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皇师-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羽微微不解,偏头问道:“何事?”

“我想拜托你,做炽儿和煦儿的老师。”

“啥?”叶羽这下也确实是没料到,“我?二哥,你看我这副德行,哪里适合给公子们做老师的?”

他自我贬低,朱棣却是摇头笑道:“他们是我的儿子,平素教他们的老师总是碍于身份差距无法对他们严厉,尤其是煦儿,他生性顽劣,几个老师都被他气得无可奈何……但你却不同,你似乎从不将阶级地位真正放在心间,必会对他们因材施教。你学识丰富,心志高洁,与那些趋炎附势的酸腐不同,定可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这件事,我与你嫂子也是考虑了很久了。”

叶羽稍稍有些惊慌,朱棣如此诚心的托付,到让自己无法拒绝了。

心中大叹无可奈何的叶羽,最终也只得抬手抱拳行礼,将脸上僵硬的线条隐藏起来,“多谢二哥的信任,我……尽力吧。”

第九十八章 西去大同

那之后,在朱棣准备北伐事情的时候,江月登门了。

叶羽给她沏了杯茶,笑道:“怎么?情郎忙起来了,江大小姐终于有空想起我这老朋友了?”

江月意外地没有还嘴,只是默默的喝了口茶,她今天稍显沉默,让叶羽诧异不已。

“小羽,我想问问你……”过了一会儿江月才开口,她语气稍稍有些担忧,“他这次去打什么劳什子的仗,危险么?”

叶羽沉默了片刻,摇摇头说:“没什么危险吧,毕竟他可是朱棣啊,现在是死不了的。”

“你是知道的吧?这次战役!”江月好似稍稍放了点心,“不如你直接告诉他怎么取胜好了!”

叶羽又是一阵沉默,他眉头微微皱着,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江月见他如此,不满道:“什么嘛!还有你不知道的事吗?”

叶羽叹了口气,摇头说着:“我确实在史书上看到过这次战役,只是……”

“只是什么?你不记得到了吗?”

叶羽想了想,决定还是把这件事告诉她,于是他对上江月的眼睛,认真的说道:“月,我跟你说实话吧……咱们来到这边三年了,起初我还没觉得的什么,现在时间一长,时空穿越的后遗症才渐渐显现出来。”

江月在听到后遗症三个字时,神情明显一阵错愕,她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不妥,穿越还有后遗症吗?

叶羽垂下眼帘,叹息道:“最近我发现,我对历史的某些认知,正在逐渐减退,而这些减退,只针对洪武二十年之后的事情……所以,像这次北伐这样史料上没有用过多笔墨的事件,我现在记忆也很模糊。我以为是我恶化了的头疾闹的,但是我背了本书做实验,发现我的记忆力并没有受到损害。换言之……损害的,只是对这些历史的记忆罢了……”

江月的眼睛渐渐睁大,她不可思议的看着叶羽,简直不能形容自己的震惊。

“月,我不知道是因为时空错乱导致我的记忆出问题,还是说……因为我们的出现,导致自我们到来后的历史发生改变,从而使我对这些认知的记忆出现减退。但是无论是因为什么,总之,再这样下去,我可能会慢慢将这些历史……全部忘记……”

江月的心底,头一次出现了慌乱。来到这里这么久,即便是当初自己一个人面对时,都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慌乱。

叶羽对历史的了解,在江月的心里,就像教科书一样精准。她可以完全信赖他的判断,只要不走进他记忆中历史上存在的危机,那自己就可以相安无事。可是……现在的小羽,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已经不是那样精确了。所以……他们很有可能,真真正正走入未知的危险中。

江月沉默了片刻,最后喃喃的问道:“最近他好像在找一个人,叫什么观童,你知道么?”

叶羽在听到观童的名字时,狐狸眼就不自觉的弯了起来,他呼了口气笑道:“这个人我知道,他是个劝降的高手,看来朱棣果然有仔细考虑这场仗该怎么打。月,你现在可以完全放心了,我向你保证,这次北伐,他绝不会受任何伤!”

