如果不是因为李远山等逆贼作乱,他们又怎么会受这样的苦难?西北气候寒冷,本来粮食就产的少,百姓们平时足够吃喝,却没什么存粮。而若是封住西北三道,到时候人心必乱,人心乱了,叛军就没有了造反的土壤,那根枝杈就会枯死。”

皇帝沉默了好久,还是摇了摇头:“若是依照你的计策,两年,西北最少饿死数十万百姓!”

“臣也心疼百姓,但若是战事不控制在西北三道之内,遭殃的百姓更多。若是不封锁粮道,西北的反贼再施以好处,百姓们不会有人反抗。”

“朕会下旨水师封锁渭水,但不会阻止百姓过河。”

皇帝想了想说道:“方解,朕知道你这样谋虑都是为了大隋。但朕是一国之君,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他们犯了错,朕不能不原谅。若是逼急了百姓,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跟着叛军一起造反?”

“只要过不了河……”

方解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打断:“朕难道还怕了那几个跳梁小丑?待长安城的事了结,朕就御驾亲征。朕要将西北三道打回来,何须两三年?”

方解一怔,默然不语。

他知道自己的计策确实狠了些,前世古代的时候不是没有人这样做过……年羹尧奉旨平定青海叛乱,这个年大将军就是围而不打,封锁所有道路,不许一粒粮食进入青海,又派人潜进去焚烧牧草粮仓,饿死之人何止十万?

可是,陛下亲征,真的就是顷刻间平定西北?

忽然间,方解心里一震。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心变得这样狠了?

第0263章都在等待都在寻找

皇帝又仔细问了沐小腰许多问题,尤其关心的是这一路上沐小腰查到的消息。沐小腰将所经过的屯田地从地图上标了出来,见过的就不下四五个,就算每个屯田之地李远山藏一万人,这就已经是不小的一个数字了。

皇帝看着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地方,微微叹息一声:“监察各地屯田驻军,是情衙的职责……为了瞒住朕,李远山自然要收买侯文极。这么看来,侯文极对朕有异心也不是一时半会儿了。”

方解道:“或许是,一开始李远山只说些什么西北重地,右骁卫兵少难以镇抚的缘故,私下里扩充些兵马的话。这虽然也是大罪,但说起来也确实情有可原。所以侯文极收了好处,就替他瞒了下来。但是到了后来,侯文极哪怕发现了李远山的真正目的,他也不敢再对陛下说起,因为那就等同于协同谋逆。”

皇帝点了点头。

“今夜你们就留宿太极宫吧,明儿一早直接随朕出宫。”

在苏不畏的提醒下,皇帝才发现夜已经很深了。他摆了摆手吩咐了一声,示意方解他们可以走了。方解告退,走到门口的时候又站住:“陛下……臣心里不踏实。”

皇帝看了他一眼问:“明天的事?”

方解点头。

皇帝道:“明日你只管跟在朕身后,倒也用不到你做什么。若是用得到,你随行朕也好交代。”

方解应了一声退出东暖阁,心说皇帝到底依仗的是什么?怎么看起来对明天的事一点儿都不担忧?

木三领着他们到了安排好的房间,闲聊了两句随即告辞。方解塞进他手里一张面额不小的银票,木三只是不肯收。方解笑道在宫里没银子不好打点,就当我借给你的。木三这才收起来,千恩万谢的走了。

方解虽然和沉倾扇沐小腰三人共处一室,但在皇宫大内也不好做什么。三个人聊了许久,一直过了子时才各自躺下休息。收拾了一席被褥,方解独自睡在外屋。将褥子在地上铺了,躺下来许久都没有睡着。

他脑子全都想的是明天的事,不断的推测着怡亲王到底有什么手段。他知道怡亲王肯定掌握了一部分军队,可最让人担忧的便是不知道是哪一卫的人马被他收买了。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防不胜防。

他打算明天一早,劝皇帝出宫的时候带上那传言天下致锐的八百给事营精锐。只要有这八百人护持,皇帝应该不会出事。

怡亲王那边肯定也有不少高手,方解最担心的是武当山那些人到底为何而来。如果那些道人是怡亲王的人,再加上怡亲王手里养着的大修行者,明天的局面肯定会很艰难。好在演武院里还有一个公认的大隋第一高手周半川,清风观里还有一个道宗领袖萧真人。皇宫大内,必然也有不少修为高深的人坐镇。

想到这里,方解才明白为什么萧真人和一气观的人一直没有离开长安城。皇帝肯定就担心着怡亲王作乱,所以才将萧真人他们留在长安以备不时之需。萧真人在陛下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已经熟识,陛下肯定早就交待过他什么了。

