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轮回在三千世界-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十五年努力,梁萧耗尽了心机推演计算,又有无数天机宫前辈推算,费劲了力气,总算是将大杀器“潜龙”制造出来。

潜龙勿用,一用天地惊

只是小小的试验了一下,“潜龙”就爆发出恐怖威力。

大杀器潜龙,威力上相当于原子弹,甚至是超过。

一个原子弹,爆发出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让广岛、长崎,死伤十几万;

而大杀器“潜龙”,爆发威力,能令地下泉眼迸裂,陆上江河逆流,形成滔天洪水,吞没都市,还能激龙卷飓风,从海面刮到陆地,更能聚云成雨,数月不止,能毁灭元朝大都,造成上百万人身亡。

导弹射出原子弹时,尚且会被拦截;可是潜龙发威,除了跑路,再也无他法

核武器威力大,可是几个国家都有,几个国家都不敢率先使用,因而安全无比;可是潜龙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克星。

原子弹,掌握在一些大国政府手中,一旦使用,需要经过多层思考,经过多层关卡;而潜龙,却是掌控在天机宫残部手中,这说好听些是一群抗元义士,说难听些就是“恐怖分子”,毁灭元朝大都,死亡上百万人,眼皮都不眨一下。

此时,潜龙,说是灭世神器,一点也不为过

会想到这里,楚云就感叹不已。

世界上,数学家真可怕

不论是制造任何武器,都需要数据运算,都离不开高明的数学家。

那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没有高明的运算手段,可梁萧、东岛等人,却是硬生生的花掉了十五年时间,计算出了堪比制造原子弹的数据,制造出了恐怖的灭世神器。

只是“潜龙”威力太巨大了,令制造者也是恐惧无比。

就好似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美国制造了原子弹后,没有欢喜,而是恐惧、内疚,甚至后期坚决反对制造。

制造出了灭世神器“潜龙”,作为最主要的策划者,梁萧也恐惧了,害怕了,惊恐于潜龙恐怖的威力,携带潜龙与妻子奔赴海外,为的就是不让潜龙再出世。

这样的灭世神器,就不应该出现在世间。

梁萧走了,再度留下骂名

名声烂到了大街上,并不比前世的剑魔名声好

后来,元末天下大乱时期,终于惹起红巾百万起义,天下胡暖,杀声一片。元军固然凶残至极,可是义军也不是好东西,往往便是元军刚刚屠戮焚烧,义军的乌合之众又蜂拥而至,恣意抢掠,那时百姓想做牛马而不可得。

那海岛上的大宋遗民自宋亡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图谋恢复汉室。元末大乱方兴,岛上弟子便在东南起兵,攻破州县,割据一隅,有名的便有张士诚与方国珍。可是历经数代,这些遗民后裔,早已忘记先人初衷,一味贪图权势,自以为是,不但不想着匡定社稷,解民于倒悬,反而各逞私欲,互相攻打,以至于被元军各个击破。最后,元朝大丞相脱脱亲率百万大军,将张士诚围困于高邮城,准备一战而定东南,彻底肃清南方义军。

当此生死绝境,东海岛屿上的智者高士被迫尽弃前嫌,连成一气。所有的东岛弟子,无论亲疏贵贱,纷纷赴援高邮。那一战,可说是惊天动地、日月无光。元军人多势众,高邮外城几被荡平,内城也是岌岌可危。谁知东岛弟子不仅视死如归,抑且制造了许多可怕武器,屡屡重创元军。双方拉锯苦战,足有月余,元朝大军终于溃败,脱脱也被免职。从那之后,元廷再也无力聚集重兵,被迫放弃东南,退守北方。

倘若此时,东岛弟子仍能齐心协力,大可乘胜北伐。谁知道,强敌方退,岛内又因功赏不一,生出龃龉。转眼间,南方再次陷于混战,百姓重又落入水深火热之中。也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驾乘孤舟,自海外悄然归来,登上了江南的土地

第3章悲剧的梁思禽

这个少年叫梁思禽,回到中土,目睹战乱之惨,心如刀割,遂动了匡定天下的念头。但他性子冲淡,并无王霸野心,通观南方群雄,大多贪婪暴虐,唯有本朝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胸怀大志,待百姓多有善政,只苦于地势不利,被东岛群雄所包围,尾难顾,形势十分不利。

