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好莱坞-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会是一部好电影”

第一卷第两百二十六章意外爆红

“酷;这大概是我看过最好的亚洲电影了”

“跟杰克程的电影完全不同的感觉;怎么说呢;这真是香港人拍摄的电影吗?”

口哨声跟逐渐吵闹起来的喧哗声;惊醒了还坐在靠椅上的乔治·科波·菲尔斯。他皱起眉头来往周围看了一会;又看到银幕之上已经开始报字幕了;才开始醒悟过来;电影已经结束了。

“这大概就是傲慢与偏见吧……”

乔治·科波·菲尔斯摇了摇头;如果不是一时兴起;他恐怕就要与一部如此精彩的电影擦肩而过了。

以前在他的印象中;港片无非就是打打杀杀;老师被杀、家人被杀;然后学生跟孩子过去报仇。偶尔出现一两部出现了黑社会之类的电影;本以为是反映社会黑暗面的;谁料到一看完了才发现竟然是歌颂跟赞扬黑社会讲义气的电影。过分的商业化;令港片得到了‘东方好莱坞;赞誉;但也令它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疏忽于电影本身的内涵。

这也是在欧美;港片除了其中的或华丽、或真实的打斗、枪战场面外;很少能够被欧美主流观众所接受的原因。

乔治·科波·菲尔斯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一次来自香港的这部名为《杀手里昂》的电影却给他上了一课。原来港片并非一无是处;是了;年初一部名为《旺角卡门》的电影能在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不少的关注。前不久另一部来自香港的名为《朋友》的电影据说也获得了不少欧洲电影人的赞赏;听说买断那部电影欧洲放映权的发行商正是odn;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影院看到那部电影了

站起身来很快也随着人流离开了放映厅之后;不过他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知不觉间又走到了售票处购买了一张电影票准备再回味一遍;当电影票握在了手中;才不禁哑然失笑;也为能够拍出《杀手里昂》这部电影的香港电影公司的手段暗暗佩服。若是没有他们自主购买了那么多的电影票到处送人;结果自己在影评界的不少朋友都接到了他们的邀请;自己可能就真跟这么一部电影擦肩而过了。

作为一家在英国没有任何知名度的电影公司;能够想出这样的推广手段来推销他们的电影;倒也让人佩服。至少乔治·科波·菲尔斯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回去后会加班赶制一篇有关于《杀手里昂》这部电影的报道;登载在最新版的《视与听》期刊上。香港此时尚未回归中国;仍是英国的专属海外殖民地之一;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了。相比之每年在英国掠夺走大量票房盈利的美国电影;乔治·科波·菲尔斯从一开始也没把《杀手里昂》看得有多重;他只当这部电影是香港几年难得一见的精品;浑然没有觉察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一时心动;为来自东方的电影在欧洲打开了一扇大门。

前后将《杀手里昂》观看了三遍;乔治·科波·菲尔斯总算写出一篇令他本人满意的文章—“值得力荐的亚洲电影;来自东方好莱坞—香港的人性救赎”

他用了大量的文字;详细的解读了这部电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香港这座来自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有了一个新的称谓—东方好莱坞。对于香港电影;我好像有着极为矛盾的感情。一方面极为排斥看香港电影;总觉得香港电影很难懂;有时候两个情节的衔接;整个主题的表现都让我很难看明白、想清楚。比如《最佳拍档》、《英雄本色》;看的迷迷糊糊、懵懵懂懂;一直弄不清楚电影的导演是作何想法?尤其是后一部电影;是为了歌颂黑社会跟社会暴力?

但而另一方面;每一次看到香港电影时;我都忍不住的要惊叹;香港人的出色动作设计跟身手;似乎人人都是布鲁斯李;香港人人都会功夫一样。当然;香港也有几部我喜欢的电影;比如《刀马旦》、《旺角卡门》以及我最近才看到的一部正在英国上映的香港电影《杀手里昂》

《杀手里昂》是香港一家名为亚洲电影公司;(老外翻译错误)投资拍摄的电影;导演名叫林孝智。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中年杀手里昂和一个岁女孩玛莎的故事;电影名中虽然出现了‘杀手;这个字眼;但若是将它当成一部普通的动作枪战电影;那么毫无疑问将与一部好电影擦肩而过。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讲里昂作为一个杀手的生活的电影。电影中参杂了洛丽塔情节、互相救赎以及何为正义、何为邪恶等等问题的探讨。我很欣赏导演的精彩构思跟拍摄手法;令整部电影在偏黑暗向的同时又不乏温馨跟幽默。