叶羽的自信是有根据的,他在听到朱棣寻找观童的消息时就明白了朱棣的意图。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朱棣此次北伐的重点。

叶羽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另类的光芒,朱棣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他多么的能征善战,而是在于他太明白什么情况该做什么事情。他的这种能力,是养尊处优的朱标父子绝不可能具备的天赋。

洪武二十三年初,人们还沉浸在一片新春的气象中,朱棣就已经收到了来自西北的信件,信中约好了时间地点,将朱棣要找的人送到。

仔细考虑了一下,朱棣决定带着丘福秘密前往信中指定的地点银川,为了下个月的北伐,现在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小心谨慎的进行。

但是得到朱棣命令的丘福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四爷,不如带上三弟一起去吧。如今陛下渐渐对四爷委以重任,咱们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三弟是难得的人才,是时候收揽他在麾下了。”丘福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突然听到这个提议,朱棣稍稍有些踌躇,“我之前多次表示想要招揽他,都被他婉言拒绝,这次叫他同去只怕也是吃闭门羹吧……”

丘福想了想,笑道:“这件事就让属下来为四爷分忧吧。”

一向低调温和的丘福突然间露出这样自信的笑容,朱棣当时有些半信半疑,但后来丘福成功劝说动叶羽一同出行之后,朱棣突然间开始对这个恭顺的属下另眼相看。

后来朱棣了解到,丘福当初也没怎么劝说叶羽,只是去告诉杨澈和杨雪笙兄妹,爷要秘密去西北办一件事,途径大同浑源县,问他们是否想去祭拜父母。

杨家兄妹已经两年没有回过故乡,此番有此机会定然想要同去。但杨澈是叶羽的护卫,杨雪笙又是为叶羽治疗头疾的大夫,朱棣表示他们必须经过叶羽的同意。

叶羽是并不想去的,他表示杨家兄妹自己去就好,不需要管自己。

杨澈倒是对于抛弃叶羽这个所谓的主人不管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但医德过高的杨雪笙却不允许自己抛弃叶羽这个病患。

于是,在女神医杨雪笙的坚持下,为了满足杨氏兄妹的愿望,老好人叶羽也就没有多想一起去了。

这件小事让朱棣再次认识到了丘福的本领,他虽不像朱能武艺高强,也不似张玉能征善战,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看人很准,并且很善于把握人内心的想法。

丘福此人,是为帅之才。

此次出行,朱棣一共只带着丘福、叶羽和杨家兄妹,江月知道要出门原本吵闹着也想去,但朱棣对她坦白说是要去办正事,徐仪华又装作可怜兮兮的说她要是走了自己得多寂寞啊。

两个人左说又劝的才打消江月的念头,让她乖乖在府里跟徐仪华作伴。

只是对于叶羽可以去这件事,未来的燕侧妃有很大的意见:“哼,不带我竟然带着叶羽那家伙去!”

叶羽听到后摊了摊手,道:“江大小姐,你要是能劝得动杨神医,让她放过我,我真心乐得在家呆着,换你去。”

江月原本跃跃欲试,但在看到杨神医阴沉着的脸时,只得讪讪的打消了念头,只留下“死宅男”这三个字送给挚友之后便扬长而去。

朱棣等人简装而行,由于是秘密出行,于是出了北平城便上了小路,北平城本就靠近边塞,不多时便出了居庸关,一路上基本都是边疆小镇。

自古边塞多战事,此时的蒙古虽已不是心腹大患,但每年打打游击偷袭一下大明边境守备松懈的小镇是时常的事。所以这沿途的光景虽不能说是民不聊生,但百姓们的生活也实在不似关内那般安心。

叶羽骑在马背上,沉默的看着沿途的民宅和农田。那偶见散落的砖瓦,泛着焦黑的麦田,都在向他呈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原来即便是所谓太平盛世,边疆的百姓也依旧生活在战争的阴霾之中。

这一天的中午,他们在一个农户中休息,主人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并端出了他认为最丰盛的饭菜,也不过只是简单的几个菜,配上了当时并没有推广的红薯做主食。

叶羽环视着这小小的农户,简陋的房舍,屋顶盖着厚厚的草垛,并非是砖瓦。朱棣本想救济这户人家一些银两,但杨雪笙却苦笑着告诉他,即使他给了钱,人家也不见得有用。像这样离草原如此近的小村落,就算他们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

叶羽心里清楚,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蒙古人的骚扰,还有天气的不适宜。这样的天气,农作物是无法生长的,即使有地,也几乎不会有好的收成。