梁思禽见状,便投入朱元璋帐下,助其治军整武,建造攻守利器,陆续打败东岛弟子。东岛群雄感觉不妙,二度联合起来,围歼朱元璋。一时间,双方各自建造庞大可怖的武器,征数十万大军,打得难解难分;但梁思禽终是智高一筹,东岛无论运用何种机关计谋,均被破解,加之朱元璋又雄才伟略,经历几次大战,终将东岛群雄逼入绝境。

这时,梁思禽的来历被猜出,双方百年旧仇,又添新恨,当下依武林规矩,寄刀留简,约在八月十五,灵鳌岛上,比武论道,一决生死。

东岛的绝顶高手倾巢而出,先行布下阵势,准备让梁思禽有来无回。直到夜色将阑,圆月西坠,梁思禽也未露面,东岛诸大高手皆认为不敢来了,正在议论纷纷,忽听海上传来洞箫之声,梁思禽一人一箫,踏着一叶扁舟,飘然而至。

这门武学,在灵鳌岛上,第一次横空出世,令东岛中人措手不及。寻常武功,不过凭借兵刃拳脚,但这周流六虚功,却可驾驭天地间诸般大能,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无不成其利器,可说已不是人间的武功,乃是“西昆仑”梁萧天下无敌的“谐之道”的终极版本。

这一战,东岛对周流六虚功无法可施,被梁思禽连败九大高手,最后群起而攻,依然一败涂地。

这一战之后,梁思禽在岛边石崖上裂石成纹,写下:“有不谐者吾击之”从此之后,这七字威震武林,而东岛却是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争夺天下。

这七个字,也成为东岛抹不去的耻辱

此后,朱元璋再无敌手,陆续续平定南方,并以破竹之势,挥师北伐,灭亡元朝,恢复大汉衣冠。

那时,隐藏了许久的矛盾爆发了

梁萧、梁思禽父子,都是信奉和谐之道,反对战争,反对流血,反对压迫,崇尚平等,和谐。

若是在二十一世纪,天朝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他们有市场,会受到重视。

可是在乱世,宋亡元立,或是元亡明初时,在处处讲究强权,处处讲究压迫,处处都在流血,处处都在拼杀的时代,却是不合时宜,注定是悲剧的

谐之道,成就了他们;谐之道,也毁灭了他们。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在治国思想上与梁思禽发生了剧烈才冲突。

梁思禽是一位智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朱元璋不是一位智者,却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智者,总是喜欢幻想,总是想着构建最美好的社会,最好是一步踏入大同社会,或是迈入;而政治家,不会想太多,只是想着稳定,为了稳定可以牺牲民族未来,牺牲国家发展潜力。

梁思禽提出“抑儒术,限皇权,开九科”,这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可不利于朱家王朝统治。

一个封建王朝,想要稳固,有三件事情必定要做:一是百姓文盲化,二是精英愚昧化,三是长期赤贫化。文盲,没有见识,需求也低,反抗也少;精英变傻了,江山自然稳固;商业总是被打压,禁海锁国,有些受穷,可人心不乱。

若是当权者大力普及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海贸,大力培养人才,那么无论控制多严密,不论如何搞,最终还是会推翻,皇权受到限制。

抑儒术,限皇权,开九科。

不只朱元璋愠怒,朝中儒生,更是群起而攻之,就连开国名臣,如徐达、李善长、刘伯温也加入反对之列。双方当廷辩论数次,均无结果。

梁思禽性情孤傲,愤激之下,竟私自开馆授徒,并在馆中设立九科。

其实也不怪他孤傲,身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武学大宗师,他有孤傲的资本。单挑,没有人打得过他;车轮战,也累不死他;群殴,也打不过他;比学问,比智慧,也没有人超过他,有孤傲的资本。