电影的开头是一组幽美的外景照片;电影导演匠心独运的采用了长镜头拍摄的手法;将幽美的维多利亚湾跟香港的美景展现在观众眼前。随后我们跟着镜头进入了一家酒吧;接下来出现的是两个男人;采取简洁拍摄;于净利落的便将一个杀手的简单生活小片段一笔带过;无疑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开

再接下来是里昂执行任务的情节;这个情节充分的表明了里昂作为一名职业杀手的身手是多么的利落;技艺多么的高超。香港人似乎特别擅长设计打斗跟枪战类的场景拍摄;里昂在杀黑社会老大的那些手下时;很多人连里昂的影子都没见到就看到一个个手下一命呜呼了。在后来与那个胖子的追逐过程;采取了广角镜头来拍摄;使得本来没有很大的房间好像突然就变大了;胖子的行动也显得相当的敏捷;充分展示了他心中的慌张;和对里昂的惧怕。

在里昂用刀子抵住胖子的脖子时;我们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里昂的样子;不知道这个镜头是不是想表达只有当里昂愿意把自己露出来;我们才能够见到他的样子?而后我们也从里昂在教玛莎成为杀手中知道;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才能用刀子。在这个情节中;背景是一片黑色;里昂从黑暗中悄无声息的出现;然后又悄无声息的离开;充分的表现了里昂的神出鬼没;技艺高超。同时;我们也从里昂放走那个妓女中看到了里昂在后面说的他作为杀手的原则:不杀女人;不杀小孩。这个情节主要是为了介绍里昂这个人;以及他那作为一名杀手的敏锐身手跟原则。

搭地铁、买两瓶牛奶;即使作为一名技艺高超的杀手;里昂还是个和所有人一样的平常人。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对我导演为里昂设计的每天至少喝杯牛奶的习惯特别赞赏。牛奶在电影中无疑被寄托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它是一种很温暖的充满感情的食物;会喝牛奶的人应该也是个温暖的有感情的人

片子中第一次介绍玛莎这个女孩时;用了一个俯拍楼层的镜头;给人以一种凌空、危险的感觉;接着是玛莎将两只脚深处栏杆外;照应了玛莎现在的生活——被打、被骂、被虐待。接着是摇镜头;从玛莎穿的鞋子开始往上摇:皮鞋、色彩斑斓的袜裤、香烟、以及不同于同龄人的表情与眼神。导演用尽了一切他所能用出的手段;给我留下了一个鲜活的女孩形象。玛莎和里昂第一次交谈的环境:昏黄的走道;暗沉;生冷的栏杆;一切都显得坚硬与陌生。这与后面里昂与玛莎一起生活之后的物品背景色产生了对比;突出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变化。

关上窗户、拉上窗帘、身上背满了武器;在昏暗的房间里一个人喝牛奶;弯着身子慢慢的烫衣服;好像从来没在床上睡过觉;总是坐在椅子上睡觉;旁边放着一把自己随时都可以拿得到的枪;抒情的缓慢的背景音乐在播放着;让人忘记了里昂是个杀人的杀手;有的仅仅是对里昂的心疼。这里的光线与背景音乐对于人们对里昂的感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里昂的这种生活模式在后来玛莎的加入有了转变;这种转变也表达了这里面的救赎;不仅仅是里昂对玛莎;同时也是玛莎对里昂的救赎。

一天的开始;里昂独自一人在做着仰卧起坐和玛莎在家的早晨生活进行双线蒙太奇剪接;一方面进行了对比;而就某种意义来说;这也许也是种暗示;暗示着往后里昂的生活将会和玛莎产生交点;两个人将会共同度过往后的早晨;而后的确也是这样;即使时间不长。之后屠杀开始……

玛莎的父亲偷了本身为黑社会服务的缉毒警官的毒品而使得全家遭到杀害。恶警们的出场犹如一场走秀;让人觉得这场毒杀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秀而已无足轻重。最后出现的缉毒警官——史丹;让人产生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这个在杀人时还会谈论贝多芬、莫扎特的警官总让我感觉有点心里变态;特别是他在服下了药丸之后的身体扭曲细节。

屋内的一幕幕惨剧都采用了广角镜头拍摄;大家的动作看起来都特别的灵敏。这些恶警们杀女人;杀小孩;都与里昂的原则进行了对比;让观众深刻的意识到;里昂是一个好人;而不是杀手。而四岁的弟弟被杀;直接导致了玛莎之后向警官史丹报仇;因为在那个家里只有这个四岁的弟弟是玛莎最舍不得的人。