中午原本是短暂的休息时间,但叶羽却选择帮助农户的主人修葺一下有些破旧的屋顶。

家徒四壁,是他对这户人家的评价。本性温和善良的他在心中充满不忍和同情,尽量帮忙做一些事,是他认为自己唯一可以做到的帮助。

他本不愿打扰休息中的其他人,但是朱棣却不知何时发现了他,并且一起过来帮忙。

原本就是养尊处优的朱棣,却意外的没有像叶羽想象中的那样帮倒忙。

对此,朱棣给出的解释是:“我自小跟在军队中,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亲力亲为的。”

也许是看出了叶羽对这户人家的同情,朱棣有意无意的说了句:“这只是九牛一毛,而我的心愿,是让这样的情况不再出现在大明的疆土之上。”

叶羽在那一瞬间呆愣住,朱棣的这句话在他的脑中反复出现,甚至在日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深深的影响着他。

他突然觉得朱棣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自己的所谓善良和同情,在朱棣的理想当中,竟是如此的渺小可笑。

自己满足于对这贫穷的一家人的微薄的帮助,而朱棣想做的,却是彻底根除这样的贫穷。

最后向那破落的小村庄望了一眼,有什么原本被一直压抑克制的东西,在叶羽的心中悄悄生长。

第九十九章 浑源烽火

从北平到大同并不需要多久的时日,朱棣一行人在大同分开,朱棣和丘福继续向银川赶路,而叶羽则陪杨家兄妹留在大同浑源县祭奠父母。

杨家本就是浑源县人,常年住在恒山之上。那一次战役中,杨啸伦夫妇奋勇抗敌,保护了不少县城的百姓。所以,战争结束后,由于杨家的几个后人各自失踪,百姓们自发的在城中修建了杨氏宗祠,用以感念杨家的恩德。

此番杨澈兄妹二人回乡祭拜,有些认识他们的百姓自是喜不自胜,但也心知他们此刻的心情,便不多做打扰,只将他们引到宗祠祭拜。

叶羽跟在杨家兄妹身后,他虽非杨家后人,但他对这忠肝义胆、武艺超群的已故先辈本就充满敬佩,此时有缘得以祭拜先烈,自是诚心诚意。

三人祭拜完毕,杨澈突然对妹妹说道:“笙儿,你还准备留在这里么?”

杨雪笙显然并没有理解哥哥的意思,她诧异的望了望他,“留下?我们不是要回北平……”

“我不打算回去了。”杨澈始终没有转过头来,他只是看着祠堂这中间的排位,“我想要去西北参军。”

杨雪笙似乎完全没有跟上哥哥的节奏,“呃,可是……”

“你知道的吧笙儿。大哥在西北,跟随蓝家军的少帅戍边。我真的很羡慕他!我想要去战场,替咱们爹娘报仇!”杨澈终于转身,他的声音似乎是经历无数次踌躇过后的坚定不移,“我想要去杀蒙古人,而不是窝在府里,当一个侍卫。”

一直低头不知在想什么的叶羽终于抬起头,原本还以为事不关己,没想到原来是针对自己的吗?

他目光透露出疑惑,其实他并不理解,杨澈若是想去参军尽管去好了,为何要对自己带有这么强烈的不满和敌意。

杨澈对上叶羽的目光,说道:“我曾经向爷请愿加入燕山卫,但被他拒绝了。并非我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执意要我留在你的身边做一个无所事事的侍卫。若你是蓝少帅那样的人物也便罢了,但偏偏,你却是个整日只知窝在府里喝酒论诗的酸腐书生罢了!”

“二哥!你这样说太过分了!”

杨雪笙自从被叶羽救下后就对他十分敬重,此时听哥哥说的实在有些过火,忍不住出言阻止。

“笙儿!我早就对你说过不要和他走的太近,可你偏偏不听!如今我确实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了,你是我杨家的人,是否要跟我一起去西北?”杨澈即便平时总冷着张脸,但他对妹妹一向是疼爱的,从未对她疾言厉色过,如今竟然会在这件事上让两兄妹起了争执。

杨雪笙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沉默的叶羽,最终咬牙摇头道:“少爷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病人,我要留下来为他治病。”

杨澈实在没想到,到了现在,妹妹居然还是选择跟在叶羽身边。

“这么说的话,你就是不肯跟我去找大哥了?”

杨雪笙矛盾的望着哥哥,她踌躇不定,不想离开哥哥是真的,但不想丢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