前世为剑魔独孤求败时,有着无敌的力量,超人的智慧,不孤傲才怪。

苍龙在一群蝼蚁面前,自然孤傲至极

只是如此一来,显得极为不合群,更惹儒生怨恨。

“限皇权”更是刺激到了朱元璋的敏感神经

当皇帝,权力一失,必然没命,若是限制了皇权,朱元璋还有命吗

朱元璋驳回了梁思禽的奏章,梁思禽却满不在乎,将奏章重抄一分,再次送上,还请求群臣廷议。

这让二者矛盾彻底激化,再无一丝缓和的可能

在一次宴会中,朱元璋在酒中下了毒,梁思禽喝下毒酒,一杯接着一杯,喝毒酒好似喝白开水一般。

接着,三千甲士的围攻,可梁思禽的周流六虚功出神入化,上天入地,遇水化龙,甲兵虽众,却摸不着他的影子。

此时,梁思禽想要刺杀朱元璋,好似踩死一只蚂蚁一般,咫尺之间,有我无敌。皇帝身份高贵,可是在绝顶高手面前,一剑了账。

只可惜,梁思禽信奉的是谐之道,反对战争,反对流血,反对压迫,崇尚平等,和谐。一想到,一剑砍杀了朱元璋,会造成咽下大乱,会引发战争,会大量流血,梁思禽就黯然离去。

梁思禽逃出宫城,召集情愿跟随的九科门人,杀出南京。朱元璋派兵追赶,梁思禽边战边走,一路向西,虽有千军万马围追堵截,还是被他逃了。

梁思禽经历连场血战,逃到西域时,身边除了七名弟子,便只剩一名贴身小婢。梁思禽见状,伤心难过,不觉潸然泪下,于是将“周流六虚功”一分为八,变化为“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种神通,分别授予八人,并创立八部,命八人各领一部,以八部神通,在昆仑山建起一座恢弘巨城。城池竣工之日,号之为“帝之下都”,意即是天帝在下界的都城。

言下之意,就是朱元璋是人间帝王,而梁思禽则是下界的天帝。

而武林中人,却将其比之东岛,称为西城。

从此之后,梁思禽隐居城中,再不入世,终日精研算道、穷究物性,悠然度过三十年光阴。这一日,他将八部中人唤到堂中,说道:“我当初少年意气,从海外返回中土,想以胸中才学造福万民,恰逢元末丧乱,苍生多苦,故而违背祖训,滥用智慧,造成无边杀戮。后来虽然天下一统,却也只填了独夫的欲壑,抑儒术、限皇权的大道,终不可行。”

他说罢,取出精研算学、物性所作的笔记书稿,说道:如今八股取士,愚弄万民。然而民智一旦封闭,欲要重新开启何其难哉。先祖说得好,智慧一物,只可用于适当之时,适当之地,若不然,就好比春开秋菊,冬放桃李,成了不合节令的妖红。方今民智不开,尚不足以运用我之智慧,若然落入歹人之手,徒添无穷祸害。违天者不祥,我今已知之,天机一脉,绝于今日。说罢将笔记书稿等毕生心血付之一炬。望着熊熊火光,梁思禽忽地拍手大笑,连道:妖红已谢,天下太平,妖红已谢,天下太平

烧完笔记书稿,他又取出八幅画像,分授八名弟子,说道:这八幅祖师图像,各部须要好生收藏,不可遗失。若非万不得已,决不可将八图合一,只因八图合一,天下无敌。切记,切记说到这里,梁思禽忽地拍床太息,惜乎后世之人,不复知我也;惜乎后世之人,不复知我也如此连叫三声,蓦地抓起身畔软枕,猛掷于地,竟有火光迸出,巨响如雷。雷火之后,这一代奇人,盘坐而逝。

总之,梁思禽一生是悲剧的

恍然间,谷三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可心神还是沉浸在感伤中,久久难以恢复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曾经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而今反目成仇。

想当初,朱元璋与梁思禽一同拼杀,一同奋斗,好似亲兄弟,好似诸葛亮与刘备,那时关系是何等好。只可惜,政治不讲究哥们义气,不讲究交情,最后还是决裂了。

想来,那时喝下毒酒时,梁思禽已经死了,他武道强大,可以化掉,可却心死了。

哀莫大于心死

“可惜了,梁思禽心中有太多牵挂,致使抱负难以实现;而我则不同,为了达到目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疯狂无比,可以牺牲任何人,甚至是自己”

谷三不由想到。

“可惜了,梁思禽空有大智慧,没有太毅力。他虽然有无敌的武道,超群绝伦的智慧,奈何他依旧是弱者。弱者,相信他人,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强者相信自己,用手改变一切”

ps:风歌沧海看了好几遍,写得很好,是武侠小说中佳作。知道沧海的人估计比知道金庸、古老作品的人少很多,很多。

第4章东岛危局

时间在流逝,眨眼之间,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昔日的小屁孩,渐渐长大,变成了丰神俊朗的男子,不过岛上众人还是叫他谷神通。

迎着初升的晨曦,谷神通运转着体内真气,运转不休,一股磅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