方解的担忧,正是因为对怡亲王的不了解。他猜不到怡亲王的实力有多少,尤其是对军方的控制。而且,他也担心后宫那位太后,那个老太太据说最疼爱的就是怡亲王,万一皇帝不敌,那老太太肯定站在怡亲王那边。皇帝是至孝之人,怎么面对太后有些难说。

他睡不着,这个夜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睡不着。

怡亲王府

秦六七看着面前整整齐齐站在院子里的上百名黑衣人,脸色肃然。这些人是怡亲王组建时间并不太久的蛇卫,但这些人都是杀人方面的好手。其中不少都是日子不如意以至于被迷惑的军人,剩下的都是江湖客。他们这些人,本来个个就多是杀人不眨眼的。

“你们的任务都记住了吗?”

秦六七冷声说道:“明日王爷那边一发动,你们便十个人为一小组,暗杀在长安城里那些针对王爷的人。名单我已经给了你们,记住,名单最前面的几个人必须要死。若是这件事做成了,你们俱有从龙之功。不管你们以前的出身是什么,明天之后,你们都将成为贵族!”

“明白了!”

蛇卫们应了一声。

“机会只有一次,你们把握住了,一步登天。没把握住,万劫不复。”

秦六七道:“命运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别人可以锦衣玉食,你们一样也可以。你们不都羡慕那些世家子弟么,那么,你们就去开创一个属于你们的世家吧。王爷已经将机会给了你们,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大内侍卫处

罗蔚然将两份份名单放在桌子上道:“这些人都是必须要盯紧的,不许走脱了一个。”

他指着另外一份:“这些人虽然都不在朝廷任职,但皆是勋贵。怡亲王要想成事,要么拉拢这些人帮他,要么就除掉这些人……明儿严密保护,绝不许出意外!”

“喏!”

大内侍卫处,副指挥使孟无敌和四个千户整齐的应了一声。因为侯文极的事,大内侍卫处八大千户被拿掉了三个,秘密处死了。

“明天的事如果咱们干不好。”

罗蔚然站直了身子,长长舒了口气:“大内侍卫处或许将亡于你我之手。”

……

……

西北

狼乳山

在一片密林中,大约千余人的隋军队伍无精打采的坐在地上,哪里还看得出来一点大隋威武雄师的模样。这个地方很隐秘,峭壁之下,一大片树林。狼乳山虽然看起来并不十分高耸巍峨,但山脉极大。在山中千余人的队伍要想藏着不被找到,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在一处小溪流旁边的石头上,脸色阴郁的旭郡王杨开看了看乱七八糟坐在地上休息的士兵们忍不住叹了口气。就在几个月之前,这些士兵还是骄傲的大隋精锐,可现在,在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斗志了。

在山中躲躲藏藏的过了几个月,蒙元的骑兵不好上山寻找,李远山的叛军又急着控制西北各城,只留下两万人马守住山脚。幸好这山中有水源也有不少猎物,若是和长安城北面的半月山一样,他们不需要叛军追杀就都饿死了。

他身边的一个身穿牙将甲胄的年轻男人脸色也很不好看,蹲在溪流边接了些水递给杨开:“王爷,喝口水吧。”

杨开将水壶接过来,沉默了一会儿道:“李孝宗……你为什么不跟着李远山一块造反?”

李孝宗怔了一下,苦笑道:“王爷还是不信卑职?”

杨开摇了摇头。

李孝宗沉默了一会儿道:“卑职当时确实也很痛苦,若是李远山不勾结蒙元人,说不定卑职就跟着他一起走上了错路。但……他不该和蒙元人站在一起屠杀我大隋的人,他已经忘了自己身体里的流着什么样的血。”

杨开嗯了一声:“我不是不信任你,只是好奇……这几个月,若不是你带着人马在狼乳山中藏身,这些人也保不住。”

李孝宗道:“卑职坚信还有不少人马活下来,七十万大军虽然被击溃,但蒙元人想把咱们的人马都杀光,没那么容易。卑职派人一直在狼乳山脉中寻找,肯定还能找到其他人。只要再汇合一些人马,咱们就能趁着李远山后背空虚杀出去……如果能将山下那两万叛军灭了,从樊固城中抢夺一些物资补给,就能招募民勇。百姓们对叛军肯定有抵触之心,王爷到时候只需登高一呼,必能有大批百姓相随。”

杨开点了点头:“我也相信还有不少人马活着,只是被打散了不知藏身何处。左骁卫大将军金世雄一直没听到他的死讯,那时候应该是带着人马突围出去了。他手下有万余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