在警察们杀害玛莎一家的时候;玛莎刚好出外买东西;还帮里昂带了两瓶牛奶;她因为可以帮里昂做事情而笑的很开心;经过自己家门口看到了惨状后的恐惧;到离开自己家后的泪流满面;这期间导演采用了慢镜头;将这种情绪的转变清楚的表现了出来。之后她急切的按里昂的门铃;很久里昂都没有开门;那时候我的心情应该和玛莎一样吧;希望里昂开门;但又怕里昂不开门。

最终;里昂还是开了门;这时光线变的很明亮;犹如是天堂;因为对于玛莎来说这无疑就是天堂的救赎。之后的里昂扮演小猪逗马婷达笑的情节让我感觉特别的温馨;感觉里昂真的是个善良有同情心的人;在这里他的杀手身份已经完全的不重要了。而玛莎要求里昂教她成为杀手时的言语和行为再次的表现出玛莎的不合年龄的成熟;而这也为玛莎后来爱上里昂埋下了伏笔。

里昂从一个斜坡走来;由远及近;采用了一个长镜头拍摄。一开始只看到里昂的头;然后到脸;然后到胸部;渐渐的玛莎的头才露出来。这个长镜头的前半部分设置了一个悬念:在马婷达开枪之后;里昂是杀了她?抛开她?还是带着她?到后来看到玛莎跟着里昂的时候;答案清楚;同时也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由于玛莎开枪;里昂不得不搬家;和玛莎住到了宾馆。里昂刚进宾馆房间的一连串检查举动充分的表明了里昂作为一名杀手的谨慎;同时也表现了里昂的处境是多么的危险;但他还是带上了玛莎。有了玛莎的加入;里昂的日常生活开始发生了转变;这时的背景音乐和物品的背景色都发生了转变。音乐变的相对愉快;明亮;物品的颜色也变的丰富了起来。

里昂和玛莎的相处模式也渐渐了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里昂发命令;玛莎说:“”了;而是两人之间可以嬉闹着的;不管是易装游戏;还是泼水游戏;都觉得特别的温馨;同时也对里昂感到欣慰;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已经会笑了。里昂的生活变的有颜色的了。某种意义上说;玛莎是里昂的救赎。

玛莎躺在红色床单的床上对里昂说:“里昂;我想我爱上你了。”“里昂;你是我的初恋。”我想;她现在的心情可能就像那红色被单一样充满爱吧。而里昂开始的当成玩笑来听到之后走出房间的情绪波动;使我们了解到;里昂对玛莎的感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吧。

里昂带着玛莎去执行任务;玛莎对于毒品的厌恶;反应了玛莎的心里还有着家人因为毒品被杀的阴影。之后一连串的塞口香糖;剪门链子的蒙太奇剪接镜头;表现了两人越来越好的默契。玛莎回到家中;看到了弟弟死时的状态;也无意间听到了史丹的办公地址;于是她决定报仇。在她要求里昂帮她报仇而遭到里昂的拒绝后;决定自己动手。她模仿着里昂的造型:带个帽子;带副墨镜去找史丹报仇。都说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模仿他的品味与造型。

影片的**是警官史丹调遣了大批黑帮成员伪装成警察到里昂住的大楼去逮捕里昂开始。当大批的手下被里昂杀掉还是连里昂的影子都没见到的时候;史丹开始发狂;这时将史丹的声音音响化;充分表达出他内心的愤怒感;同时也看出他的野兽般的狂暴性。在里昂砸排气通道和让玛莎逃跑的时候;黑帮成员步步紧逼;采用了分剪插接的剪辑手法;将很短的时间增长;情况显得十分的危险;让人忍不住的为他们担心与揪心。

不断传出的枪响声终于引来了警察;里昂假扮成伤员由其他警察搀扶着下楼;这时采用了里昂的主观镜头;通过里昂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走廊;楼梯等地方站满了警察;耳边充斥着里昂沉重的喘气声;情况显得特别的危急。我们也开始害怕;害怕里昂要是被认出来怎么办;幸好的是里昂并没有被这些警员认出来;然而他也被史丹看到了。里昂开始逃跑;他看到了出口;那些光亮是那么的近;却又那么的远。

导演在这时候采用慢镜头;消去周围的声音;只剩下轻轻的背景音乐。出口那么近;却又显得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